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

“不知道你準備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聽到這句話,阿扎薩表情變得很凝重。

他知道,能不能獲得幫助,全看這一遭了。

但他的底牌實在太少,甚至可以說就沒有底牌,沒有任何拉扯的空間。

只能拿出最大的誠意,以求打動對方。

“波斯國向大明稱臣,加入大明的宗藩體系。”

陳景恪眼睛一亮,這個條件確實很有誠意,不過他沒有直接點頭,而是問道:

“你可知道加入大明宗藩體系意味着什麼?”

阿扎薩點頭道:“知道。”

陳景恪繼續說道:“別的且不說,我就問你兩點。”

“大明爲你們劃定國界線,不允許超出。”

“大明寶鈔作爲你們的法定貨幣,在全國流通。”

“這兩條你也同意嗎?”

“可以。”阿扎薩鄭重的點頭,緊接着問道:

“不知大明準備如何劃定波斯的國界線?是否允許我們發行自己的錢幣?”

陳景恪說道:“你們可以發行自己的錢幣,只要允許大明寶鈔流通即可,至於國界線……”

他拿出原本那副簡易歐亞地圖,用炭筆在上面畫了一個大致的輪廓。

包括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以及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的部分地區。

在劃線的時候,陳景恪不由自主的想起前世,帝國主義是如何劃分世界的。

嘖,列強竟是我自己。

而且還是當前地球唯一的列強。

“這裡將作爲你們的領土。”

阿扎薩眉頭微皺,倒不是覺得這片領土不好。

恰恰相反,陳景恪圈起來的都算是膏腴之地,而且面積也很大。

這很是讓他意外,沒想到對方竟然如此慷慨。

他皺眉的原因是那片高原(伊朗高原),作爲波斯人的祖地,沒有被圈進來。

“不知道這裡可否劃給我們……我們願意用阿塞拜疆的土地交換。”

陳景恪斷然拒絕:“不可能,實話告訴伱也無妨,大明會在這裡冊封一位親王。”

“此地雖然條件比較惡劣,但易守難攻,是最適合作爲封國之地。”

一聽此言,阿扎薩就知道沒有商量的餘地了,只能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不過他也並不是太遺憾,陳景恪畫給他們的土地,確實比那片高原更加肥沃。

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至於祖地……波斯人早就丟失了自己的文化傳統,哪有什麼祖地可言。

在哪建國,哪裡就是祖地。

這時,陳景恪嘴角浮出一絲微笑,說道:

“我的朋友,高原畢竟是波斯人的祖地,我們也不會白要。”

“作爲補償,允許你們向西擴張。能打下多大的土地,就看你們自己的能力了。”

阿扎薩眼睛一亮,沒想到竟然還能得到這樣的好處,那這個祖地不要也罷。

“好,一言爲定。”

條件談攏,雙方的氛圍又不一樣了,變得更加的輕鬆和氣。

之後雙方又談了一些條件,比如陳景恪要求,以後的波斯君主必須擁有漢人血統。

也就是說,以後的波斯王必須娶漢人女子爲王后。

在這個以父系血脈爲主的年代,王后來自哪裡並不重要。

所以阿扎薩並沒有反對,相反他非常贊同這個條件。

甚至他都已經在考慮,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娶一位大明的公主爲王后。

自己娶不了,也讓要子孫娶。

那樣波斯王族就有了大明皇族血脈,能獲得更多的幫助。

除此之外,他們還商談了一些具體的細節。

比如怎麼幫助阿扎薩控制家族,進而獲得其他家族的支持。

又該如何控制薩菲教團。

至於選擇哪個流派作爲信仰,陳景恪沒有參與,說是尊重他們的信仰自由。

這讓阿扎薩非常的感動。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心情放鬆下來的阿扎薩終於堅持不住,開始頻繁打盹。

陳景恪見此,就讓他留下住宿一晚。

福清作爲女主人終於出現,安排僕人帶他去沐浴歇息。

等他離開,福清才問道:“他們會遵守協議嗎?”

陳景恪毫不在意的道:“他們會不會遵守協議,全看大明夠不夠強。”

“等晉王和燕王的封國,和那片高原上的封國建成,他們想不遵守協議都不行。”

福清見他已經考慮到,也就沒有再多問。

——

第二天下了朝,陳景恪就約了朱標、朱雄英一起去看望老朱。

最近老朱也是愜意的很,每天澆澆花遛遛狗陪陪馬太后。

嗯,也沒忘了他的那羣后宮嬪妃,據說又有兩個被檢查出有喜了。

只能說,這老漢的身體確實很bug。

上輩子那麼折騰,都能沒病沒災的活七十多,還順便生了好些個孩子。

這輩子會咋樣,不敢想啊。

朱標要有他這身體,做夢都能笑醒。

陳景恪他們到的時候,老兩口正圍在桌子前說着什麼。

每商量幾句,老朱就提筆寫一陣子。

等他們走過來,老朱就放下筆,說道:

“你們來幫咱看看,寫的有沒有問題。”

三人也沒有客氣,走過去一人拿起幾頁看了起來。

陳景恪粗略看了一下,發現是類似於回憶錄一樣的東西。

寫的是老朱和老馬的經歷,以及在遭遇重大變故、轉折時的心理路程。

老朱沒有一點美化自己的意思,寫的很中肯。

比如遭遇危險時的惶恐、害怕,都寫的非常詳細。

很多時候他不是靠智慧渡過的難關,而是靠着一股子血性。

都已經這樣了,退是死,不退也是死。

反正都是要死,那就拼了,勞資死了也要濺他一身血。

就是靠着這一股子不服輸不怕死的勁兒,一次次創造奇蹟。

從一股小勢力最終奪得天下。

當然,也不是一味的無腦拼命,期間少不了種種謀劃。

可正是這股子不要命的勁頭,纔打出了謀劃的時間和空間,完成一次次逆襲。

反倒是馬太后,很多時候比老朱更有信心。

每一次老朱惶恐的時候,她都會在背後給予支持,鼓勵他相信自己。

難怪老朱這麼疼愛她,都是有原因的啊。

這不禁讓陳景恪想起了前世看過的一本小說。

一個女的穿越到古代,進入後宮成爲嬪妃,一步步獲得皇帝的寵愛。

最終將皇后流放,自己當了皇后。

一個很老套的言情套路文,類似的書不勝枚舉。 爲什麼他會在這時候,想起那本書呢?

因爲那本書裡的皇帝叫朱元璋,皇后是馬皇后。

屬實有點繃不住了。

一不小心,他就笑出聲來。

老朱不樂意了:“你小子準沒憋什麼好屁,是不是嘲笑咱呢。”

陳景恪連忙說道:“沒有沒有,我哪敢呢,我就是被您和娘娘的感情感動了。”

“以後不敢說,但歷數前朝,都再也找不到您和娘娘這樣的模範夫妻了。”

朱元璋立即就得意的道:“那是,沒有妹子就沒有咱的今天,咱能不對她好嗎。”

馬太后輕輕拍了他一下:“孩子們面前,你瞎說什麼呢。”

老朱嘿嘿笑道:“怕什麼,又沒外人……”

衆人心下莞爾。

難得聚這麼齊,大家也沒有直接談正事,而是閒聊起來。

老朱就檢討了一下自己的施政得失,對自己之前的軍制、稅制之類的提出了批評。

朱雄英卻說道:“皇爺爺太妄自菲薄了。”

衆人都看向他,等着他的點評。

“就好比一個餓急了的人,需要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一碗稀米粥。”

“當時天下混亂數百年,百姓需要的也不是什麼寬鬆仁厚,而是能夠讓天下安定下來。”

“您制定的制度雖有不完美之處,卻非常的及時,用最快的速度恢復了社會秩序。”

“若沒有您之前的制度打基礎,景恪的變革也就沒有施展之地。”

陳景恪也點頭說道:“是啊,亂世需用重典。”

“陛下根據當時的情況,制定了國家制度,是符合實際需要的。”

“您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審視二十年前的局勢。”

“您這就相當於是……怎麼說的來着,用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

這個比喻實在太形象,引得衆人大笑不已。

朱標說道:“哈哈……好一個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

老朱也非常欣慰,說道:“如此說來,咱當年的制度,還有可取之處?”

朱雄英肯定的道:“有,太有了。若沒有您的制度撥亂反正,哪有今日的大明。”

馬太后不禁搖頭,說道:“你呀,哪有自己誇自己的。”

“你就照實了寫,誇你的事情留給你的好兒子乖孫子。”

陳景恪附和道:“陛下無需自我評判功過,只需要將事情寫下來就足以,剩下的就交給後人吧。”

“您以布衣起兵,驅逐韃虜恢復華夏,此等功績後人自會給予中肯的評價。”

老朱大笑道:“哈哈,你這個馬屁拍的好咱很喜歡,不過沒有賞。”

衆人又一起恭維了他一番,將老朱高興的嘴巴都合不攏了。

不過大家都很忙,可沒空一直閒聊。

拉了一會兒家常,老朱就讓周圍的侍從全部退下。

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來,肯定是有要事。

“說吧,你們過來找我有什麼事情?”

陳景恪就將阿扎薩的事情講了一遍。

朱元璋取出一副詳細的歐亞非地圖,說道:

“你比劃着地圖給咱說說,到底是怎麼想的。”

陳景恪指了指其中一塊,說道:“這裡就是我許諾給波斯人的領土。”

朱元璋皺眉道:“這裡可是重要的陸上交通通道,如何能全部劃給他們?”

陳景恪說道:“天下很大,我們不可能全部佔據,當舍就要捨得。”

然後他伸出手指在中亞那裡畫了一個圈,就說道:

“這裡我稱之爲安西之地。”

當年大唐的安西都護府輻射範圍,稱之爲安西之地沒有任何問題。

什麼叫自古以來?這就是。

“晉王的封國在碎葉川(費爾幹納盆地),燕王的封國在天竺……”

“兩國形成了一道屏障,可以幫大明抵擋所有來自陸地上的敵人。”

“但安西之地太大部族衆多,想要完全治理這裡很麻煩。”

“如果我們在安西高原(伊朗高原),建立一個封國。”

“就可以和晉國、燕國形成三角夾擊之勢,將整個安西之地包圍起來。”

“然後慢慢的將這塊地給徹底消化掉。”

衆人不禁連連點頭,這個設計確實非常合理。

陳景恪繼續說道:“安西高原環境雖然不如平原,但四周皆有天險,易守難攻。”

“西面又臨海,擁有多處天然良港,最適合發展海貿,發展潛力非常的大。”

“這個封國,未來定然會成爲一個強大的國家。”

朱元璋非常滿意,有發展潛力好啊。

其他人也都是同樣的想法,這個地方簡直太適合作爲封國了。

從大明運送幾十萬人過去,就足以立足。

陳景恪話鋒一轉,說道:“但在我們消化安西的時候,極西諸國是不會坐視不理的,他們會激烈反撲。”

“波斯就是我們和極西諸國的緩衝帶……”

朱元璋問道:“你就如此確信波斯會依附於我們?若他們撕毀協議,與極西諸國一起打我們怎麼辦?”

陳景恪笑道:“所以,我建議波斯人選擇一個非常小衆的教派,作爲他們的國教。”

“在宗教狂信徒眼中,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

“一旦他們選擇了小教派,就是自絕於極西諸國。”

“爲了生存下去,就只能依附於我們。”

馬太后不解的道:“這個道理他們也懂,爲何會聽你的話,選擇小衆教派?”

陳景恪將其中的道理講解了一下:

“他們需要一個理由,將波斯人組織在一起。”

“現在敵人太強,還不能打出復國的旗幟,宗教就成了最好的理由……”

“小衆的教派,才能確保他們的獨立性……”

“這是個陽謀,只要他們還想復國,就必須走這條路。”

馬太后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真如你所說,這波斯人確實不敢背叛我們。”

陳景恪說的有些口渴,自己給自己倒了杯水,一飲而盡。

“波斯國是小衆教派,一旦他崛起,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其他小教派也會謀求獨立……到時伊教諸國就會徹底分裂。”

“分裂的伊教諸國,纔是我們樂於見到的。”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就眼下來說,對我們也是極爲有利的。”

“奧斯曼國正在崛起,它信仰的是大教派,必然會和波斯起衝突。”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得漁翁之利……”

說到這裡,他手指又放在地圖的一處,說道:

“等奧斯曼和波斯打起來,我們就可以趁機出兵奪下此地。”

“掌握了這裡,就掌握住了世界的命脈之一。”

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250章 南洋攻略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46章 回家第239章 下次一定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12章 大幕開啓第57章 實踐第242章 新羅婢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210.第209章 陽謀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61章 亂認祖宗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39章 下次一定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第34章 新篇章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366章 法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54章 目標,倭國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35章 大本堂開課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60章 老狐狸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236章 我去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第11章 鴕鳥朱標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362章 大明週報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23章 再出手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11章 鴕鳥朱標第304章 氣運187.第186章 定黃
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250章 南洋攻略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46章 回家第239章 下次一定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12章 大幕開啓第57章 實踐第242章 新羅婢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210.第209章 陽謀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61章 亂認祖宗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39章 下次一定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第34章 新篇章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366章 法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54章 目標,倭國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35章 大本堂開課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60章 老狐狸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236章 我去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第11章 鴕鳥朱標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362章 大明週報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23章 再出手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11章 鴕鳥朱標第304章 氣運187.第186章 定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