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

一個士兵將銀印倒入布袋,發出砰砰的響聲。

盧四過去踢了他一腳,罵道:“這都是幾百年前的古物,你狗日的就這樣扔?”

“我來看看。”張彥升和隨行文官一起蹲坐下來,數着那些繳上來的大明舊物,曾經的衛所印信。

“咱們是從塔山衛過來的……嗯,看,這是塔山衛的印信……”盧四看了一顆銀印,上書大明塔山衛指揮字樣,他看了看,咧嘴道:“老子遭人用骨箭射中肩胛骨,就是在這裡。現在冷風一吹,老子就骨頭疼。”

“你怎不說古魯河所?”張彥升笑罵道:“我的馬被赫哲人驚了,正在下大雪,馬一竄把老子帶河裡去了,渾身溼透了,烤火是烤乾了,還是病了好幾天,差點就他孃的死在林子裡了。”

北上支隊分爲十幾股,基本上都是五六百人一個支隊,從各條河流分別往各個目標行進,主要的戰略目標很簡單,先確立和記的存在和宣佈大明的滅亡,收繳故明印信,頒佈新印。和記早就勘測過地形,繪製成圖,並且針對幾百個衛所重新鑄成了和記的印信,由於新朝未立,印信用的是商團軍的名義,其實很多人估計着,新朝的名字就是商字,幾千年間易代,終於又有了一個大商。

每印正中是一個“商”字,然後是各衛所的名稱和大略的範圍,印信的功能性要比大明的衛所土司強的多了。

還有一個目標就是打通各條驛站,在遼和金的時代,外東北一直抵苦葉島到出海口這一帶都接受遼金兩朝的統治,有很多地方都有正式的州縣,只是幾百年過去了,很多舊址都長滿荒草,房舍城牆傾倒,已經很難再使用了。

但驛站猶在,明初往遼東和奴兒干都司有多條驛道,雖然運送物資人員以水路爲主,但陸路的驛站也逐漸開通,只是還不及遼、金兩朝的驛傳覆蓋的廣,道路情形也不樂觀。

這一次張彥升和盧四兩人先後帶隊前行,後來兩人奉命帶着一些文職人員沿松花江北上,一直推到後世哈爾濱地方,然後沿江而行,繼續從黑龍江流域往出海口走,一直到抵達這野木河衛附近爲止。

如果看後世的地圖,這裡應該是著名的廟街,在後世屬於俄羅斯人所有了。

“塔山衛,忽兒海衛,脫倫衛……兀者野木所,喜申衛,撒爾忽衛,虎把希站,哈刺馬古站,弗蘭河衛,塔亭衛……”

張彥升如數家珍般的數着,這些印信已經黑乎乎的了,畢竟傳承了近三百年了。而且張彥升也嚴重懷疑,持印者到底是不是一開始受封的人。和華夏這邊會有王朝更迭一樣,這些土司未必就是鐵打的江山。

不過也是無所謂了,他們持着印信就說明他們還是認可大明的統治,當看看大隊的漢人騎兵前來時,有不少衛所會顯露出敵意,這些年來女真人一直在搜山撿海式的往北方的密林裡捉捕生女直,也就是鄂倫春人,赫哲人,索倫人,這些都是通古斯人,語言和女真人基本上相通,雖然更野蠻落後,但用來當衝陣的死兵相當不錯。

這些部落被女真人連年抓捕壯丁,越來越向北方遷徙,不是所有部落都願意去當強盜,他們打不過建州部,但可以選擇向北方躲避。

由於被女真人逼迫的厲害,很多小部族看到北上支隊時敵意就相當明顯。

衝突不可避免,連盧四都中過箭,可想而知戰鬥並沒有他們說的那般輕鬆。

但好在他們已經抵達江口,這一次他們從松花江流域到黑龍江流域,跨境迂迴,行程絕對超過萬里,最後這一兩個月完全是在深山林海和雪野中穿行,辛苦自不待言。

好在都是沿河行走,用打獵和交易糧食等方式獲得補給,現在休息下來,憑存糧肯定過不了三四個月那麼久,要連續射獵,還有用一些物品來換糧食。

這些野人是不會要銀子的,他們的彼此貿易都是以物換物,毛皮,東珠,人蔘,這些東西在這裡沒有太大價值,有價值的就是少量的種植作物,儲存的乾果,包括菌菇類,風乾的鹿肉等等。

這些部族普遍不知道金銀等貴金屬的價值,他們連火都不知道怎麼用,基本上都在吃生肉……這種程度,就不要說建立金融體系了。

北上支隊會拿一些水果罐頭,一些刀劍,一些工業產出品,用這些東西參與貿易,換一些土著儲存的乾果和生肉,六百多人,換個幾千斤,再配合自己帶的罐頭乾糧,還得打獵,不然這三四個月時間也不容易熬下來。

衆人都已經在林海里鑽了大半年時間,一切事物都不再新聞,包括選址蓋屋,確定外圍防線,養馬的馬廄也要選好,馬的豆料都是用大量的挽馬背駝,人是不吃的,精鹽和精料才能使北上支隊的馬匹保持體能,這支六百多人的隊伍有近兩千匹馬,一路已經死了二百多匹,這還是相當耐操的蒙古馬,要是驕貴的阿拉伯馬怕是早就都死光了。

這是小冰期的苦寒之地,在這裡的土著人類向來是敬畏自然,他們沒有徵服和利用自然的本事。

在商團軍人們開始砍伐樹木,挖掘壕溝順便取土的時候,土司們醒悟過來,帶着大羣屬民替商團軍打下手。

щщщ● ttκá n● ¢ o

張彥升等人沒有動手,他們在商量下一步的行止。

“上次接到軍司命令還是一個月前。”張彥升皺眉道:“命令還是叫我們繼續北上,打通出海口驛道,輜兵會繼續跟進,不過以我來看,如果面臨大軍南下,與大明展開決戰的局面一旦爆發,輜兵是否有持續開進修築驛道的可能,實在值得懷疑。”

“我也是這樣想的。”盧四咬了咬牙,說道:“我看我們南下算了,短時間內,軍司沒有能力持續北上建立牢固統治。”

“但也不會放棄。”張彥升展開地圖,指着遼陽北端和西端,說道:“這裡是舊金朝黃龍府,臨潢府和鹹平府所在,現在是科爾沁部和諸部夾雜地方,西連巴兒虎部,東接長白山海西四部舊地,也勉強算遼東腹地,重修東西各站,沿江驛傳,建立戰略要點,比如把黃龍府城重修,肇州城重修,還有三萬衛城,以此北上東去,可以把大明泰寧衛,建州衛邊牆外故地全囊括在內,也是故元北達達路,泰寧路,開元路等舊址驛傳逐漸恢復……”

張彥升看了看地圖,突然有一種相當無力的感覺。

說了半天,地圖上其實也就是推進到了中部,也就是後世吉林省的地盤,還沒有推進到黑龍江省,而出了黑龍江省還得繼續北上,一直到北方的外大興安嶺和黑龍江的出海口,然後估計得一直探到極北酷寒之地……軍司暫且還沒有這個計劃,其實順着黑龍江往上游探過去就行,俄羅斯人在幾十年後就是沿着黑龍江一路挺進內陸,最終和清朝通過雅克薩之戰瓜分了勢力範圍,清朝損失了大量土地後獲得了二百年安寧,但最終這一大片土地還是沒有能保的住。

“太大了,咱還是執行護衛驛傳的任務吧……”盧四點燃煙鍋,長途行軍就不要指望帶紙菸了,這些煙鬼一天就能抽好幾包,價錢昂貴不說還不好攜帶,還是帶上十幾二十斤的菸絲能頂事,隨便掐一撮放在銅煙鍋裡,點燃之後煙霧升起,盧四也是一臉的滿足。

“你不急着回草原了?”張彥升笑道:“一聽說宣大軍圍攻新平堡,你不是急的要往天上竄?”

“你又好到哪去了?”

兩個年輕的軍官彼此取笑着,四周的軍官都是笑起來,不過他們多半都是有感同身受的感覺,他們深入不毛,在深山密林中跋涉前行,無非就是想着要恢復華夏的榮光,一開始的時候和記並沒有決定收回印信,而是以接觸和打通驛站爲主,對那些充滿敵意有攻擊行爲的部落實行打擊……無非也就是如此。

結果大明天子幫了大忙,明軍攻擊新平堡,算是揭開了這最後一場大戲的帷幕,消息傳開之後,商團軍與和記上下無不憤然。當盧四等人接到消息時,整個北上支隊的人都要爆了,盧四當時就血紅着眼要折回去殺向大明,殺向京師,將那皇帝擒下來,當面問問他怎麼敢如此行事,這般悍然對並沒有公開造反的臣子下毒手,天子還有什麼資格和法理繼續坐在那龍椅之上?

這就是張瀚堅持留在新平堡的作用了……也是最好的辦法。

在此事之前,就算商團軍能跟着張瀚走,心底深處未必沒有自己是叛臣賊子的羞愧想法。這可不是安史之亂的胡人爲主的軍隊,這支軍隊是張瀚一手打造出來,充滿軍人榮譽感的有相當自主意識的強兵。

入伍之後就要掃盲識字,然後開始讀張瀚替他們選擇的教材,從史學,政治,算學,常識,然後還有一些儒學的東西,然後引入一些外來文明先進的理念,開始時的土壤很淺,現在這麼多年下來了,這支軍隊幾乎是不存在文盲,於很多事情也有自己的思索和想法。

人就是這樣,如果一個智商超高的天才,卻一直處於資訊不發達,封閉保守的小山村內,他智商的高或低就完全沒有意義,而一箇中人之姿的普通人,能身處資訊發達,彼此還能交流,有一直學習的氛圍和環境,身處這樣的環境之內,普通人也可以改善自己的思維方式,完善學識結構,對世界和自身的思索和考量會提升到完全不同的層次上來。

可以說,這支軍隊是張瀚一手打造出來的超前的軍隊,一個在數千年前就有詩經的國家,不應該有大量的文盲。

如果一個人能讀書,其就能明理,能明理,就能約束自身,有的時候,讀書甚至比吃飽飯還重要。

在未來和記橫掃天下之後,這支軍隊會陸續有不少將士退役,他們將會是未來官吏的最佳人選,這也是張瀚在將來能建立新朝後實行精細化管理的本錢所在。

沒有現在和未來的幾十萬上百萬的人才儲備,想做政體上的完全改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新平堡戰事的出現,使得整個商團軍爆炸起來了。

這是崇禎給張瀚送的大禮,有新平堡戰事之後,商團軍內就不會再有人有疑惑,不滿,有新平堡之事,全軍同仇敵愾的氣氛算是真的起來了,曾經連北上支隊的人都想着要趕回去,士氣高漲,軍心沸騰,現在商團軍對攻明已經完全沒有牴觸心理了。

“罷了。”盧四吐着菸圈,搖頭道:“近二十個團的戰兵,配一百多個大隊的輜兵,二十多萬人,大明拿什麼擋?這些人還在發夢,以爲咱們就和東虜一樣,打一把就沒勁再打下去,也不想想,咱們大人是什麼手段,和記經營至現在,蘊含的國力已經遠遠超過東虜了,東虜做不到的事,咱們能輕鬆做到。”

盧四眯着眼道:“我就想看看,大軍臨城,千門火炮擺在京師城下的時候,那小皇帝會是什麼表情,他又會說什麼?”

張彥升失笑道:“被你這麼一說,我都動心了。”

“我們做的也是偉業!”盧四看着衆人,在他身後已經有商團軍人立起了一座簡單的房舍,用水和泥,配合木棍和枯草,一座相當闊大的房舍已經初步修成,然後再用火烤,使泥水凝固,再做一些修繕,比如留下門,不開窗,在屋裡打造一些粗製的傢俱,用來堆放各人的器物,另外再盤個火坑,這幾天會令土著到處收集木柴,用來燃燒取暖。

所有的土著,不管是阿伊努人還是通古斯人都是用敬畏的眼神看着這些神兵天將般的漢人,這些漢人穿着的衣袍,厚實又暖和,看起來精緻又漂亮,那些閃閃發亮的銅釦,還有牛皮革帶上束着的能打響的精緻的短火銃,能發出雷光的長銃,這些都給了這些土著無與倫強的強烈衝擊和深刻印象。

還有這些人束着的銀光閃閃的鎖甲,厚實的鐵甲,鐵頭盔下露出的只有冰冷殺意的雙眼……儘管這支軍隊人數並不多,但很多部落的長老和首領幾乎都是在第一時間選擇歸附與合作。

這幾百人身上的鎧甲,刀槍,火銃,戰馬,還有那些小型的火炮,這些東西都超過了土著部落窮極想象的能力,他們根本不敢與這支兵馬對抗,雖然這一路過來,沿江大大小小的部落有很多,其中勢力最大的部落纔是藏有明朝印信的所謂“衛所”的指揮們,但他們還處於相當原始落後的時期,不少部落連生火都不會,只有大部落可以有早期耕作的水準,有固定居所,靠着相當落後原始的農業和漁獵存活,他們沒有辦法儲存太多的物資,能生存發展或是壯大,消亡,完全看老天的意志。

在更接近大明的地方,有一些部族始終往大明朝貢,圖的當然不是大明的官職誥命,而是允許他們參加貿易的敕書,這纔是最要緊的東西。

有了朝貢,有回賜物,可以參加馬市貿易,這纔是部落發展壯大的最基本的東西。

過於向北方的地方,比如後世吉林黑龍江甚至更北方,這些地方當然更加的苦寒和落後,完全不具備獨立發展的可能。

這些人對商團軍視爲“天兵”,而當他們看到眼前如奇蹟般的矗立起一幢幢的房屋時,有不少土著老人感覺是這些人施了魔法,居然嚇的跪下來祈禱起來。

“他們還真是落後啊……”盧四看了一眼,搖頭一笑,說道:“不過這樣也好,容易管理一些,等咱們上了大島,聽說上面也有衛所,應該也是一般無二的情形。如果我們做好了,將這些衛所,這幾百個大大小小的部落給真的安撫下來,這一大片土地永遠屬於中國之地,用大人的話來說,亦是收復失土的無上偉業,也是漢家的好兒郎。”

“說的極是!”張彥升兩眼熠熠生輝,大聲道:“能在大人麾下,有處於這般天地之中,我並不覺苦,反而感覺人生理應如此,大丈夫理應如此!”

-----------

今天沒分成兩章,一氣呵成吧,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如火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割首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十二章 繪畫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一百三二十章 衝擊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一千零三章 押送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四章 漲月錢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信心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擊殺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如火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割首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十二章 繪畫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一百三二十章 衝擊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一千零三章 押送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四章 漲月錢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九百五十章 廢都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信心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