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

周文鬱一臉耐心的道:“吳軍門與諸位將軍放心,以下官在遼西所見,只要關門遍佈兵馬,架起火炮,哪怕精銳如東虜者也只能鎩羽而歸。”

天空中又下起濛濛細雨,周文鬱又道:“下官願陪軍門大人和諸位將軍趕赴古北口,以略盡綿薄微力。”

有周文鬱這樣的態度和表示,也隱隱代表着遼西高層的動向和意見。

吳中偉已經信心俱失,只在喉嚨裡嘟噥了幾句,倒是王威精神抖擻的道:“有周先生在,末將心中都安穩了幾分。”

這也是將周文鬱當袁崇煥的幕僚看待,現在袁崇煥不僅在遼西擁有實力和巨大的聲望,在薊鎮這裡,也遠遠超過了老邁昏聵的吳中偉,人們甚至都在期盼朝廷能把閻鳴泰換走,把袁崇煥任命爲薊遼總督。

軍隊在細雨和泥濘中開拔,穿着草鞋的軍隊扛着被北風吹皺在一起的軍旗艱難前行。沿途有不少駕着車馬往京師逃走的官紳富戶,士兵們用陰鬱的眼神盯着這些人,他們的家小都是普通的百姓,沒有能力走出家門百里之外,在這種時候先逃走的只能是官紳富戶,他們有馬輛和騾馬,可以攜帶財物和吃食,足夠他們支撐到京師的城門之前。

而普通百姓只能留在家中面臨未知的恐懼,這種恐懼比敵兵已經打過來還要令人恐懼的多。而眼前這些殘兵敗將般的薊鎮將士加重了這種恐懼的心理,在三屯營往古北口的大道上有無數村落,其中不乏從遼東跑出來避難的遼民,在數年之前,他們就是在道路旁看着一支支軍隊邁着同樣疲憊和緩慢的步伐走向死亡的戰場,這種情形實在是發生過太多次,已經叫人從骨子裡感覺畏懼和害怕。

並不是畏懼這支疲敝的軍隊,而是畏懼在此之後會發生什麼樣令人恐怖的結果。

史從斌與商人同伴們一起觀察着薊鎮兵馬的調度,他們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也知道是和記商團軍主力壓境,集結在古北口外。

商人們與和記打了多年的交道,互相熟識,對和記兵馬前來並無畏懼和恐慌的心理,但史從斌搖了搖頭,說道:“其實不必如此驚慌,和記此來應該是以警告震懾爲主,如果真的一意要破關而入,張大人尚在新平堡,豈不是授人口實。況且,要破口也該從喜峰口,和記大軍重火器,古北口一帶山勢奇峻險要,不利於攜帶重火器行動,所以絕不會從古北口入關。”

“那就是虛張聲勢了?”

“如果薊鎮能頂住,恐怕和記的處境會更困難。”

“這樣就太迂了。我等恐怕也要早做打算。”

一羣商人也並不是很看好和記的行動,如果只是虛張聲勢,叫薊鎮上下看出來和記無心入關,那麼挺過這一關之後,薊鎮和朝廷會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來限制和記。

這樣的話,未來的局面反而會更加困難的多。

而和記真的打進來?

一羣商人俱是搖頭,他們也覺得不太可能。

史從斌心裡也如有一團亂麻,兩年前他正確選擇了一次,這一次他卻不知道該做如何的選擇。史家是世代的官紳世家,家族子弟稍有出息就讀書應試,他是一個沒出息的庶出子弟,爲家族經商賺錢成了他報效家族,和在家族內站穩腳根的最佳手段。

就算史從斌爲家族賺了大量的銀子,他在族中的地位仍然不高。

族中聚集祭祀祖先時,捧爵上香排名在前的還是那些有功名的長輩們,甚至子侄輩們,只要有功名在身就會排在史從斌之前。

史從斌只是一個沒功名的從事賤業的普通族人,由於經商有道而給自己掙得了不菲的家資,在家族中他飽受懷疑和排擠,和記已經成了他的依託與最大的靠山。族人不是沒有人想謀奪他這份產業,最終發覺和記方面的關係只能是史從斌來打點溝通,換了人就不行,這些貪婪的族人只能頹然放棄。

一面是三百年來的家國和忠孝傳家的詩禮書香世家,一邊是現實的銅臭味和優裕富足的生活,史從斌發覺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兩難境內,儘管他什麼也不能做,但還是在考慮再三,如果和記真的打進來,自己是選擇與和記合作,還是跟隨大明,誓死抵抗到底?

半年前人們對和記的反感和敵視已經差不多消彌怠盡,現在所有人都出於一種現實的考量,和記到底能不能贏,如果和記真的打進來,是跟隨大明還是順從和記?

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這方面的考量,所以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是十足的豐富。

大夥都在矛盾着,既希望和記能解決眼前的麻煩,又不希望和記過於強勢,甚至一路打進來。

總而言之,所有人都希望能維持住眼下的局面,又能跟着和記一起賺錢發財,也能保住眼下的太平局面。

這是個兩難的難題,史從斌都搖了搖頭,感覺自己太貪心了一些。

三屯營的營兵也終於開始大量開拔出去,城門口亂七八糟的擠了一堆的兵,旗幟半展不展的飄蕩在細雨之中,營兵們高矮不一,唯一的特點就都是相當的瘦,營兵裡沒有胖子,也不可能有胖子。

他們扛着破朽的長槍,穿着布鞋或草鞋,踩在泥濘之中發出吧唧吧唧的響聲,殘雪未盡,身上落着細雨,每個人都在唾罵着老天。

他們凍的鼻涕橫流,腳和手都是青色的,草鞋踩在佈滿殘雪的泥污裡無異是酷刑。

可是這些人也不可能買的起皮靴,他們經常領不到軍餉,也沒有機會搶掠民財,現在明軍的軍紀比十幾年後要強的多,況且他們就在薊鎮駐地,四周很多民宅裡住着的都是軍人家屬,就算下得了手,也搶不到任何東西。

這是一羣絕望的人,出城之後他們擺開隊列,凍的瑟瑟發抖,在把總和千總們的吆喝下勉強站成歪七扭八的隊列,然後跟着前方的隊伍,走在通州抵三屯營,又直抵永平和山海關的大道上。

這條驛道寬大筆直,維護的相當出色,因爲這是大明往遼西的通道,無數的兵馬人員都要從這條大道上經過,從甘肅陝西山西宣大調來的援兵也是從這一條大道源源不斷的走入遼東的戰場,從這裡走向死亡。

現在又是大股的薊鎮官兵從各處彙集到這條大道上,在道路一側是蜿蜒流淌的河流,可以運輸物資和用來給這些營兵補充水源,冬天的河面上佈滿了薄冰,由於出城的時間不久,還沒有人對那些冰水感興趣。

如果眼前的情形是一副圖畫,那麼畫面肯定是相當的壓抑,一羣衣衫襤褸,穿着破舊軍袍,前天才剛吃了一頓飽飯,身上藏着幾個饅頭或米飯糰的軍人,給家裡留了兩個月的生活費後被迫走向戰場。

他們不譁變就已經是相當有道德的人了,也說明大明的百姓普遍的吃苦耐勞和能夠忍受痛苦。

在無數複雜的目光中,整個薊鎮的戰爭機器轟然發動,但到發出警訊第三天時,纔有兩萬不到的營兵從永平昌平薊州各處出發,一起往邊牆開動。

到處都是在大道上走動的營兵,都是一樣的情形,所有人目光呆滯而木然,他們不是去打仗,更象是去送死。

看到薊鎮兵的表現之後,不安的心理席捲整個薊鎮防區,稍有身家的都開始出逃,不管是用車馬還是步行,只要能保證在沿途不被餓死就好。

整個官道上出現一幕幕奇景,一邊是開赴邊牆的營兵們,象成羣結隊的乞丐或流民,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扛着長槍,隊伍中隔百人左右就有一個騎馬的軍官在督促自己的部下抓緊趕路。就算不斷的有軍官吆喝和怒罵痛斥,這些營兵也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他們走的有氣無力,因爲在開拔之前他們就沒有吃飽,在駐營時也不知道今天有沒有飯食供給。

事起突然,各地的文官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況且很多人的共識就是,士兵吃飽了飯容易鬧事,而肚皮乾癟的他們,到了營地後多半就是想躺着節省體力了。

至於餓肚子的士兵到底會怎麼想,只要他們不譁變不造反,那就去他孃的了。

而與邊軍們逆行的就是逃難的人羣,相當多的車馬和步行趕路的人羣,攜老扶幼,哭爹喊娘。

事情已經過去兩三天,如果和記兵破口而入,差不多就要殺過來了。

所有人都懷着這種恐懼的心理,在趕路的同時還不停的看向四周,生怕那些和記兵從某個角落裡突然衝出來。

在人們的認識中和記兵馬比北虜還強,可能也更兇暴殘忍。

懷着這種恐懼的心理,往京師逃走的人羣走的可是比營兵們快的多了。

兩邊同樣是川流不息的人羣,一邊是慢騰騰的挪步,一天也走不到二十里路,一邊則是風塵僕僕的趕路,一天最少走五六十里,哪怕是扶老攜幼。

整個薊鎮象一口沸騰的油鍋被加了水,現在已經噼裡啪啦的炸響起來。

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新司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營區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六百零五章 糧道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落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九十章 窮追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二百二十八章 試水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
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新司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一百一十八章 阿成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營區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八百八十章 文明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效死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糧價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五百二十六章 印象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八百六十章 工業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六百零五章 糧道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落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九十章 窮追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二百二十八章 試水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衛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黑潮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火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軍營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