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

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

陳景恪沒有多呆,將要說的話說完,就告辭離開了。

接下來就看方孝孺自己去悟。

估摸着最遲《華夏簡史》編完,他應該就會有所得。

到時候再根據他的情況,決定下一步怎麼走。

而且這就是一步閒棋,成了收穫巨大,不成就是浪費點口水的事情。

他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這就是穿越者先知先覺的好處。

從酒樓離開,發現時間已經臨近中午,等他趕到國子監正是開飯的時候。

飯點去視察工作有點說不過去,於是他就轉彎回到了家中。

馮氏也已經準備好午飯,見陳景恪回來,她又特意炒了一盤肥肉。

那肥肉厚厚一層,幾乎看不到多少瘦的。

在前世這種肉很少有人碰,在古代這是最受歡迎的。

原因很簡單,肚子裡缺少油水,吃起來自然就香。

陳景恪也不能例外,前世看到就沒胃口,這一世吃起來那叫一個香。

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吃過午飯,陳景恪歇了一會兒就起身前往國子監。

現在他時不時就能找機會回來一趟,陳遠和馮氏都習慣了,不再和最初那樣生離死別。

大街上的讀書人明顯少了許多,估計是科舉臨近,都在做最後的衝刺。

陳景恪不由得慶幸,還好自己走了另外一條路出仕,否則光科舉就能將他逼瘋了。

想到這裡,再看向步履匆匆的士子們,他心情就更愉悅了。

來到國子監,就發現這裡的學生,和外面的學子差不多,都在抓緊每一分時間學習。

偌大的院子裡見不到幾個人,偶爾碰到一個人,也是步履匆匆。

雖然他們可以靠恩蔭出仕,但科舉纔是正途,恩蔭出仕在提拔的時候是受到歧視的。

越往高處爬,這種歧視就越嚴重。

洪武年間這種歧視還不嚴重,可依然存在。

很多頂着前元進士頭銜的官員,說話都硬氣幾分。

江浙派憑什麼敢和淮西派爭鬥?

還不是仗着文化底蘊更深厚,很多都是前元官吏,擁有進士出身。

他們骨子裡看不起靠功勳起家的淮西派,認爲這羣人不過是泥腿子,只懂得廝殺的貨。

當然,也有朱元璋玩平衡的原因。

只是可惜,朱標和朱雄英的過早死亡,導致朱元璋大開屠刀,將淮西派殺了個乾乾淨淨。

順帶着以淮西爲首的北方官員,也跟着一蹶不振。

江浙派爲首的江南系獨霸朝堂,最後弄出了南北榜案。

這估計也是朱元璋自己沒想到的。

直到朱棣起兵靖難,推翻了朱允炆重塑朝堂,這種情況纔得到改善。

總之,科舉選官爲正途,這種思維在宋朝就已經形成,幾百年下來更是深入人心。

今年科舉重啓,國子監這羣官二代們的壓力,比一般人還要大。

之前廢除科舉,他們在國子監學習幾年,就可以靠恩蔭直接出仕。

也沒人會嘲笑他們。

現在科舉恢復,他們再走恩蔭,就要永遠低進士一頭。

還有就是,在國子監他們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要是科舉還考不過地方來的讀書人。

那這個人就丟大了。

不光學生自己丟人,國子監也跟着丟臉。

所以,壓力來到了國子監這一邊。

新任國子監祭酒龔斆,吃住都在學校,每天都在督促師生努力學習。

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個時辰。

在這種情況下,陳景恪預想中的,國子監儒生爲難算經編撰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就連之前排擠算學的儒生,也消停了許多。

這讓陳景恪放心了許多。

一路來到位於算學班的《洪武算經》編纂辦公,這裡聚了上百人,大家都在忙碌着。

算學班幾乎所有學生,都參與了進來。

編寫算書的過程,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且能直接學到第一手的知識,比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更多。

所以也不存在耽誤學業的說法。

陳景恪也不是第一次來算學班了,大家都認識他。

也都知道他的算學水平高超,洪武算經就是依照他的算學書爲藍本編寫。

所以對他很是尊敬。

馬上就有人帶他找到了程一民。

見到他,程一民大笑着迎上來:“哈哈,陳伴讀你來了。”

陳景恪還禮道:“程博士,沒有打擾到你們吧?”

“沒有沒有,你不來我也要找伱呢。”

“哦?可是遇到了什麼難題?”

“咱們裡面說。”

兩人來到位於裡面的辦公室,各自坐好。

程一民才說道:“陛下讓我參與算科考卷編寫,我在想……”

陳景恪驚訝的道:“等等,陛下讓你出算科考卷?你是國子監算學班博士,這……”

就不怕作弊嗎?

就算程一民道德高尚,不會私下泄露考題給學生,可瓜田李下總是會惹人閒言碎語的。

出試卷,怎麼也要找不相干的人來啊。

程一民不無得意的道:“編寫考卷之人,不只是要求算學高明,爲人還要可靠。”

“符合身份的人,大都參與了《洪武算經》編撰。”

“一時半會兒,陛下恐怕也找不到更合適的出卷人選了。”

當然,還有個原因是,算科是突然加進來的,準備時間不足。

“邱侍郎告訴我,朝廷對計官的缺口很大。”

“爲了多招一些人,陛下同意降低錄用的標準。”

“我估摸着今年參考的人,只要不是太差都能被選中。”

陳景恪皺眉道:“這樣的人能勝任工作嗎?”

程一民說道:“能來參考的,都是有一定算學基礎的,稍加培養就能勝任。”

“也就這兩屆會如此,往後就會恢復正常。”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邱廣安沒有告訴他。

那就是,朱元璋這麼做也是迫於無奈。

這幾年他大開屠刀,查辦的官吏數以萬計。

一個官員貪腐,他手底下的計官十有八九也逃不了干係。

再加上前幾年的空印案,殺的很大一部分也是計官。

所以,真正懂算學的計官,已經被殺的十不存一。

加上科舉被廢有十來年了,缺少正規的補充途徑。

空缺的位置,基本都是普通讀書人在擔任。

之前朱元璋沒有關注過這一塊,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最近朱標在搞貨幣改革,每天和錢糧打交道,終於瞭解了當前計官體系的真實情況。

就倆字,混亂。

(本章完)

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316章 偉大思想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283章 留聲機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326章 有錢任性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100.第100章 廷議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254章 何爲盛世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341章 挖坑殺人禪位大典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第84章 徐達還朝第351章 無題第355章 公平交易87.第87章 病之源第319章 天竺攻略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第243章 呂宋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第258章 得償所願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304章 氣運第54章 目標,倭國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60章 老狐狸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8章 御下第261章 亂認祖宗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297章 建文?嘉文?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177.第176章 異常第15章 太孫伴讀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20章 聽你爹我的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304章 氣運231.第230章 無題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30章 預見能力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第299章 繼續無題
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316章 偉大思想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283章 留聲機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326章 有錢任性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100.第100章 廷議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254章 何爲盛世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341章 挖坑殺人禪位大典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第84章 徐達還朝第351章 無題第355章 公平交易87.第87章 病之源第319章 天竺攻略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第243章 呂宋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第258章 得償所願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304章 氣運第54章 目標,倭國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60章 老狐狸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8章 御下第261章 亂認祖宗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297章 建文?嘉文?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177.第176章 異常第15章 太孫伴讀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20章 聽你爹我的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304章 氣運231.第230章 無題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30章 預見能力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第299章 繼續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