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

自從去年之後,察哈爾部與和裕升算是正式進入了戰爭狀態,雙方都沒有布什麼文書公告,張瀚是感覺沒有必要,另外也不願大張旗鼓的引人注意,而林丹汗一方保持着蒙古人質樸剛健的風範,可能壓根就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雙方在犬牙交錯的喀喇沁地界你來我往,小規模的戰鬥已經生多次,要按楊泗孫等大將的想法,乾脆就直接利用現有的兵力一路平推過去,林丹汗的丁口數字也就八萬左右,加上八鄂托克五部殘餘也就十來萬丁,和裕升可以出動三萬戰兵配合五萬輜兵,丁口數都和對方差不多了,何況在軍隊的質量上更是天差地遠。

但軍司肯定是把這種燥進的方案給否決了。

草原上打的不光是軍事,還有經濟和政治。

這麼大的地盤,馬跑一天未必見着幾個人,敵人若遊擊不戰,或是退避躲讓,軍隊光是進入察哈爾的地盤有屁用?

圍不到人,就象打漁沒用網兜住魚,一切功夫全是白費!

而想如在土默特蒙古那邊那樣的打法,以堡壘軍臺一路推進,在目前來說也是根本辦不到的事情。

後勤不可能,財力也負擔不起,人力更是不足。

沒有三五十萬民夫,幾萬輛大車,還要依託薊鎮和宣府兩鎮沿線出塞補給,這樣纔有可能完成這麼龐大的計劃,不要說現階段辦不到,就算再過幾年也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事情。

楊泗孫不甘放棄,在聽到傳聞之後,率領軍政和參謀人員,只在一個團屬騎兵連的保護下,跟隨商隊趕到格勒珠爾根城。

“北虜真是蠢的可以。”楊泗孫點評道:“有錢了給自己蓋大屋,也得給牧民點好處吧,他們倒是好,弄點銀子全他孃的蓋上佛寺了。”

王一驥道:“你這話可別叫他們聽到,小心和你玩命。”

楊泗孫哼了一聲,說道:“老子也不是不尊佛,進廟就燒香,就是他孃的不能理解把全部的財力用來修佛寺和養着那些喇嘛,他孃的,憑什麼?”

王一驥嘿嘿一笑,說道:“要不是他們這麼糊塗,咱們能到這?”

“這倒也是。”楊泗孫道:“咱們直接去補給點,休息之後去見奧巴臺吉。”

“老熟了人,”王一驥道:“咱們這一次白跑一趟,好歹叫這臺吉烤幾頭全羊,不然的話就虧大了。”

楊泗孫他們敢這麼輕率的進入北虜的腹地,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底氣,商隊一路過來都是在北虜部落中設有補給點,每個補給點其實都是軍情司的情報點,車隊也全部是輜兵押送,有什麼異常情況,早幾天前就會由各處的補給點的軍情人員送回來,輜兵們也早就奉命撤回來了。

在格勒珠爾根城中有兩個半多的輜兵大隊在這裡休整補給,這裡是最重要的補給點,也是最終站點,過了這裡再往前不到兩天路程就是貿易路線和裕升方面的終點站,女真人在那裡設有大量的帳篷區,用來存放物貨,小推車和馬隊不停的把貨物從這裡運往遼東。

在歷史上,晉商的走私規模一度也很大,不過他們是從張家口一帶出口,從在薊鎮的喀喇沁部落到內喀爾喀五部,再到科爾沁部,晉商只走很短的一段路程,更多的運輸任務是女真人和蒙古人自己負擔,由於貿易量低,蒙古人也缺糧的厲害,在袁崇煥督師期間蒙古人就曾設法向大明請糧,袁崇煥與其貿易,後來的重要罪名之一就是因糧資敵。

此時由於和裕升的運力充足,糧食源源不斷而至,對整個左翼蒙古也大有好處,最少在楊泗孫進入城中時,沿途的科爾沁牧民和少量的甲兵對他們都很尊重,有一些老牧人認得楊泗孫,知道這個將領是和裕升的高層,他們脫下氈帽,遠遠的向楊泗孫躬身問好。

“銃一團往巴林部那邊去了。”

進入補給點後,營指揮張春牛率人前來迎接,劈頭的第一句話,便是先說了銃一團的去向。

楊泗孫嘿然一笑,說道:“狗日的朵兒,他倒是積極的很。”

張春牛道:“師指揮的肩章是一顆金星,誰不想要?”

最近的前消息是銃一團,步兵兩個團,可能再配一個炮兵團來組建一個師直指揮,對這個新的師指揮,夠格竟爭的當然是團級指揮,現在是第六團的趙世武和銃騎兵第一團的朵兒,還有第七團的楊泗孫在竟爭這個師指揮的位子。

王一魁和李來賓還有李從業三人是當之無愧的師指揮,周耀也很搶眼,但他在商團軍的資歷不行,想從團指揮直接到師指揮,困難太大。

在戰線最東,目前就是這三個團,楊泗孫就是最有希望晉職的人之一,朵兒就是他最強力的竟爭對手。

楊泗孫瞥了老部下一眼,笑罵道:“做好你自己的差事,別的事你他孃的少操些心。你現在也是帶好幾千輜兵的人了,凡事多用些心罷。”

輜兵一個營便是好幾個大隊,一個團就五六千人,張春牛不習慣戰場拼殺,但上次救援十三山之戰打的很精采,已經從大隊指揮升到營指揮,估計下一步輜兵團指揮也不在話下了,軍司方面多次想把這廝調到戰兵這邊來,考慮權衡個人意願還是把張春牛留下來了。

“盧大富前一陣有信來。”張春牛一邊叫人上茶,一邊對楊泗孫笑道:“他們在臺灣乾的也不錯,解決了顏思齊部,戰船增加了很多,下面臺灣的局面會有很大改觀,我聽說軍司那邊也是很高興,對臺灣的觀感好了很多。”

最近生的大事之一毫無疑問就是臺灣的變局,張續文和鄭芝龍還有李平之等精兵強將赴臺,結果到了臺灣就遇上李旦逝世的大事,臺灣行軍司斷然處置,火拼顏思齊,吃下了顏思齊在臺灣的人手和地盤,由於李國助等人站在和裕升一邊,這事兒沒有引什麼不滿和反彈……不僅是李國助和劉香等人支持,在福建還有新上任的軍門大人鄭國昌也站在和裕升一邊,大約朝廷調鄭國昌到福建時,真的沒有想過和裕升在臺灣居然還有一塊基業,張瀚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在臺灣佈局,落子在先,朝廷失此一局,也並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在歷史上鄭芝龍就是在李旦死後,先弄死了顏思齊,然後接收了李旦在臺灣的人手和船隻,當然還有府庫裡的庫藏,實力一下子暴漲,然後擊敗了福建水師,在閩浙沿海無人可制,逐漸膨脹爲南方的海上大豪,和裕升此時的實力可是比歷史上的鄭芝龍強多了,有此起點,未來展肯定要比此前快很多,得到消息的軍司和軍隊高層無不欣喜異常,對常威的非議聲總算小了很多……臺灣可是有地圖在軍司的,那麼大的一個島嶼,島上只有一些土著生番,非行船不能至,大明也從未派官兵駐守,也不曾設立州府,現在島上已經有和裕升數千人,還有一萬多漢人在島上屯墾,很多人是把臺灣視爲一條退路,衆人跟隨張瀚已經是走上了另外的一條道路,萬一哪一天大明朝廷宣佈和裕升爲逆賊叛黨而徵調大軍討伐,如果事有不諧,臺灣真的不失一條退路,最少那裡的基業是不懼朝廷,更不懼天底之下任何其餘勢力的。

有思於此,臺灣那邊花些錢似乎也是值得的,非議的聲音一下子減小了很多。

楊泗孫坐下來舒舒服服的喝茶,嘴裡說道:“我當初帶的人,李守信一下子就成了一團指揮,現在更是獨鎮一方,孫耀主掌參謀司,湯望宗火炮指揮,你和盧大富也做到中層,大家一起勉力前行吧。”

張春牛微微點頭,說道:“指揮提攜之恩,屬下永世不忘。”

wωω☢ttκā n☢¢ Ο

楊泗孫笑罵道:“永誌不忘的該是我們大人對我們的恩德,這樣的話日後你可少說。”

張春牛有些尷尬的道:“大人在屬下心裡是天人一般的人物,怎敢和他攀扯上關係。屬下對指揮你是感恩,對大人是要以死報之的。”

王一驥在一旁坐着,這時插話道:“春牛是越來越會說話,怪道一直要留輜兵裡頭,聽說還想去軍政司裡,我看他也適合做這些事情。”

張春牛笑而不語,他就是有這般本事,和這些上官說話時能叫他們開心悅意,十三山之戰後人人都誇讚他是一個將才,只有張春牛自己知道當時自己有多緊張,東虜的弓箭之犀利令他印象十分深刻,但上報之後似乎影響很小,十三山輜兵之戰,還有山地步兵之戰,馬武等騎兵之戰,一系列的經驗都說明了東虜是十分強悍的對手,但從張春牛得到的反饋來看,軍方上下對此並不以爲然,這種態度說明商團軍內部也是有些過於驕傲,對東虜這樣的對手視爲北虜一樣,過於輕視了。

有鑑於此,張春牛想轉爲文職,或是調到西線的想法更強烈了,東線這裡感覺隨時會爆大戰,而且必定是十分艱難的苦戰。

“我會替春牛設法的。”楊泗孫隨口應了一聲,團級指揮不光是指揮三千人,也代表着在軍中的地位和人脈,象楊泗孫的資格和李來賓幾人是一樣的,在軍中的故舊好友極多,隨便打個招呼,張春牛轉文職有些困難,想到西線輕鬆些還是容易辦到的。

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二百零九章 方陣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發段感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擊殺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炮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臥榻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四百三十二章 耗費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七百章 行禮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升遷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六十章 會合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六章 堵路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時間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
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一千四百三十六 幕友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二百零九章 方陣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發段感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輕率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擊殺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炮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臥榻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四百三十二章 耗費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南下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五百八十七章 妄言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七百章 行禮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九百零二章 提速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升遷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六十章 會合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六章 堵路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時間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