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

錢謙益有些不安的道:“凡事都太講利益,會不會把路走的太偏了?”

“這話王鄣倒說過。”路振飛道:“什麼都講利益,則無事不講契約,契約之下,利益能和平分配是最好的辦法。否則,言不及利,反而暗鬥不休,互相陷害,反而不及事事求利。而且,彼國敬畏上帝,所以行事均有底線,不至於率獸食人。雖然諸國求利,也沒有禮崩樂壞,人家也一樣有父母君親,一樣有婚姻,家庭,一樣父慈子孝,是以這一層倒不必太擔心。”

“是麼?”錢謙益苦笑一聲,沒有話可說了。

“對了。”路振飛神采奕奕的道:“王鄣說,張文瀾已經組織大量人手在臺灣翻譯西人的文章,從其兩千多年前的古哲人的著述,到其現在哲人的文章都有翻譯成冊,我們可以觀他山之石,以爲借鑑。同時,還有其畫作,雕像,模型,甚至很多奇巧玩藝,都會大量引入中國。”

“這些事不要急着說。”馬士英有些粗暴的打斷張岱的話,說道:“和記的人說的很明顯了,艦隊帶着數百門重炮前來,我江南地方要麼打,要麼降,沒有第三條道可走。現在我已經大致明白,北方,炒高糧價,斷大明北方民氣。河南,山東,流賊橫行,斷絕漕運。江南,湖廣,威逼州府和士紳投附,南北一起動手,以期最短時間滅我大明。”

衆人默然不語,和記的財力雄厚之極,行事也頗有章法,這一次斷糧風潮,錢謙益等人就是判斷此事不會善了,可能朝廷將要面臨極爲嚴峻的考驗。

在這時候,和記又要在長江展露其艦隊的實力,錢謙益幾乎可以斷定,和記在江南會獲得相當多的支持,很多原本猶豫甚至抗拒的士紳和官員都會選擇站在和記一邊,原因也是很簡單,和記的艦隊能進入長江也就能隔絕大江,漕運隨時能被和記斷絕,以大明北方現在的情形,斷漕三個月北方就滿地烽火了,要是斷漕半年,不必攻打京師,只要和記帶着糧食北上南下,整個北方唾手可得!

這纔是錢謙益十分重視,甚至考慮在和記內部怎麼獲得發展的最要緊的原因。

漕運,就是大明帝國的血管,是最大的那根主動脈。一旦切斷,必死無疑!

錢謙益的判斷中,漕運一斷,糧價飛漲,北方經濟崩潰,朝廷原本就是左支右絀,拆東牆補西牆,一直靠的是南方補充,一旦出現了錢謙益判斷中的這種情況,崩盤在所難免。

何況和記還有二十萬大軍未動,怎麼想,朝廷都是萬難過這一關了。

錢謙益面色也是沉鬱,身爲進士翰林,他在此前真的沒有想過自家能成爲亡國之臣。在此之前雖有東虜屢敗明軍,但明眼人都知道只要東虜衝不進來,一切都好說。這也是孫承宗能戰勝王在晉的關鍵之處。以一道關門來隔絕東虜實在不保險,就算一年扔幾百萬銀子,遼西恢復一次被打殘一次,這樣的代價還是值得的。

一年幾百萬買來一個保險,合不合算,只能是當時的人自己決斷,錢謙益倒是感覺值得。至於事情爲何演化成眼下這樣,錢謙益也是弄不明白。

不過只要不是蠢到家的人,現在也該知道如何取捨了。

錢謙益沉吟之至,馬士英反先開口了:“此前我抱殘守缺,總覺得和記一介商家,未必能亡我大明。就算隔絕糧道,哄擡糧價,還是商家手段,登不得大雅之堂。現在看來,和記還是厲害,他們現在的做法,是要隔絕糧漕,徹底傷我大明北方的元氣,朝廷,特別是皇上會大失人心,到那時大軍南下,恐怕沒有將士會持戈護衛皇上了。”

“然也。”錢謙益點頭稱是,自是贊同馬士英的說法。他心底深處也不知道是何滋味,以他的身份地位,閣老有望,也是文人頂層。但現在既然要面臨王朝傾覆之危,一切當然都得從頭再來。

他倒不在乎投降新朝,只是在意自己將來是不是還有登頂的機會。

盤算一下,不管是李慎明還是孫敬亭,或是孔敏行,恐怕二十年內地位都不會動搖,自己想成爲張瀚的親信,執掌政務大權,類似癡人說夢。

張瀚重相權,將孫敬亭任命爲政事官,處理一切政務大權的事,也早就是從草原傳揚到了內地,錢謙益等人也是知道了。

現在所有人隱隱都明白,如果張瀚真的能開創新朝,被大明廢棄了三百年的宰相勢必會再度出現,而且張瀚不是大明太祖那般人物,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事,應該是做不出來。

越是這般,錢謙益這種前朝舊臣,就很難獲得向上的機會,文臣之頂,漸行漸遠。

馬士英也是一樣的考慮,不是萬不得已,他們這種舊體制內的官僚不會拋棄大明,但現在還能有第二種選擇嗎?

錢謙益等人默然不語,眼前的事衝擊太過,他們要時間來慢慢消化。

……

和記艦隊將抵南京城外的江面,茅元儀若不是到南京兵部述職,怕還是聽不到這般令人震驚的消息。

茅元儀這一次是帶着幾十個武官前來南京兵部述職領狀,加上各人的親兵有近二百人,這是一隻不弱的武裝力量,特別是在人心還是略有驚慌的時刻。

“老世叔如果不放心,”在最後一戶世交尊長家裡拜訪時,茅元儀道:“可以收拾和打點行裝,小侄派兵馬護送老世叔到杭州去暫避一時。”

“非也,非也。”戶部郎中致仕的尊長興致勃勃的道:“老夫年歲已高,怎堪這般遷徙勞頓?怕是要死在半道上。”

“那老世叔問小侄是否帶兵馬至南都?”

“和記艦隊估計一兩天後到。”尊長有些無奈的道:“城中守備太監,本兵,誠意伯和忻城伯他們要帶禁軍出城,老夫與很多人是擔心誠意伯會自忖操江兵還算精強,擅自出戰,到時候打起來,和記不一定會怎樣,城中自己還不知道亂成何等模樣。若賢侄沒有什麼急務,可以留下來住在老夫府中,瞧這一場大熱鬧,怎麼樣?”

茅元儀略覺尷尬,原本他以爲城中衆志成城,衆多世交家族是看中了自己手中的兵力,意欲推他出來抵抗和記,不料卻是眼下這般情形,並無人想着要與和記交戰,而是擔心打起來後會有內亂,茅元儀的兵馬這時候便是有用了。

茅元儀心中略有不適,但也相當理解,他是與和記打過交道,深知其實力恐怖,他也不認爲和記會貿然前來,既然來了就是會有泰山壓頂之勢,定會使誠意伯等人根本不敢做什麼貿然的舉動。

“戶部可撥下充足錢糧,出城的光是操江兵,還是有京營兵?”

“京營兵……”年邁的前戶部郎中撇了撇嘴,說道:“要能出城還是京營兵麼?他們都上城牆去了,老夫昨日看了一下,是魏國公帶着人上了城,嗯,大約有兩三萬人吧,十幾個城堞能站一個兵,昨日怕還是個廚子,要麼是馬伕,轎伕,小買賣人,老夫家的廚子和門子也都上城去了。你要說他們是兵,倒是也算是。”

茅元儀聞言苦笑,南京京營在冊十來萬人,被城中廣大的國公,侯爵,伯爵們瓜分一空,當然也跑不掉太監和文官們,眼前這老世叔家裡就有好幾個在冊的京營兵,就是老頭所說的廚子和門子之類,當然老頭子還是有面子的,一般致仕的官員可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待遇。

“操江兵發餉了沒有?”

“發是發了。”老頭子搖晃着腦袋道:“誠意伯藉口銀子不足,每兵發放銀子數量可是不足,老實說罷,老夫擔心操江兵譁變,更甚於和記打進城裡頭來。”

“唉,唉,唉!”茅元儀唯有搖頭嘆息,他絕對相信眼前這老世叔的話,不管是太監,勳貴,還有武將,這些年來的嘴臉他都看的真真切切。

就拿鎮海那邊來說,如果把朝廷撥付的錢糧全部用在正事上,兵馬數量可以從現在的不足兩千漲到一萬兩千人,每兵都會有合格的兵器,還有足夠的錢糧來正常操練。

這樣的一支兵馬,弓矢充足,鎧甲齊備,訓練精良,一萬多人就可堪大用了,然而在大明想找到這樣的一支軍隊就只有關寧一支了,而且關寧的幾萬強兵是朝廷一年用幾百萬兩的白銀養出來的……這一點來說,內地軍鎮根本拍馬都追不上。

而茅元儀也知道自己的設想完全沒有現實性,朝廷撥付的錢糧完全沒有考慮到通貨膨脹和將領自身的需求,一個帶幾千人的總兵,如果光憑俸祿吃飯,怕是自家人都不一定養的起,更何況總兵們位高權重,要求良田美宅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不能粗暴的歸結到貪婪和人品上去。

最少七成以上的軍費被各層將領貪污,吃空額和剋扣餉額纔是常情,剩下的兩到三成只能使將士們不餓死,想訓練和足兵足餉當然絕不可能。另外朝廷這幾年財政困難,欠餉已經成爲常態,這種情形下各級將領只能保證士兵不餓死,內丁纔有充足的餉銀下發,在內鎮,各個將領由於收入不足,內丁的人數也相對稀少,不能與九邊的將領相比。況且他們根本無仗可打,北方九邊將領多養內丁是爲了在戰場上保命,南方的將領就沒有這種需求,就算茅元儀這個副總兵,養的內丁也就十餘人,這個比例在北方九邊最多也就是比個千總強一些,甚至可能還不如某些有權力的千總。

“我給老世叔留一個千總,他帶着十來人到南都辦事,正愁找不到住的地方……”

“嗯,好事,老夫這裡空房子還是有幾間的。”

老頭子兩眼一亮,大感滿意,當即就表示收拾好房子,叫千總趕緊住過來。

茅元儀哭笑不得,不過也是覺得這樣的安排是好事,他可以幫着部下們在城裡找到相當多的住處了。

“你就不要急着回去了。”老前輩最後指示道:“老夫知道你是孫高陽的愛徒,眼下這事對你來說也是難得的機會,看一看,再想一想。”

茅元儀心領神會,孫高陽的愛徒就在暗示自己可能有強烈的忠君愛國的想法,同時也可能有怨氣,畢竟孫承宗是被閹黨攆回家的,包括茅元儀在內的這些部屬也被迫星散,失去了向上的通道。

“小侄會考慮的。”茅元儀道:“這兩天我就在三山門外等候吧。”

“嗯,老夫到時候也會去。”這個長輩又意味深長的道:“老夫知道止生你與和記打過交道,這可能會是難得的機遇,一定要牢牢抓住。”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一千三十四 河邊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百九十章 回程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四百九十二章 痛恨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五十章 刺殺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騰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豪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一千零六章 自污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第四百八十章 怒火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急報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一千三十四 河邊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二百六十三章 火炮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百九十章 回程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四百九十二章 痛恨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五十章 刺殺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騰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九百七十四章 忍辱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一千二百一十二 審問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豪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一千零六章 自污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一千四十章 天時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