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

女真吞下中西伯利亞以後,想要徹底整合五省的實力,大概需要十年的時間。

在這十年的時間裡,就看誰更快了。

朱舜推動的蒸汽時代,隨着人才厚度的不斷增加,進程越來越快了。

寒風呼嘯。

潮河岸邊下起了大雪。

水道凝結成了厚實的堅冰,阻礙了水塔運輸系統的使用。

倒也不礙事,砸開堅冰,保持水道里的河水快速流動就行。

朱舜站在潮河岸邊,目送一艘四百料大商船離開,通過京杭大運河轉運到大沽口。

從大沽口出海,航向松江府。

松江府的朱四海一直在享受大兄給他帶來的技術紅利,一處規模不大隻夠自己用的水泥廠,已經搭建好了。

儲存了幾個月的水泥,朱四海挑選了一個黃道吉日,開始以混凝土和鋼筋爲主要材料,建造一家近代幹船塢。

鋼鐵蒸汽機船動輒就是幾百噸的重量,鉚接好了怎麼下水,是個大難題。

大明的清河船廠這些大船廠,製造的木頭福船廣船下水,一般都是用鋪枕木的方式。

枕木下海的方式,倒是也能用在鋼鐵海船上,但是有太多的掣肘和弊端。

近代幹船塢的建造,就勢在必行了,也是製造鋼鐵蒸汽機船重要的前置條件之一。

朱四海一方面燒製水泥,儲備幹船塢所需要的各種原料,另一方面大把的撒銀子,通過香山澳炮廠接觸了和蘭東印度公司和不列顛東印度公司。

招募西洋學者。

明碼標價的告訴西洋人,‘請’來一位西洋學者,就給一千兩白銀。

松江府不是順天府,朱四海沒有皇帝的支持,更沒有官僚鄉紳的背書,不敢輕易開辦新學。

研究蒸汽機船需要大量的西學人才,自己辦不了,那就從歐羅巴‘請’來一位位西洋學者。

歐羅巴積攢了不知多少年人才厚度,培養出來的西洋學者,讓朱四海撿了便宜。

佛郎機、和蘭、英格蘭這些國家,都是依靠販賣奴隸起家的,對於這種事情熟門熟路。

不同的是,以前是販賣黑色奴隸,現在要販賣歐羅巴的白色奴隸。

這些歐羅巴人剛開始還準備拒絕,聽到一千兩白銀的天價,還是最低價,西洋學者的地位越高學識越是出色,價錢也會更高。

歐羅巴人的眼睛裡全剩下了貪婪兩個字。

香山澳炮廠的一位佛郎機商人,甚至在私底下找過朱四海以後,說了一句,只要給他一萬兩白銀。

歐羅巴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都能運到松江府。

朱四海以前聽大兄唸叨過伽利略這個名字,說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人類兩個字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大兄都誇讚伽利略了,這個人絕對很有學識。

朱四海伸出了三根手指頭,只要把伽利略運來,給他三萬兩白銀。

佛郎機商人在胸前劃了一個十字,唸叨了一句讚美主,直接衝出了大門。

這些事情發生在年前,朱四海身邊已經聚集了不少的西洋學者,年紀有大有小。

在這些西洋學者的幫助下,幹船塢的設計圖紙,在一個月以前正式定稿了。

挑選立冬後的一天,幹船塢開始動土了。

朱四海正在建造地點巡視,建造地四周全是如狼似虎的惡僕,說是爲了監工,其實是爲了防止西洋學者逃走。

西洋學者剛來遠東沒多長時間,還不適應這裡的生活,等到再過幾年,朱四海會用一種手段,讓這些西洋學者攆都攆不走。

幹船塢分爲三個部分,塢口,塢室,塢首。

現在正在進行的,是對塢室地基的挖掘,等到塢室地基挖掘好了以後,地基和接觸陸地的三面,全部用鋼筋混凝土澆築。

西洋學者們站在地基附近,不停的扶眼鏡,他們從未見過任何一種材料,在摻和了水以後,可以凝固的比鋼鐵還堅硬。

尤其是一名來自於帕多瓦大學的教師,這人同樣也是伽利略的一名學生卡斯德利,最近癡迷上了這種名叫混凝土的新式材料。

卡斯德利是歐羅巴很有名氣的數學家和水力工程師,在數學領域有很大的成就,還爲水力學創立了很大的科學基礎。

卡斯德利作爲一位著名的水力工程師,對於水力學有一種難以想象的求知慾望。

水泥出現以後,立即就吸引了卡斯德利的求知慾望。

明明是一堆很軟的粉末,摻了水放置了一段時間,就變成了堅硬的建築物,堅硬的硬度不亞於鋼鐵了。

卡斯德利本來是最熱衷於逃跑的西洋學者了,私底下還組建了一個逃跑協會。

但是自從見識了這種神奇的材料以後,卡斯德利就差住在混凝土地基旁邊了,再也不提逃跑兩個字,其他西洋學者也是這樣。

西洋學者對於真理的探知,從骨子裡就有一種難以想象的狂熱,甚至不惜付出生命。

哥白尼、達爾文、開普勒,一位又一位的先驅,前赴後繼的死在了探求真理的道路上。

卡斯德利在沒研究明白水泥是什麼原理以前,趕他走也不走了。

更多的西洋學者,則是想要看看親自設計的這種幹船塢,怎麼解決排水和塢門升降問題。

朱四海站在海岸邊,看着那羣比他還要熱心幹船塢建造的西洋學者們,知道他們暫時沒了逃走的心思,但還是沒有放鬆警惕。

起碼在他們的家人還沒被運過來以前,不敢放鬆警惕。

幾天後,二十幾名京師大學堂學子帶領大批工人,拉着蒸汽機和很多熟鐵零件,趕到了這處小船廠。

這一批京師大學堂學子和大批工人,只是一支先遣隊,朱舜準備給二弟派遣最少一百名京師大學堂學子和幾百名熟工。

朱四海站在海岸邊,看着忙忙碌碌搭建臨時住所的京師大學堂學子,是時候建立一所新式學堂了。

不過,暫時不能以他的名義,要藉助西洋人在東南沿海的影響力。

名字也已經想好了。

北洋水師學堂。

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五百八十章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百八十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
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五百八十章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百八十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