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

黃玉成道:“舍弟說,主要還是用燒荒和飲用開水,營地用石灰水消毒和隔絕病人羣等辦法,要說治療,暫且只能治癒病況較輕的病人,對重症病人,還是隻能束手。”

張瀚道:“這樣也算不錯了,隨着人員漸多,開出來的地方也會多起來,邊開,邊控制,除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他又看向黃玉成,鼓勵道:“玉成有何事,可以直言。”

黃玉成道:“還是與臺灣事有關,舍弟言道,臺灣那邊的種稻容宜,更容易的還是種番薯。軍中有人帶番薯過去,原本隨意種植,只當是玩笑,誰料番薯長的極大,生長的時間也比在大同時減了近一半時間,長出來的番薯又大又甜,味道極佳……”

“是這樣,我還沒有接到正式的報告。”張瀚初聽之下有些意外,不過一想也就釋然。

臺灣那種地方,水稻一年兩作,一次生長週期是一百二十天,一次是一百天,一年兩熟,產量極高,後世被稱爲海上糧倉,其稻米產量可以養活全島綽綽有餘還能出口。氣溫高,每年日照充足,氣候潮溼多雨,足以灌溉農田,就算沒有現代農業都是一個很容易養活很多人的好地方。

其農業十分達,水果產量高味道好種類多,不過在臺灣展的早期,除了水稻之外,最重要的作物還有三種:茶葉,甘蔗,番薯。

哪怕是三百年後,很多臺灣人的記憶中都有番薯,這是臺灣百姓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又大又甜,難得的好東西。

甘蔗也重要,臺灣那邊早就得到指示,大量種植甘蔗這種經濟作物,糧食夠吃就行。

臺灣一直到清末民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就是白糖,甘蔗榨糖販賣到海外,從明末就開始了。後世的人很難想象,在這個時代,不僅鹽是朝廷控制的最緊俏的商品,白糖卻是比鹽還稀少昂貴的奢侈品!

“黃玉安的信,我也看了。”孔敏行道:“臺灣那邊,可能是現在控制和開墾出來的土地範圍並不大,所以對新作物的種植並不熱切,並沒有正式的公文過來。”

張瀚看着孔敏行,說道:“確實是如此……目前在我們的努力之下,和裕升並不缺糧。”

“但臺灣遲早是要大規模遷民定居的。”孔敏行道:“凡事不預則廢,現在那邊和裕升的人還不滿萬人,糧食隨便種些稻米就夠了,如果有十萬人乃至二十萬人呢?可能十年之後就有此數。我知道文瀾的計劃,在北以草原爲主,徐圖擴張,只要大明不內亂,文瀾是不會親啓戰火做亂臣賊子的,而臺灣原本非中國之地,與草原的情形相同,遷民數十萬,又有海貿之利,再復以農耕爲基,說句大逆的話,自立的根基怕是比草原還要強的多。如果以臺灣爲基業,興師爭南洋,沒有農耕就象是無根之木啊。”

“另外,”孔敏行熱切的道:“甘蔗種植,我亦很有興趣。我想,這裡的棉田我再看顧幾個月,留下玉成等人就足夠保明年的棉田種植,我帶一些人到臺灣,主持開墾和試種番薯等事,把那邊的底子打好,將來就是立業之基。”

張瀚頗爲無奈的道:“你剛剛一開頭,我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所以你在盡力阻攔啊。”孔敏行笑的很歡,這樣的生活,一個農學專家和愛好者還有辦法更滿足嗎?

“如果至之兄一定要去。”張瀚無奈的道:“還是把家小接過來吧,這樣替和裕升奔波,朝廷那邊是瞞不住的。”

和裕升大出風頭以後,徐光啓親自又寫了兩封信給孔敏行,當然是勸他遠離漩渦,不要和張瀚以及和裕升牽扯太深。

目前爲止,孔敏行還可以說自己是貪污錢財,受聘於和裕升,專注農事不及其它。但如果再去臺灣這樣的地方替和裕升經營海外的領地,這種說法必然不會見諒於朝廷諸公。

在這個時代越久,張瀚就知道不能小視這個時代的人才,可能他們侷限於思維方式對張瀚的崛起準備不夠,暫時還拿不出辦法,但如果涉及到人心詭詐之事,張瀚不敢小瞧任何人。

大明的士大夫中有足夠多的聰明人,只是礙於各種原因沒有把精力用在國事上而已。

“也好。”孔敏行思索片刻便答道:“舍下也沒有什麼財貨拋不開,拙荊原本就看着一兒一女讀書而已,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聽說嫂夫人不願令子女到學校學習?”張瀚拿孔敏行打趣道:“當爹的是雜學大家,結果兒子只能純儒出身,誰來接衣鉢呢?”

“拙荊在此事上十分固執。”孔敏行無奈的道:“一提此話,她便說我已經無法從正途出身,只能如此,而兒子少而聰慧,將來好歹要中進士,替我們掙個功名封誥回來。”

這也是當時的人的普遍想法,如果父親中不得進士,兒子中了,父母一樣能得到虛贈的官位封誥,在很多事情上與平民百姓不同,比如墳墓的規制和日常的一些禮儀,現在民間的空氣鬆泛了,在大明中期之前,官員的身份和平民就是有一條十分明確的鴻溝,包括大門的開間大小,穿着衣服的顏色,日常的用具款式等等,孔敏行的舉人身份只是介乎平民和官員之間,還算不得真正的貴人。

“這也是人之常情。”張瀚安慰道:“朝廷的名爵貴重,尤其以文官爲最,尊夫人不願至之兄受武人職司,並不足怪。”

象茅元儀那樣的士子任武職,並且一路做到副總兵是異數,而且茅元儀連秀才都不是,很多舉人可以接受贊畫的名義,但主要還是當幕僚撈取功能,然後被舉薦爲文職官員,象孫元化就是走這條路,一樣的舉人身份照樣能做到巡撫,比起當個副總兵要強的多,大明文貴武賤不是說說的,總兵在巡撫面前不要說座位,連站着也是賞賜,巡撫不悅,總兵便得跪下答話,象李如鬆這樣的強勢總兵,總歸只是異數。

孔敏行沒有出聲,他指指大道,說道:“塘馬。”

插着小紅旗的塘馬終於趕到了地方,停步之後,便是大聲道:“稟報大人,大青山堡急報,北上使團和獵騎兵從北邊返回了。”

“好,大好!”

如果說張瀚最近有什麼煩心事情的話,毫無疑問就是使團的消息,就算是路途遙遠,可時間也是拖的太久了。

公事之外,還得向三叔公交代,死了一個張續宗,如果續文再死掉,張瀚不知道怎麼對老人家交代,很可能張學曾接受不了事實,老人家身體原本就不是很好,如果是這樣的結果,叫張瀚情何以堪。

“具體消息如何?”孔敏行也很關切,北上的使團關係着和裕升將來的重要商道,誰都知道未來數年內和東虜的貿易通道是肯定會關閉的,光憑海貿未必能消化掉北方的利潤,而且所有人還不知道,幾年後大明北方會陷入嚴重的戰亂,最少大半個陝西和山西,還有河南等處烽火處處,不要說商道了,百姓都易子而食了,還怎麼做買賣賺錢?

北方商道和臺灣一南一北,現在看來都是十分要緊的。

張瀚掃了幾眼塘報,笑道:“甚好,北方使團全部安然返回,在獵騎兵和使團的雙重威脅下,土謝圖汗殺白馬與咱們盟誓,日後漠北的商路又可以重開了。”

孔敏行大笑道:“好,太好了。”

“嘿,殺白馬盟誓!”張瀚也大笑道:“虧袞布想的出來。這樣也好,他們算是主動對咱們輸誠了,我得派個足夠重量的人過去,給他們一個面子,然後漠北三汗乖乖的再過來和我見面,表示臣服,這樣大家就算是談妥了!”

孔敏行笑而不語,這樣的事情他不會參與的。

“嗯,當然是李遵路過去……”張瀚興奮之意難掩,不管漠北那邊打的是怎樣的主意,但只要商路重開,和裕升能去建兵站補給,就是說能去建堡,那邊的堡當然不能建的如漠南這邊這般稠密,物資沒法調送,人員也不充足,相隔太遠,以現階段的人力物力根本辦不到的事情,但只要能建就是有用,少建一些中心堡,再建一些堅固的軍臺當兵站補給點,這樣慢慢吞食滲透,漠北真正落入和裕升的掌握之中也是遲早的事。

等袞布他們醒悟過來,這一次漢人過來與以往完全不同時,恐怕已經是無能爲力了。

一想到這一點,張瀚就沒有辦法不激動……一切都是徐徐展開,在這個時代他已經掌握了半個草原,以漠南爲核心,積極遷移漢民,以少量人手和貿易手段控制漠北和套部乃至西域,然後趁勢而起,與最兇惡的敵人搏殺,雖然目前來說女真人還遠在天邊,雙方只是在微不足道的戰場上有小規模的廝殺,但最少在目前來看,張瀚所做的一切都有充足的回報,漠北的臣服叫他感覺自己的佈局十分有效,叫他更爲自信,也更覺得自己掌握着非凡的力量,一舉一動可以影響到那麼大的地方,掌握着無數人的命運!

一種風雲激盪,凌於絕頂的感覺,油然而生!

“我們趕緊回青城。”張瀚深吸口氣,說道:“準備一下,我要親自北上去迎接使團。”

“敢不從命。”孔敏行微笑着道。

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十一章 交易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委任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輜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一百三二十章 衝擊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二十章 羣狼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滿意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二百零二章 新槍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一百七十二章 運氣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一百五十六章 瀋陽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七百六十二章 歡呼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豪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五十六章 入城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遇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五十章 綁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四百六十六章 拖行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縱帆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決心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四十章 馬車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好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
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十一章 交易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市場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勁射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委任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輜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一百三二十章 衝擊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二十章 羣狼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滿意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二百零二章 新槍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議餉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過河第一百七十二章 運氣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一百五十六章 瀋陽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七百六十二章 歡呼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豪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五十六章 入城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遇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五十章 綁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四百六十六章 拖行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縱帆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決心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四十章 馬車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好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