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輔佐之責

齊泰要覲見很容易。每日早朝、御門聽政之後,皇帝不是在柔儀殿,便是在東暖閣;大臣們只要讓宦官通報一聲,一般都能見着。皇帝保持與朝臣的親近度,有利於政通人和、不至於閉塞視聽。

回想當今皇帝登基以來的所作所爲,在剷除敵首、寬容大多的分寸上,頭腦清晰,層次分明。齊泰常常覺得,如果皇帝僅想做個明君、維持朝政,實在並非難事;今上甚至能逐漸拉攏大多文官,將自己描述爲勤政愛民的堯舜之君,又如同唐太宗一般賢明。

除了皇帝本身的作爲,最重要的是、大夥兒所處的世道很好。名正言順的大明王朝開國方數十年,戰亂逐漸平息,外無強寇,國內大體上風調雨順,耕地充足;這是每個朝代最好的時期,太平盛世莫過於此時。

但今上顯然不滿於此。齊泰也情知,自己要回報今上的知遇之恩,光做一個忠臣不夠。

齊泰在柔儀殿外的磚地上,恭敬地站了一會兒。司禮監太監王貴便回來了,請齊泰入內覲見。齊泰走過正大門,來到柔儀殿正殿的六扇門外,先在殿外叩首,然後再入內叩拜如儀;一切都是太祖定下的禮制。

穿着常服的朱高煦坐在一張大案後面,叫齊泰平身後,目光便在齊泰臉上停留了一會兒。齊泰說完禮儀套話,便沒再吭聲。

朱高煦立刻放下了手裡的書籍,人也站了起來,側目看了王貴一眼。王貴立刻鞠躬一拜,招手讓周圍的幾個宮女宦官一起退走了。

“好久沒有與齊部堂這樣說話了,相比檯面上意思太含蓄的交談形式,朕還是覺得推心置腹的交流更有用。”朱高煦道。

“聖上聖明。”齊泰躬身道。

“過來坐。”朱高煦道。他先走到了西北角落那邊。

明淨寬敞的正殿,前後有寬大的門、窗櫺,通風采光都不錯。而西北角那邊沒有窗戶,靠着厚牆擺放着書架。那裡新放了一張茶几、泥爐、椅子等物。

朱高煦在一把椅子上坐下,又向齊泰招手,然後便將一隻水壺放到了爐子上。茶几上放的茶具,齊泰一眼就辨別出、是功夫茶的物什。

他依言在對面坐下,說道:“臣來沏茶。”

朱高煦笑了一下:“你來。”

這地方倒也巧妙,無須說甚麼“但說無妨,恕你無罪”之類的話,光是這種和氣的氣氛,便沖淡了拘謹的等級禮制。

“臣剛考中進士那幾年,家中便放過貸,獲取過典押的土地。”齊泰一邊說話,一邊擺弄着茶具。

朱高煦點了點頭:“估計朝中的官員、大多都幹過這種事,沒甚麼稀奇。”

齊泰道:“士紳放貸,着實更加容易。

照太祖成憲,縣官不準下鄉擾民;洪武末,朝廷也不太管這種事了,然而官員並不願意輕易出城,規矩依舊。縣官要見鄉民,便發硃砂牌票,命令胥役下鄉傳召。於是鄉民幾乎不與官府直接打交道,除非發生命案等嚴重事件。

鄉間主要靠耆老治理,土地歸屬往往也通過耆老作證,借貸典押、甚至連字據也不用立。耆老本身就是鄉紳、大族長輩,注重人脈名望,多與當地有功名的士紳關係良好。如此保證借貸、典押履行;只有士紳纔敢大量放貸,而不擔心欠債的人抵賴。

且有功名的人,名下土地只需納糧,不用徭役,常能庇護佃農逃避徭役。這也讓農戶更願意將土地、向士紳典押。我朝開國數十年以來,戶數必有增長,然承擔徭役的農戶卻未增加,便是大量土地逐漸兼併的結果。”

齊泰稍作停頓,繼續道:“若是朝廷錢莊、大商幫錢莊,忽然放出低息借貸。臣的估計是,土地兼併的情況不僅不會得到改善,還會更加劇烈。

本來士紳受限於資金不足,只能緩慢積累本金;而有了錢莊的低息借貸,資金流入士紳手中,他們便會用那些錢去繼續放高-利貸。因爲百姓目不識丁,仍舊只能從耆老、士紳手裡借錢。”

水壺裡的水已經沸了,齊泰暫且沒有再吭聲,他提起水壺,沿着紫砂壺的壺壁衝了下去。他的手法挺嫺熟,一氣呵成,讓人看得賞心悅目。

過了一會兒,齊泰開始用第一沖茶、洗茶杯。他再次開口道:“不知聖上有無瞭解、宮中各項開銷的小節。聖上日常一餐四菜一湯,若精算其成本,比其京師的高檔酒樓價格、貴十倍不止。內庫支付的各項用度,也同理於此。

嘗若京營、各地屯軍的各項用度、諸衙門所需,用錢統一採購分配;恐怕上下其手,其價格之高、難以估量。戶部每年撥付現錢之數目鉅額,必令人震驚。

變法過於激進,可能演變爲黨爭。新舊兩黨爲了抵制對手攻訐,定結黨自固。到後來沒有人能顧及、諸政是否符合實際,而只顧黨同伐異。各自爭利,一般烏黑。國家之害,難以收拾。”

齊泰呼出一口氣,這才端起小杯,雙手遞了過來。

倆人暫且停止了說話,朱高煦也捏着茶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齊泰自己也端起了一盞,放在鼻子前聞了一下,瞧了瞧茶水的顏色-情狀,然後分三口陸續喝光。

“講究。”朱高煦看了他一眼。

齊泰道:“臣是班門弄斧。”

朱高煦放下茶杯,說道:“那天蹇義說‘錢幣在諸衙反覆經手,或有奸-人鑽營謀利,至貪墨成風’,正與齊部堂之言吻合。”

齊泰道:“蹇義歷經五朝(洪武、建文、永樂、洪熙、武德),對大明官場瞭如指掌,乃穩重之臣,可惜這等人可能有頑固守舊的問題。”

朱高煦忽然道:“齊部堂是支持變法的。”

齊泰愣了一下,抱拳道:“聖上乃明主,既有勵精圖治賑濟蒼生之宏圖遠略,臣怎能不盡輔佐之責?”

朱高煦點了點頭,“夏元吉認爲你屬於漢王府故吏,常常仍舊願意找齊部堂商議事宜,正因夏元吉認爲你有持重、認清現實的一面,可以溝通。朕也需要齊部堂從中調和,不至於讓好事變成禍害國家的黨爭。”

齊泰轉憂爲喜,抱拳拜道:“聖上英明!”

朱高煦問道:“朕也是個可以溝通的人,是嗎?”

齊泰道:“聖上當政,庶民之福。”

朱高煦沉聲道:“朕非俠客,並不會劫富濟貧,最終目的也不是剜肉補瘡;那樣做於事無補,只是在做夢,有悖常理。齊部堂應讓朝中諸公,相信這一點。”

齊泰一邊點頭,一邊思索着朱高煦的一席話。

“事情確實有點難辦,但不能就此停滯不前、畏手畏腳。大勢難得,莫負機遇。”朱高煦的聲音又道。

齊泰起身,向朱高煦作揖深鞠:“臣願竭盡所能,爲聖上謀。今日叨擾聖駕許久,臣請告辭。”

朱高煦忽然道:“中秋節快到了,齊部堂佳節快樂。”

齊泰愣了一下,忙作揖道:“臣謝聖上恩典,願與聖上同樂。”

……沒過幾天,中秋節如期而來。住在會同館的日本使節毛利貞長等人,也感受到了節日的氣氛。他們參加了下馬宴之後,每日便幾乎無事可作,清晨一大早便出來遊覽了。

大明國對待外國使節,顯然與日本國不同,有司官府除了供給日常用度、安排典禮,便不怎麼管他們。毛利貞長等可以在京師隨便走動,這也讓他們安心了不少;但他也覺得好像被遺忘了似的,有一種被冷落的感受。

皇城附近的街邊,許多販夫走卒很早就開始佔地盤,擺放的貨物以宮燈爲噱頭,又有各種豐富的手工製品、五花八門看得人目不暇接。

天還沒太亮,街巷中已經人來人往、極盡繁榮,籠罩着薄霧的空氣中飄着各種各樣的麪點香味。每條街都有官鋪,今日還多了一些五城兵馬司的人巡查。宏偉的宮闕、遠處的亭臺樓閣,與市面的熱鬧相互呼應,彌散着一種安穩富足的氣息。

毛利貞長到了洪武門,便在門樓外久久地駐足,觀望着門樓上的換防儀式。那整齊有序的場面、重步兵的精良衣甲,給毛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接着門樓上響起橫吹樂曲,兩隊“童子軍”護送着一面旗幟來了。正想要走毛利貞長,又駐足停了下來。

灰色、青色兩種服飾的隊伍,都拿着程亮的火銃,兩隊人的步伐整齊劃一,非常吸引人們的目光。一座城門的日常儀式,竟然堪比京都“洛陽”的大禮場面,毛利貞長感覺十分新奇。

只見那些男孩兒穿得非常整潔,手上竟然戴着白色的手套,年齡不大卻是訓練有素。在禮樂之中,兩隊孩兒走上了洪武門城樓,用滑繩將一面日月團龍旗升上了正中的旗杆。

前面的一個成人武將拔出了佩刀,對着半空舉了起來。衆孩齊聲道:“盡忠皇帝,武備不懈。帝國利益,高於一切。”

毛利貞長一臉震懾,繼而神情糾結,忍不住轉頭用日本話感概道:“大明國皇軍有此番氣象,我國諸君卻忙於內-鬥,焉有不敗之理?習習大明國治國之道,方是當務之急。”

第八百四十章 熟悉的話第四百五十八章 論講道理第三百二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準高興第八百三十三章 任性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五百零七章 皇恩浩蕩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愛之物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二百二十章 醒着與清醒第六百七十一章 血之皇朝第二十三章 身體髮膚第四百三十三章 骯髒的買賣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跡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四百九十二章 又聞解解元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先來先得第三百三十七章 入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零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五十二章 湖廣方略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一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八十三章 奇恥大辱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六十四章 續空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七百六十章 黯淡中點燃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天府之國(10)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四百七十二章 恃寵而驕第一百零四章 邂逅第三百一十三章 舉國抗敵(6)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見天日第二百九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四百三十章 援軍援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嵐(3)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貴第二百六十二章 保證沒事第八百三十三章 任性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六百九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二十四章 一場雨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七百八十五章 變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男孩兒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八十一章 離間計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六百三十五章 似同非同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五十四章 君子慎獨第二百零一章 牡丹與芍藥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隻核桃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中的炮聲第四百零七章 粗淡薄宴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八百四十九章 圖上的餅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七百二十七章 海風再起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工開物第三百五十四章 君子慎獨第三百一十章 舉國抗敵(3)第六百零二章 賢惠翁主第五百二十二章 暫論功過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一章 洪公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八百八十七章 東北風第六百六十九章 數千裡的眷念第八百四十五章 多年後的重逢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六百九十四章 相信是真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和第八百七十六章 如夢如幻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第四百七十三章 近在咫尺第二百六十八章 良辰美景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空下的角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是敵人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二百零三章 莫欺少年窮第四百九十章 皇叔第二百九十四章 你信我我信你第四百四十七章 開山銃
第八百四十章 熟悉的話第四百五十八章 論講道理第三百二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準高興第八百三十三章 任性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五百零七章 皇恩浩蕩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愛之物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二百二十章 醒着與清醒第六百七十一章 血之皇朝第二十三章 身體髮膚第四百三十三章 骯髒的買賣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跡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四百九十二章 又聞解解元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先來先得第三百三十七章 入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零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五十二章 湖廣方略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一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八十三章 奇恥大辱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六十四章 續空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七百六十章 黯淡中點燃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天府之國(10)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四百七十二章 恃寵而驕第一百零四章 邂逅第三百一十三章 舉國抗敵(6)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見天日第二百九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四百三十章 援軍援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嵐(3)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貴第二百六十二章 保證沒事第八百三十三章 任性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六百九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二十四章 一場雨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七百八十五章 變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男孩兒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八十一章 離間計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六百三十五章 似同非同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五十四章 君子慎獨第二百零一章 牡丹與芍藥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隻核桃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中的炮聲第四百零七章 粗淡薄宴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八百四十九章 圖上的餅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七百二十七章 海風再起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工開物第三百五十四章 君子慎獨第三百一十章 舉國抗敵(3)第六百零二章 賢惠翁主第五百二十二章 暫論功過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一章 洪公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戰天府之國(4)第八百八十七章 東北風第六百六十九章 數千裡的眷念第八百四十五章 多年後的重逢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六百九十四章 相信是真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和第八百七十六章 如夢如幻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第四百七十三章 近在咫尺第二百六十八章 良辰美景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空下的角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是敵人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二百零三章 莫欺少年窮第四百九十章 皇叔第二百九十四章 你信我我信你第四百四十七章 開山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