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

不管怎樣,“和記錢莊”這四個燙金大字的幌子算是掛了上去。

幾個小夥計放起鞭炮來,吸引了更多的人來看。

前門大家最不缺的就是商人,跑過來瞧熱鬧的東主和掌櫃們很是不少。

人們繼續剛剛的話題,談論着和記錢莊的真正含義,終於有個和劉吉相熟的東主忍耐不住,排衆而出,對劉吉拱手道:“劉掌櫃,貴行不是有帳局麼,和你們騾馬行在一起,就是擺桌子在東廂房那裡的是不是?這錢莊和帳局是不是一回事兒?”

劉吉還揖道:“不是,錢莊就是錢莊,帳局日後倒是真的在錢莊辦事,可以存銀,貸款,轉兌,託運,這些舊日的業務咱都辦,不過錢莊就是可以拿銀子來兌銅錢,拿着咱發的錢莊莊票,到只要有和裕升分號的地方就可以取出銀子或銅錢來,方便的多了。”

“還真是方便的多了。”那個東主若有所思的道:“以前你們帳局只有收大宗的銀子,不兌換銅錢,也不給人往外取銅錢,很多小買賣沒得做,現在你們換錢是小錢莊的買賣,兌錢存取還放款,這是大錢莊的買賣,好傢伙,你們是大小通吃啊。”

劉吉含笑道:“所謂大錢莊放款子不過是幾家勳貴或是官紳們聯手,利錢放的極高,坑人的玩意。咱們和裕升放款子,不熟不放,靠不住不放,利錢也是有限的很,主要給朋友們轉個手救個急,談不上什麼利。”

和裕升開帳局想的就是吸款,放款這事,主要就是要多這麼一個業務,博取一些人的好感,每個月批的額度總算才一兩萬,不過這筆款子對很多中小商人來說完全可以救急,有時候放二百兩銀子出去,可能就能救一個老實商人的性命回來。

利錢收的不高,放款以誠實穩重的商人爲主,這一年多來,和裕升帳局的放貸業務,利潤不算高,但是給帳局和張瀚本人的形象都加了不少分。

在京師的帳局是放款最多的地方,因爲京師的商人和商行的數量實在太多,貨和款子的流動性都比大同那邊大的多,在宣大這樣的軍鎮地方,商人一般世代經商,都有些底蘊,預先要用錢也會早有打算,京師這裡流動性就大的多了,人生都有種種意外,更加不必提經商,只要基數大了,來貸款的商人當然也多了。

劉吉話一說開來,人們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一個商人問道:“不知道有沒有錢樣子可以看?”

劉吉道:“有,請大夥進店一起看吧。”

衆人一起進錢莊店門。

一進門,給人的感覺就非常好,屋裡很寬敞,用很矮的櫃檯隔開內外。普通的錢莊是用柵欄把內外隔開,方便裡頭的人算帳和保管好物品,有一些錢莊還兼當鋪,隔間裡放着人家當的東西和錢物,櫃檯一般都很高,兌換的人一進門就感覺自己低人一等,有求於人。

和裕升的錢莊也有桌椅賬簿等物,不過因爲不收當不需要放置物品的空間,只有隔壁兩間屋子是上了鎖的,裡頭應該是放着錢物等貴重物品。

錢樣子就擺在最外頭的長櫃檯上,幾十枚銅錢散發着黃色的溫潤光澤。

“和記寶錢?”最先說話的那個東主搶先一步,拿起銅錢觀看。

正面是刻着和記兩字,背面就是寶錢兩字,並無其餘特殊花樣,銅錢當然也不需要花邊,沒有人會無聊到磨銅錢的碎屑。

“好,好,這錢鑄的不錯。不知道怎麼比兌?”

“重量和嘉靖金背錢相差不多,花巧當然不及朝廷的金背錢,但也相差不多。相比大多數銅錢,重量和成色已經強過太多太多。”

“我要先兌一百兩……只要比兌不太高。”

“我鋪子裡缺銅錢啊,希望和裕升能少賺點兒……”

大明的錢制是異常混亂的,不僅有朝廷鑄錢,也放開給民間鑄幣,朝廷和民間鑄錢不知道有多少,當然最大的來源還是朝廷鑄幣。

每朝新立都會鑄新錢,以母錢爲範,新朝會鑄一批很象樣子的銅錢拿出來發錢,比如現在民間流行最多的嘉靖金背錢和萬曆金背錢,今上天啓皇帝已經即位三年,然而天啓錢卻是鑄的不好,在民間的聲譽遠不能和嘉靖錢和萬曆錢相比。

因爲北京戶部和南京戶部的銅錢都很差,民間使用度不高,朝廷除了要賺錢息外,鑄錢原本就不多,民間流傳的銅錢千奇百怪,也就不足爲怪了。

和裕升的錢,在京師比較流行的幾十種銅錢中算是上品了,顏色正,一看就知道並沒有摻用太多的雜質。量也足,和最好的金背錢相差不多。

“承蒙各位東主掌櫃一直來的照顧,”劉吉笑容可掬的道:“嘉靖錢和萬曆錢,都是一兩兌八百文,各位也知道,民間的劣錢就不好說了,有一比一千二的,千五的,甚至最劣的小錢,用手指用力一夾就裂斷的,一比兩千也未必有人要。咱們的錢,論質不在嘉靖金背錢之下,但畢竟也是民間私鑄,不能和朝廷的通寶相比,就算是一比九百吧,這個價,一兩銀兌出來的銅錢,各位都有三五十文的賺頭。”

各東主都是點頭……和裕升確實是很不錯的合作伙伴,自己賺錢也不忘給別人喝湯,這個比兌價,和裕升買銅鑄幣,一兩本錢可賺百餘文,最多百五十文,讓出來的就是其三分之一的利潤了。

當即有人拍板道:“在下的天寶行要兌一千兩銅錢。”

“李東主這麼急做什麼?在下先下五十兩銀子的定,也兌一千兩。”

“我本小利薄,兩位大東主何妨讓一下?人家和裕升都讓了不少利,我只兌五百兩即差不多夠用一陣子了。”

各商行其實都是拿出了不少的流通資金出來,畢竟商行如和裕升這樣巨無霸的也沒幾家,京城真正本錢足夠大的是崇文門外的官店,那裡的店不是勳貴開的,就是太監或世襲的武臣開設。

崇文門官店不僅買賣大,還會私設稅卡,或是有強買強賣的事,外省來京的商人在崇文門破產乃至破家的事不乏記錄,除了這些大型官店外,京師的大買賣還是被勳貴和太監們壟

斷,就算前門大街這些本錢在幾千兩或萬兩左右的商鋪,也有不少暗中有勳貴或太監的身影,至於文武官員背景的就更多了。

在京師才明白,在大明做買賣,很少有不涉及到官場的,特別是京師這種地方。

眼前這些商鋪,一拿幾百兩上千兩銀子兌銅錢,一方面確有捧場的意思,更多的當然還是看到了其中有利潤在,一下子就賺幾十兩上百兩的銀子,而且優質的銅錢十分難得,大明民間向來缺銅,劣制銅錢人們不愛用,而平時用錢又很短缺,有機會兌錢當然還是多兌些合算。

當然若是眼前的這些商人知道和裕升並沒有買銅鑄錢,所有的銅都是自己開採,那心裡就又是另外一種想法了。

“諸位莫心急。”劉吉還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現在只是錢樣子送過來,預計離銅錢送至還有一點時間,可以先下定也不下定,到時候再說。”

衆人面面相覷,最終還是李姓東主道:“在下相信和裕升的信譽,本店還是要下定的。”

“本店也下定。”

“和裕升當然信的過,我也下定。”

到了晚間,過來下定的東主和掌櫃不僅沒有減少,反有增多的趨勢,反而是急需用銅錢的普通百姓是看熱鬧的多,他們兌錢最多也就一二兩銀子,兌一兩千錢放在家中慢慢使用,根本無需下定,只要到時候和裕升這裡有銅錢兌換就可以了。

更多的需要兌錢的是最小的店鋪,他們大宗交易的可能性很低,還有那種手工業者開的小店,比如裁縫店,雜貨鋪子,鞋店等等。

城外進城打短工的鄉農,菜農,更是兌銅錢的主力,京城之外,銀兩都是夾成錢或分來用,夾剪夾過之後銀兩總會有損耗,怎麼也不及銅錢方便。

“就是不知道和裕升的銅錢有多少。”

傍晚時,一直在看熱鬧的李東主感慨道:“貴店的聲譽真是了得,聽聞你們開錢莊整個南城都轟動了。”

他又開玩笑的道:“若是準備不足的話,這一次要砸招牌了啊。”

劉吉哈哈大笑起來,笑畢之後,才正色道:“第一年我們東主就準備了幾十萬兩的銅本,足下可想而知數量有多少。”

“大手筆,真是大手筆。”李東主背後是一個司禮監的太監,平時也自詡財雄勢大,此時才知道自己與和裕升之間相差有多大,心中油然而生起一種無力感,不過倒是又堅定了與和裕升合作下去的決心。

“在下的商行下個月有往高陽的貨,原本是自己僱傭腳行,反正有公公在後頭撐腰,不過貴行的車馬隊既然物美價廉,又有帳局可以來回帶銀子,比在下自己派人來回攜帶要安全的多,加上有銅錢業務……以後在下的貨,不論往高陽還是保定,都由貴方車隊負責如何?”

劉吉聞言立刻道:“和裕升原本就有往保定的路線,不過往高陽等處並沒有開闢路線,既然有李東主在後頭疏通關節,本人不必等上報就可以拍板做主答應。”

(本章完)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七百三十章 說服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解決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下注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獲救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七百三十章 說服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八百零六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九百二十八章 急報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六百章 營地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八百零六章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
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七百三十章 說服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閘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解決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四十四章 止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下注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五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獲救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七百三十章 說服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八百零六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九百二十八章 急報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福晉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六百章 營地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七十五章 會首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第八百零六章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