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

現在除了京師之外,北方的稍大些的州府也多半配備了座鐘計時,甚至有一些雄心勃勃的官員打算把鼓樓改成鐘樓,也就是建造那些一人多高的大型座鐘來報時,在此時的大明遠沒有後世清季那麼封閉和落後,也完全談不到愚昧,固然中央王朝和儒家學說的排它性使中國的士大夫有一種固有的自大,但他們也絕不會把好東西一律歸到“奇技淫巧”上去,好象把耳朵一掩,就可以對別人的長處視而不見,甚至指望對方自行消失了。中┡文網ん.

遼東現在是朝廷投入銀兩最多的軍鎮,可以說很多事是不計成本的在做,備給一些座鐘來精準計時完全不算個事。

十一點過幾分時,全部馬隊都停了下來。

孫承宗在遼東也是騎馬的,完全不同於他在京師時的溫文儒雅。

在京師時他是講官,帝師,翰林,是知名的東林黨人,保持適當的排場和架子是必要的,他本人也並不會抗拒。

在遼東,孫承宗動輒要巡行數百里,而且軍情緊急,哪有時間給他慢騰騰的坐轎子走。

戰馬的鼻孔噴着氣,馬身上流着汗水,現在是夏季,雖然還沒有到最熱的六月,但天氣炎熱,三十里地跑下來,馬兒停着不動的時候,大滴的汗珠從身體溢出來,最終彙集成小溪般流淌的恐怖景像,很快,人們的腳下都出現了一片片的汗溼痕跡。

這也是盛夏時很少有人挑釁出兵的原因所在,就算人能耐熱,馬也受不了,戰馬一天跑個百十里,連續幾天下來很可能就死掉了,這種動物遠比人類想象的要嬌貴的多。

不過沒有人注意到戰馬的情形,人們的目光都被別的東西吸引了。

連山驛在上次建虜入侵時被燒燬了,遼東的驛站因爲在開國時整個遼東幾乎是一片荒蕪,經常百里無人煙,在蒙元的時代遼東的漢人要麼被殺光要麼就跑朝鮮去了,等大明覆國成功後遼東已經看不到幾個漢人,當然也看不到幾個蒙古人,在一片荒蕪的狀態下建立的驛站和軍堡都是十分龐大,每個驛站要保證有基本的防禦能力和大量的軍馬,人手和馬匹多了,驛站幾乎就是一個小型的軍事堡壘,最少在軍事上,遼東的驛站比一些煙墩要重要的多。

在一片空白的基礎上有一個小型的軍營,駐守人馬由一個守備率領,人數在四百人左右,其中有騎兵一百餘人,寧遠的當家人並不是想把士兵放在這裡等死,而是前沿的守備力量,也算是一種預警和拖延。

在連山驛的小型軍營裡堆放着大量的物資,最近已經有半個多月沒有下雨,最重要的軍資糧食也沒有被放在屋子裡,而是堆放在校場上,只是簡單的蓋了一些油布。

另外就是各種軍事物資,弓,生漆,筋條,箭矢,尾羽,刀,牌,叉,棍,槍,林林總總擺放的滿地都是,有幾個輔兵模樣的人在收拾弓箭,把步弓的筋取下來放鬆,曬乾後再裝好,給兵器擦好油。

雖然這個軍營看起來混亂,最少該做的事情還是在做,袁崇煥和祖大壽等人都瞟了那個面色蒼白的守備一眼……孫承宗突然襲擊前來視查,事前沒有通知,把這傢伙給嚇慘了。

畢竟軍事物資和糧食的保管,包括遊動哨騎的偵察,營區的防禦,這些事情這個守備可都是沒有做好。

在遼鎮修築的幾十個軍堡裡都有大量的物資和軍人駐守,不過孫承宗的願望統統落了空,在幾年後努兒哈赤興兵來攻打遼西時,幾乎沒有一個軍堡做出了應有的抵抗,士兵和將領們放棄了軍堡裡大量的軍需物資,雖然這是朝廷通過幾次加賦從廣大的農民口裡奪食弄的來銀子變出來的,他們落荒而逃,把責任和領土拋在身後,把大量的物資白白送給敵人。

而此時孫承宗關注的焦點不是在被隨意放置的軍資上,他的目光在連山驛的對面。

不知道什麼時候對面起來了一座木城。

說是“城”還是略有誇張,但也絕對比破壞的連山驛上的軍營要大的多。

關鍵是這木城全部是用大木拼在一起,象是一堵高大的木牆,牆基有削尖的巨木對外,外圍還挖了一條壕溝,也放了拒馬,地面上有黑色的光芒閃爍,顯然是撒了不少鐵蒺藜。

這樣的防禦當然比正規的軍堡還是差些,但是也相差不遠了。

修在路邊的木堡居然還有一條臨時的通道,有幾輛大車在進出,往官道的路邊開了一座門,還有兩個箭樓,幾個灰袍軍人拿着火銃站在箭樓上警備,還有一小隊人在門口持銃站立,顯然是守備木門的值哨軍人。

孫承宗剛剛還沒說什麼,現在他扭頭對那個守備道:“你看看,人家商隊的團練護衛,聽說還是團練的輔兵,怎麼比你的軍營還嚴整的多?”

守備滿頭大汗,只得跪下請罪。

孫承宗皺眉道:“這木營是什麼時候修的,怎麼和裕升的車隊在到遼東之前就派人先修了這個木營不成?”

“回督師大人,”守備跪在地下仰臉答話道:“昨天剛搭的。”

“啥?”

“昨天搭的。”守備一本正經的道:“末將也是十分佩服。他們早晨經過這裡,派了什麼工兵來修了幾段路。後來說在這裡要建一個兵站,囤積些物資和做撤退路線的簡單防衛,當時來了三四百人,各種工具都有,拆了大車的車廂去拉木頭,幾十輛車拉了幾趟就足夠了,末將派人去看過,他們的鋸子好,還有大砍刀,小刀,斧子,砍的又快又好,到這裡就開始修營,末將計過時,兩個時辰把這營區修好了,還在裡頭蓋了十幾間大屋子放東西……”

孫承宗聽了之後,臉上的表情只能是愕然。

祖大壽和滿桂還有袁崇煥等人臉上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去。

誰也想不到眼前這麼正經的一座木城居然是一天不到的時間修出來的,而且就是一個普通的轉運儲存物資的兵站,另外就是爲了防備建虜追擊或是偷襲的“簡單”防衛設施。

有不少人扭頭又看了看連山驛旁邊的兵營,心中的感覺更加怪異了。

孫承宗呆了一會,終於道:“這種木營要是不怕火,感覺比火路墩還好些。”

還跪着的守備不知死活的插嘴道:“督師大人,末將也說過,他們說已經做過簡單的防火處理……”

又是“簡單”這個詞!

孫承宗一臉不高興的道:“起來吧,你知道他們的大半車輛現在在哪裡?”

守備趕緊爬起來,不過還是躬着身子答話:“他們說前頭有兩座橋要修,七個路口要加寬和加固,另外在杏山驛,小淩河堡舊址,他們打算在後天之前建成兩個兵站,大後天他們抵達十三山驛,然後就直接抵達十三山和廣寧衛城區域了。”

“好,”孫承宗道:“這裡不進去看了,我們去杏山驛。”

這個時候的人們沒有人會想到在多年之後這一片地方爆了明亡清興的最關鍵一戰,錦州被圍,明朝派出十四萬大軍援助,身後的寧遠是依託,杏山,松山,塔山,塔山最近,百里左右,杏山則距離寧遠一百二十里,在鬆錦州大戰時,皇太極看出洪承疇部置失當的地方,前軍強而後軍弱,率精兵截斷松山和杏山的聯絡,挖三條長壕隔絕明軍,同時派阿濟格奪取了明軍儲在筆架山上的大量存糧,明軍斷糧後士氣大跌,失敗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杏山驛距離杏山堡尚有一段距離,距離連山驛最少還有六七十里路程,祖大壽馬上勸道:“閣部大人,現在已經是午初,趕到杏山驛最少也是傍晚了,很可能還要走一段夜路。”

孫承宗道:“祖將軍是否害怕有建虜騎隊在,你們已經派出不少精銳騎兵去哨探,總不能還被人伏擊?”

被伏擊的可能性是小,但也並非完全沒有這種可能,袁崇煥也勸道:“閣部大人還是在此休息,等明天清早再出,這樣哨騎巡哨的地方更大,也更加保險。”

“不必了。”孫承宗道:“本閣部受命督師薊遼,十三山之事關係到我大明十餘萬軍民的生死存亡,也關係到收復廣寧和錦州等最要緊之事,現在商隊繼續向前,本閣部反而龜縮於後,傳揚開去不是天大的笑話,繼續前行罷!”

公允的說,孫承宗是一個擅長統籌經營和管理的高級人才,在他的管理下遼鎮恢復了生機和戰鬥力,他也較爲擅長掘人才,滿桂和祖大壽,還有趙率教等遼鎮悍將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袁崇煥也算是老孫頭手裡得到了展。但孫承宗不擅長的就是親臨前敵提振士氣,或是指揮戰鬥,他和熊廷弼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此。

熊廷弼敢在遼東最危險的時候輕騎入遼陽和瀋陽等處,甚至敢去視察撫順關,極大的鼓舞了遼東將士和百姓的士氣,熊廷弼不僅是戰略大師,也是一個戰術大師,在熊廷弼經略遼東的短短時間和後金方面爆多次小規模戰鬥,在小規模戰事的指揮和統籌上,熊廷弼也是展現出了極高的才幹,在他的指揮下,遼鎮和後金方面的幾次小規模戰鬥都打贏了,所以這纔是最爲扼腕的地方,老熊要是沒有被人擠走,努兒哈赤的機會真的很渺茫……

...

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選邊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七百三十四章 怪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六百章 營地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底細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八百八十二章 年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問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選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評事
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選邊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六十九章 散去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七百三十四章 怪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六百章 營地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底細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四百零二章 誅心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八百八十二章 年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問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選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