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六章 生產過剩

“可是這跟生絲和絲綢價格有什麼關係?”張嫣好奇地問道。

“當然有關係,而且有很大的關係,生絲和絲綢的價格上漲,意味着利潤在增加,這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這個行業,也會使得帝國的生絲和絲綢產量在持續上漲,而全世界在遭受災害,他們在遭災之後,第一個需要的是吃的,而不是絲綢,他們會傾其所有先保證吃飽,對絲綢的需求肯定就會下滑,一進一出,五年之後,生絲和絲綢的價格會暴跌,帝國無數的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一夜之間就會破產,淪爲乞丐。這就叫生產過剩。”朱由校解釋道。

“雖然妾聽不懂,但是陛下既然能看到五年之後的情況,妾相信陛下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張嫣說道。

“說實話,朕一時還真想不到辦法來解決這個危機。”朱由校說道。

“禁止百姓將農田轉成桑田也不行嗎?”張嫣問道。

“這倒是一個辦法,還有朕將全面禁止帝國銀行給絲綢相關產業的貸款。”朱由校想了想說道。這是目前朱由校僅僅能想到兩個辦法。

“陛下,煙以後還是要少抽。”張嫣輕聲勸說道。

“朕會注意的。”朱由校點點頭。

……

朱由校知道禁止百姓將農田轉成桑田這件事情要立刻做,稍一遲疑可能就晚了。在嘉靖年間,曾經實行過“改稻爲桑”的政策,只是當時是自上而下地強迫百姓實行這個政策,導致民怨沸騰,但是這次卻是市場這種無形的手去調控的,朱由校想通過宏觀調控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陛下,現在生絲和絲綢的價格都在上漲,而且今日的‘改稻爲桑’已經不同於嘉靖年間的‘改稻爲桑’了,這次是民間百姓自發自願的,況且絲綢的收益的確能增加國庫收入。”郭允厚第一個反對道。

“郭愛卿所言,朕也考慮過,但是愛卿沒有發現糧食的價格比生絲和絲綢的價格漲得更快嗎?民間常言:吃穿住行,吃是放在第一位的,現在帝國的糧食價格飛漲,就說明帝國糧食生產還有很大的問題,朕認爲首先要解決的是吃的問題,這關係到帝國的安穩,百姓有飯吃沒絲綢穿還不會造反,但如果只有絲綢穿卻沒飯吃,那可是要造反的。”朱由校解釋道。

朱由校知道不能從經濟學上來解釋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根本就沒人學過經濟學,雖然朱由校連半吊子都談不上,但卻比這個時代的人要知道得多一點,朱由校決定從簡單的道理入手解釋爲什麼要禁止“改稻爲桑”。

朱由校說得通俗易懂,官員們也大致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現在雖然高產的糧食作物正在推廣,但大米和小麥等日常主要糧食作物的價格並沒有立竿見影地下跌,而只是終於穩住了價格。

“陛下,臣以爲緬撾、臺灣、瓊州、呂宋四藩司應該在禁令之外,甚至應該鼓勵去這四個藩司種植桑田,畢竟這四個藩司正處於開發之中,還有大量未開發的土地。”徐光啓說道。

“徐愛卿的這個建議合情合理,就按徐愛卿所言來處理。”朱由校贊成道。

……

九月底,朝廷正式下旨,除了緬撾、臺灣、瓊州、呂宋、冷洲五地之外,其餘各藩司嚴禁“改稻爲桑”,並着各地衙門嚴查此事。與此同時,帝國銀行開始停止對絲綢相關產業的貸款。

這條聖旨使得臺灣和瓊州第一次迎來主動移民的高峰期,商人們爲了避開這條政策,紛紛主動到臺灣和瓊州兩地開闢新的桑田。這也極大地緩解了持續了幾年的“蠶吃人”的局面。

今年草原上再次發生了白災,“塞外霜早,顆粒無收兼厲疫盛行”,但內蒙古藩司相對草原上其他地區,今年還能勉強度日,這得益於官方對呢絨巨大的需求,在內蒙古藩司,毛紡織業是今年發展最爲迅速的一個產業,也是內蒙古藩司的支柱產業。而其他部落在連年的災害面前已經面臨彈盡糧絕的局面了。

現在整個內蒙古藩司都面臨着來自其他蒙古部落的威脅,邊境上風聲鶴唳,滿桂上疏,請求主動出擊進入鄂爾多斯。駐紮在鄂爾多斯的濟農額璘臣被林丹汗擊敗以後,鄂爾多斯已經落在林丹汗手裡,但林丹汗接連被大明和後金擊敗以後,加之天災不斷,林丹汗的兵員嚴重減耗,現在兵力已經不足五萬人。

收到滿桂的奏章之後,朱由校特意前往大都督府商議此事。

大都督府位於南薰殿建築羣,原南薰殿的物品全部被移至景陽宮,這是朱由校特意安排的,朱由校此舉就是爲了彰顯對武將的重視,大都督府與內閣大堂一西一東並駕齊驅。

“陛下,拿下鄂爾多斯並不難,難的是對鄂爾多斯的治理,現在塞外連年白災對地方破壞極其嚴重。”兵部尚書熊明遇說道。

“朕想知道林丹汗現在的動向。”朱由校說道。

“林丹汗的大軍現在正在青海劫掠。”熊廷弼回答道。張維賢病重,熊廷弼接任大都督一職,京師都督府都督一職由陳四接任。在歷史上,張維賢死於1630年,但在這個時空,由於醫療水平的進步,張維賢已經是多活了一年多了。

“陛下,臣以爲無須出兵鄂爾多斯,只需滿桂滿提督屯兵邊塞,林丹汗必定聞風而逃,待明年開春之後,滿桂大軍便可進入鄂爾多斯,到時候問題就變會得容易解決了。”陳四建議道。

“如果能在明年開春之後,兵不血刃地拿下鄂爾多斯,帝國只需調集一批糧食便可穩定住鄂爾多斯。”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陛下,內蒙古藩司的存糧也不多,如果白災持續不斷,內蒙古藩司自保尚且困難。”孫承宗說道。

“高產農作物今年取得了不錯的收成,內閣可以從民間購入土豆、紅薯等物運往鄂爾多斯,只要有吃的,就能穩住鄂爾多斯。”朱由校說道。

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兩百五十七章 情況突變第九十六章 木邦決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兩百零九章 泳衣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三百六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第四百五十七章 姬路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兩百五十章 圖謀馬尼拉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三百章 西方局勢第二十二章 犯倔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一百八十八章 孫雲球第三百八十三章 第八條新政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炮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四百章 施粥第三百八十三章 第八條新政第三百五十七章 滿清重騎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模特秀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 復社大會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六十二章 連衣裙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市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十章 狡辯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一百九十八章 蜂窩煤第八十八章 嚴打第四十章 吳有性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兩百八十六章 釋放皇太極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宮(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八章 國債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無私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販賣男奴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六十二章 連衣裙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兩百五十二章 八連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間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七十九章 腹黑(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鎖國令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四百四十九章 尋找金礦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 修建馳道的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四百八十一章 稅收問題第七十四章 新幣流通(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衣店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四百三十三章 布拉茨克第四百五十一章 庫茲涅茨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三十七章 新幣
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兩百五十七章 情況突變第九十六章 木邦決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兩百零九章 泳衣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三百六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第四百五十七章 姬路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兩百五十章 圖謀馬尼拉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三百章 西方局勢第二十二章 犯倔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一百八十八章 孫雲球第三百八十三章 第八條新政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炮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兩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四百章 施粥第三百八十三章 第八條新政第三百五十七章 滿清重騎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模特秀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 復社大會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六十二章 連衣裙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市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十章 狡辯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一百九十八章 蜂窩煤第八十八章 嚴打第四十章 吳有性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兩百八十六章 釋放皇太極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宮(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八章 國債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無私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販賣男奴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六十二章 連衣裙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兩百五十二章 八連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間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七十九章 腹黑(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鎖國令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四百四十九章 尋找金礦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 修建馳道的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四百八十一章 稅收問題第七十四章 新幣流通(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衣店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四百三十三章 布拉茨克第四百五十一章 庫茲涅茨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三十七章 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