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

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

皇宮,御書房。

李進此刻內心有些忐忑,他實在猜不出朱元璋突然單獨召見他的原因。

難道就因爲他是此次恩科的狀元嗎?

李進搖了搖頭,排除腦海裡的雜念。

想不通,就乾脆不想了。

“臣李進,拜見陛下,太子殿下。”李進行禮道。

“來了啊。”朱元璋擡起頭,揮了揮手中的紙,開口道。“免禮吧,不用這麼拘束。”

一旁朱標也是面帶微笑地看着李進。

看到這個情況,李進心裡就越發忐忑了。

整個大明權力最大的兩個人,對自己如此和顏悅色,他心中清楚,這份待遇,可不是一個小小的狀元能夠擁有的。

“太子,還是你來說吧。”朱元璋開口道。

朱標點了點頭,看着李進,笑道:“李卿你在會試上,有關‘如何快速讓國庫充盈’這問題的回答,無論是李相還是劉中丞都是讚不絕口。當然你的回答,同樣也讓我和陛下眼前一亮,今天召伱過來,就是好好聊一聊,你在考卷上所講的均田均糧策論。”

這也是爲什麼李進當初會試會被取爲頭名會元的最主要原因,因爲提高國庫收入,刻不容緩。

原來是因爲這個。

聽完朱標的話,李進這才鬆了一口氣。

他先是分別朝着朱元璋還有朱標,鄭重行了一個禮,這纔開口道:“大明新立,再加上各種天災人禍,致使國家窮困不堪。要想國庫充盈,臣覺得首當其衝,要改的便是咱大明朝的稅制。”

李進此刻的講法,和他恩科會試答卷上寫的一樣。

開篇便是稅制改革!

這也是爲什麼,他的考卷能夠從衆多考生考卷之中脫穎而出的原因。

大明相對於兩宋,國土面積倍增,而且增了不止一倍。

在地位上也從兩宋向遼金稱臣,變成了大明王朝的東亞各國的宗主國,人口總數也在1.5億以上,遠超兩宋時期。

看上面的對比,明朝的財政收入應該遠高於兩宋時期纔對,但實際上根據兩朝當時的米價覈算,兩宋的財政收入達到了明朝的數倍。

這也是朱標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

“咱大明的稅制比較複雜,現在有匠役稅、田賦、徭役、礦稅、關稅等等。其中稅收最主要的來源是田賦,即對待田賦,按畝徵收,南北不同,通常是夏秋兩季徵收。”李進開口說道。

這點朱元璋和朱標自然知道,他們要聽的不是這個。

李進繼續開口說道:“天下田地分官田和民田兩種,其中官田稅重數倍於民田。”

民初時,官田稅重到什麼程度?

哪怕風調雨順,租種官田的老百姓辛苦忙一年,交完租稅後,所剩不過半年的口糧而已。

老百姓賣兒鬻女尚不能生存,自然會出現逃亡拋荒的情況。 官田被拋荒,朝廷自然也就沒有稅收。

李進開口道:“陛下、殿下,因此臣以爲降低官田賦稅,刻不容緩。如果單純只爲充盈國庫,而一味加大官田稅賦,無異於是殺雞取卵。”

官田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官府,官府將土地租給農民,官府除了正常賦稅外,國家還會額外徵收地租。那麼,由於官田的地租和田賦兩者合二爲一,因此官田賦稅較之於其他形式的田稅,纔會重這麼多。

“那麼民田呢?”朱標開口問道。

李進答道:“民田的情況也不樂觀,雖然民田僅十稅一,負擔輕很多。可如今已經出現大戶兼併土地的跡象,而且這個情形有往愈演愈烈的趨勢方向發展。大戶們自有各種方法逃避稅賦,“逃田”、“詭寄”、“飛灑”、“移丘”、“換段”、“改冊”等等無所不用其極,官府一樣收不上稅來。”

“陛下不信的話,可以派人去鳳陽府老家看看那邊的現狀,如今良田已經都被淮西勳貴給佔了。我叔叔回老家,也只能耕種劣田,怕是連吃飽飯都難。”

這次科舉,推行了政審制度。

朱元璋和朱標自然知道李進口中的叔叔是誰。

想到爲自己出生入死的馬三刀,最後淪爲這等下場,朱元璋不勝唏噓。

而在聽到淮西勳貴的所作所爲時,臉色陰沉的有些可怕,坐在座位上,扶着膝蓋的那雙大手,青筋畢露。

朱元璋是氣得直咬牙,這些傢伙發達了之後,就是這樣報答鄉親的。

“如今還僅是淮西等少數地方如此,趁早改革,還有救。如果繼續這樣放任下去,其餘各府各省也有樣學樣,朝廷的收入還會繼續銳減。莫說充盈國庫了,接下來每一年國庫,都將是大明最富有的國庫,因爲國庫只會越來越窮。”

“到最後,咱大明將空有田賦之名,卻無田賦之實!”李進大聲疾呼道。

這還真不是李進在這危言聳聽,正是這稅制的缺陷。

導致明朝中期,土地兼併嚴重,稅收失衡,財力雄厚的地主稅越來越少,反而普通農民的稅越來越多,百姓不堪重負,甚至一次激發民變,影響了明朝內部的統治,也造成了朝廷稅收的大量流失。

當然李進的這一番見解全部脫胎於楊憲,在揚州的時候,楊憲曾和他聊過這話題,當然每次都只是隻言片語。他李進能靠着楊憲講的那零星半爪,便將其拼湊還原成這麼一大片治世經國的策論,也算他有本事,一般人別說做到了,或許都無法注意到楊憲不經意間透露出來的話語的玄妙。

站在李進面前的大明開國皇帝、洪武大帝,以及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太子。

兩人都不是一般人,他們開始仔細思量李進的話,越想臉色便越難看。

因爲朱元璋和朱標二人,對那羣淮西勳貴再瞭解不過,他們心中清楚地知道,李進所講的這個場景極有可能出現,而且有可能就在不遠的將來。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如何破局。

這就回到了問題的最初,如何使國庫快速充盈。

朱標看着李進,開口問道:“那麼李卿,你說說稅制如果要改的話,要怎麼改?”

(本章完)

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352章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215.第214章 航海王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第62章 大明之幸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15章 背鍋的老劉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29章 稻香粥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326章 兄弟們啊,上位呀,還是對咱們親(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89章 吃糠拉稀第14章 地底之下,還有地獄第39章 種菜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着點(4k)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第49章 古代識字率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30章 過冬前的準備159.第159章 本宮就在這,聽說你有話要說?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第8章 製鹽大業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166.第166章 草原第137章 縮影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第23章 天字第一號勳貴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33章 各自滿意第324章 真正的勇敢(4k)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133章 意外驚喜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164.第164章 神蹟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352章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第47章 心裡苦的人184.第184章 北伐(4k)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第43章 應對盜版的三倆計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80章 可堪國師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第41章 大丫頭啊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164.第164章 神蹟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51章 你這新鮮韭菜味不對啊第20章 第一次見面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第63章 失利!第52章 韭菜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第81章 達摩克斯之劍164.第164章 神蹟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274.第272章 倭人治倭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230.第229章 給我打!往死裡打!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
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352章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215.第214章 航海王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第62章 大明之幸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15章 背鍋的老劉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29章 稻香粥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326章 兄弟們啊,上位呀,還是對咱們親(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89章 吃糠拉稀第14章 地底之下,還有地獄第39章 種菜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着點(4k)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第49章 古代識字率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30章 過冬前的準備159.第159章 本宮就在這,聽說你有話要說?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第8章 製鹽大業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115章 這可是免死鐵劵啊!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166.第166章 草原第137章 縮影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第23章 天字第一號勳貴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33章 各自滿意第324章 真正的勇敢(4k)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133章 意外驚喜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164.第164章 神蹟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352章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第47章 心裡苦的人184.第184章 北伐(4k)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第43章 應對盜版的三倆計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80章 可堪國師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第41章 大丫頭啊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164.第164章 神蹟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51章 你這新鮮韭菜味不對啊第20章 第一次見面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第63章 失利!第52章 韭菜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第81章 達摩克斯之劍164.第164章 神蹟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事關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274.第272章 倭人治倭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230.第229章 給我打!往死裡打!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