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

衆閣臣默然不語,這一次施鳳亞也不說話了。

“外間的人都在等諸位閣老,真的不進一語麼?”

“也罷,”施鳳來勉強道:“我寫個密疏送進去。”

“要快。”徐光啓起身告辭,淡淡的道:“現在的局面已經險之又險,學生已經坐待大事發生,然而黃幼玄這樣的人,如果在這個時候被殺,讀書人的文氣就盡了,文膽也消磨光了。如果這樣,亡國亦是亡天下,我輩都是孔子門生傳人,忍見如此乎?”

徐光啓說罷離開,施鳳來等人面面相覷,最終有人道:“危言聳聽,徐前輩看來也是和黃道周一樣的看法,大明亡國就是亡天下了。”

“就是因爲這樣徐前輩纔出面的吧。”

“我卻不信,聖教傳世兩千年,那位就算真的得天下,也只能依從儒學,否則無可治天下,他是漢人,名臣之後,不是蒙元!”

“這話說的是了。”施鳳來下定決心,簡單寫了封意志不堅定,口吻也隨意的密疏,叫來一個小宦官,令其送入大內,可想而知效果如何,不過內閣諸人是絕不會再有絲毫的更進一步的努力了。

至半個小時後,曹化淳匆匆趕出,錦衣衛使和校尉們隔絕官員,並且把黃道周衣袍剝掉,所有人都知道,廷仗要開始了。

“悲乎。”孫元化一臉悲憤之色的對徐光啓道:“我大明若不亡,是無天理。”.

“是儒學完了。”徐光啓輕聲道:“西學至,我入教,但心中還有聖人之道。而大明諸般情形,毫無疑問都是聖人之學如張瀚所說已經不再適應這個時代。張瀚說,兩千年前的學說,救不了現在的時。我輩則說,聖人之大道永遠如日月,絕不會過時。張瀚則言,學說不變,人亦變了,僵持拘泥,抱殘守缺,無謂之至。我等又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大明士大夫二百多年許國,其道義便是華夏之精神。你看現在,朝廷的氛圍,官員的表現,權貴的表現,大家在這一次危難之中的表現,哪一條不是證實了張文瀾的看法?我華夏病了,大明病了,儒學已經過時了。”

徐光啓閉上眼睛,耳朵裡傳來廷仗的深悶聲響,四周是呆若木雞的官員,各人都是面黃枯瘦的末世景像,那些紅袍,藍袍,青袍,黯淡無色,象徵了天地即將變色的殘酷現實和遠景,在不遠處的皇城外,有聽聞消息趕來的士子,趕考的士子不足往年的三成,只有幾百士子勉強前來試圖救援,遠遠就被東廠番役趕開,舉人們和少量的百姓呆呆的聚集在一起,沒有激憤,沒有血氣,只有長期飢餓之下的呆滯,人們神情呆板,眼神黯淡,僅存的不甘使他們如二百多年的前輩一樣,試圖聚集起來援救一個海內聞名的大儒。但他們失敗了,這是明朝的末期,亡國之兆已經相當明顯,雖然它來的太早,是被催熟的惡果,但對儒學來說,對人羣中滿懷失望和悲憤,身形瘦弱之至的史可法等人來說,這個時代,對他們是結束,也是真正的新生。

……

運河之水浩浩湯湯的流淌着,初春的河面上還有殘冰殘雪的痕跡,兩岸的樹木亦是隻有枯枝殘葉,並沒有抽出綠芽的跡象。

天還是很冷,風也很大,水流沽沽流淌着,當船隊經行的時候,並沒有縴夫運軍的身影出現。

“念臺先生。”茅元儀端着一碗飯,苦苦勸道:“大事尚有可爲,和記尚未入境,只是聽說兵馬雲集,朝廷正設法禦敵,先生何苦如此?”

劉宗周枯瘦的臉龐上毫無表情,現在這個海內知名的大儒連搖頭的力氣也沒有了,只是擡着眼皮看了茅元儀一眼,半響過後才道:“止生你去投孫高陽吧,他那裡需要人幫襯。告訴孫高陽,我先全節而去了。”

“唉,何必如此……”

茅元儀知道自己的話語相當的無力……何至於此?要是劉宗周這樣的大儒不能全節,苟且偷生,儒家的最後的畫皮都會被人揭下來的。

劉宗周不可能降和記新朝,也不可能在家隱居,他的名聲太大,有功名,有官職,這樣的人是不能到避世隱居的,這就是不忠,不全臣節。

只有自殺全了臣節,儒學的臉面才能保存下來一二,不至於在將來被人清算的太狠。

這種想法劉宗周只要有就一定不會放棄,他這樣的人雖然有妻子兒女,但可以說一身都是獻給了學術,要把自己打造成完人的形象。

劉宗周是道學和心學各半的學術,道學的一面就是要講規矩,規矩破了,什麼學問也不要講。

自和記艦隊至後,糧道斷絕,劉宗周負氣之下,鼓動人出資買糧北上,從者寥寥,但也好歹湊了幾千石糧,劉宗周帶了十餘艘小船裝運北上,至淮安時茅元儀聞訊趕了上來,與這個忠義無雙的純儒一起北上。

剛進山東不遠,先是有流賊斷絕運河的消息傳來,沿途的運軍縴夫都不敢出來了,諾大的河道只有這一隻小船隊孤單北上,形勢十分詭異危急。

劉宗周執意繼續北上,然而北行不遠,又傳來黃道周被杖斃的消息。

雖然學術有爭議,但劉宗周對黃道周的人品還是相當認可的,聽聞消息之後,他徹底不眠,第二天凌晨寫了遺囑,令子弟將來不得讀書,亦不得爲官。寫完之後,交長隨帶着南歸,而劉宗周自己就在這原地絕食,他身體原就不好,絕食數日之後,已經漸至彌留。

四方是浩蕩流淌的河水,枯敗的蘆葦與樹木,人蹤罕見,四野寂寂,而眼前這個海內聞名的大儒很快就要斷氣,茅元儀眼中突地落下淚來。

“止生不必如此。”劉宗周臉上反露出笑意,他道:“向來一朝滅,一朝興,總有幾十年太平光景。我觀張文瀾所爲,重相權,重輿論,將來清流不至於被鉗制,只要人能說話,便是沒有什麼可怕。止生要告訴孫高陽,將來在朝在野,一定要扶植文氣,張文瀾什麼皆好,雄才大略,擅兵事,擅行商,將來新朝定然是國富兵強,然則其不重文教,重商輕農,這是大忌,我輩文人,絕不能使兩千年道統斷絕!存亡絕續,若我臨去前有什麼憂心之事,便是此事了。”

茅元儀鄭重點頭,說道:“我雖未有功名,但亦是自幼讀聖賢書,念臺先生放心便是。”

劉宗周微笑點頭,但眼中還是有黯然迷茫之色。

新君其實是符合聖君的模板,大明看起來還是一切平靜,短短几個月天下就倒懸成這般模樣,而在黃道周死後,劉宗周知道大明完了,沒指望了,最後的人心都被午門前的這一通大杖給打完了,扳指算算,皇帝身邊真正支持大明的還有什麼人?

那些蠹蟲一般的太監?他們一樣能換新主子。

那些蠢豬一般的勳貴?他們只想保留自己的富貴,皇明完了,勳貴們當然不願意,可是他們早就有心無力了。

文官?張瀚這樣的有爲之君,更是文官們效忠出力的對象。

武將?大明的武將能談忠義嗎?強權一至,武將們必定望風而談。

劉宗周痛心的想到,就是因爲平時對勳貴,太監,武夫們太過縱容,不能如文臣那般束之以聖道,對文官們來說,真正願意接受聖人學說,而不是拿去當富貴敲門磚的人也是太少了。

想來想去,還是衆人學術不夠精純,如果……

正在劉宗周陷入迷思之時,河道邊上的小道上飛馳來幾匹快馬,茅元儀聽到馬蹄聲時,站在船首邊等候來人。

“可是鎮海副將茅先生?”

來人在十餘步外下馬,大步走向河邊。

“正是我。”茅元儀皺眉看着這幾人,都是短打棉襖,內裡似乎穿着鎖甲,腰間有柳葉刀,另一邊卻插着火銃。

答了一聲後,茅元儀冷哼一聲,說道:“和記軍情司的人?”

問話的中年漢子長相普通,沒有啥特色,人羣中看不出來高低上下的那種人,但眼中眸子一轉,就是冷漠的光芒顯現出來。

顯然,這是亡命徒的特徵,典型的和記軍情司的人。

“咱是軍情司的。”漢子笑着答了一聲,說道:“咱們從揚州一路攆上來的,可是不容易。”

“來取我性命?”茅元儀按着刀,從容道:“怕是沒有那麼容易。”

“先生誤會了。”漢子手裡掏出一個油紙封的長條狀事物,往船上一扔,茅元儀的從人撿了起來。

“這是一份官狀。”漢子十分客氣的道:“先生是海內聞名的兵家,我們張大人說馬上要兵荒馬亂一陣子,一怕先生去從軍,軍中刀槍無眼會誤傷。二怕先生無謂殉國,大人說,新朝立,萬象更新,和記不是殘民害民的組織,張大人也不是那等人。秩序一定,天下太平,而用兵之所,當在海外。奴兒干都司舊地,西域,漠西北,蔥嶺,南到東洋,西洋,都是我和記將士用武之處。先生這般大材,不用在爲漢家開疆拓土,太浪費了。”

茅元儀這才知道是和記的人特別來徵用自己,饒是他心情不好,此時也禁不住得意起來。

但他還是下意識的道:“這不是窮兵黷武麼,新朝初立,不是應該與民休息?”

漢子得意道:“我們張大人的內部講話說了,和記取代大明,用的是最省力,死人最少的辦法,國力猶在,只要收拾好北方,滅掉東虜,國內無戰事,還是有強大的國力對外。而且,和記向來的宗旨就是取資財於外,打仗,要賺錢,不要虧本。將士們得功名富貴,朝廷和民間得國外的人力物力,以萬國之物力供養華夏!”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五百八十一章 名牌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擔憂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六百五十四章 撕碎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擔憂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二十九 一槍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銃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四十三章 叔侄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五百八十一章 名牌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部落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擔憂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千七百三十四 退路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六百五十四章 撕碎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擔憂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八百七十六章 衝臺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困獸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二十九 一槍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銃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四十三章 叔侄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