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

“絕不會被消滅!”/p

這話說的擲地有聲,很有些叫人熱血沸騰的感覺。./p

在座的將領們都是激動起來,連周耀的臉都抽動了一下。/p

不管怎樣,不管什麼樣的品性,能在這樣的團體中是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p

王長福拍了一下桌子,大聲道:“孫司官說的好極了。這纔是我們和裕升軍官對敵時應有的態度。那個溫忠和禿頭王彪,兩人和建虜打了一仗,寫信來就吹噓敵人的強大,說咱們的兵練的還不行。這兩狗日的,落自己人的膽,揚敵人的威,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p

樑興淡淡的道:“割了近百顆建虜的人頭,這是大明到現在爲止對建虜的最大的一次勝利。要不是和裕升不能顯露出戰爭方面的實力,大人光是因爲這個就直接能加官到總兵……這兩人能有什麼意思,無非是大人的說法:要覺不足,坦率的提出意見。”/p

王長福瞪眼道:“這就是說我軍訓搞的不行?要不然你來?”/p

樑興微笑道:“我可沒有這麼說,當着大人的面,我們就事論事,不要無事生非。”/p

兩個最高級別的軍事主管頗有些動了意氣的感覺。/p

腳伕和邊軍出身的將領瞪眼看着樑興,喇虎出身的又瞪眼看着王長福,礦工一派人數寥寥,一臉事不關已的模樣。/p

張瀚敲敲桌子,有些厭煩的道:“就事論事,不要說這些有的沒有的。”/p

王長福道:“大人,軍訓已經夠嚴格了……”/p

張瀚道:“可能有些方面還要加強,根據各地的情形調整各兵種的訓練大綱,回頭你和軍訓司的人寫個詳細的綱要來給我看。”/p

王長福張了張嘴,似乎還想說軍訓司現階段的訓練毫無問題,但從十三山的反饋來看,溫忠和禿頭聯手練出來的精銳步兵,擁有最好的裝備和武器,又是伏擊佔了先手,和建虜派上山的精銳對戰時還是十分吃力,可以說,溫忠和禿頭的結論就是,正面堂堂而戰,二百山地步兵這樣的精銳戰兵,對二百披甲建虜,對方只需要有二十個左右的白甲,就可以輕鬆擊敗山地步兵。/p

當然,建虜也肯定會付出相當的代價,不象打明軍時那麼輕鬆無損。/p

前方有這種反饋,軍訓司不管怎麼說都有些疑惑,不那麼理直氣壯。/p

就王長福自己的感覺來說,商團軍的訓練已經十分辛苦和精細了,各個兵種訓練的側重點都不同,甚至體能訓練的側重都不同,比如戰兵更注重爆力和負重的訓練,騎兵則側重於身體的靈巧度和臂力腰力的訓練,銃手則是全面的體能訓練,輜兵們則是偏重於訓練耐力。/p

訓練不僅設計精巧,而且十分的辛苦。/p

每天都在訓練,哪怕是現在的老兵也是一樣,只要沒有戰鬥任務,軍官們或多或少會安排自己的部下參與一些輪訓。/p

每個新立的軍營都會注意留下校場的空間,銃手們在練習打放和裝彈,戰兵們練廝殺搏擊,騎兵們則訓練騎戰和列陣衝鋒的技巧。/p

士兵們每天都在拋灑汗水,軍訓司的軍官們也是不停的調整訓練計劃,以王長福在邊軍呆過的經驗來說,和裕升的訓練程度是大明九邊的邊軍將士完全無比相比的,相差太遠了。/p

這種程度還是嫌有缺陷,王長福心中自然是不服。/p

張瀚瞟了王長福一眼,沒有繼續說這個話題。/p

他近來也在考慮這事,王長福認爲是夠了,張瀚恰恰認爲還不夠。/p

建虜是這個時代站在亞洲最高峰的軍隊,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北邊的蒙古人不行了,中亞和西亞一直就沒有行過,東南亞除了從林戰有些土司兵強悍外,國家軍隊的這個層面就差的遠了。/p

日本人剛在朝鮮栽了個大跟頭,他們的戰國打了幾十年,十幾萬久歷戰火的老兵也不過如此,當初他們不是大明邊軍的對手,現在當然也不可能是女真人的對手。/p

做爲一支站在本時代巔峰的軍隊,張瀚感覺不管怎麼高看一眼也並不爲過。/p

張瀚在屋中踱着步,在場的人都開始安靜下來,靜靜的看着他。他開口說話時語氣平靜,然而所有人都能聽的出來張瀚話語中的決心與意志:“諸位一定要牢記,我們打蒙古人不是目的,目的是搶佔更多的地盤,彙集更多的力量。大明已經不是東虜的對手,往下去對東虜的戰略只會越來越被動,如果數年之後東虜能搶先一步把北虜的地盤和人丁都佔下來,對大明和我們都不是好消息。我希望有一天能夠消滅東虜,還有徹底解決北虜的問題。一本史記和通鑑上對中國的入侵和傷害都來自北方的草原,哪怕是強漢盛唐,都有匈奴與突厥爲患。而今我們所站的地方大明並未真正統治過,漢、唐,也沒有真正統治過,哪怕建立都護,也只是羈縻而已,中國的國力未能真正延伸到草原,而今我們站在這裡,面臨着最後的挑戰,我們一定要以雷霆之勢掃蕩眼前的殘敵,衝過去,追上他們,咬住他們,殺死他們或俘虜他們。我們不是要恢復漢唐的榮光,而是要過漢唐,在我的治下,漢人和蒙古人可以真正的友好相處,但在那之前我們要酣暢淋漓的報復,只有用鐵和火叫他們付出鮮血的代價,他們纔會真正珍惜日後的和平。在我的治下,將會有秩序和榮譽,和平和繁榮,每個人都能擡起頭挺起胸來堂堂正正的走在路上,男子能夠養活家丁,每個家庭都應該過溫飽的日子,所有人都應該有尊嚴。”/p

張瀚轉過頭,眼睛也有些溼潤,他道:“打仗會流血死人,不管是北方還是西邊我們的兵力都有些單薄。可能會有死傷,但軍司考慮過最佳的方案還是如此打,以獅搏兔,不產生任何意外,酣暢淋漓的去獲取勝利,得到青城和所有的一切。諸君,奮戰吧,牢記這一戰死去的每個將士的姓名,相信這一切是值得的。”/p

所有人都站起身來,幾乎每個人都用敬仰的眼神看向張瀚。/p

孫敬亭眼圈紅,嗓子有些哽咽的道:“這一番話,沒有別人能說的出來。我建議,寫成正式的檄文布給全軍將士知道。”/p

李慎明滿臉深思之色的道:“確實,感人肺腑。我剛剛全身麻,恨不得提劍就衝出去與北虜廝殺搏鬥。應該寫成檄文,甚至將來有機會要傳諸展布給天下人知道。”/p

原本只打算列席會議,並不表任何意見的孔敏行深深看了張瀚一眼,收起了最後的猶豫,他道:“這封檄文,又要展現出張大人的原意,把精氣神寫出來,辭藻不必華麗,又要文字達雅,有當年大明太祖高皇帝興師討伐蒙元時的那封詔書的力量和文采,諸位,本人也願出一份力。”/p

孫敬亭原本就擔心自己一個人做不好這件事,就算加上侍從司的文宣人員也是嫌太單薄了。對很多人來說,似乎這是一份簡單的文告,但對理解其特殊意底的人們來說,這是一份無比重要的檄文,它標誌着和裕升可能從純粹的商業組織轉化爲軍政加商業的混合體,張瀚也就從純粹的商人轉化爲政治色彩濃郁的一方領,其商人的色彩必將會被淡化。/p

這種轉變,類似大明太祖布討元檄文後的轉變,從“淮右布衣”到紅巾軍元帥,再從都元帥轉爲吳王和大明皇帝。/p

明初時的討元檄文出自大家之手,擲地有聲,詞理氣兼備,布之後對安定天下人心,轉變朱元璋的形象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在布檄文之後,大明成爲一個正式的王朝走上了歷史的舞臺。/p

孫敬亭和李慎明的激動還有孔敏行的猶豫都來自於這一段過往的歷史,他們深知,這是一份不比尋常的檄文,或許歷史都在這一刻開始改變。/p

張瀚命令道:“明天以戰鬥工兵爲主,輔兵和民夫協助,在河口搭建多道浮橋,不必繞道自淺處或下游繞道。”/p

“浮橋搭好後,以兩個步兵團和炮兵強攻過去。兩個騎兵團從兩翼直插側後,務必要咬住大半敵人,最好能全殲其軍。”/p

張瀚今天剛看了對面的軍容,他感覺巴特爾雖然可敬,但幾乎毫無用處了。蒙古人早就孱弱不堪,不是一兩個還有血勇的老臺吉就能改變的。原因很多,長期的戰爭,沒有城市和大規模商業的支撐,沒有真正的農耕區,沒有產鐵區,沒有這些遊牧民族不可能真正的強盛。就象當年的契丹,契丹能成爲幅員萬里與北宋對峙的大國,甚至令北宋屈服,主要還是因爲它早先得到了唐朝經營過的幾個州,後來又得到了石敬塘獻上的幽雲十六州,有了大量漢兒十六州帶來的整體國力的提升,還不論佔據了形勢之地的戰略優勢。/p

蒙古人長期被擋在關外,草原這種酷寒之地是很難積蓄國力的,何況大明國初佔據主動,就算後來國力弱了,蒙古人也很難長期在長城以南活動,每次打草谷的活動範圍並不大,收穫有限,其實蒙古人是越打越弱。/p——

/p

今天好歹能恢復三章了。/p

可能不少朋友有意見,但在下真的是盡力了,早晨開始寫到這個時候,一天坐十幾個小時,說句難聽點是玩命賺這個錢啊。總之大家能支持就支持一下,感激不盡。

...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一千一十二章 決斷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七百零六章 兼併(今天是四更)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林中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引子第九百八十章 疑兵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甘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六章 敗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抽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說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十四章 跑?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激烈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拓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一千一十二章 決斷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七百零六章 兼併(今天是四更)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林中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引子第九百八十章 疑兵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甘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亡心(昨天章節錯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六章 敗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抽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二十四章 有罪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二十四章 成功第八百四十七章 極寒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說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十四章 跑?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三百八十五章 巨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激烈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拓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聲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