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

“諾。”衆位大臣恭敬地回答道。

“另外明年朕決定對東籲再次用兵。”朱由校的語氣不用質疑。

“陛下,隋朝耗盡民力修大運河,又接連對高句麗等地用兵,導致民不聊生,國家困苦,天下皆反。現在帝國之外有建虜之患,帝國之內天災瘟疫不斷,現在陛下又要對東籲用兵,此絕非明君所爲,臣恐怕帝國會重新走上隋亡之路。”喬允升直言道。

“永樂年間,詔定平緬、木邦、孟養、緬甸、八百、車裡、老撾、大古剌、底馬撒、清定十宣慰司,永樂之後,各宣慰司紛爭不斷,到明中期,僅餘孟養、車裡、木邦、老撾、緬甸、八百大甸六宣慰司,傳到朕手裡,可又還剩下幾個?”朱由校嚴厲地問道。

“百年之後,朕又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帝國的確是地大物博,但絕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一兩百年之後,我們的子孫後代會問誰將這片土地丟掉的?你說他們會怎麼說?”朱由校接連問道。

“鶴皋,你說今天的起居注上面會不會寫上天啓五年,皇上決定對西南用兵,喬允升力阻,致使西南一地丟失的數千裡土地再也無法收回?”朱由校問道。

“臣……陛下,臣絕不是這個意思,只是現在還不是用兵的時機。”喬允升臉漲得通紅地說道。喬允升沒想到朱由校會在這件事情上綱上線,像他這種人是最注重名聲的,那怕是百年之後的名聲,如果死了還被罵成賣國賊,他只怕死都不會死得安寧。

“你們不想百年之後被人罵成賣國賊,朕也不想百年之後被人戳脊梁骨,所以對西南用兵一事絕不會變,在我大明手裡丟掉的領土,絕對要在朕的手裡拿回來,朕那怕現在背上窮兵黷武的罵名也無所謂,朕相信百年之後自有公斷。此次出兵的費用也會從內努中撥出。”朱由校說道。

“六慰橫跨上千裡,用兵需幾年之功才能結束,消費錢鈔更是難以計算,臣以爲可以等建虜平定之後,再對西南用兵。”韓爌這時站出來說道。

“朕決定先對孟密和孟養兩地用兵,派五萬乞活軍前往收復兩地,收復之後,孟密、孟養、木邦三地合併成立新的緬撾承宣布政使司,袁化中出任緬撾藩司的巡撫,同時從四川、雲南兩地移民去緬撾,趁兵威正盛,在緬撾實行改土歸流,要確保緬撾藩司要永遠都屬於帝國。”朱由校強調的。

“臣以爲東籲不滅,待大軍一撤,東籲必定會再次犯邊,緬撾藩司恐難自保。”韓爌說道。

“朕會暫時留下五萬的乞活軍在緬撾,守衛緬撾,確保緬撾完成改土歸流。”朱由校說道。

“臣還有一事需啓奏陛下。”韓爌說道。

“何事?”朱由校問道。

“關於山西與河北、陝西兩地比試之事,臣希望能將比試再延期一年,至明年年底。”韓爌請求道。

“準!”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朱由校的比試的目的從明面上來看的確是要取消東林書院,還一個目的就是要逼着文官自己動手清理隊伍中的渣渣,如果他們再不願意自己動手,那他就不介意親自動手了。

山西與河北、陝西的比試的結果可想而知,山西無論在哪個方面都力壓河北和陝西,尤其是在賦稅上比河北和山西加起來還多。

山西雖然取消鹽專賣,但這部分賦稅光是新增加的土地稅就足以抹平,對商人實行十五稅一之後,山西光幾個月的商稅就比以往一年所收的稅還多。賦稅增加了,山西境內的三年義務教育普及速度也非常的快。

而新到任的官員和提拔上來胥吏,現在基本上都不敢貪污受賄,吏治也比其他兩省也要清明,而且胥吏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的發揮,朱由校相信,如果明年河北和陝西不改變的話,明年只會輸得更慘,山西此時才只是剛剛發力而已。

……

現在黃尊素、左光斗和楊漣三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現在左光斗和楊漣兩人就在西安府就在討論此事。

“浮丘,現在到了我們必須要改變的時候,如果再不變,明年我們會輸得更慘。”楊漣勸說道。

“大洪,你以爲該從哪裡下手?”左光斗問道。

“第一、整頓吏治,提拔胥吏;第二、勘查田地,攤丁入畝;第三、徵收商稅,徵收礦稅。至於興辦鄉學到是可以放到後面,如果沒有朝廷的支持,光靠陝西一地是無法實行的。”楊漣建議道。

“整頓吏治,提拔胥吏倒是可以,至於其他兩項我都知道該如何下手?”左光斗說道。

“我等東林人以天下爲己任、不畏權勢、敢於訾議朝政而受天下百姓敬仰,今日豈可因事到臨頭而退縮。”楊漣慷慨說道。楊漣深知左光斗擔心的是什麼。

“陝西不同於山西,陛下當日在大同之時,挾大敗林丹汗之威,迫使晉王同意削藩,而代王和沈王兩人此時同在大同,晉王都同意了,兩位王爺不得不主動請求陛下削藩,否則他們絕對很難離開大同。而陝西一地,有秦王、肅王、慶王、韓王、端王等五位王爺,尤其端王還是陛下的叔父,陝西藩司的土地有近五成在五位王爺極其家人的手裡,這攤丁入畝該如何執行?”左光斗訴苦道。

“浮丘,五位王爺極其家人我們無法動,但是其他人的土地我們還是可以動的,這樣最少可以拉近與山西的距離。”楊漣建議道。

“徵收商稅之事倒是可以按三十稅一來徵收,但是礦稅是我等費盡心力才廢除的,今日又要重啓,是否不妥?”左光斗說道。

“葉閣老曾言東虜發難,封疆突壞,舉國之財不能繼遼餉,不得不時時請發內帑,閣老才明白了皇祖的深謀遠慮,我也認爲徵收礦稅是沒有錯的,只是在於用人不當,現在陛下已經調回三省的守備太監,而山西礦稅徵收皆由當地衙門負責,以前之弊端盡除,可見礦稅的徵收在人,而不在此策。”楊漣反駁道。

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兩百六十七章 帝國女子學校第三百一十八章 cosplay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零九章 斬殺蝗神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二十九章 騙局開始第兩百六十八章 東廠的目標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五稅一第四十九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一百零一章 搓麻將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九十六章 木邦決戰第七十四章 新幣流通(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九章 上朝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六十八章 帝國銀行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兩百零八章 行刑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亡之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四百五十三章 十六天魔舞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抓捕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兩百零九章 泳衣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處置多爾袞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品與贗品第六十九章 拒收銀元(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第二十章 陳美人(求推薦)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師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禪位第一百一十二章 水泥廣告第四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一百三十七章 絕不後退一步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四百六十四章 請求去冷洲第六十八章 帝國銀行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貿易帶來的後果第兩百一十七章 殿試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兩百三十四章 公益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庫克臺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娘半老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兩百五十章 圖謀馬尼拉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兩百三十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七十一章 審訊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洲國第五十八章 海權論(求收藏)第兩百九十五章 菸葉專賣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二百零四章 寧錦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
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兩百六十七章 帝國女子學校第三百一十八章 cosplay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零九章 斬殺蝗神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二十九章 騙局開始第兩百六十八章 東廠的目標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五稅一第四十九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一百零一章 搓麻將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九十六章 木邦決戰第七十四章 新幣流通(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九章 上朝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六十八章 帝國銀行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兩百零八章 行刑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亡之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四百五十三章 十六天魔舞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抓捕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兩百零九章 泳衣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處置多爾袞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品與贗品第六十九章 拒收銀元(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第二十章 陳美人(求推薦)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師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禪位第一百一十二章 水泥廣告第四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一百三十七章 絕不後退一步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四百六十四章 請求去冷洲第六十八章 帝國銀行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貿易帶來的後果第兩百一十七章 殿試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兩百三十四章 公益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庫克臺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娘半老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兩百五十章 圖謀馬尼拉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兩百三十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七十一章 審訊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洲國第五十八章 海權論(求收藏)第兩百九十五章 菸葉專賣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二百零四章 寧錦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