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

“吾師,如果是爲了稅制改革之事,就不要再提了,朕意已決。”朱由校說道。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陛下今日所爲太過剛硬,於人於己都不太好,過剛易折啊!”孫承宗委婉地說道。

“朕知道,但是此次新政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稅制改革的政令已經頒行天下,如果今天朕退了一步,明天朕就會退第二步,到時候,所有的新政就都會變成空談,整個帝國在新政執行之前猶如一團死水,外有強虜,內有內患,而整個帝國卻沒有一個人想着如何去改變現狀,整個帝國死氣沉沉,就像是一個垂暮的老人。”朱由校輕聲說道。

“所有的人彷彿都在等大明帝國死掉一樣,但朕卻覺得我大明帝國還有希望,還能挽救,既然整個帝國都在等死,那朕就拖着整個帝國往前走,如果有人和朕背道而馳,那朕會毫不猶豫的放棄他們,但如果有人敢阻攔朕,朕也會毫不猶豫地從他們身上碾壓過去。”朱由校冷聲繼續說道。

“吾師,自從新政實施之後,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這個就不用朕來說了吧。”朱由校說道。

“的確自從陛下實施新政以後,帝國重新煥發了生機,民間也都說陛下是中興之主,大明帝國也即將進入一個盛世,但是陛下在推行新政之時,有點過於激進了。”孫承宗說道。

“從古到今,推行新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無論推行新政的人,還是反對新政的人都要付出代價,從無例外,今天輪到反對新政的人付出代價了,而朕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千古的罵名,或者更多,但朕不在乎,殺一人是爲罪,屠萬人是爲雄,屠得百萬人便爲雄中雄!朕自從推行新政以來,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殺的人何止十萬,朕根本就已經不在乎再殺個百萬。都說人是萬物之靈,這一灘死水也許用鮮血來澆灌才能重新煥發生機。”朱由校說道。

“臣不知道該如何勸說陛下了,臣只希望陛下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將事情做得太狠了。”孫承宗說道。

“朕自然會把握好尺寸的,朕從來都只殺該殺之人,張溥一定要死,他會成爲此次罷市的犧牲品。雖然朕這次只是殺雞駭猴,但如果這猴依然不聽話的話,那就不要怪朕開始殺猴了。”朱由校說道。

“當年先帝曾讓臣教導陛下孔孟之道,治國之道等等,但今日陛下似乎卻是走了上另外一條路,臣真的有懷疑陛下是否曾經另尋名師?”孫承宗也不再計較了,他知道如果這些人一定要和朱由校決一勝負的話,那他說什麼也沒用了,朱由校手握百萬雄兵,已經不是以前的朱由校的了。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朕的確曾另尋名師尋求治國之道。”

“陛下可代爲引薦?”孫承宗說道。

“朕的這位師傅朕也不知道他在哪裡?每次當朕得到他的消息想去尋找之時,卻是每次都錯過了。”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陛下多次出巡可是爲了尋找此人。”孫承宗問道。

“有這方面的原因。”朱由校睜眼說瞎話本事見漲。朱由校每次出巡都有人反對,朱由校覺得這樣說的話,也許會讓出巡的阻力會小很多吧。

“陛下如果再碰到此人,一定要替臣引薦,此人學究天人,臣實在是想見見。”孫承宗誠懇地說道。

“吾師,只要朕再碰到,一定會替你引薦的。”朱由校說道。

“謝陛下!”孫承宗說道。

“說起孔孟之道,朕在江南之時,曾聽人說,孔家人說:‘天下只有三家人家:我家與江西張、鳳陽朱而已。江西張,道士氣(這裡指得是龍虎山的張天師);鳳陽朱,暴發人家,小家氣。’不知吾師可曾聽聞此話?”朱由校問道。

“臣的確不知此事,陛下肯定是聽得是謠言,絕不可信。”孫承宗聽到朱由校說起這事,心裡也是一驚,頓時覺得朱由校想對孔家人動手。

“吾師,你可以告訴衍聖公,朕真的很小氣。”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陛下聽得肯定是謠言,衍聖公孔懋甲一直忠於大明,絕不可說出這樣的話。”孫承宗說道。

“孔懋甲是忠還是奸,朕心裡明白,但這大明的天下還姓朱不姓孔,也永遠不會姓孔。”朱由校說道。

孔子第六十四代孫孔胤植,字懋甲,這可是個漢奸。在歷史上,1644年,愛新覺羅?福臨在北京登基稱帝,孔胤植便立即在第二天上書順治皇帝稱臣。他還在《初進表文》中諛頌滿清君主,極盡阿諛奉承之詞。

孔家人享受了中國人最好的待遇,歷經兩千年不倒,這跟他們的處世哲學是分不開的,每當外族人入侵中國之時,孔家人絕對是迅速地向外族侵略者投降,然後屁顛屁顛地請求這些外族侵略者去冊封延續他們的“衍聖公”的封號。

在孔家人的字典裡就沒有氣節和操守這兩個詞語。朱由校對孔家人沒有一絲的好感,只是現在還不是廢除孔家特權的時候。

“陛下,道統不可輕言廢棄,孔家之事關乎天下讀書人的看法,務必慎重。”孫承宗說道。

“朕明白。但吾師你要明白一件事,如果明亡於後金這等外族人之手時,孔家人會怎麼做?這個你也應該能猜到吧。”朱由校說道。

“太祖高皇帝當年封賞衍聖公的目的也是爲了讓天下人歸心。”孫承宗解釋道。

“太祖高皇帝此舉的用意朕明白,但是將來也許有一天就不再需要了。每當朕想起蒙古人入主中原之時孔家人的嘴臉,朕就明白這樣的特權家族根本就沒存在的必要。”朱由校說道。

“難道陛下的科舉改制就是爲了廢除孔家?”孫承宗驚訝地問道。

“只是爲了廢除孔家還不值得朕如此興師動衆。”朱由校說道。

第兩百七十章 朱由檢的改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一百一十八章 模特秀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宮(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三章 整編軍隊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四百章 施粥第三章 張嫣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三十四章 大明帝國報(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來秀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相親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襪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兩百零九章 泳衣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六十九章 拒收銀元(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三百一十六章 鎖國令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販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八章 殺人遊戲(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師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第八條新政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一百七十八章 困難與固執第兩百三十二章 風陵渡之戰大勝第三百六十八章 卞玉京第兩百零五章 寧錦大捷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二十八章 新兵招募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三百五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兩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品與贗品第一百六十六章 寧錦大捷(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五十六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六十八章 京都騷亂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拍賣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襪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一百四十九章 馬戶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渡美洲第四百二十章 東渡美洲的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滿清重騎兵第兩百八十七章 遼寧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四十九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三百零二章 復社大會第兩百九十六章 生產過剩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一百九十七章 京師的房價第一百六十六章 寧錦大捷(求訂閱)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三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
第兩百七十章 朱由檢的改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一百一十八章 模特秀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宮(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三章 整編軍隊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四百章 施粥第三章 張嫣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三十四章 大明帝國報(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來秀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相親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襪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兩百零九章 泳衣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六十九章 拒收銀元(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三百一十六章 鎖國令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販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八章 殺人遊戲(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師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第八條新政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一百七十八章 困難與固執第兩百三十二章 風陵渡之戰大勝第三百六十八章 卞玉京第兩百零五章 寧錦大捷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二十八章 新兵招募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三百五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兩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品與贗品第一百六十六章 寧錦大捷(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五十六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六十八章 京都騷亂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拍賣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襪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一百四十九章 馬戶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渡美洲第四百二十章 東渡美洲的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滿清重騎兵第兩百八十七章 遼寧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四十九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三百零二章 復社大會第兩百九十六章 生產過剩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一百九十七章 京師的房價第一百六十六章 寧錦大捷(求訂閱)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三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