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

“以我看,”張瀚適時插話道:“帶銀子買貨怕銀子被搶被偷,帶貨往回時,怕被人敲詐勒索,住城裡住店還好,在城外頭住,搶啊偷啊的這些事,太常見了。”

“這小哥不愧是商號家裡出身,說的太對了。”

“上次我從新平堡往開封去,帶着三百多張皮貨,到開封時,只剩下二百張不到。偷的搶的,被人訛去的,拿出來打點稅卡老爺們的……”一箇中年商人面帶激憤,大搖其頭道:“總之,咱們這行當不易!”

“誰叫咱山西和河南王爺都多?”

“山西還算好了,河南纔是真多。”

這裡的商人,倒還真有不少往河南和山東去的,北地特產其實到江南湖廣更貴,只是普通的行腳商來回行千里就是十分不易,山東的商人都是往遼東和京師的多,往山西的少,更多的是河南商人,而山西和河南都有多位親王和郡王,官府的稅卡是不多,可這些王府還有各地大士紳豪強私設的稅卡就多了,再加上這些商人所在牙行收的牙稅,各種雜費,差役,鋪行,張瀚隨便聽聽,就知道明朝商人賺錢有多麼不容易。

還有官道失修,道路難行,水患流民土匪加上喇虎,那些良善村民敲詐起過路商人來也毫不手軟,如果不是明朝和蒙古的雙邊貿易明朝屬於優勢一方,利潤豐厚,恐怕這些商人真的未必有利可圖。

當時的商道,最好的就是海洋貿易,江南福建廣東都已經大賺特賺,特別是江南,利潤尤其豐厚,再有的就是由南至北,從漕運水道一路將南貨販賣到北方,其中還有湖廣至江南與河南的商路,也是十分繁華。

至於北方的商業,晉商崛起靠的是壟斷的鹽茶和糧食販運,現在就是靠的馬市了。

在衆人的閒談中,張瀚也漸漸對這個時代的商業脈落越摸越清楚,很多在新平堡看不到的東西,只能是在這樣遊歷之中得來,而他腦海中若有若無的一些東西,也就漸漸的越來越清晰了起來。

“多咱時候,”張瀚笑眯眯的道:“銀子能到地頭再取,買了貨,有人幫着發運回家,到家提貨,這樣做生意就好做了。”

剛剛那個販皮貨的中年商人失笑道:“小哥兒真是會說笑,要是這樣做生意法,豈不是和在家看買賣一樣?”

“也還是有不同。”張瀚笑道:“到底要去地頭看貨,各人眼光不同,買的貨也不同,消息不同,利也不同。”

“然則想做到小哥你說的那樣,也是絕無可能。”

張瀚笑而不語,倒是另外有人接話道:“銀子匯兌的事,倒是已經有些人在做,只是規模不大,少數地方可行,而且都是熟人之間信的過纔會拿銀子兌成匯票,到了地方,再拿匯票換銀子。”

“我可不敢這般做法。”

“是啊,聽着太玄乎了。”

衆商人都是搖頭,張瀚對此情形也是不意外,其實唐時就有“飛錢”,當時天下戰亂的厲害,金銀少,多是用銅錢,帶上幾萬串甚至幾十萬串錢去貿易實在太冒險,而且太費事,當時各地節度使在京師長安都有進奏院,也就是駐京單位,有這種官方保證,商人們就在當地存錢,到京師取錢,這樣做法省了不少費用,也沒有被打劫的危險,十分便利。

可惜到了大明這種制度就消失了,明末時才又出現少量的匯票,但這個行當從出現到成熟還需百年以上,而且通行不久之後歐洲勢力進來,人家的銀行業更成熟,服務更好,資本更雄厚,中國的民間資本迅速被打擊到慘敗,晉商八大家也就是在清末民國時紛紛敗落,諸多傳奇商號關門歇業了。

說來說去,歐洲的銀行業發展是有猶太人和強力的商業行會,資本替自己代言,中國這邊商人算是肥羊屬性的,能整出錢莊來就算不錯了。

聊到起更,各人自都返回房間休息,張瀚等人一夜好睡後,也是起身繼續趕路。

天成衛再到陽和衛,進入陽和衛城,再到大同鎮城,然後直往西南,風塵僕僕抵達蒲州時,已經是在路上走了六天。

後世幾個小時的火車路程,在此時卻是格外的漫長和辛苦。

一路上,也遇到無賴攔路,倒沒見着土匪,畢竟是一路從大道上走,沒有走什麼小路山道,但也頗有幾次驚險,在過太原時,樑宏受了風寒,差點病倒,各人停了半日,在路邊一個小店煮了一大鍋薑湯,各人喝出了汗,樑宏臉色從臘黃變成紅潤後,休整過後才又繼續上路。

這個時代,在路途中水土不服,或是感了傷寒,一般最少得休息多日才能繼續前行,不然很可能命喪於途。

樑宏還好是身體壯健,又想着有張瀚和樑興等人照料,再加上事情緊急,不好耽擱太久,終究還是上馬趕路,還好途中沒有再出什麼意外,衆人終於平安抵達蒲州。

蒲州張氏是當地的第一望族,張四維就是蒲州張家的最高高度,但蒲州張家並不止張四維一人,這個家族已經傳承數百年,只是張四維這一支最爲顯赫而已。

“張家大宅就在落馬巷,那一片好幾條巷子都是他家的宅邸,你們到了那兒,要找哪一支,打聽清楚了再上門。”

傳承幾百年的家族,開枝散葉之後宗族茂盛,張瀚等人得了指點,到了地方之後才知道張家本宗有多麼顯赫。

縱然這二三十年張家沒有出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底蘊卻還不是普通的士紳家族能比的,更不是純粹的商人家族能比了。

整個落馬巷附近全部是張氏家族居住,一個個院落都是氣度不凡,整條街好幾條巷子,除了少數人家之外,幾乎全部是蒲州張氏的族人聚居着。

街道之上,也沒有商鋪和礙眼的建築,在街道正中卻有一個祠堂,那是蒲州張氏的宗祠,能將祠堂修在城中,並且坐落堂皇,這個家族的底蘊也是盡顯無餘。

更顯眼的,當然是從街口就拔地而起的牌坊。

諸如進士及第的牌坊不必提,好多個,還有什麼府州正堂一類的牌坊,最顯眼的,當然還是大學牌,太子太師,柱國少傅等多個牌坊,這都是張家鳳磐公張四維的成就,到目前爲止,整個山西的那些大世家,也很少有哪一家在鬥牌坊這事上能贏過蒲州張家。

對自己這位高祖父,張瀚並沒有太多敬意,張居正是一個成功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張居正在世時,張四維諸多逢迎,張居正一死,就和申時行一起爲了迎合萬曆,狠鬥一個死人,這只是政治操守差,從實際效應來說,明朝的中興氣象,毀於申時行和張四維之手,這一點是斷然無錯的。

心裡想歸想,蒲州張氏和張四維卻是張瀚此時最大的倚仗,他早早下馬,畢恭畢敬的在牌坊下步行,無論心裡如何,臉上卻是十足的恭謹。

張瀚一行,也是引起人們的注意。

這條街道上住着的除了張氏族人外,多半也是士紳之家,街道上行走的多是彼此熟知,一下子來了幾個騎馬的外鄉客,自是十分引人矚目。

“原來是尋鳳磐公這一支,他這一支住在大本堂,就是正中最大的那處宅邸就是了,他這一支已經只是單傳,最好尋不過。”

張瀚向人打聽時,心中也是一凜。

時隔多年,新平堡張家從蒲州分隔日久,這邊的張家族人,似乎已經忘了新平堡還有一支鳳磐公的後人?

“在下也是鳳磐公的後人。”

說話的男子約有四十來歲,精瘦矮小,戴着純陽巾,穿着青色道袍式樣的襖服,聽了張瀚的話,兩隻小眼眨了眼,想了想,突然一拍手,笑道:“我知道了,你是打新平堡那邊過來的是不是?”

張瀚倒也佩服對方,也就這年頭的人醉心宗族譜系,這麼大宗族裡對各支的情形都能記的這麼清楚。

“是,在下正是……”

“不要稱在下了,你父親是不是張誠?他少年時來過一次,我那時也是年輕,見過他一次,還一起遊玩過,一晃這麼多年了……”

枯瘦男子感慨了一聲,看看張瀚,又道:“我叫張學曾,論譜系是你叔公,你叫我一聲三叔公吧。”

張瀚趕緊拜倒:“晚輩見過三叔公。”

挑這“三叔公”說話,張瀚也是觀察過的,這人衣着是偏於士紳一流,在街上走動時不少人對他拱手行禮,這人也一一答禮,身份地位不低,爲人又謙和,張瀚這才挑了他問話,這一問一答,果然效果不差。

張學曾看看張瀚,問道:“你父親如何了?”

“家父已經離世好幾年了……”

“唉,果然。”張學曾跌足道:“你父親當年來就是報喪,也有歸宗的意思,可惜這事沒有辦成,當年……算了,當年的事不必多提,你要和我說清楚,這一次回來,到底所爲何事?”

這三叔公倒真是熱心腸,張瀚自也不會隱瞞,將所來之事,一五一十說了。

----

倫敦公爵書友,關於和買鋪行的事我並沒有誇張,有不少資料,當時人的記錄更是觸目驚心。我在書裡有隆武帝的話,隆武生活經歷複雜,不象崇禎長在深宮,容易被人哄騙,他對鋪行的事認識就很深刻,可惜他已經是落日餘輝。

...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團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葉赫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六百九十七 路途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西域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六章 堵路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七百四十八章 節點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第六百一十二章 測算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槍第四十章 馬車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二十七章 收糧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七十八章 點化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團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葉赫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價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六百九十七 路途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西域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一千七十四章 拜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第五百五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零四章 皮貨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六章 堵路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八百六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七百四十八章 節點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第六百一十二章 測算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槍第四十章 馬車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二十七章 收糧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九百八十七章 雪中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七十八章 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