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農學

他們說的玄扈公和張瀚說的徐少詹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徐光啓,這人在明末時期確實是妖孽般的存在,早年爲秀才後奔波各地教授經學,萬曆中期中舉人之後又對農學和水利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學習天文和數學,打下了牢固的數學底子,中進士後和泰西來的傳教士利瑪竇研習數學,翻譯幾何著作,中文裡的諸如“平行線”,“三角形”,還有“對角”和“直角”這些詞彙,都是徐光啓費了不少心血翻譯出來,就算後人也承這老人家不少的惠,此公不僅自己學習,還在朝堂和民間招收了不少學生,同時鼓勵傳教士在南堂開講授課,教授中國人幾何與算學,這是一種良性發展,到崇禎年間,已經頗有不少士大夫的算學和幾何水平很高,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孫元化等人。

可以說,徐光啓的雜學水平在這個時代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然而在士林之中,那些迂腐不堪的人對徐光啓把精力用在天文和算學,包括幾何學上很是不滿,在士大夫心中,研習一下水利和農學已經算是荒廢時光,把精力用在天文和幾何算學上,幾乎就算是玩物喪志,而鼓勵年輕的士子學習這些東西,簡直就算離經叛道了。

當然,這種層次的攻訐只算是學術之爭,倒沒有哪個想禁絕西學,甚至對傳教士們不管是傳教還是講學都持相當寬容的態度,此時的中國尚未喪失自信,與幾百年後的情形截然不同。

孔敏學身爲徐光啓的學生,心中有一些積怨自也難免了。

“至之兄的學術,主要是在哪一塊?”

張瀚這才明白,怪不得孔敏行對自己的鐵場高爐一臉感興趣的模樣,原來是徐光啓門下,如果是普通的士子,恐怕對這種事有興趣的還真不多。

“慚愧了……”孔敏行笑道:“我對農學的興趣較爲濃厚,此外就是算學,要說幾何與水利或制器這一塊,雖有興趣,然而涉獵不深。”

徐光啓的學術確實太強,門下的弟子們也是各有專精,孫元化就是專長於制器,在登州打造了大量的紅夷大炮,結果孔有德兵變時,將紅夷大炮和製造的技師,包括製作火、槍的技師一併裹挾了去。

這孔敏行倒是長於農學,他料想張瀚不會對農學有什麼興趣,鐵場也好,和裕升的各項生意也罷,統統都是和農學沒有太大的關係。

豈料張瀚聽說之後,竟是肅容道:“至之兄,小弟有事要請教,未知可否?”

孔敏行笑道:“這有什麼可或不可的,大家一起閒聊,自是什麼都能談。”

李慎明這時作抗議狀,叫道:“文瀾你這樣是不是要叫我們一直空着肚子?”

張瀚聞言大笑,趕緊叫人送上一桌酒菜來,這是小事,轉瞬間就辦好了,等待時三人一直在亭下看着淅淅瀝瀝的細雨和四周的景緻,張瀚這個院子是買的一個鄉紳的舊宅,幾十年的老宅,院中花木錯落,亭臺間隙中擺放着一些奇石,青苔順着山石和院牆攀爬,綠意盈盈,加上雨水煙霧朦朧,其實是普通的宅邸,但人身處其中,眼睛倒覺得格外清爽。

“我們都是俗世中人。”李慎明先開口道:“成日奔波勞碌,也不知道坐下來,靜一靜心。”

孔敏行笑道:“不作膏樑謀,你哪有這宅邸可住,又哪有這般景緻?”

張瀚也道:“外頭就有不少擔着溼柴在叫賣的,還有挑餛飩擔子的,你道他們不想在這天氣裡歇着,在家和兒女說說笑笑,沒辦法,一日不作一日不得食,遵路兄,你這是矯情。”

“就不許我矯情一回?”李慎明笑罵道:“你們俗的可惡。”

張瀚道:“那你俗的可愛便是了……好了,我們坐着喝酒說話。”

這三人,張瀚和李慎明是換帖兄弟,交情不必細說,和孔敏行還是初次見面,但彼此間已經有很默契的感覺,人的相交,其實就在於氣場是否融合,當然,也是彼此間有利益可以互換,這是一個交往的基礎,在基礎之上,能不能真的建立友情和交誼,那就得看彼此氣場是否相融。

叫張瀚慶幸的是,他和孔敏行之間,應該可以建立起初步的友誼來。

“這是剁椒魚頭,小弟以秘法令人制成,兩位可以先嚐嘗。”

張瀚安然先挾了一筷子,然後喝了一杯酒,酒並不烈,綿軟而回味悠長,正適合沖淡口腔裡的辛辣之感,在孔敏行和李慎明看來,當然別無異狀,魚頭用青椒和紅椒相雜,蒸制而成,看着就是色彩絢麗,叫人食指大動,兩人都不客氣,各自挾了一大筷子送到嘴裡。

“咳,咳……”

“這什麼味道……”

兩人都是一口將魚肉嚥下,這一下卻是遭了罪,李慎明站起來跳腳,孔敏行白皙的臉龐瞬間變的通紅,張瀚一邊笑,一邊叫兩人喝酒,果然每人兩大杯酒下肚後,口腔裡火燒火燎的感覺就減低了很多。

李慎明這時擺起兄長的架子,喝道:“文瀾,你這惡作劇太過了。”

張瀚怕孔敏行誤會,趕緊解釋道:“這是辣椒,種子難得,我還是專門派人到山東才尋得一些,留了一些做種,還有一些拿出來巴巴的招待兩位兄長,怎說是惡作劇……我自己可是先吃了一大口。”

孔敏行原本也有些生氣,這時才明白過來,點點盤子,說道:“這是從南洋傳來的吧?”

張瀚道:“正是,和玉米,番薯一樣,均是南洋傳過來的。原本我該說明,不過爲了給兩位兄長留一個強烈的印象,只好先裝傻了。”

這也算是陪罪,孔敏行和李慎明也一笑就算了,兩人再次起筷,這一次有所準備,倒是感覺還好,那種辣中回味的感覺,頓時也是征服了這兩人,一味魚頭,沒多久就吃光了。

“我剛剛要問至之兄的,就是有關於南洋作物……”張瀚這時才向着孔敏行正色道:“剛剛的辣椒,算是先聲奪人。辣之一味,其實只是用來提振人的胃口,要將其當成主食,自是絕無可能。然而玉米這個作物十分耐旱,對肥料要求也並不高,屋前山角,均可種植,而且磨成粉面後,味道雖差,卻也足可當成主食,最少,配合野菜越冬,可以叫人無有餓斃之患,這樣的好東西,怎奈產量太低,小弟的莊園也有數千畝地,可種植玉米的地方不少,有心試種這作物,人都說一畝地只收一石左右,還不如種些小米高梁或是豆類,番薯也是這個道理,對地的要求不高,不僅不需要肥田,種番薯兩年後,土地反變的比之前要肥沃一些,但產量比玉米來也是隻低不高,我聽說玄扈公在天津曾經試種過不少,至之兄,我心中迷惑難解,還請兄長開釋。”

孔敏行端坐不動,一見面時的那種士大夫的閒適悠雅已經消失不見,代之而起的是如對大賓的鄭重,這是對張瀚的禮遇,以孔敏行的身份地位,就算張瀚的身家不菲,其實也無須如此,這種態度,只是代表他對張瀚個人的看重。

聽完張瀚的問題後,孔敏行的臉上露出苦澀之意,他遲疑良久,才鄭重答道:“文瀾的問題,實在是一篇大文章,老實說,足可下筆千言來回答。但在這裡,自然無法答的那般詳細,我只能說,因人成事,也因人而廢事。”

“至之兄是說,玄扈公在天津所爲之事,他在則成,不在則廢?”

“差不多吧。”孔敏行道:“其實掣肘之處甚多,老師不僅要做民政的事,還要關心朝堂,去年來因爲東虜的事發了,老師還被皇上授與編練新軍一事,近半年多來,多半將精力放在練兵的事上,農莊上的事,自然就荒廢了,無人主持,農學的事原本就不被看好,也無人來管,此前所費的心血,多半浪擲。至於文瀾說的番薯和玉米低產,老師這些年都在試種,番薯的問題主要有好幾處,一則是種子不易過冬,種植上南方易於北方,而南方土地肥沃,稻米高產,又不太注重番薯種植,只拿這種東西當點心,所以並沒有廣爲種植。二則,就是要挑選良種,與玉米一樣,精心挑種之後,產量最少增加三成,於各方的良種中再選良種,產量必然大爲增加,但沒有朝廷牽頭做這樣的事,老師和我等的力量有限,哪有這種可能?其實我跟着老師多年種植,老師在農政全書中已經敘述了一些番薯種植改良增產之法,如翻蔓,剪莖,冷牀育苗,剪莖育種,育苗越冬,窖藏幹藏諸法,再能廣選良種,番薯在北方廣爲種植還是辦的到的,如果真的能在沿九邊之地推廣番薯種植,真真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惜老師的呼籲朝堂諸公和皇上都不加理會,真真是可惜了。”

---------

這兩天更新有點問題,實在抱歉,主要是感冒太重,每日昏昏沉沉,鼻涕不斷,家裡四個人感冒,別人早就好了,我真是悲劇。

...

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尖刀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毀礦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七百章 行禮第四百零三章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厚甲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二章 說賠累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六百四十章 叔父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九百章 後退第七百六十章 紅線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
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尖刀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毀礦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七百章 行禮第四百零三章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厚甲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二章 說賠累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六百四十章 叔父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老狗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九百章 後退第七百六十章 紅線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