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

朱由校下一個決定召見湯若望。

“湯若望,你是出生在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科隆吧?”朱由校閒聊似的問道。

朱由校的第一個問題就問得湯若望一驚,他的來歷並不是他不想說,而是根本沒人關注,這個時期,明朝人有一種自信,甚至可以說一種發自內心的驕傲,這點就好像後世西方人中白左一樣,看那個國家的人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當然現在的大明百姓們他們根本就不關注其他國家,甚至都懶得開疆拓土,這種出自骨子裡驕傲一直持續到清末,到了清末之後,很多國人看外國人整個就倒過來了。

“回陛下,我的確來自科隆。”湯若望雖很震驚,但是還是很認真地回答了朱由校的問題。

“現在你的國家還處於戰亂之中嗎?”朱由校接着問了第二個問題。

1618年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爆發了內戰,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十年,被稱爲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使得日耳曼的經濟倒退了兩百年。

“是的。”湯若望恭敬地回答道。

“你是坐西班牙人的船來的吧?跟朕說說西班牙和英格蘭還有荷蘭的事情吧。”朱由校說道。朱由校只知道現在正處於西班牙和英格蘭爭霸的關鍵時期,而荷蘭正在趁勢崛起,成爲世界的經濟中心,但具體的很多事情朱由校並不太瞭解,他需要知道現在的局勢,以及如何應付來自海上的威脅。

“是,陛下。”湯若望已經離開歐洲超過十年,很多事情他都已經不太瞭解,但他還是大概將歐洲的事情說了一遍。

“英格蘭人會贏得最後的勝利,西班牙人將會失去一切。”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陛下,不知您爲何有這樣的判斷?”湯若望在心裡還是傾向西班牙的。

“有可能的話,朕會給予西班牙支持。”朱由校沒有回答湯若望的問題。

“我一定會將這個話帶給腓力三世陛下。”湯若望感激地說道。

“不,腓力三世在三年前已經去世,現在西班牙的國王是腓力四世。”朱由校說道。

“我離開歐羅巴太久了,很多事情已經不知道了。”湯若望一直以爲東方人根本不瞭解西方,甚至不屑去了解西方,他也完全沒想到朱由校會如此瞭解西方,如果說在東方最瞭解西方的人,那一定是這個東方最大的帝國的皇上,他甚至比在東方的西方人還了解西方,這一切真的讓他很震驚!

“你知道意大利人盧卡?帕喬利嗎?”朱由校問道。

“知道。”湯若望現在對朱由校充滿了敬佩,這個眼前比他還小十幾歲皇上,有着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智慧,湯若望甚至想過,中國的皇帝是不是真的上天之子?

“他有一本書名字叫《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你帶來了嗎?”

“我從歐羅巴帶來了大量的書籍,我記得裡面好像有盧卡?帕喬利的書,如果沒有的話,我會去一趟澳門尋找,儘快將它帶給陛下。”湯若望想了想說道。

“不,在這本書裡面介紹了一種複式記賬法,朕要你將它整理出來,然後結合帝國民間的三腳帳記賬法,建立一種新的複試記賬法,同時幫助朕培養一批熟悉新式記賬法的人,事情辦妥之後,朕會賜‘欽褒天學’四字給你,以確保天主教在帝國的合法地位。”朱由校再次畫了一個餅。

“謝陛下隆恩,願主保佑您!”湯若望感激地說道。

“朕乃天帝轉世,誰都無法保佑朕?只有朕才能保佑朕。”朱由校笑着說道。

……

朱由校的後宮生活也過得十分愜意,一個多月來,除了寵幸皇后,範皇貴妃,陳美人之外,他又寵幸了王良妃、李成妃以及段純妃。在朱由校的妃子中,現在只有任皇貴妃和張裕妃沒有得到寵幸了。張裕妃在被客氏幽禁的時候,傷了根本,現在還在恢復當中,而任皇貴妃是魏忠賢的人,以前在宮中非常囂張跋扈,朱由校故意冷落她一段時間。

這時朱由校也發現有些地方已與歷史有一點點不同了,首先張裕妃沒有死,而原本應該有孕在身的李成妃居然也沒有懷孕。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穿越,已經引起歷史發生了偏離?但慶幸的是,歷史總體還沒有偏離原來的軌道,否則的話,他真的是一抹兩眼黑了。

“娘娘,皇上今天晚上在坤寧宮留宿。”說話的是任皇貴妃的貼身宮女小蓮。

在宮裡,得不到皇上的寵幸,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任皇貴妃曾經在宮裡也是呼風喚雨般的人物,現在客氏和魏忠賢倒臺,導致宮裡的宮女和太監現在都避之不及。一夜之間,任皇貴妃也算是雲端跌倒了谷底。在被朱由校警告之後,她的確平靜一段時間,但一段時間之後,巨大的心理落差讓她實在是不甘心。

“如果陛下再不來,本宮這裡都要變成冷宮了,宮裡的人現在對本宮都是避之不及。”任皇貴妃鬱悶地說道。

“娘娘,奴婢發現除了皇后,皇上在範皇貴妃和陳美人那裡留宿得最多。”宮女輕聲說道。

“小蓮,你的意思是……”任皇貴妃聽出小蓮的話中有話。

“奴婢以前就聽下面的人說過範皇貴妃得寵,得益於她在行房之時,穿着妖嬈,極盡誘惑之事,而陳美人完全得益於皇上設計的新衣。”小蓮輕聲說道。

“皇上都不願意來本宮這裡,本宮又該當如何。”任皇貴妃隱隱覺得好像有一絲機會。

“皇上既然不願意來,我們引皇上來。”小蓮說道。

“該如何引?”任皇貴妃激動地問道。

“皇上喜歡穿着漂亮的妃嬪,奴婢以爲可以將襦裙等服飾稍作修改,如果有可能的話,奴婢建議衣服進行修改時,讓衣服穿着顯得更貼身,也會使得娘娘更加迷人。”小蓮建議道。

“此計如果可行的話,本宮一定不會虧待你。”任皇貴妃顯然不知道此計是否可行,但是她還是決定要去嘗試一下,她不會甘心地坐着等死的,否則她也不會認魏忠賢爲義父進宮來。

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一百一十七章 澳洲第三百五十七章 滿清重騎兵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十娘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滿清第兩百六十二章 向西班牙宣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奪取多邦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火上澆油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四百四十三章 妃嬪們的安排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八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兩百章 封閉東林書院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四百四十五章 花樓的服務第三百八十八章 陳圓圓第四百二十三章 俄國人的侵略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兩百六十七章 帝國女子學校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四百九十九章 邊界勘定協議第兩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第五十四章 月息兩錢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四十七章 辣椒第六十七章 銀子的分配第四百六十章 王賽兒的大明之行第兩百六十二章 向西班牙宣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三百零九章 真正的原因第九十一章 試金石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兩百八十七章 遼寧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渡美洲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見皇太極第兩百四十一章 內閣波動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兩百八十七章 遼寧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二十六章 遼東對策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二十八章 新兵招募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國的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兩百一十八章 血雨腥風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兩百五十章 圖謀馬尼拉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六十章 王賽兒的大明之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四百七十七章 出使大明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兩百六十一章 戰後處置第一百五十二章 來秀才第兩百四十五章 發現細胞第兩百三十章 風陵渡之戰第七十一章 審訊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九十九章 賣報第三百八十八章 陳圓圓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八章 殺人遊戲(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一百一十七章 澳洲
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一百一十七章 澳洲第三百五十七章 滿清重騎兵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十娘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滿清第兩百六十二章 向西班牙宣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奪取多邦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火上澆油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四百四十三章 妃嬪們的安排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八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兩百章 封閉東林書院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四百四十五章 花樓的服務第三百八十八章 陳圓圓第四百二十三章 俄國人的侵略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兩百六十七章 帝國女子學校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四百九十九章 邊界勘定協議第兩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第五十四章 月息兩錢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四十七章 辣椒第六十七章 銀子的分配第四百六十章 王賽兒的大明之行第兩百六十二章 向西班牙宣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三百零九章 真正的原因第九十一章 試金石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兩百八十七章 遼寧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渡美洲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見皇太極第兩百四十一章 內閣波動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兩百八十七章 遼寧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二十六章 遼東對策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二十八章 新兵招募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國的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兩百一十八章 血雨腥風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兩百五十章 圖謀馬尼拉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六十章 王賽兒的大明之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四百七十七章 出使大明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兩百六十一章 戰後處置第一百五十二章 來秀才第兩百四十五章 發現細胞第兩百三十章 風陵渡之戰第七十一章 審訊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九十九章 賣報第三百八十八章 陳圓圓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八章 殺人遊戲(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一百一十七章 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