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

護兵章京喀克篤禮道:“奴才觀陣,我之左翼彼之右翼駐山近水,不易強攻,我之右翼彼之左翼雖駐山,然山勢平緩,其後無水,奴才引兵自右翼強攻其左,破之不難。”

皇太極身邊人均是久歷戰陣,正白旗此時的總管,也就是固山額真是何和禮,董鄂部的族長,五大臣之一。

皇太極對何和禮也十分尊重,不過何和禮的部下族人多在正紅旗,所以其家族多半也在正紅旗,何和禮對皇太極貌和神離,彼此頗多忌憚,所以主動請命帶着人馬駐守海州去了。

反而是五大臣中的額亦都與費英東,雖然和正白旗沒有直接關係,但與皇太極的關係相當不錯,額亦都有十六個兒子,長子早夭,四子韓代,五子阿達海,七子漠海,十三子超哈爾,都已經戰死,而次子徹爾格在正白旗任牛錄章京,八子圖爾格十子伊爾登,均在正白旗下任職,也是有名的戰士,現在還沒有官職,十五子索渾,十六子遏必隆都未成年,但皇太極也做了提前的拉攏……

皇太極的眼光看向左右,身邊的護衛多半是名臣總兵的子侄輩,比如費英東之侄鰲拜,額亦都之子徹爾格,費英東之孫圖賴,護兵索尼,乃巴克什碩色之子,哈達部的重要頭面人物代表,其家族雖不如五大臣家族,也是有不可輕視的實力。

這些多半是不滿二十的青年,論戰技當然有相當的武勇,比如圖賴和鰲拜都有萬夫不可擋之勇,但以後金一貫選拔白甲或戈什哈的傳統,這些青年還差點經驗和歷練。不過皇太極自己要用,這些青年也確實相當武勇,甲冑兵器戰馬無一不精,他們都出自大家族,這點東西都是毫無問題。

“可以攻其左路爲主,我將護兵一半交付於你,再挑選各牛錄馬甲中精壯者出戰。”皇太極很快下了決心,除了一些最要緊的人留在自己身邊外,將精銳集中到右翼使用。

後金兵很快佈陣完畢,並且遊兵開始緩步向前。

天很熱,還沒有走上幾步就叫人汗流浹背了,在烈日之下,甲兵們的鎧甲散發着銀色的金屬光澤,一邊是四百餘人,藉着地勢之利,一邊則是八百餘人,以包圍式的曲陣開始緩步向前。

兩軍象是蓄力很久的高手,也象是森林中狹路相逢的老虎和黑熊,都擁有強大的力量和意志決心,他們決意拼死一決,他們的眼神死死盯着對方,全身蓄力,肌肉緊繃,很多後金兵的戰場感覺象是一下子打開的閥門,他們久歷戰陣,見慣生死,此時已經將一切拋諸腦後,只知道破陣殺敵,他們的步伐,走動的姿態,持盾或執兵而行的神色,甚至是呼吸都調整好了,這是一羣老兵,他們知道在距離三百步的時候該用什麼姿式和步伐,他們儘可能的放鬆心情,調整自身的肌肉組羣,是自己儘量放鬆起來。

在大陣之後,多爾袞滿臉興奮,身爲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在此前的歷次大戰多爾袞當然都沒有份參加,眼前這場戰事算是他頭一回近距離觀察戰場,皇太極剛剛派了一個護兵過來,傳達了四貝勒的意思,請十四阿哥往後一些,身邊多留精銳護兵,皇太極當然不可能預計戰事不利,眼前明軍四百餘人,女真兵倍之,沒有漢軍和蒙古人,全是正藍旗鑲白旗和正白旗的正經女真八旗,這一仗要是打敗了……這種事沒可能發生,但戰場上兵兇戰危,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意外發生,所以皇太極還是勸多爾袞離遠一些,這樣他也能在前方專心指揮和帶頭衝陣。

多爾袞知道八哥是好意,但心中不乏遺憾,如果能叫自己也在陣中,哪怕不發一矢,不傷一人,回去之後也能堅稱自己也參加了戰鬥。

身爲十二歲的小阿哥,父汗最寵愛的嫡子之一,未來的旗主貝勒,多爾袞還是希望能在自己的履歷上早些加上堅實的一筆,今天的戰鬥原本該是一個好的開始……可惜,四貝勒奪去了多爾袞參加的機會,隊伍是皇太極指揮,那些護兵是不可能違抗命令,帶着小阿哥到陣中去的。

多爾袞也感覺到鑲白旗的隊列有些混亂,不及扇形陣的前方那麼齊整,他悄聲對身邊的兩個包衣說了自己的發現,並且道:“明軍陣列相當厲害,怎麼和傳言中的不同。”

羅託道:“主子果然也發覺了,這股明軍確實很強,不過我們大金兵還是能贏。”

曹振彥心中又是擔心,又是自豪。

他當然認出來這是和記的兵馬,雖然沒有打出和記的旗號,但從具甲裝束到陣列都是明顯的和記訓練出來的山地步兵的風格……他在十三山見的多了,完全一致,可能有細節上的微調,不過曹振彥沒接受過系統的訓練,就算有不同他也看不出來。

另外就是步兵的指揮官,站在中陣的那個高個子大光頭,在女真人佈陣時,和記的步兵有不少人還沒有戴鐵盔,畢竟天太熱,不過……曹振彥腹誹道:這禿頭也未免太明顯了罷!

不過後來他在陣中一掃,卻見好多個禿頭,這才明白過來,禿頭並不怕暴露,隊伍中現在禿頭太多,也不知道是真的有此必要,還是禿頭故意提倡大家這麼做,好替他打掩護。

聽了多爾袞的話,曹振彥收拾起心情,低聲答道:“主子說的很是,這些兵聽奴才那兄弟說,經常自邊牆外或寬甸那邊過來,騷擾搶掠,或是掩護漢民逃走,和我們大金各官莊牛錄打過多次,確實是相當精銳的兵馬。”

“這邊的情形我也聽說過。”多爾袞會意的點點頭……他是任何時候都可能陪在老汗身邊的親貴阿哥,對一些政務軍事當然聽了滿耳,他人很聰明,也擅長思考,知道遼中到遼東最穩定,以前東邊遼河河套那裡還有不少蒙古人放牧,偶爾會有蒙古騎兵過來偷襲,現在經過兩年的經營,科爾沁一線都已經儼然成了後金的腹心,用皇太極的話說就是反正放牧打獵捕魚的,在在臣服,後金方面感覺很好,但東江鎮象是橫亙在路邊的狗屎,使這些貴人們的心情變的很糟糕。

用狗屎來形容並不是輕視東江鎮,而是一種恰當的比喻。

公平來說,東江鎮雖然有好幾十萬難民在手,戰兵報上去是十幾萬,後來兵部派員來覈查也是有近三萬,但東江的戰兵在和記眼裡和難民也差不多,在後金這邊東江戰兵的裝備連旗丁也不如,純粹從戰鬥力來說,打個比方,三萬東江戰兵在正面戰場上的表現遠遠不如薩爾滸之役時劉梃那一路,畢竟劉大刀率領的是三萬正規軍,有川軍和浙兵,還有朝鮮派來的經制之師,朝鮮咸鏡道的官兵也是頗有戰鬥力的,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魚腩。

正面打不過,但後金方又不可能出全力去打,龜縮在寬甸和沿海諸島上的東江鎮,時不時的過來噁心後金一把,特別是近半年來,沿着寬甸到太子河,蘇子河一線,經常有東江鎮兵過河遊擊騷擾的記錄,在後金一方看來,東江那邊的動作越來越大,越來越過份,越來越叫人不能忍了。

從遼東到遼中是一線,太子河就是遼中的南部防線,從連山關到鳳凰城是一條狹長的戰線,一側就是綿延的大山和寬甸到鐵山,義州的東江控制區。遼南是以復州爲最南端,金州是雙方爭奪的戰場,然後旅順已經被東江控制。

如果東江鎮連續不斷的騷據女真側後,威脅到遼中腹地,對女真人來說就是相當不妙的局面了,要不然的話,努爾哈赤也不會派出皇太極親自來巡查,視情形而定,要不要加強這邊的守備,甚至出動大軍來清剿一次。

“王指揮,希望你旗開得勝。”曹振彥一邊對多爾袞說着寬心話,一邊擔心的看向對面,內心悄悄嘀咕着,他很奇怪爲什麼王彪要率部在這裡和女真人正面交鋒,剛剛完全有機會逃走,但卻選擇毅然列陣迎敵。眼前四百多人的軍陣看起來還是那麼肅殺,透着一股威風凜凜的味道和感覺,曹振彥知道這是禿頭帶兵的風格,每個將領都會把自己的個人風格帶到軍隊裡去,王彪的個性就是這樣,悍勇,直接,莽撞,種種痕跡夾雜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

曹振彥又看了看在左側的後翼的李明禮,披着綿甲,內穿鎖甲,防護性還過的去,手中的兵器也夠精良,塔布囊等熟人也在陣後,從這裡看過去,扇形曲陣的左後應該是比較安全的位置了,曹振彥稍稍放心,開始心無旁騖的觀看起戰場來。

“準備迎敵,韃子要動了!”

將旗下的指揮就是王彪,眼前這四百來人也是他所領第一山地步兵營的過半部屬。

和皇太極的這一仗,一半是因爲迫不得已,一半也是因爲王彪的指揮風格。

換了別的指揮,在發現韃子哨騎和主力時,可能會盡可能的想辦法拖延戰事,或是儘可能的避戰,而王彪在有大把時間準備的情形下,還是選擇了與敵人硬碰硬的做法。

八百多人又怎樣?

有護兵和白甲在內又怎樣?

老子佔着河邊和山丘的地利,有着信的過的部下,要戰,只管放馬過來!

在這樣的將領率領下,四百多人的商團兵也是一樣的氣質,自信,冷酷,暴烈!

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臥榻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四百零六章 輜兵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十三章 犒賞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號角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忙碌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
第一百四十九 大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五百五十一 論帥第五百七十章 長進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帝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臥榻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四百零六章 輜兵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十三章 犒賞第三百三十二章 正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號角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忙碌第四百三十六章 拼搏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一千九十三章 多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