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

茅元儀心中一陣感動,忍不住道:“在下臨行前,孫閣部還是很爲難。當時他說,調度車馬少了,恐怕不濟大用,畢竟代善等人一回,朝廷很難下決心再與建虜會戰,而建虜是否會退兵,現在看來還是難講的很。雖然閣部大人也不知道,建虜已經毀了廣寧,也毀了錦州等城,不知道爲什麼就是不肯棄守十三山?閣部大人判斷,可能是建虜這兩年的主要目標放在北虜身上,要將科爾沁等部降服,然後攻打林丹汗,然而十三山一帶,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成爲北虜集結之所,或是成爲東虜的後勤供給之處,爲什麼緊咬着不放,真是殊難理解。

聽到這裡,張瀚和孔敏行彼此對視了一眼。

建虜不肯走的原因很簡單,恐怕現在茅元儀也知道了,以和裕升今時今日的規模,運送的物資數量對建虜來說已經十分重要,這麼要緊的糧道,又是緊貼着內喀爾喀到科爾沁再到廣寧一帶,然後直奔瀋陽外的邊牆之處,最終翻越邊牆抵達瀋陽。

天冷時用雪橇爬犁,天熱了就是小推車加大量的騾馬,幾乎每天都有糧隊經過。

和裕升的大車一車拉六七千斤,小推車一車推四百來斤,一大車的糧食就得十來輛小車運,大車一天規定的里程是六十里,小推車一天也就走二十里路,和裕升送一趟糧,等下一趟糧車又趕到時,頭一回的糧食螞蟻搬家似的還沒有搬完。

到冬天時,爬犁也就拉三四百斤,還需得大量的狗來拉,所以後金方面一直在努力,想使和裕升的車隊往遼東方向再走遠一些,甚至一直走到瀋陽邊牆之外,對這種要求張瀚當然是堅決拒絕了。

這麼一來,後金方面只能自己設法保持糧道的暢通,十三山這種地方和廣寧城幾乎在一處,廣寧城和義州衛就是扼控內喀爾喀和科爾沁諸部的要塞,可想而知,十三山若在,後金方面只能保持相當的兵力,最少是使十三山不能與寧遠方面連成一片,否則的話,明軍只要修復大淩河堡等諸堡,重修錦州,然後與十三山就重新形成了河西防禦,廣寧之戰就算是白打了。

“在下此來,閣部大人也是頗感爲難。”茅元儀繼續道:“閣部說,若是馬車不足,一次運糧恐怕數量不夠,很難叫十三山繼續堅持下去。虜騎不去,多半也是打的餓死十三山軍民的主意。現在虜騎主力尚在草原,不抓住一線之機,俟其主力返回之後,我等就算想要補給十三山軍民糧食也是難了。這件事,不僅閣部大人十分關切,皇上亦是多次召見內閣,面授機宜,而一切要緊關鍵,還是在於運力”

張瀚問道:“朝廷已經動員多少車馬人力?”

“難!”茅元儀道:“從關內調派車馬運糧,短時間內難以集結不說,就算集結了,也需要時間到關外,然後代價亦是太高。皇上詢問過工部,若是運糧百萬石至十三山,最少需要耗費百萬以上的損耗,縱然現在通州尚有存糧千萬石,國家糧儲,也不能這麼虛耗。而關外地方殘破,現在朝廷掌握的只有寧遠到山海關一帶,壯年男子要麼屯田,要麼已經被充實爲營兵,人力不足,而且,亦沒有太多騾馬,更沒有大車”

說起這些時,茅元儀也是感覺有些難堪。

諾大的國家,皇帝親自關注,內閣並六部一起運作,加上孫承宗這個地方大員等文官武將一起操持,結果就是覺,如果想在短時間內,比如這個時間是半個月內運糧到十三山,同時需要朝廷派寧遠兵馬配合打開通道,那麼以朝廷現在的力量,撐死了也就是能運五千石糧食上山,這就是朝廷力量的極限了。

五千石糧,不到六十萬斤,山上軍民如果暢開肚皮吃,說難聽點,兩天功夫也就吃光了

“朝廷先儘可能的運糧到山海關及寧遠一路,乃至永平府也行,沿途設糧倉,派兵守備,同時準備肅清道路。”

張瀚正色道:“止生放心,我和裕升一定竭盡全力,幫助朝廷和十三山的軍民。”

孔敏行這時才道:“也是爲了我們自己,止生兄知道,我們和裕升也有數百人困在十三山上,他們也需要我們的幫手。”

“好,多謝兩位高義。”茅元儀沒想到此行這麼順利,但張瀚說的雖然果決,茅元儀心中還是有些猶豫,他不知道和裕升會做到何種地步,孫承宗顧慮的就是張瀚雖然派車馬來,但不會出盡全力,如果只加送幾千石糧食上去,恐怕對長期困守來說,幫助並不算很大。

“放心吧。”張瀚彷彿看出茅元儀的心思,笑着道:“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這時外間傳來濃郁的香氣,張瀚推開窗子一看,院子當中幾十號人忙忙碌碌,已經把一隻肥羊開剝清洗好了,抹了厚厚的一層醬,架在鐵架子上開始燒烤,另外一邊則是架起大鍋,人們用院子裡的井水煮着最肥美的羊肉塊,同時還有人不停的給烤羊涮醬,也有人在準備水煮羊肉的蘸料,張瀚露出笑容,十分快活的對茅元儀道:“止生兄,不要愁眉苦臉了,來好好打一次牙祭吧!”

茅元儀當晚又是水煮羊肉又是烤肉的,塞的滿肚皮都是,他是南方人,對這些大葷的東西不怎麼能克化,加上又被灌了一肚皮的馬酒,當時就覺得昏頭漲腦的難受,半夜起來吐了一回,深感這次北上之行最困難的就是飲食,天亮時屋子裡氣味燻人,茅元儀逃跑似的跑出來,幾個雜役趕緊進房打掃,茅元儀抓住一個年輕雜役,問道:“你們大人在不在?”

雜役笑道:“先生不知,我們大人清早天還沒亮就走了,留下話,說有緊急軍情,他先往集寧堡,再往小黑河堡,先生的事,他已經決斷下來,絕不會反悔。如果先生急着回去,軍司安排馬車送先生走,如果不急,也會有人來陪伴先生在這裡繼續遊覽參觀對了,我們大人留下一封書信,說是有些話當面不好說,所有話語,皆在書信之中。”

雜役說話的當口,幾個穿吏員袍服的軍司人員果然趕了過來,有個目光犀利身形高大,外表相當俊朗的青年吏員當先一拜,口齒清楚的說道:“茅贊畫,在下軍令司吏員李平之,大人有令,叫在下隨侍左右,不管是繼續遊歷參觀,還是趕回京師和山海關,都叫在下隨侍照顧。”

茅元儀是書香世家,其祖茅坤是著名的吳地大家,出行自然也是有長隨隨行照顧,不過北上倉促,騎馬趕路一路攢行,抵達草原後也未曾休息好,此時感受到張瀚的關照,心中自是有些感激,當下拱手道:“感謝張大人的盛情,不過大事要緊,我想還是直接趕路先回京師。”

李平之微微一笑,說道:“既然贊畫大人着急,我等也是準備好了,立刻趕路便是。”

說話間衆人一起出門,等到了大門之外時已經有兩輛大車等着,同時有一小隊輕騎兵控馬侍立兩邊,茅元儀感覺和裕升做事的效率真是太高,不要說京師那些滿是大人老爺的衙門沒法比,就是孫承宗那裡雖然身處前線,辦事也沒有和裕升這裡這種雷厲風行叱吒立辦的高效!

衆人上車後,隊伍很快從城堡的東門而出,然後往張家口的方向疾馳,長城沿線出邊的衝口很多,但和裕升真正掌握的還是大同一線,宣府和薊鎮一帶,薊鎮那邊和裕升只做小規模的兵衝補給,對邊將收買了一些,勢力並不很強,張家口在經歷與晉商之戰的洗禮之後,當地的地方勢力已經被和裕升重新整合,爲和裕升所用,而地方文武官員自然也是全數靠向了和裕升一方,這樣雖然宣府總兵與和裕升貌合神離,實際而言,和裕升對宣府的掌控已經很強,只是不及宣府鎮城內部而已。

馬車走的很快,草原上也修了簡單的道路,這是茅元儀趕過來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事情,清晨時分,農田裡已經有相當多的人在勞作着,還有一些數十人一羣的人在修葺加固道路,他們趕着幾百斤重的石碾子,用騾馬拖拽,不停的加固道路,同時還會在道路邊上挖一些排水的溝渠,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道路的使用年限。

茅元儀一直貪婪的看着,直到他聞到飯香之後,感覺腹中有一些飢餓爲止。

李平之微笑着從一個外型質樸的木質飯盒裡端出各種小食,看着眼前擺放的林林總總五六樣的小菜和主食,茅元儀頓時無語。

孫承宗起身之後沒有立刻洗漱,而是走到庭院之中先打了一套拳。

北地,特別是北直隸的滄州一帶,習武之風頗盛,到了清季時更是整村的男子都在習武,這種風俗在明中後期開始,到清季最爲盛行。

孫承宗少年,青年時曾經遊歷邊關,到最危機的地方去查看實際的邊防情形,他的武藝不僅是少年時曾經和莊稼把式學習,也曾經在軍中得到過進一步的提升。

然而到了現在的年近花甲之年,孫承宗打的拳已經不復搏擊殺人的功用,只是用來強身健體了。

一套拳打畢,身子微微出汗,這時從家中帶出來的長隨僕役走過來,端着木盤,孫承宗用青鹽仔細擦洗牙齒,然後漱口,洗臉,再換上大紅色的常服官袍,戴上烏紗帽,便是從一個面目和善的老人變成了威風八面的閣部大人。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快意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樞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出發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返鄉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三十章 招徠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七百零五章 奔逃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五百五十八章 潰散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交接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四百章 異景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十八章 殺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總督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八十二章 重騎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九十五 炸爐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奔跑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送行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五十章 綁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二百章 各司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七十九章 遠來
第三百五十八章 快意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樞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出發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返鄉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三十章 招徠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二百八十二章 鉅變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七百零五章 奔逃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五百五十八章 潰散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交接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四百章 異景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十八章 殺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七百一十三章 援手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總督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八十二章 重騎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九十五 炸爐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奔跑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送行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千四百零五 白馬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五十章 綁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二百章 各司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進城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七十九章 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