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訪客

“大人,”王祥匆匆進屋,對張瀚道:“內閣那邊正式明諭旨了,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孫承宗爲新任遼東經略,皇帝賜尚方寶劍,銀牌,銀幣,蟒服等物,諭孫承宗不必返京,直接就在遼西上任。≯≧中文≤≤≦≦≤≤≦≤﹤王在晉轉任南京兵部尚書,已經離開了山海關,也沒有來京陛辭謝恩,乘船直接往南京去了。”

張瀚揉揉眼眉,笑道:“王在晉來謝什麼恩,他不跳腳罵娘就不錯了。”

王在晉這一次是被孫承宗從頭羞辱到腳,這股怨氣極大,哪怕同屬東林一脈也消解不了,崇禎年間,孫承宗在遼鎮的軍務多有失誤,特別是馬世龍和魯之甲的那場耀州慘敗,更是被王在晉猛攻,估計一直到死,王在晉也沒有原諒孫承宗。

“總督王象乾和巡撫閻鳴泰都還在位。”王祥道:“不過根據成方那邊的情報,孫承宗對此二人亦有不滿,王象乾與王在晉一樣,都主張放棄關外之地,閻鳴泰則無真材實學,又是三黨之人,近來有投靠魏忠賢的跡象,孫承宗怎會容他?再者,閻鳴泰在上次會推中被推爲遼東經略,孫閣部現在爲經略,他爲巡撫,內心怎會服氣,朝廷就算爲了這個,也會把閻鳴泰先調走的。”

“不錯,分析的很好。”張瀚讚道。

這已經是張瀚來京師的第三天晚上。

宮中並沒有傳來天啓要見張瀚的消息。只是魏忠賢派了太監來,說是已經奏明皇帝,不過近來宮中事情特別的多,有幾樁需要皇帝親身參加的大型禮儀活動叫皇帝脫不開身,就算能脫開身,前頭還有幾個要上任的總督和巡撫等着陛見,兩個新任的侍郎也在引見範圍之內,還有十幾個京卿,十幾個京營和外任的參將以上的武官,這些文武官員只有少數人夠資格單獨引見,多半都是按批次被帶到宮中與皇帝見面,一般是寥寥數語,囑託其安心任職,臣子叩辭,只有少數的大員會被問到具體的施政方略,有一些總督會把自己的想法寫成夾片,由皇帝先行閱看,然後在見面時當面陳說……這些人和事哪一樁也比張瀚重要,張瀚也只能安心等待。

夏希平道:“底下遼東最要緊的事就是十三山,成方他們現在怎樣?”

王祥道:“十三山暫且不會被攻破,糧食還夠,山民十分剽悍,難民中有不少參加過團練,也有簡陋的兵器,楊二和成方等人的部下都有咱們和裕升出的兵器,十分精良,建虜想從正面攻上山去,代價太大,他們不會這麼做。”

張瀚道:“關鍵還是看孫閣部援助十三山的決心大不大。”

王祥道:“目前的消息就是孫閣部命祖大壽派遣一支兵馬向十三山出,看看能不能突破包圍,對山裡加以援助,不過所派兵馬並不多,只有兩千步騎,這一點兵馬怎夠?”

夏希平思索着道:“看來還是朝廷新敗之餘,就算孫閣部也沒有信心再和建虜野戰,現在他們最想做的就是修築寧遠城防,然後寧遠,覺華,山海關互爲犄角,中間再修築軍堡墩臺,我聽說還打算修一條二百餘里的邊牆,這樣徹底把遼西和遼中遼東遼南故地隔開……鼠目寸光!”

夏希平語氣尖銳的總結道:“都說孫閣部是罕有的邊才,我看他也不比王在晉強到哪去,王在晉修新城與舊城加山中營寨配合,這樣的防禦足夠使建虜不能入關,孫閣部修寧遠再修無數軍臺堡壘,再加上練兵,一年所費數百萬,這樣拖疲朝廷財力,一旦有什麼變故,必定捉襟見肘,甚至會陷入無米下鍋的窘境,一旦生變,朝廷無財則無兵,或是再現藩鎮,此誠是亡國之危。”

夏希平對孫承宗的批評自然是有一些過份,連王祥也是一臉的不以爲然。最少王祥居住在京師,自孫承宗上任之後,京師人心就安定了很多,他覺得夏希平對這些不很瞭解,有些過於求全責備。

王祥有些不服的道:“依希平所見,就修山海關就行?”

“還有薊鎮啊。”夏希平道:“地圖上看很明顯,失廣寧後,建虜現在的目標就是統合蒙古各部,往下去的幾年,大明邊境不會有太大威脅,建虜不瘋,知道現在入關討不到好處,也佔不住腳……他那幾萬人,搶下遼東已經是快撐死了,就算山海關叫他打下來,一路過來,永平遵化三屯營,再到昌平居庸關古北口,再到保定,想佔京師這四周的要害不打下來怎麼攻?不一路設兵防守,他後勤怎麼保障,靠一兩萬戰兵攻克京城只有一種情況,那便是城中人心盡散,主動開城投降,不然的話京師這樣的雄城憑這一點兵力能打下來?現在要緊的就是充實薊鎮,不能叫他們聯合蒙古,如果努兒哈赤下一步把蒙古人捆綁在一起,再多募漢軍充實其部曲,十年之後他們從兩萬戰兵到十幾萬兵,蒙古盡爲其所有,那時大明才真正有亡國之危。現在就害怕山海關失守,想着在寧遠一帶再修邊牆,這不是鼠目寸光是什麼?”

“呃……”

王祥一臉窘迫,他一個拍花子的喇虎,現在的軍情分站的頭子,關心的時政軍務層次實在有限,夏希平說完之後,他的腦子已經轉不過來,完全不知道夏希平在說什麼了。

倒是李國賓,兩眼炯炯有神,聽的十分入神,最終還嘆了口氣,也不知道爲什麼。

張瀚笑着道:“希平行了,有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將你放在孫閣部的位子上定然不如他做的好。”

看夏希平有些不服,張瀚正色道:“能叫朝野信任,能統合前方的力量,能鎮住丘八和那些文官同僚,並且恢復前方將士的士氣,保障糧餉,操練兵馬,將城防推出幾百裡遠,這已經是做的很不錯,很不容易了……”

孫承宗的成就就是張瀚說的這些,雖然現在他還沒有做出來,但是在幾年之間把殘破的遼西防線推前了幾百裡,穩固了寧遠收復了錦州等地,練成了幾十個營的關寧軍,修了過百個軍堡驛站,把天啓二年最危險的局面給扳回來不少……不過也正如夏希平說的,孫承宗做的是無用功,而且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只是不管怎樣,拿這些來指摘孫承宗是沒有意義的,在當時的士大夫官員之中,其實也找不到比孫承宗做的更好的人選了。

至於說王在晉的辦法對,也只是夏希平這樣置身局外的青年人會這麼認爲,孫承宗上任後京師人心的安定就說明一切,有時候正確的戰略並不能實行,是因爲太多的人都在戰爭迷霧之中,只有擁有至高權力者如果恰好能看透迷霧,那麼才能選擇一條最正確的道路去走,而天啓皇帝只是一個剛踐位不久的青年,對他有這種指望也是不現實的。

只能說大明末年的歷史和所有的末世王朝一樣,每一個歷史拐點都在往滅亡的道路上走去,並沒有第二種可能。

“十三山的事,我們也是早就有計劃,過一陣就可以動了……”張瀚對王祥道:“現在要緊的還是十三山自己要和寧遠取得聯絡,保持相對穩定的渠道,不是隔一陣派幾個細作跑過來,這樣朝廷和寧遠守備的文武官員都不會當真。”

“大人,有客人。”

劉吉匆忙趕過來,在外叫了一聲後推門進來道:“工部郎中萬景萬老爺來拜。”

劉吉手中還有拜帖,大紅封套的拜帖很正規,內裡書寫着這個萬景的姓名和字,還有籍貫一類的簡單資料。

這種拜帖等於是時人的名片,最少從形制到功用上,和後世的名片幾乎沒有太多區別,只是後世的名片上會有電話號碼一類的東西,而此時的拜帖上並沒有。

“這人是你們常打交道嗎?”張瀚想了一想,這個工部郎中並不是自己的舊識,以前他和李慎明一起經營京師的官場人脈時,似乎也並沒有和這人打過交道。

劉吉擦了擦汗,說道:“這位萬老爺應該是李先生認得的?”

李國賓此時道:“萬景是江西南昌人,也是和我家的祖籍一樣,以前和裕升的生鐵要進工部,打點各處的關係,我和這人攀了鄉親,送過他五十兩銀子,此外一年的冰炭敬照常例給他,今次前來,倒不知道他爲什麼。”

“五十兩?”張瀚笑道:“國賓你出手很小氣啊。”

李國賓笑道:“我當時要送他二百兩,結果這人說太多了,出規矩太多他不能要,結果就收了五十兩,他的冰炭敬我就有數了,就按六部郎中的規例送,他倒是都笑納,每次還會和我小酌兩杯,人麼,是個老好人,並無壞心。”

“好。”張瀚放下手中看的公文,說道:“既然這樣,就去客廳見見人家。”

衆人都是起身,王祥在前,李國賓和夏希平一前一後簇擁着張瀚出門,各人推門出來後一陣涼風吹來,都是感覺精神一爽。

“再過兩個月天氣就轉涼,”張瀚道:“那時是十三山最關鍵的時刻。”

他想了想,對李國賓道:“國賓,十三山的事,交給你去,如何?”

李國賓道:“其實我更想去招遠,不過,時機不到,去寧遠也好。”

張瀚笑道:“招遠過幾年再說吧……”

李國賓對招遠的金礦興趣極大,他考察過多次,如果和裕升拿下來,憑着和裕升的能力,把蔡九從遵化鐵場弄到招遠,一年最少可以採淘出好幾萬兩黃金,利潤豐厚,唯一的滯礙就是招遠本地的士紳,也不是不能解決……不過現在確實不到時候,李國賓再次遺憾的嘆息一聲。

...

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七十九章 遠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調防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夜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論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組第五十四 私刑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五百八十一章 名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激烈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一千零二章 財貨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見親第六百四十七章 說字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團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二百零一章 官袍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五百九十八章 搶粥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
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七十九章 遠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六百六十五章 險坡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力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調防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夜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論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省悟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組第五十四 私刑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五百八十一章 名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九十九章 重賞第五百零六章 招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激烈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六百二十六章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一千零二章 財貨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見親第六百四十七章 說字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團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二百零一章 官袍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七百七十一章 沙患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五百九十八章 搶粥第一百三十四章 炒花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髒活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