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

周耀眯着眼,看向青城北門的方向,若有所思的道:“不怕他出來,就怕他不出來。”

傍晚的草原不似中午時陽光那麼熾熱,象是把人放在烤架上烤那般炎熱,太陽已經快成了一個大火球的形態,從周耀等人所在的地方看向城池,只能看到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似乎在城堞之間還有一些架設好炮臺的火器,對這些火器衆人沒怎麼放在心上,這些老火器估計是俺答汗當年弄到手的,年紀怕是比在場所有人都要大的多,最少都有幾十年的歷史了,這些老掉牙的玩意,也虧蒙古人擦了又擦,堂而皇之的鄭重其事的搬到城頭上頭,當寶貝一樣供奉起來。

周耀的話沒有人立刻回答,軍官們都是各有各的位置,軍政官聶磊在戰事上不發聲,軍法官也不過問打仗的事兒,只有團參謀官和幾個年輕的參謀一直跟在中軍裡頭,隨時好拾遺補缺,可眼前的事情再簡單不過,不是一就是二,蒙古人出來不出來,隨機性很強。

參謀官王薔想了想,半響過後給了一個模糊的回答:“這得看習令色的心氣高不高,是躺下挨捶呢,還是垂死掙扎一番。”

周耀輕輕點頭,說道:“和朵兒指揮那邊知會一聲,兩團隨時準備配合,也準備支應南邊的中央戰場。”

“銃騎兵也就是嚇唬人還行。”一個軍官大大咧咧的道:“叫他們幫咱們照看着左右兩翼,防着被北虜突襲也就是了。突騎衝刺,摧鋒破陣,還得看咱們槍騎兵的。”

這話說的叫所有軍官都是贊同,連軍政官聶磊也只是眼瞟了這個軍官一眼,並沒有勸阻或是斥責。

軍種之間別苗頭爭高低由來也非一日,槍騎兵們自視甚高,難道銃騎兵們就是善男信女?只要不影響彼此的配合,私底下說一兩句滿帶傲氣的話,並不爲過。

周耀沒有理會,繼續用望遠鏡觀察着城上的情形。

蒙古人如果真的有心氣,很應該在這個時候出城來打一場了。騎兵是破除敵人包圍的最佳利器,但需得有收有放,不能把本錢一古腦的賠上來。

就象當年的瀋陽之戰,明軍坐擁堅城,但爲了不使敵軍順利合圍,總兵賀世賢還是帶着精銳騎兵出城邀戰,但賀總兵勇則勇矣,親手殺死了二十多個建虜騎兵,其中不乏最精銳的白甲,可想而知賀總兵的個人武力有多高。可身爲守城的主將,把精銳全帶出來浪戰,最終自己被包了餃子,死在城外,這導致守城兵馬大敗,諸將無主,自己一團混亂下又被潛藏的奸細打開城門,一座無比堅固,耗費巨資修成的堅城,就這麼被女真人輕鬆拿了下來。

守城的蒙古貴族如果有經驗,應該在此時率精騎出戰,驅離距離過近的商團軍哨騎,兩軍前鋒交一交手,給商團軍一些壓力,不使其過份迫近城防,無法距離過近的佈下營防,對城池形成真正的合圍態勢。

古來爭戰,不管是攻城還是守城都有一定之規

,大家都有相當的經驗,可惜從城頭的動靜來看,北虜是不會出來送死了。

“準備紮營吧。”眼看太陽從一團光果真變成了大火球,周耀神色不動,並沒有明顯的失望之色,反正攻城之戰,不太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

張瀚是天黑前趕到的,簇擁他前來的中軍將士已經準備點燃火把照亮,還好大營在望,營中燈火通明,人們鬆了口氣,等對了口令,營門大開,諸將迎着張瀚進入大營。

大營中還有相當數量的民夫,輜兵們要準備很多事情,安營時的苦力活是不少臨時徵調來的民夫們在做。

張瀚進營時,全營將士歡聲如雷動,民夫們也多半見過他,但人們還是很好奇,不少人盯着張瀚看。

馬是一匹大青馬,張瀚本人身高也很高壯,但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種身高九尺的昂然如天神般的神態,表面一看,也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代北青年的模樣。

張瀚身邊的人很容易忽視他的年齡,然而第一次見到他的人,毫無例外的被張瀚的年齡所驚,不管怎樣,看起來就是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人的模樣,高壯,相貌中人之上,並沒有太出奇的地方。

只有張瀚左顧右盼時,兩眼凜然若有神光,人們纔會稍有敬服,不少人情不自禁的把身子躬了下去。

人們對張瀚的崇拜和敬畏是發自內心,甚至是烙在了骨子裡頭。

除了他,沒有誰敢相信眼前的奇蹟是別人能做到的,大明九邊八十九萬邊軍,哪個邊帥敢拍着胸脯說能夠深入草原,徹底打敗北虜,並且拿下青城?

就在去年,套虜還深入延綏鎮,擊敗了當時的延綏總兵杜文煥,拿下了三座邊城,杜文煥因此灰頭土臉,要不是朝廷在遼東敗的更慘,不想在西邊節外生枝,恐怕杜總兵也沒有辦法成功移鎮到大同,早就被朝廷派來的錦衣衛給捉到京師下詔獄去了。

就是眼前這個高大普通的青年做成了這麼大的功業,而此時穿着一身普通的灰袍,連個標識也沒有,但全軍上下這般穿戴的也就是張瀚一人,這種普通反而成了最大的不普通,等張瀚正式進了營門,將領們簇擁過來時,民夫們才漸漸散去,而他們的眼中還是不乏崇敬之色,很多人雖然粗魯不文,可是他們也明白,自己置身在一個浩大的歷史場面之中,以後編出戲文來,自己回到村裡,在莊上和一羣閒上也很可以吹噓幾句,張大人下青城時,俺可就在他身邊看着哩!

“明日還有三個團二十一個輜兵大隊趕過來。”孫耀見了張瀚立刻就彙報道:“這樣全軍超過六萬人,連民夫八萬人,相比守城的北虜,估計應該有一倍以上的人數優勢了。”

張瀚一時沒有說話,藉着一點點的落日餘輝,他在打量着這座城池。

青城,歸化城,大板升城,不管這城池叫啥名,最終都是要落到和裕升的手中了。辛苦數年,這是最早的

一顆果實,現在終於熟透了。

往下去還有更多的挑戰,更頭疼難辦的事,敵人會一個比一個強大,但眼前這座城池代表了俺答汗和他的四十萬部下的最高成就,也是全體蒙古人的驕傲,現在這座城池就在張瀚眼前,似乎他伸手一摘,便可以落入手中。

“城體以青磚全包,果然怪不得叫青城。”

儘管在此前已經多次到過這個城池,張瀚似乎還是頭一回見到一樣,仔仔細細的打量起這座城池來。

方圓不大,也就是內地一個小州或縣城的大小,但在四野皆是草地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這座城池毫無疑問是一個奇蹟,也是當時土默特部落實力的象徵,因爲整座城池都以青磚修築,而城後不遠就是綿延數百里的大青山,當天氣晴好時,青色的城池掩映在青色的羣山之下,四周全部是青色的草原,所以當城池修築完成後,這座城的名字也就被蒙古人稱爲庫庫和屯,也就是“青城”之意。

“那尖頂就是銀佛寺吧?”

孔敏行是頭一回看到青城,他的眼中滿是好奇之色,指着一處露出金頂的建築向衆人發問。

“正是銀佛寺的金頂。”孫敬亭在草原上受過傷,在青城住了近兩個月,城中的建築他最爲熟悉,當下先答道:“這座寺最爲高大氣派,供奉的佛像也多。寺中經常住着活佛講經,城中的貴人們排着隊去聽。”

“北虜多信黃教或紅教。”孔敏行嘆氣道:“俺答汗修此城時,尚且多次威脅到我大明京師的安危,現在卻是被我大軍圍困,我看,當初修城時,俺答汗是萬萬想不到有今天吧。”

“當時也只是落日餘輝而已。”張瀚微笑道:“就算故元時自順帝北竄,蒙古就完了,這是大勢。此後的也先,達延汗,俺答汗,不過是一種慣性,若不是嘉靖年間武備不修,朝綱敗壞,俺答汗哪有猖狂的機會。”

張瀚面露沉思之色,所謂歷史的慣性不止是兩個國家或民族之間的關係,很多事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在歷史的大勢之下,有不少螳臂當車的人物,比如自己,現在做的這一切好象都挺成功,可是在大勢之下是漢人武力的衰落,精神的傾頹,還有中央集權制王朝的沒落……這就是大勢,集權王朝的弊病在明清兩代十分明顯,到了清朝更是集各種弊端爲大成,自己現在做的一切,究竟只是歷史大勢下的小插曲,還是能隻手擎天,真的挽回天傾?

張瀚轉過頭,問負責中軍的趙世武:“立營之後,可有什麼困難?”

張瀚沒有想太多,可能是他細胞裡沒有太多的哲學因子,也可能他已經習慣了真如商人一樣,看到大勢,從容布子,默默着手一件一件的去做事,經營遼東,布子在皮島和寬甸,還有十三山,布子在臺灣,遠到俄羅斯,他的商業帝國已經初顯雛形,草原上的實力無可動搖,不管未來如何,先一件事一件事的努力去做。

(本章完)

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四百五十一章 族兄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一千八十八章 開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六百一十一章 輪種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落水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七百六十二章 歡呼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傳授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對陣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七十九章 遠來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一百七十章 南北第一百零九章 忙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高舉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將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百三二十章 衝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鳴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九百章 後退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
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響箭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四百五十一章 族兄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一千八十八章 開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六百一十一章 輪種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落水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四百三十九章 刮目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打狼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七百六十二章 歡呼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傳授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對陣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八百九十三章 定律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一千六十五章 爭吵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強大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七十九章 遠來第七百五十章 潮水第一百七十章 南北第一百零九章 忙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斷掌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高舉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七百七十二章 風向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將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五百二十九章 廢村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百三二十章 衝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悲鳴第二百九十九章 吉期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九百章 後退第七百零八章 反應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六百七十六章 雪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