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

運河北段的糧價節節攀升,幾乎到了百姓快不能承受的地步。

一開始還只限於小麥和稻米,到後來連粗糧也開始大幅度的上漲,其中河南的糧價從五錢不到漲到了二兩一石,連黑豆都漲到了快一兩一石。

河南在天啓六年下半年遭遇百年一遇的旱災,旱災過後就是蝗災,百姓流離失所,不少人背井離鄉出來逃荒,然後就死在了逃荒的路上。

有南方御史北上回京,途經河南,見到了種種慘狀,什麼易子而食,人相食,遍地饑民,在奏摺裡寫的聲淚俱下,天啓皇帝先後幾次下令賑濟,但朝廷在賑濟上的力度實在是很小,到了當今天子手裡,南陽一府饑民過百萬,經果皇帝只給了兩千銀子的賑濟款,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了。

這一次的災害異常嚴重,再一次就是崇禎十三年前後,兩次大災河南都是相當悽慘,第一次造成的影響還不大,只有少量饑民跟着農民軍造反,就算如此也瞬間彙集了幾十萬人的流民軍隊,這支軍隊在河南活動了很一陣子,然後被官兵堵截打擊,一路南下,到燒了鳳陽皇陵爲止,是農民起義的第一次高峰。

第二次就是崇禎十三年,直接造就了李自成瞬間爆兵百萬,明朝由此而亡。

此時的河南各地也是處於災害後的恢復期,然後糧價節節攀高,很多百姓已經處於生死線的邊緣。

史從斌一路從保定各府南下,發覺保定各府的糧價較京師要貴一些,但貴出來不多。以前一旦有糧荒時,京師會用漕糧來平抑糧價,但這一次朝廷出手不堅決,反應遲慢,感覺有些漫不經心,在民生這樣的大事上朝廷不象以前那般緊張,甚至是不太着緊的感覺。

而由於糧價持續的高昂,京師百姓一改此前的習慣,由一次買三五天的糧食,改爲一次最少買五斗或一石,由於百姓拼命儲糧,京師糧商更進一步的儲糧,糧價節節攀高,終於在年前達到了二兩以上。

朝廷不得已在年前動員了百萬石以上的通州儲糧來平抑糧價,然而起效不大,光是京師就有一百五六十萬的人口,而且城中富者衆多,只要糧商賣糧,不少人家都是幾十石几十石的買,朝廷放的這點糧根本無濟於事。

而從宣大到薊遼,再到山東,河南,各省均是缺糧,普遍來說糧價都在二兩以上,相對於平時足足漲了四五倍上去,對很多一年存不到五六兩銀子的平民百姓來說,現在的糧價已經叫他們承受不起,不少百姓只能勒緊腰帶,儘量買更便宜的雜糧,而糧商也並不蠢,雜糧相對數量極少,且價格也越來越貴。

“見過三老爺。”史從斌走到一處大院的側門前,幾個坐着懶凳的看門人一溜煙的跑過來,一邊問好,一邊上趕着替史從斌將馬牽好,又有人趕緊打開側門,躬身請這位三老爺進院子裡去。

史家在開封祥符,也是城市的中心位置,距他家北邊不到二里就是周王府的紫禁城所在,四周商鋪林立,人煙稠密,民居層層疊疊,可謂寸土寸金。

開封可是北宋和金國曾經的都城,其地理位置居中,官道密佈,水運也極爲發達,蒙元也未怎麼摧殘此地,經過元末明初的動盪,開封恢復極快,城中親藩就是周王一脈,周王一脈素有賢名,在河南諸王中算是比較剋制的,地理位置適中,交通便利,開封在明末時已經又是一座人口近百萬的大城,且商業猶爲發達,北方的京師,山東的臨清,河南的開封,這都是北方數得着的商業城市。而開封不僅是商業中心,也是河南的軍事和政治中心,與洛陽兩城是河南的防守和駐軍中心,擔負着安定河南全省的重任。

史家在開封也是數得着的大戶人家,世代的官宦家族,幾代人都位至高位,現在家族裡的希望就是在京遊學的史可法,以史可法的人脈資歷,只要中進士,哪怕是三甲進士,將來最少也能到地方大吏的位子,東林黨人絕對會不惜餘地的提拔重用這個左光斗的得意弟子。

史從斌從側門進入,穿過兩個偏院,一路往正中北院走,路上不少史家的族人和僕役都在忙碌着,見到這位風塵僕僕的三老爺都是躬身行禮,臉上的神色都是相當的恭謹敬佩。

這一次回來之前,史從斌派人把公中所有的銀子都送了回來,並且清算了這幾年的利錢,族中每個人都大獲紅利……原本大家都不指望在年前派發紅利了,現在時局很差,各地都很混亂,很多地方的商業都停頓了,開封也沒好到哪去,結果史從斌人還沒有回來,銀子先叫人送了回來,這使得史家舉族對這個行商的三老爺都刮目相看,史從斌一路進來時受到的禮遇,其因就在於此。

到了北院正堂前,史從斌一推門,滿滿一屋子的人都站了起來,大家拱手致意,史從斌不斷的招呼:“見過大兄,二兄,四弟,六弟,七弟,十一弟……”

可能是怕史從斌不滿或是氣氛尷尬,此前主持宗族會議,要把史從斌趕出族中,或是攆到鄉下去住的族老們都不在,整個北房大廳中只有史家的嫡脈兄弟們在。

天氣冷的很,屋子裡氣氛卻是火熱,史從質是史可法之父,也是史家現在的族長,見史從斌神色淡淡的,當下輕咳一聲,說道:“老三,你這成年的奔波辛苦,我們這些兄弟也幫不上什麼忙,沒有別的法子,今晚大夥兒都多敬你幾杯吧。”

史從斌微笑道:“大兄這話當不起了,我奔走也是爲了利,族中公中的一份子我交了,自家賺的卻不會再交,以後也不以史家名義奔走,除了祠堂供奉之外,恕兄弟不會再給公中多交銀錢了。”

“這是哪裡話說的。”

“都是一家人,何必鬧得這麼生份。”

“這個家不能分,老三,我斷不會答應,族老們也不會答應。”

四座嗡嗡聲四起,當然是不同意史從斌出族自家經營買賣。

這反應也是在史從斌的意料之中,如果買賣失敗,史從斌愛走不走,沒有人會留他,不過既然和記把銀錢都還回來,這完全出乎族人的意料之外,算算這兩三年史從斌真的是替宗族賺了不少,這還哪捨得放他走?

這時代的宗族可是沒有理可講的,對個人來說宗族既是依靠也是滯礙,放你走,你就走得,不放你走,那是怎麼也走不脫的。

就算是同族之間,借錢還錢,或是買房置地,族人要反悔,白紙黑字也沒有用,得看宗族中誰說話算,誰和族長相與的好,誰能買通更多的族老。

弱勢的族人一樣受族中強者的欺負,當然,若是外人欺到頭上來,那也是一定要舉族對外,械鬥死人都不能退縮。

史從斌深吸口氣,眼下的這局面在意料之中,他也無所謂。當下向史從質道:“大兄,我那侄兒沒有寫信來,告我一狀?”

史從質一臉尷尬,說道:“小孩子知道什麼,未必我們還能受他們的左右。”

“不然。”史從斌道:“憲之他並不是小孩子了,他認爲我史家不該與和記交結。但我有話在頭裡,如果不與和記打交道,我沒有辦法給族裡分紅,甚至多半要賠錢。現在各處行商的行當多半停了,局面是什麼模樣,大夥也是知道的。”

史家各人都是面面相覷,史從斌將了他們一軍,逼迫他們從兩不相幫的中立姿態轉爲偏向和記,這使他們感覺爲難,但他們也知道史從斌說的是事實,自糧價飛速上漲之後,各地的所有商品都在漲價,最少都是漲五成,有的是漲一倍,有的漲了兩三倍不等。

漲價最厲害的還是鐵器,最少都漲了三倍,以前和記一直在大量出產鐵器,猛然一下子斷了貨,一些有存貨的要麼捂着不賣,要麼就是加價幾倍賣,在和記出現之後,鐵器的價格被一路拉下來,現在可是又漲了回來。

布匹的價格也漲了兩倍多,以前北方人都用松江布,和記的布出現之後迅速搶佔了北方市場,和記消失之後,又正臨寒冬,各地的存布出一批被搶一批,由於棉花被和記大量收購,民間土布也不足,也是出來多少就被收購了,沿運河一線,從清江浦到揚州,再到臨清德州,到處都有收布的人在奔走忙碌,布匹的利潤比鐵器還大的多,畢竟沒鋤頭可以藉着使,沒棉襖總不能去借親戚朋友的襖子穿?

有一些江南商人看到商機,試圖帶着松江布迅速北上,但布匹剛過江就面臨重重稅卡,被和記壓制之後,稅卡這種毒瘤也是全面爆發,這當然不是朝廷設的鈔關,而是各地官府豪紳們私設的稅卡,不管借何等名義,反正不交錢不給過,江南商人算算成本,硬着頭皮交銀子繼續北上,到了運河南段一帶就會遇到成羣的響馬。

這時商人們才突然想起來,此前是有和記在壓制這些響馬,和記一撤,未被徹底剿滅的響馬蜂擁而起,他們怕和記,未必也怕這些江南商人?

連續被搶了多艘貨船之後,江南布是歇了,很多松江商人氣的牙齒癢癢,但失掉的市場想搶回來卻不是這般容易,布匹受挫,不過糧船卻是漸漸聚集,北方糧價高漲的消息還是傳到江南湖廣,不少人籌集巨資,大量的收購糧食,想在春荒時大賺一筆,由於忙碌此事,很多糧商連年也沒有回家去過。

饑荒,糧荒,布荒,鐵器荒,幾乎所有與生民相關的貨物都在漲價,並且還在持續的上漲之中。

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擔憂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八百九十四章 趕回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七百章 行禮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絕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一千八十二章 重騎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車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第三百五十八章 快意第四百九十五章 祝禱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五百章 議論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火焰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遇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九章 開小市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
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擔憂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八百九十四章 趕回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傳世第七百章 行禮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一千三十二 河魚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絕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一千八十二章 重騎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車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第三百五十八章 快意第四百九十五章 祝禱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九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五百章 議論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火焰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遇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九章 開小市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