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

右翼會再繼續南下,得關中,兜向河南,至此北方攻略結束。

會有一支三萬人左右的部隊從關中出發,越過秦嶺往四川。

江南是臺灣方面,閩浙,湖廣,南直,兩淮,雲貴,皆南方軍團負責掃蕩。

左翼下薊遼,京師,山東,在河南兩淮諸部兵馬會合。

連趕路的時間都算了,軍令司樂觀的打算是半年之後,天下一統。

“炮兵已經就位了,好一通折騰,這裡沙子真多……”杜伏雷懶洋洋的親自向李從業和王一魁等人彙報,還是那憊懶神色,不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比如傳教士彼得,就能看的出來杜伏雷眼中燃燒着的火焰。

三百多門火炮就位,一輪齊射就能把榆林城打成啥樣?

炮兵指揮最大的夢想不過如此!

“等會就有你發揮的……”李從業還是濃重的南音,臉上也滿是笑意。

現在大夥的心情緒很好,張瀚率部親征,一統在望,以他們的資歷都是公侯有望,而張瀚的性格和和記的體系根本不可能剷除功臣,大家都在期待日後的富貴日子。

“等會。”王一魁一擺手,指着榆林城道:“看來我們不必動手了。”

“操!”杜伏雷一回頭,頓時就罵起來了。

這一路兵是破口後從西迂迴,定邊,靖邊,橫山,各城紛紛不戰而降,到了這黃沙漫地,黃河九曲,城堡似寶塔般層層疊疊向上,城門上刻着“威震九邊”的著名軍堡,豈料城頭上只硬了不到一個時辰,又是漫天揮舞的白旗飄蕩起來。

“在下尤世祿。”

“在下尤世威。”

“在下侯世祿。”

“在下王世欽。”

“在下劉延傑。”

“在下李昌齡。”

“在下榆林鎮總兵陳洪範……”

諸多大明退職或在職的武將,頂盔貫甲魚貫而出,在數百騎兵的簇擁護衛下,從榆林城中策馬而出,在軍前投降。

除了陳洪範外,諸多將領俱是未跪。

看到部將有不憤之色,王一魁大聲道:“兩位尤帥,侯帥,還有王帥,李帥,俱是大明總兵中的豪傑,秦人中的漢子。不曾愧對大明,不曾禍害百姓,抵抗過北虜,東虜,將門世家,血性漢子。今出降,也只是不打無謂之戰,大軍進城後,需秋毫無犯,不得擾民,不得對將門和大明官兵無禮。”

衆人凜然稱是,尤世祿等人面露感動之色。

尤世祿抱拳道:“在下接山西總兵張全昌,還有麻承恩信件,極言和記得天下順應天道,合乎人心,既如此,我等何必逆天逆人?今降,願爲王前驅!”

“大善!”王一魁讚道:“如此,延安,米脂,興安,臨武,諸府,州,縣,衛,所,俱請諸位率部拿下,以鄉黨之情,順天應人,成就我和記張大人新朝偉業。”

“我等願效死力!”諸多秦人將領一起抱拳,聲音響亮的答應着。

待他們離去後,李從業見杜伏雷一臉不悅,當下笑道:“杜瘋子,不能因爲你要開炮過癮就把這名城轟成粉碎,今榆林不戰而下,甘肅,宣大,多半也是如此。你不要小瞧這些將門,如果不是我們事前下的功夫足夠,怕是還得一場血戰廝殺!”

王一魁也道:“臨行前大人說過,秦軍向來忠義,將門與遼西那幫貨不同,能保全就保全,能用則用,諸城降順之後,我軍用少量兵馬駐守,逐漸解除大半營兵武裝,留下少部份配合我們的部隊維持地方治安,主力可以繼續南下西進,這是好事。”

杜伏雷擺手道:“你們也別勸我,我的感慨就是怕是這一次一統之戰,從東到西,怕是沒有什麼機會用的着我們炮兵了。”

其眼中又有狂熱之色,突然拍腿道:“若如此,我只能申請去南方,搶殖民地,總用得着我炮兵了吧?”

……

“周遇吉也降了?”

“回皇爺,降了。”

“張全昌呢?”

“獻太原城而降。”

“大同的黃得功?”

“未降,在殺胡口與和記叛逆血戰,中炮而死。”

“甘肅鎮呢?”

“消息不通……”

不到半個月,九邊已經有大半地方失去,宣府,大同,延綏,陝西,山西,甘肅,寧夏,各鎮俱是被秋風掃落葉般的掃蕩着,右翼軍先行南下,在左翼尚在邊境一線集結時已經破口而入,進展十分迅速。

最爲關鍵處是右翼面對的是殘破的宣大和心懷異志的西北將門。

原本西北將門還是對的起大明的,秦軍是大明最後的野戰兵團,而榆林城中所有的將領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血戰到底,尤世祿等人早就是退職的白丁,仍然爲大明戰鬥到了最後。除了戰死將領外,榆林城中的將門首領全部被李自成下令斬首,榆林城中的將門子弟也是死戰到最後一刻,最後城中幾乎沒有活着的人,闖軍破城之後大肆屠城,用來震懾敢於固守的沿邊各城堡,而榆林血戰差一點就使李自成打道回府了。

順軍主力精兵不到二十萬人,如果每一仗都如榆林那樣防守,李自成絕對到不了京師。

更叫李自成遲疑的就是京師駐軍更多,城防更牢固,多次被圍困的京師從來沒有失守過。如果輕兵銳取,結果在京師城腳下碰個頭破血流,和攻打開封一樣的結果,那還不如先回關中,安心經營自己的實力。

一念之差的李自成還是撲向京師,冒險成功,但迎來了最終的失敗。

和記商團軍的境遇則完全不同,一路幾乎是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只有黃得功感先帝之恩,率部在殺胡口外抵抗,結果一輪大炮齊射,黃部立刻崩潰,黃得功本人也是戰死了。

短短几天時間,敗報迭傳,宣府大同山西陝西延綏各鎮紛紛投降易幟,降將在麻承恩和張全昌等人的提調下不斷南下,替商團軍先行攻佔州府,十餘天時間之內,大明的西北國土幾乎喪失殆盡。

“西安開城投降。”趕過來稟報緊急軍情的是曹化淳,他的臉色已經比死人還難看了。

“秦王如何了?”

“秦王與晉王一樣,白衣出降。”曹化淳垂首答道:“據逃回來的人說,城門口人山人海,秦王一家一起出降,等了半天才等到商團軍的前鋒,卻是駐榆林的守將帶着幾百內丁先趕到西安,商團軍主力尚在延安一帶。不過秦王已經出降,文武官員都出來了,也就不再說什麼,只請降將進城接收城防,秦王一家後來被安排在寺廟居住,聽說家產俱都被抄沒了。”

和記對大明宗室的態度比太監要嚴厲,對太監比對勳貴要嚴厲,對勳貴比士紳嚴厲,這是大明一層一層的階層,剝下來就是在剝大明的皮。

宗藩由於多行不法,最遭地方百姓的痛恨,和記有言在先,性命可保,也可以安排集中居住和管理,提供飯食,保障生命安全,每個人還可以帶一些私人物品,但絕大多數家產,包括宮室,用具,田畝,王府官店,儲存大量資產的庫藏,俱都是一律沒收爲國家所有。

王府官和護衛人員,一律遣散,王府宮女各回各家,無家者官配,王府宦官則一律於寺廟安置。

從晉王到代王,再到秦王,西北的諸多親王,郡王,還有宗室府邸,俱是一律這般處理。

“無恥,可恥……”崇禎臉部泛起激怒之後的潮紅,手也開始哆嗦起來。

這些天崇禎被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所打擊,秦王白衣出降,結果接收西安的只是幾百個榆林降兵,這樣的消息還是深深的刺激了他。

這時候崇禎已經大爲後悔了,他繼位之初就大幅度的減少了各軍鎮的監軍太監,如果還有太監監軍,可能這些武將根本沒有辦法竄連投降!

這時一個御前牌子悄悄走進來,見崇禎用血紅的眼看向自己,這個太監趕緊在御案前跪下行禮。

“朕叫你打聽漕糧北上之事,如何了?”

“回奏皇爺,漕船還是未有北上蹤跡。”

皇帝知道京師已經陷入混亂,很多京營兵都吃不飽飯,開始鬧餉譁變,只有上三衛的禁軍和御馬監的京營兵還保持戰鬥力,彈壓地面都依賴這些兵馬。京師白天都有人縱火搶掠,前幾天連襄城伯的府邸都叫一羣饑民給攻破,搶掠了大量糧食財富,襄城伯本人都受了傷,其家小受驚不淺。

但皇帝也毫無辦法,京師一片混亂,經常白天有人縱火,根本就彈壓不過來,人人自危的前提下,皇帝更不可能把通州倉剩下的糧食投放到京師,要保障薊遼保定諸鎮的糧餉供給,要養着上三衛禁軍和東廠,還有宮中的太監,最後關頭,皇帝要保住性命和尊嚴,只能依賴這些人了。

崇禎忍不住拍桌罵道:“混帳可惡,流賊根本不堪一擊,居然託詞不敢北上,乃敢如此!”

殿中諸人戰慄不敢出聲,皇帝脾氣已經大壞,幾乎天天都杖斃太監宮人。

“皇帝息怒。”周後就在暖閣內,聞聲而出,下拜道:“國事越是如此,越是仰賴聖人治理,皇上若不保重身體,何以治國?”

崇禎微微點頭,在自己妻子面前,他還是儘量能保持着冷靜的丈夫姿態。

“況且……”周後大着膽子,仰面含淚道:“皇上,我們在南邊不是還有一個家?”

遷都之議在京師已經不再是忌諱的話題,就是在皇宮中也是很多人討論過了,也有小臣上奏,建議皇帝在大局崩壞前儘快遷都。

===========

今天帶老婆孩子去看演唱會,回來晚了,抱歉。

另替拙作《大魏王侯》繼續打廣告,喜歡我的讀者朋友們,請幫我加一個收藏,萬分感激啊朋友們。

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百一十九章 鼓動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一百五十章 挑細作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六百三十四章 激烈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五百零七章 行險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一千五十四章 頭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七百六十九章 烈日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千一十二章 決斷第六章 堵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九百章 後退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
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百一十九章 鼓動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一百五十章 挑細作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六百三十四章 激烈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急信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五百零七章 行險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一千五十四章 頭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七百六十九章 烈日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中心第一千一十二章 決斷第六章 堵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九百章 後退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