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

王汝槐一見,也不覺說道:“盧大人也太過勞苦了,看樣子似乎又是奔波而回?”

“是……”盧象升漫應一聲,說道:“從鎮北堡到靖邊堡,再走守口堡,鎮門堡,再到天成衛城,從樺門堡到鎮寧堡一路折回,看守備,觀敵臺,走了大半個月時間……”

盧象升出行王汝槐是知道的,但他也沒有想到,盧象升一走就是大半個月,而且幾乎將陽和道管轄之下的各堡和相應的軍臺墩堡都走遍了,這可是好幾百處地方,回來的行程超過千里,在這寒冬臘月這般走法,辛苦可想而知。

“盧大人真是勞苦。”王汝槐有些慚愧,他這個巡按也是理所應當到各處巡行,看將士駐守情形,觀官吏將領是否稱職,是否有貪污舞弊等各種情形,觀地方文教,查察刑名諸事,結果上任之後,一直呆在陽和城裡不動,確實是有虧職守。

“份內之事耳。”盧象升淡淡應一聲,不以爲意。

辛苦是肯定辛苦的,風沙撲面,寒冰如小刀般在臉上身上直刺,每日均在凍餓之中上路和停下歇宿,天氣寒冷,道阻且長,很多軍臺之間相隔數十里無人煙,極目寥落,那種孤寂悽苦之感,猶爲折磨人的心志和考驗毅力。

盧象升以爲苦,但又樂於吃苦。特別是聽說張瀚曾經在北方雪地裡跋涉三千五百里,歷經兩個多月纔回到歸化城,這件事情經過和記文宣部門的宣揚,早就人所盡知。

張瀚能吃的辛苦,他盧象升當然也可以,在大明邊境巡持,有下人跟隨伺候,一路上將領迎來送往,這樣的苦還吃不下來,還談什麼針對和記?

“地方情形如何?”

“七成的軍臺和墩堡殘破,明春要大修,恐怕錢糧人員都不敷用。”盧象升皺眉不已,顯然很爲這事心煩。

其在崇禎年間宣大總督任上就重修了大量的墩堡軍臺,盧象升一直是實幹家,精明幹練是一方面,敢想敢做和能吃苦,纔是精明幹練之外最重要的品格因素。很多官員也很精明,但在手中卻做不成什麼事,因爲動力不足,只要安份守已,經營好人脈關係一樣能升官,自然就不願去吃苦而多做事。

而盧象升不同,在宣大任上他幾乎把所管轄的地方都跑遍了,給軍戶減壓,勸農植桑,使宣大增產二十萬石糧,崇禎爲之讚歎,而宣大邊牆軍堡也被其修復了不少。這種實幹和充足的精力,也就是所謂的執行力,這纔是一個官員最優秀的品質之一。

“明春要修復,計火路墩一百五十三個,每個需銀三百,軍臺五十七個,計每個需銀六百,邊牆三百餘里,每裡需銀尚不得知。”盧象升搖頭道:“大同邊鎮地方軍臺殘破,乃至於此。若全面修復,配大小火器,車營炮營,所需銀兩當在百萬之上。就算修復一些重要的墩堡軍臺,配置火炮,需銀也二三十萬。這筆銀子,還不知道從哪裡來?”

王汝槐哪願理會這些事?這種事由得中樞閣老和戶部兵部的人去頭疼,由得盧象升和他們打饑荒去,反正皇帝不差餓兵,沒有錢糧就不能怪地方上不做事。

他只管要做的就是趕緊勸盧象升動手,京裡已經下了決心,許這邊在年前動手,一旦陽和動起來,宣府那邊和大同都會相機而動。

年末歲尾,突然發動,和記兵馬怕也準備不足,很可能張瀚就擒押送京師或就地處斬過後,和記那邊還反應不過來……

王汝槐示意盧象升屏退左右密談,待他將這些意思全說出來,盧象升卻是搖頭道:“暫且還動不得。”

“爲何?”王汝槐瞠目道:“我看兵備這裡的兵馬已經足夠精銳,三千道標,加上新平堡內尚有近兩千兵馬,五千人突然發動,張瀚身邊不過數十護衛,這樣還不行?”

“不行。”盧象升道:“兵馬操練只是表因,內裡只是本官要練其忠。何謂忠,無非令行禁止。這些兵馬,自宣大陝榆各處挑來,然而以我觀之,有九成以上對和記心存好感,幾乎全部敬服張瀚。若本官率其徵北虜,則將士必定用命,可獲大勝。若率其往新平堡,則將士必定心存疑慮,就算不譁變,亦會失去軍心士氣。本官現在接手不過數月,威信初立,每日宣講忠信大道,日夜浸染,還得有數月時間方敢言率其擒殺張瀚。若巡按大人以爲太緩,本官亦無法可想,無計可施。”

王汝槐目瞪口呆,他完全沒有想到盧象升居然如此沒有信心……

“盧大人是不是有點過於危言聳聽?”王汝槐望向院中,說道:“本官卻不信外頭的將士就這麼心向和記?”

“不僅如此。”盧象升心平氣和的道:“爲官者,當明察秋毫,於地方紳情民心瞭然於胸。陽和城內,心向和記的人也是極多。並且,和記在城中有大量密探細作,防不勝防,鄉民百姓都向着和記,幾個守城門的兵就能擋住?本官與總督大人數次會議,最終感覺只能鎮之以靜,身邊的人要細細觀察小心使用,外間的細作,也只能由他們。”

“本官不信。”王汝槐有些負氣的道:“按兵備這般說法,我等豈不處於危城之中?”

“差不多吧。”盧象升慢騰騰的端起茶杯喝茶,他的精明之處豈是眼前這蠢貨能比的。自詡清流,在京中久了以爲到地方上也是可以如京師那般行事……地方之事多麼複雜,特別是大同鎮這樣複雜的地方,既有對北方的防禦,也有和記之事,加上礦山工廠和遍及各處的商行,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放眼看去,幾乎到處都是有和記的人存在,一個人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不要說普通的士兵,就算是將領也不一定完全靠的住。

還好這些人多半隻是心理上同情和記,另外敬服張瀚,利益上牽扯不大。如果是大同府的人,田畝是和記的田畝,自家爲佃農,或是和記商行的夥計,或是與和記有生意往來,或是乾脆就是和記的一份子,或是家族中有人在商團軍裡當兵……在大同二百萬人口中,這樣的人家佔了多數,和記在大同可謂根深蒂固,完全不可搖動。所以陽和道標營兵,多半是盧象升從各處調來的外地鎮兵,精中選精,就算這樣也要嚴加操練,同時曉瑜君臣大義,慢慢灌輸他們和記對大明不軌就是不忠不義的思想,由於管制嚴格,加上日常的灌輸,盧象升還是有信心能將這三千人練到如臂使指,令行禁止的地步,但這需要時間,操切不得,朝廷因爲薊鎮受挫,羞惱之下急於解決張瀚,在盧象升看來已經是失了尋常心,這般急切行事,除了自亂陣腳之外並無益處,甚至只能壞事……

而對眼前的這個清流官出身的巡按,盧象升從內心深處完全鄙視對方的操守和能力,所謂的清流濁流不過是愚人所分,然而現在朝廷用人卻只用這種陋俗成規。多少才智之士只能以科甲功名定出身,以出身來定品格,三甲進士,終身不過四品黃堂,甚至不過七品知縣,不管才幹和操守多佳,仕途上也很難有所突破。

而王汝槐此輩,只因爲科名往前幾十位,授官就是御史,再轉給事中,再任巡按,接着都給事中,再轉京卿,可謂仕途一片光明。

這種人熱衷功名利祿,對地方軍政事務多半是從書本出發,甚至話語荒誕不經。有的給事中能力很強,對軍政事務能剖析的很清楚明白,說話也能從道理出發。而大半的給事中和御名,不是黨爭工具也是荒唐書蟲,他們的存在就是給自己涮聲望,甚至賣參賺錢,完全談不上什麼能力和操守。

就這樣的官員,偏偏卻是清流官,尊貴無比,只在翰林之下。

而就算是翰林,盧象升也並不欣賞,此輩雕琢文字,曉暢經史,也確實懂朝廷成例,知道過往故事,從翰林轉開坊任六部實職,逐漸通曉政務,確實是比在大內中長大的皇帝要精強強幹的多,但究竟來說,除了少數人之外,比如張居正,多半翰林出身的內閣閣老們也未見得有什麼真材實料。

而先秦之時,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盧象升認爲這纔是最正確的辦法。

“君若不信,一會出門之後揚言要騎馬帶內丁去新平堡。大聲宣揚,縱馬疾馳,看看身邊情形有無變化。”盧象升知道王汝槐功名心重,自是難以一下子放棄,何況這是京中派來的密使送信,顯然是京中權貴的示意,甚至是天子也同意的事,盧象升拒絕之後,心中未嘗不感覺到如山般的壓力。

盧象升並不擔心自己丟官棄職,他是擔心自己這幾個月的功夫全然白廢,一旦換人,就算是操守和能力都過的去的官員來任陽和道,一切均需重頭開始,而時間緊迫,如果在壓力下貿然動手,很有可能壞事……

“好吧,那就試試看。”

王汝槐絕不相信盧象升所說,和記可能在城中真的有不少密探細作,但絕不至於到盧象升所說的那樣……一城之中盡是和記的間諜細作,豈不叫人寢食難安?若果真如此,盧象升是怎麼安之若素,每日都在城中練兵不止,並沒有什麼異常舉措?

當下拱手告辭,盧象升送出官廳,也不遠送,眼看着王汝槐在內丁簇擁下翻身上馬,慢慢走向營門。

盧象升也是很好奇,他也知道和記有不少細作放在陽和,詭異的是這幾天來和記的細作幾乎不掩行跡,不管是在這軍營校場還是在他的陽和道衙門內外,或是在其餘各官員能看到之處都有明顯的細作,人數太多,幾乎無法拿捕追查,而城中的駐軍和常設的官廳對這等事都是避之不及,根本無人敢問。

-------------

今天更新兩章,拜拜月票,請大家支持一下,票位有點過於落後。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九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十章 小市內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林中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九百零七章 戰損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十六章 擲還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十七章 打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八章 納妾第二百零一章 官袍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七百五十五章 絢麗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綠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二百零一章 官袍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一千零六章 自污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九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十章 小市內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林中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九百零七章 戰損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十六章 擲還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十七章 打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八章 納妾第二百零一章 官袍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七百五十五章 絢麗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綠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二百零一章 官袍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四百三十章 上山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一千零六章 自污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變色第五百一十八章 僞折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七百七十三章 鹽池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