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科研流程

重點就在這些細節方面,垂直紡錠大了、小了、間隙不足等等問題,都會影響珍妮紡紗機的工作效率。

朱舜現在所要做的就是通過數據計算,敲定這些影響珍妮紡紗機效率和質量的細節,這便是科研的基本流程。

首先設計一個理論模型,然後通過計算,一遍遍的演算。

直到演算出基本正確的結果,最後進行實驗。

朱舜家裡買不起紙,只能在木板上寫寫畫畫,演算了大半天剛把垂直紡錠的大小確定,門外走進來一個人。

朱舜的老爹爲了給兒子攢成親的錢,每到二旬官窯放假了,都會趁着這個時間去一些私窯幹私活。

щшш ¸Tтkā n ¸C○

苦是苦了點,不過想到每多幹一天,就能給兒子多攢一點成親的錢,心裡頭別提多高興了。

家裡只剩下朱舜和孃親兩個人,擔心又是那個鄉紳帶人過來鬧事了,朱舜立即抄起了一根木棍。

轉過身來,看見過來的是張大使,鬆了一口氣:“張叔今天怎麼有空來我這。”

張大使找了半天都沒在破爛院子裡找到一個坐的地方,只能站着了:“哈哈,你小子現在可是大名人了。”

“發明的這個線膛槍,已經把整個朝堂攪的是雞飛狗跳,就連不少市井百姓都知道你的名字了。”

朱舜不明白張大使的意思,發明線膛槍確實可以驚動大明的高層,但怎麼可能攪亂朝堂。

這只是一項發明,又不是一座金礦,爲了分潤金礦的利益,那幫子貪官污吏拼了命的想把自己人塞進去。

張大使也沒想到一項可以給大明王朝帶來變革的發明,竟然遭到東林黨的反對,就把早朝時候發生的事情,詳細的說給了朱舜。

朱舜知道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首先是憤怒,倒不是憤怒東林黨人阻礙了他成爲一名正式官員的道路。

而是憤怒這幫子蛀蟲,斷絕了科技興國的希望,這都不是危害大明瞭,已經危害到了中華民族的崛起。

要知道不久後英格蘭就會成立皇家學會,極力提高科學家的地位,甚至可以媲美瑛國的貴族。

就在皇家學會成立的幾十年以後,著名科學家牛頓去世,貴族們都以能給牛頓擡棺當做最大的榮耀。

牛頓的擡棺人是誰?

瑛國大法官兼上議院院長,兩位公爵,三位伯爵。

正是因爲科學家的地位不斷提高,大批人才都投入了科學研究,經過上百年的積累,終於出現了科技人才的井噴,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如果是在華夏,科學家哪裡有什麼地位,士農工商,沒有士農的地位高,也沒有商人有錢,實實在在的社會最底層。

朱舜知道自己來到了大明王朝,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改變古代中華的社會結構,不斷提高科學家的地位。

只要把科學家的地位提高到瑛國那種地步,未來不管是哪個漢人執政,再也不會把科學家當成社會最底層的工匠,而是當做國家崛起的希望。

到那個時候,誰也阻擋不了中華民族的崛起。

朱舜藉助自己的數理化知識,提前在大明引發第一次工業革命,就能實現最大的夢想。

科技始終領先歐美五十年。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關於怎麼實現這個偉大的理想,朱舜已經有了計劃,但是要徐徐圖之。

朱舜放下手裡的木棍,想起一件事,突然說道:“這個參加比試的人,能不能換成我二叔。”

聽到朱舜的這個要求,張大使有些爲難,畢竟這件事已經不單單是關係着朱舜能不能擔任王恭廠掌廠。

還關係着西法黨人未來在朝堂的地位,這一次如果被東林黨狠狠的打壓了,以後西法黨人就再也翻不了身了。

不關乎權勢,關乎能不能用西法拯救大明。

朱舜的下一句話,打消了張大使的顧慮:“我二叔以前是山海關的軍士。”

不僅打消了張大使的顧慮,還讓他對勝出更有把握了,那可是在邊關經常和女真人廝殺的驍勇邊軍。

張大使哈哈笑了起來:“我們本來就是想找一位邊軍將士,可惜都太年輕了。”

“畢竟山海關經常發生戰爭,能夠在屍山骨海里活下來的老卒,實在是太少了,沒想到在這碰見了。”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本官現在就去給徐侍郎彙報這個好消息。”

張大使着急的離開了這裡,朱舜也去了一趟隔壁的二叔家,二叔正在家裡操練幾個孩子。

朱舜家裡住的是土屋,二叔和三叔家裡更窮,只有幾間漏風的茅草屋。

二叔看見朱舜過來了,黝黑的臉龐,咧嘴一笑。

朱舜走到棗樹下,低聲給二叔說了一件事,就離開了這裡,回去繼續計算珍妮紡織機的細節。

朱舜悶着頭在家打造珍妮紡織機,不知道這場黨爭愈演愈烈,掀起了一場更大的風波。

京城裡最有錢的當屬晉商了,軍火生意總是最賺錢的,晉商們這些年通過走私給女真人兵器糧食,賺的是富可敵國。

嗅覺敏感的晉商,怎麼會放過這一次賺大錢的好機會,就在京城裡開了一個賭局。

這場比試本來一局就定輸贏了,晉商勾結東林黨改成了三局兩勝,大大增強了賭局的靈活性。

鳥銃三局全勝,一賠五。

鳥銃二勝一負,一賠一。

還有一個純屬開着玩的線膛槍勝,不管是全勝,還是二勝一負,只要是贏了,就一賠十。

京城棋盤街,有一處四進的府邸。

牽頭組織了這場賭局的中年晉商,看着地窖裡白花花的銀子,從鬥彩鼻菸壺裡倒出鼻菸,放在鼻子上深深的吸了一口。

中年晉商姓黃,是晉商裡有名的棉紗大商賈,看着這麼多的白銀,差點沒把朱舜當成財神爺給供起來。

朱舜要是在這裡,黃姓晉商絕對會抱着朱舜狠狠的親兩口。

黃姓晉商看了足足有一炷香的功夫,過足了癮,鎖上地窖的三層鐵門,走了出去。

迎面走來了一名管事,管事手裡還拿着幾張契約:“老爺,禮部左侍郎徐光啓和兵部右侍郎畢懋康等人,也下注了。”

黃姓晉商接過來管事手裡的契約,看了一眼,不免被上面的數字驚住了:“這些西法黨人不都是窮光蛋嗎,怎麼押了這麼多。”

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
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