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會合

“那小人願意替東主效力,當好一個爐首。”

“好的很,過幾日咱們就去趟靈丘。”張瀚拍拍蔡九的肩膀,笑着嘉許。

“是……好。”

蔡九沒想到張瀚行事這般雷厲風行,這邊剛剛說好,那邊就打算去靈丘!

底下估計就是招攬人手,預備材料,選定地址,然後就是開爐了!

大明的鐵爐,一般是一丈七到一丈八高,有的大爐高過兩丈,日出鐵四千斤,小爐日出鐵兩千斤,一個爐建立起來千辛萬苦,細節上要處處小心,稍有不慎,前功盡棄,此前花的幾千兩銀子的本錢就打了水漂……責任重大啊,蔡九頓時感覺如山的壓力放在了自己肩膀上。

“好好做,不必太緊張。”

張瀚再次拍拍蔡九,揹着手施施然走了。

他喜歡看到部屬們這種如履薄冰的樣子,總比死氣沉沉要好,在大明,商人們和商人的附屬人員都是一羣精明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知道要承擔什麼責任,相比之下,真正掌握國家的士大夫們,卻是一羣慵懶的豬,怪不得他們被宰割的血肉淋漓。

耽擱了這麼好一陣子,張春和樑興先出來,兩人的馬腹旁都放着火銃,每邊一支,王長富也牽馬出來,他衣袍裡還穿着一件鎖甲,這東西王長富自稱是當家丁時的賜物,張瀚也由得他私藏,一具鎖甲而已,又不是自己造的,也就由得王長富留着。

“東家,這杆銃真好。”王長富接過張春遞來的火銃,滿意地在手中稱量了一下重量,又相度了一下長度,輕輕釦動了一下扳機,各人都聽到扳機咔嗒一聲,龍頭落了下來。

“那是,”張瀚得意一笑,說道:“軍中有麼?”

“沒有。”王長富道:“早年有一些好的鳥銃,也用閩鐵打的,戚帥明言要用閩鐵二十斤打製一銃,就是防着損壞惜料,不過戚帥一走,除了他的老部下,誰還聽他的?張臣那些總兵,就知道帶着家丁衝啊殺啊,哪象戚帥,經營的鐵桶般的陣勢,車陣火兵戰兵加敵臺長城,鎮邊十幾年韃子根本不敢來犯,戚帥那樣的纔是好將軍,旁人,差的遠了。”

張瀚發覺一點,王長富一提起戚繼光來就是兩眼放光,唾沫橫飛的吹噓,敬服在骨子裡,提起張臣等鎮邊名帥,甚至是李成樑,馬芳,都是不以爲然,也就是俞大猷還能得到他幾分尊敬,不過也就是寥寥,在王長富看來,戚繼光纔不愧嘉靖到萬曆年間的海內名將,旁人給戚帥提鞋也不配。

要不是這廝的年紀不夠,張瀚幾乎要懷疑,王長富是不是當年跟着戚繼光混過?

不過張瀚對王長富的話也是贊同,他在邊鎮日久,也見識了不少大明的將領,總體來說現在邊軍的將領戰法就是王長富說的那樣,根據財力和貪心程度將不同數量的家丁,均是騎兵,裝備也好,遇敵襲則將領率家丁出戰。

家丁歸將領私有,朝廷承認這種封建依附關係,戰時朝廷還替將領給家丁發餉銀,每個家丁二兩四月餉,比普通營兵高一倍還多。

將領調任,可以帶家丁一同赴任,這樣一來,家丁和將領是典型的人身依附關係,只聽將領一人之令。

和將不知兵,兵不識將相比,明朝的這種將門和家丁的依附關係,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戰鬥力,將領不退,家丁則不退,將領戰死,家丁也多半要殉死,是以戰鬥時,家丁拼死效力,不怕他們臨陣棄將而逃。

這樣的制度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北方防線不崩潰,明朝和蒙古打了這麼多年,邊境線一直沒有後移,這套制度看起來也不壞。

可張瀚知道,這套法子最大的毛病就是家丁人數太少,一個總兵才養幾百人,一個遊擊養一二百人,整個大同的家丁加起來不超過三千人。

這三千人對付幾萬蒙古人也不吃力,因爲蒙古人也是大大小小的封建領主,戰法落後,毫無組織。

可對付組織嚴密,完全偷師於大明名將李成樑又在其之上的努兒哈赤和他的後金兵……張瀚呵呵一笑。

“這是彈藥,長富你收好了。”

樑興拿出幾個大牛皮盒子,分別給王長富和張瀚遞過來。

“這大盒子裡裝的是射藥,小盒子裡是引藥,莫要弄錯了。”

張瀚打開盒子,裡頭的射藥和引藥又都用約包裹着,大小也是不同,射藥都是顆粒狀的,可以增大動能,使有效射程變的更遠。

搓制顆粒藥,在戚繼光的書裡就有,製造十分簡單。

引藥則沒有用顆粒狀的,如果是顆粒引藥,打火成功率要下降一到兩成,現在的成功率是八成左右,如果用顆粒引藥,就要降到六成甚至五成,這個代價有些大。

各人這時繫上特製的牛皮革帶,有掛勾將藥盒掛在腰間。

“這是彈丸,均是王德榜他們打磨的,三錢重一顆。”

彈丸都是鉛丸,每顆都磨成圓形,也是裝在盒中,掛在腰間的另外一側。

此外就是搠仗等物,各人也是分別收好。

在他們準備時,楊秋和蔣家兄弟溫忠發等人紛紛趕來,更多的人約好了到半途會合,前後分成兩隊,相隔很近,張瀚願意當誘鉺,但安全還是第一,誘不成就算了,總不能真叫自己被人吞下去。

前隊是張瀚親自帶隊,後隊原該王長富帶,可他拿着火銃跟在張瀚身邊,後隊決定暫時交給楊秋帶,如果真的交戰,到時還是王長富出頭指揮……這指揮權旁人眼紅也沒有用,樑興勉強夠格,現在也在練火銃,楊秋已經轉向秘密戰線,對指揮權沒有太大興趣,別人資歷不夠,相爭也爭不到,況且王長富當過家丁邊軍,有實戰經驗,就算樑興也爭不過他,旁人想也是瞎想。

人漸漸到齊,王長富眼光一掃,那些腳伕出身的鏢師立刻排好了隊伍,每人都將自己的兵器放在插袋裡頭,擱在馬腹邊上放好,也有一些帶着長短兵器的,馬腹的左右兩邊均是有插袋,腰間還懸着腰刀,王長富也由得他們。

三十來人是前隊,從北門出門之後就上了往張家口的官道,這條官道是大明北方十一條要緊官道之一,維護的還好,道路當然還是有高低不平,總體來說還算過的去。

張瀚被護衛在正中,往東北方向策馬走了十來裡,大梁山脈始終跟着衆人,高聳的山峰綿延不絕,長城在各人的左手側,蜿蜒起伏,有一些地段直接就建築在山脈之上,可想而知,當初建設時費了多少人力和財力。

保平堡也在新平堡東北方,各人路過時,守堡的兵丁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他們,不過並沒有人出來干涉或盤問。

樺門堡就在東邊的山脈之中,控制着很長的一段長城線,這幾個堡和新平堡相隔很近,遇到戰事就彼此支應,中間還有一些小型的幾百步周圍的軍臺,散落在軍戶和民戶交雜的村落之中,這些軍臺也是沿長城線擺開,是軍堡的輔助設施,用來示警,守備,巡哨,也存儲着豆料和糧食草束等軍需物資。

每隔幾裡,就會有一個小型的墩臺,外圍是個小院子,墩臺高三層,守墩軍士就住在裡頭,最高層放着牛糞和草束,遇到敵襲,白日燃煙,晚上用明火,怎麼施放,都有明確規定。

整個防禦體系十分立體,也很森嚴,可惜張瀚眼中的大明軍士就弱的很了,衣袍破舊,精神不振,神情憔悴,無精打采,手中兵器也朽壞不堪,這還是守邊的宣大精兵,若是內鎮兵,真不知道是什麼鳥樣。

這些堡,臺,墩,加上長城,所城,衛城,鎮城,這些防禦體系,沒有強悍的軍人守備,不過是毫無用處的死物,比如新平和保平樺門各堡,彼此相隔很近,可若守堡軍士不敢出戰,這彼此呼應,怎麼能呼應的起來?

張瀚以馬上搖了搖頭,不去想這些沉重而沉悶的東西。

心緒一變,眼前的景緻才活泛起來。

道路是黃色的,兩邊卻長着長長的綠草,往北去,大片的田地都荒蕪着,越是臨近長城,村落越少,土地開墾的也少……互市之前,大明和蒙古兩邊經常開戰,離長城近的多半被捉了生口,就算人沒事,土地和浮財也被毀了,時間久了,人就自然往南邊遷移,現在就算戰事變少,也沒有多少人遷回來,往長城根的那一邊,荒草長的一人多深,一陣風吹過,灌木和草從就彎了腰,發出沙沙的聲響。

右邊是綿延不絕的山脈,但只有山頂還有一些青碧,山腰以下,灌木和樹從都很稀疏,山西也好,陝北也罷,開發太早,人口增長的同時對自然的損壞也很嚴重,大同這裡還好,還有些綠意,若是陝北,已經是極目蒼涼,除了人種植的作物外,很少看到綠色了。

...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五百零七章 行險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事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七百六十九章 烈日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如石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夜商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時間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部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金冠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送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遇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月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五百零七章 行險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事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七百六十九章 烈日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如石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夜商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時間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部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金冠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送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遇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城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月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