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

大庭廣衆之下,殺人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幾個來鬧事的舉人當然也考慮過和記的反應。

只要不動手和沒有性命之憂,鬧一下就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在今天這樣微妙的時刻,傍晚之前,這幾人的名聲就會在整個京城傳揚開。

有人會厭惡他們亂出風頭,但肯定有相當多的大佬會記得他們的名字,並且會給他們進入核心圈子的機會。

人生難得幾回博,幾位舉人在來此之前已經衡量過利弊了。

“在下是河間府舉子王立志。”

“在下河南睢州舉子李夢辰。”

不等和記的人有所反應,幾個舉子開始紛紛自報家門。

李夢辰報了自己籍貫和姓名後,又慷慨激昂的道:“我輩此來並不是要與和記爲難,和記是大商家,且張大人也曾多行善事,我輩豈能不知好歹,只是鳳磐公的子孫如果對大明有覬覦不臣之心,是不是對得起今日的這兩個牌匾?公道自在人心……”

李國賓強壓着火,說道:“這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我們東主何曾對大明有什麼不臣之心。”

“原來沒有!”王正志上前一步,盯着李國賓道:“你是李國賓,也是京師知名的人物,你敢替你家大人在這裡畫個押,起個誓?”

四周人羣轟鬧起來,大半的人都覺得舉子有點咄咄逼人,但也有人覺得有道理。

既然不會不臣,沒有覬覦大明之心,那就起個誓又怎樣?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連起誓都不敢,你敢相信他們真的是大明的忠臣孝子?

這一下,李國賓等人更是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了。

“老李這一次接話接的蠢透了。”王發祥在裡屋皺眉道:“他一向和權貴勳戚打交道,沒見過這種滾刀肉。”

“到你出場了。”劉吉也搖了搖頭。

人羣之中,周奎也大爲搖頭,李國賓看來真的是達官顯貴們的座中客太久了,應付的有點太天真,說話有點兒叫人抓把柄了。

與周奎想法相同的人也大有人在,一個二十來歲的秀才也在大搖其頭。

周奎看到了,笑道:“相公搖頭做甚?”

那個秀才哈哈一笑,說道:“老兄爲什麼搖頭,弟就爲什麼搖頭。”

“眼前之局何解呢?”

“難,難!”

秀才一看就是相當機敏善權變的人物,兩眼中炯炯有神,儘管看眼前這場大戲看的津津有味,他的眼神仍然不斷的瞟向四周,顯然是在觀察人羣,研判所有人的表情和心理演變。

這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物,周奎在正陽門這裡相面十幾年,經歷的人多了,一個人嚴格來說是很容易看出高低深淺的。

勳貴子弟從長相,皮膚,衣着打扮,帶的飾物,還有舉手投足就能看出教養脾氣,然後說對胃口的話,很容易受到賞賜。

官員家的子弟氣質更特別一些,也一眼看的出來。

普通的百姓,家裡有什麼樣的急事,周奎一眼掃過去就能蒙個出七七八八,然後順口一鬨騙,準管叫人掏錢出來。

至於眼前這個秀才,一看就知道是極爲聰明的人,聰明是很寬泛的說法,但大抵從人的面部表情,眼神,還有談吐,當然還有衣着和儀表能判斷出個八九不離十。

一個胖子,兩眼黯淡無神,胸前還有油膩,這種人可能有聰明的,但多半缺乏觀察力和把握細節的能力,同時缺乏毅力。

這樣的人能聰明到哪裡去?

秀才按着一柄相當不錯的寶劍,劍穗打理的相當光滑柔順,身形中等,看起來相當勻稱,手上有繭痕,說明是真的練過刀劍或弓箭騎馬。

寶藍色的綢衫整潔平滑,整個人給人一種相當好的感覺。

加上臉上若有若無的笑意,兩眼眼神的靈動,談吐的風趣,這樣的人給人一種精明外露又親切和善,不那麼咄咄逼人,所以周奎判定這人不僅聰明,而且久跑江湖,是一個人精。

“怎麼難法?”

“如果在他們過來之前,想辦法解決,送錢或是給一些壓力。”秀才皺眉道:“那這事還有辦法。現在鬧成這樣,大家都要臉面下臺,這幾人不把事鬧到不可收拾是不可能離開的。求名嘛,鬧的越大越好。和記這邊,一招失就是步步錯,落了後手,想解決這事,怕也真是有些爲難了。現在這境況,要是我也只能叫五城兵馬司把兩端封鎖,不叫更多的人過來。這樣的天氣,站着不動就是一身汗,時間久了,幾個老爺累了,自然就偃旗息鼓了。”

“這確實也是辦法,就是有些太憋氣了。”

秀才無所謂的道:“自己個沒有想到的事情,就只能自己承受後果了。”

周奎讚道:“相公說的明白,和記一直是有辦法的,坊間有什麼事都能提前知道。眼下這事,是幾個舉人突如其來,這事還真的是沒有辦法提前知道。至於相公,我看你明年定然高中。”

明年就是天啓七年,也是鄉試年,去年是會試年,隔一年是鄉試年,再隔一年又是會試年,如果沒有什麼突發的情況,科舉就是這樣不斷的輪迴轉換着。

“在下出門遊歷,夏末回家,天冷好讀書,明年秋闈還早,但願如老兄所言吧。”

“遊歷這麼久?”周奎笑道:“看來相公對明年鄉試不怎麼放在心上啊。”

“在下倒確實受過一些朋友的擡愛,但有誰敢對鄉試掉以輕心?遊歷北方各處,不過是心中憂急,在家也讀不好書的原故啊。”

周奎會意點頭,看來這個秀才相公也是一個相當機敏的人物。這樣的人對接觸到的消息接收消化的很快,他們會感覺到一種危機感,親自走一走看一看,主要就是爲了梳理脈落,確定自己心中所思。

這樣的人一般都會走在風口浪尖上,將來很可能是一個出名的人物。

“相公四處遊歷,有何所見?”

“將驕兵墮,軍紀敗壞。官如狼,吏如虎,天災頻繁,民不聊生。”

周奎一滯,他的見識雖廣,但畢竟見識不深,也沒有到北方的軍鎮各邊境地方走過看過。眼前這書生可是遊歷過薊鎮宣府地方,礙於時間和資金,他沒有辦法到大同和陝西甘肅等地走一走。

這個書生其實是仰慕前賢,孫承宗身爲大學士督師,鎮遼期間寸土未失,並且使虜騎數年未越境一步。

這個成績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相當複雜,但不可否認的是孫承宗的威名震懾住了後金,就算大明是紙老虎,在當時有名臣,重將,重兵的情形下,努兒哈赤不會貿然到遼西來冒險。

孫承宗其實也算是僥倖保住了令名,如果天啓六年年初是他在的時候面臨後金主力大軍的攻擊,各將可能不會有意不打,但其實敢不敢打,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

“有這般嚴重麼?”周奎心有不甘的問道。

秀才搖頭一笑,說道:“比在下說的要嚴重的多。”

“受教了。”這時周奎看到王發祥出來了,當下拱了拱手,又把注意力放在和記商行的門口去了。

那個秀才也不以爲意,他也是來看和記怎麼處理這事,對明年的鄉試他沒有說實話,鄉試其實他還是有把握的。

北方的文教原本就遠遠不如南方,象是浙江和南直隸的一些地方,鄉試人數相當的多,而且很多都已經是成名的名士了,比如當年的徐渭徐文長,那是何等的大才人物。結果就被鄉試給涮了一生,不管怎樣都邁不過那道坎。

能在江浙過鄉試關的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精英中的精英。明清之際,中國的精華覈心部份其實是有北往南轉移着,不管是經濟重心還是文化,其實都在由北及南。從進士榜到狀元榜,浙江和南直隸,也就是江南,還有福建這三個省遙遙領先,江西原本也很牛,在明清時逐漸落後了,但仍然是科舉最重要的大省份之一。

在這些地方想出頭,那是難之又難了。

但在這個秀才所在的河南,北人中的精英實在相對有限,鄉試時的竟爭對手是什麼水準,這個秀才也相當的清楚。

他十幾歲時就飽覽羣書,能夠出口成章,被家鄉的人譽爲名士,二十歲左右就中了秀才,這也相當的不容易了,至於鄉試,也未覺得如何之難。

鄉試是要考的,中了舉人之後好處多多,可以守住家業不被小人覬覦。秀才的家族是從外地後遷過去的,在此時的中國這種外來戶最容易被人欺負。

其實就是幾百年後也一樣,一個村落如果只有一個大姓,那些雜姓小姓,特別是遷入時間不久的肯定是最受欺負的。

有什麼髒活累活,肯定優先派給這些外來小姓,不服?不服你可以走啊。

所以宗族在幾百年後仍然有一定的活力,並非由來無因。

中了舉人的家族,最少是有自保之力了,要比生員強出許多。

至於中了舉人後是不是要繼續考進士,這個秀才還沒有想好。

表面來看,大明尚且穩固,但秀才認爲大明已經是危如累卵,隨時可能因爲某件事情沒有做好就轟然倒下。

他遊歷了幾十個州縣,到處看到的都是饑荒和貧困,士兵們都領不到充足的糧餉而滿腹怨言,百姓更是已經掙扎在生死線上了,很多地方是官府倡導大戶救濟,也有朝廷的賑濟糧,雖然不足但勉強可以果腹。

到了夏天時人們可選擇的吃食多了,並且夏秋時農活多,地方人心逐漸安定下來。

就秀才眼中所見,大明真的是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就象是一堆乾柴已經越堆越高,一旦有一天火星落下去,就會燃燒起沖天大火。

一般這樣的亂世從爆發到塵埃底定總得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秀才還不到三十,感覺自己還可以從容鄉居,養望觀察,一旦確定誰有鼎定新朝的希望,那時候再談投效也不晚。

第三百二十五章 披甲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三百二十五章 披甲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六百九十七 路途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二百章 各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厚甲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千七百章 撲空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四十章 馬車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四百章 異景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發條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糧第六章 堵路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四百九十五章 祝禱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紅雲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槍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
第三百二十五章 披甲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線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三百二十五章 披甲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六百九十七 路途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六百零三章 上船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二百章 各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厚甲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罵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千七百章 撲空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四十章 馬車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紅旗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四百章 異景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發條第九百九十三章 無糧第六章 堵路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約第四百九十五章 祝禱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見官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局面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紅雲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槍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