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

祖家是寧遠世家,軍戶過萬,現在家兵也有兩千人以上,實力相當的強勁。而且,祖家子弟中出色的不少,祖寬,祖澤潤,祖可法,都是一時猛將。

趙率教在天啓二年纔到遼東,當時錦州破損,他才帶着三十多個家丁,實力弱的一塌糊塗。不過這人真是個猛人,帶着幾十人就跑到殘破的錦州和女真人對抗,後來魯之甲送了六千多難民到前屯衛城,趙率教正好率部駐守,這六千多人歸了他,趙率教帶着這六千多人屯田墾荒,然後編練部曲,同時修繕城牆,當時的錦州前屯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到處是荒蕪的田地和廢棄的村落,女真哨騎時有出沒,趙率教就是帶着幾十個部下加六千難民,修好了衛城防禦,和女真人打打哨騎戰,後來孫承宗派了千總陳練率一些南兵來助陣,城牆也修好了,漸漸在前屯彙集了五六萬難民,趙率教在其中選壯丁入伍,餘下的分給種子和耕牛……這些物資當然是老孫頭爭取來的,大明舉國之力的幫助,不過也要有有膽識的人去善加利用,孫承宗是屯田流的主帥,當老孫頭到前屯來視察時,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像,趙率教儼然是老農,手上和腳上都滿是繭子,老孫頭大爲高興,把自己乘坐的馬車都送給了小趙。

趙率教由此一飛沖天,從中下層的軍官直接到了加銜總兵的位子上,現在也是袁崇煥倚重的重將了。

這人面色白皙,瓜子臉,看着象白麪儒生,但屯田練兵都有一手,而且性格剛烈忠直,但脾氣還好的很,擅長和上司打交道,袁崇煥知道這人不是自己能一手控制的,對趙率教重用之餘又有提防。

然後是滿桂,黑紅色的圓臉上長滿了虯髯,兩眼細長,散發着凜洌的殺氣,滿桂的暴脾氣越來越容易擺在臉上了,和他剛到寧遠時的謙虛判若兩人,這人也是在寧遠屯田發起來的,控制了幾萬屯民,更關鍵的是宣府不少老兵被他弄過來,還有很多流散的蒙古韃官和牧民投效,論實際的戰力,滿桂和祖大壽麾下精兵人數差不多,但戰鬥力還要強悍一些。

袁崇煥情不自禁的縮了縮身子,但很快用強悍的精神強迫自己又坐真了。

他孃的,這三個貨哪個是省油的燈?

想擺弄這三個孽障,就算孫閣部也是費盡心血吧?

聽到袁崇煥的疑問,祖大壽淡淡的道:“千總馬吉和周守楨都是忠枕不二,平素練兵也很勤謹,其部已經算精銳了。”

滿桂壓根沒有回答的打算,這次派兵是祖大壽的決策,他壓根不想理會這事。

趙率教則是欲言又止,不過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麼話出來。

袁崇煥目光銳利,用看透了一切的眼光掃視了三個總兵一眼,三人也是各有反應,滿桂滿不在乎的昂着臉,祖大壽呵呵乾笑,趙率教似有慚愧之意,把頭轉過去了。

“也罷。”

袁崇煥輕輕拍了拍桌子,說道:“諸位將軍請回吧,近來須得小心戒備,一則馬將軍奉閣部令要收復耀州,很可能引發大戰。二來近來爲節省軍餉開銷,閣部大人奏請調回了諸多客兵,諸位要將客兵所留的防線空缺給補上,不要給虜騎可乘之機。”

這倒是正經的軍令,不可怠慢,三個總兵神態各異的站起身來,一起躬身答應着,然後見袁崇煥無話,便依次退了下去。

待靴聲和甲衣的嘩嘩響聲平息之後,幾個嶺南人長相特徵相當明顯的幕僚從屏風後走了出來。

三人都是嶺南人長相,不過兩個身材較嶺南人來說相當高大,而且一個孔武有力,一個氣息彪悍,這兩人都是精通拳腳兵器,自身武力值較高,然後又熟讀兵書通曉兵事,是袁崇煥用來掌握軍隊的高級幕僚之一,一個叫鄧楨,一個叫傅於亮。

還有一人叫樑稷,詩詞歌賦樣樣來得,是袁崇煥身邊代寫奏摺和給文人墨客寫書信維持清流名氣和關係的重要幕客。

樑稷不僅自己頗有詩名,重要的是和江南復社的一些名士相與的很好,袁崇煥自己只是三甲進士,任職以來多半是佐雜或是軍職,和清流根本沾不上邊。要想在大明獲得更好的官場前途,涮聲望也是官員必經之途。

袁崇煥本人當然沒有辦法涮,他撐死了也只能從軍功兩字着手了,想要更進一步,最好的辦法就是立下更大的軍功。至於平時的聲望就只能靠樑稷這樣的幕友來操作,所謂大人物身邊只有幾個出主意的狗頭軍師,那只是後人的妄想,袁崇煥現在身邊幕友有二十餘人,其中有傅於亮和鄧楨這樣幫他打理軍中事務的,也有樑稷這樣涮聲望的,有專門幫着寫客套信和請客送禮的,也有幫着他打理私人事情的,各有專精,最受重視的肯定是涉及軍務和清要職位的幕友,就如眼前這三位,還有一個程本直,也是文名頗盛,而且爲人磊落仗義,最近到京師去了,並沒有留在寧遠。

傅於亮一出來就嚷道:“素翁應該把這三個的話挑明!”

鄧楨也道:“確實,閣部大人下令出征,三個總兵各懷心思,出動馬吉和周守楨豈不是天大笑話,他們雖然率的是正經鐵騎營,裝備具甲都很精良,然而兩人加起來也沒有三十個家丁,普通營兵都爲新兵,從未上過戰場,三個總兵將這些新兵派出,自己精銳的部將和家丁一個也沒有派出去,這豈是和衷共濟共圖大事的模樣?”

這兩個幕客都是常年替袁崇煥打理軍務的親信,從嶺南專程跟過來的,對三個總兵的異樣心思簡直洞若觀火。

相當明顯的事情,滿桂是不滿這麼大的戰事完全由馬世龍等人一手操作,所以乾脆採取不合作的態度。

祖大壽則是純粹從利益出發,事不關已又爭不到軍功,他傻了纔會派自己的精銳出戰。

而趙率教的原因主要出在孫承宗身上,趙率教的基本盤在前屯,現在錦州到大淩河一帶的客軍撤了個七七八八,大量的薊鎮兵宣大兵榆林兵寧夏兵都撤走了,留下大片的防禦空虛地帶,這些地盤需要趙率教的兵力去填補,現在他自己手頭的精兵都嫌不夠,哪有兵力派給別人去爭軍功?

趙率教的苦衷完全能理解,兩個幕客的怒氣當然是衝着祖大壽和滿桂去的。

樑稷沉吟道:“兩位雖然言之有理,但我想元素兄還是有苦衷的,悍將桀驁不馴,平時已多事非,強迫他們出動精銳雖未嘗不可,但如果弄到將帥失和,恐怕得不償失啊。”

鄧楨聞言不語,傅於亮有些不悅的道:“馭下之道在於恩威並施,一味恩結而不施威,其實也不算是真正的馭下。”

袁崇煥一聽也是有理,他自己就是剛強甚至是剛愎的性格,最討厭部下不聽自己的命令和不按自己的心意來做事,所以如果是按傅於亮的說法,自己應該按自己的想法來提調寧前兵馬,而不用考慮麾下總兵們是什麼想法。

這個時代,朝廷兵餉供應充足,而且遼西各處充斥着各種勢力的將領勢力,祖家還遠遠談不上一家獨大,要到崇禎二年時,滿桂和趙率教要麼調走要麼戰死,客兵客將已經不復存在,關寧一帶只有吳家和祖家的勢力時,祖大壽才完成了半獨立軍閥的事業,在這個時候孫承宗早就離職,袁崇煥死在京城,祖家開始了在遼西一家獨大的歷程,最終被終結於皇太極歷時一年的圍困錦州之舉。

在此時此刻,祖家和祖大壽都還沒有數年之後崇禎年間的實力和地位,還要夾着尾巴做人,要是袁崇煥嚴令其必須出動家丁精銳出戰,估計祖大壽也抗衡不了,也只能捏着鼻子從令了事。

“諸位先請回。”袁崇煥沉吟着道:“此事我還沒有決斷,容我想想再說。”

憑心而論,此時的袁崇煥做事認真負責,並且頗有膽略,廣寧之敗時所有人都在往關內跑,只有袁崇煥隻身孤劍出關,然後力挺孫承宗獲得了現在的權力和地位,這一次偷襲耀州之戰,如果弄好了就會是一次大捷,孫承宗不可能因爲這種戰事再升官了,他已經是閣老經略,文官最頂級的官位,最多皇帝會在數年後按資歷給孫閣部加少師少傅,一步步給老師加榮銜,反正天啓和孫承宗只要再活十年,孫承宗最少能加到太子太傅,沒準還能加到太傅或太保,太師是不太可能了,張居正之後也不會有文官想加太師了。

再一個是馬世龍得益,但總兵同樣是武官之極,也沒有辦法再升官,最多是朝廷給他再蔭一子,這就是了不起的酬功之舉了。

所以不管是老孫頭還是馬世龍,他們渴盼戰功並不是爲了升官,只是穩固地位,這就是給了袁崇煥操作的空間,要是他督促諸將出力奮戰,大勝之後,不知道能在這場戰功裡獲得多少回報?

可以肯定馬世龍和孫承宗不會爲難他,但小小一個耀州,斬首估計不會超過二百級,能使多少人獲得朝廷的獎勵?

要是白忙一場,還把自己的心腹將領給得罪了,未免得不償失。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放賑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求去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五百六十八章 算帳第二百一十章 發餉第五十四 私刑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五百六十八章 算帳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九百章 後退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一千九十九章 軟弱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七十章 直言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放賑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求去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五百六十八章 算帳第二百一十章 發餉第五十四 私刑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長約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三路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五百六十八章 算帳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九百章 後退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一千九十九章 軟弱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七十章 直言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