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爭

藍彩兒已經在京師上演了五十場大戲,門票還是供不應求,許多不差錢的老爺都看了兩三遍了。

在永平府的戲棚已經搭建完畢,黃家劇組準備在京師演足六十場後去永平府上演,安全無需多慮,永平府臺張大人親自操辦此事,還主動爲‘血火遼東’宣傳。

這是政治任務必須完成,況且永平的達官貴人地主豪商都對‘血火遼東’有所耳聞,都期待劇組到來,都盼着看戲呢。

這一次負責送歡兒回京師的兩個親兵左守權、武藝有任務,他們倆和歡兒跟着劇組,趁着老百姓羣情激奮之時招兵買馬,當然不是招募普通戰士,而是選拔武林高手加入親兵隊。

黃勝見十幾個武術家成爲親兵後,幾次上戰場的表現都很突出,想多招募一些帶在身邊親自調教,以後可以把親兵隊當特種兵使喚。

高智謀陪着張之極帶着勳貴們在去山海關的路上就遇到了山海關派去京師報捷的人馬。

這一次跟來的勳貴們都是可以結交的豪爽之人,他們都很講義氣,明明知道關外兇險還帶着家丁陪着張之極來搶姑爺。

誰知人家那個妹夫厲害着呢,去錦州又砍了許多建奴腦袋,所有勳貴都大喜過望,他們不肯慢慢悠悠走路了,在官道疾馳往山海關去也。

他們想錦上添花,畢竟這裡有兩千多騎兵也是武裝到牙齒的,武藝還是不錯的,和黃大人合兵一處當然會使得明軍更加強大。

高智謀不但不拖後腿,他一個讀書人也不顧鞍馬勞頓跟騎兵們一起玩千馬狂奔。他真的很急,真的想有機會去戰場歷練一番。

兵部尚書王之臣可能是天啓年最得意的本兵大人,以前讓人憂心忡忡的遼東有六百里加急到達京師,兵部的堂官都害怕拆開火漆,擔心又出了喪城失地的壞事。

現如今聽到遼東來了戰報,都爭先恐後一睹爲快,然後職方郎中就搖頭晃腦大聲朗讀捷報的內容。

王之臣得知黃勝大人又有了斬獲,還陣斬建奴牛錄額真一名,不淡定了,驗看了腰牌和戰旗後讓兩個胥吏拿着就坐上轎車去紫禁城求見皇帝。

本兵大人把一字未改黃大人的戰報呈給聖上,朱由校看得心馳神往,他龍顏大悅,如此看來錦州應該無憂了,胃口大開,吃下去了兩碗瘦肉粥。

天啓皇帝決定等錦州解圍後給黃勝大人厚賞以表其忠勇。

大明朝廷上上下下喜氣洋洋,接下來幾天京師官場審美疲勞了,建奴牛錄額真難道是紙糊的?

這個愣頭青就這麼砍着玩啊!因爲黃勝連續三天都是七十二級斬獲,每次都有巴牙喇幾級,有名有姓有腰牌的牛錄額真一名,牛錄戰旗、號旗幾面。

現在根本沒有人敢懷疑大才子捷報的水分了,大家都在議論錦州之事後,朝廷應該如何封賞這位功勳卓著的年輕人。

閹黨幾個心腹來到乾爹九千歲的魏染衚衕府邸探口風,遼東捷報連連,魏忠賢眼睜睜看着皇帝的氣色好了許多,他心裡真的高興。

閹黨幾個干將是來請示九千歲可不可以給大才子找些不痛快,誰知馬屁拍到了馬蹄上,他們被魏忠賢好一頓臭罵,灰溜溜回家了。

低調的信王還由於不放心遼東戰局,主動拜訪了英國公張維賢,兩人在書房談了一個多時辰,至於聊什麼了,黃勝一無所知。

反正英國公家跟信王府過從甚密,兩家關係很融洽,這當然是大好事,歷史上英國公張維賢就得到了朱由檢的信任,黃勝再刻意爲之,以後的好處不容置疑。

大明皇帝心情不錯,錦州南門外五里的後金中軍大帳裡的八小截然相反,他心力交瘁,此時正在風口浪尖煎熬呢。

三大貝勒輪番數落他勞師遠征損兵折將,沒有一個人稱呼他皇帝陛下,都是直呼其名,或者叫他八弟。

如何處理錦州城下的殘局應該是此次議事的主題,三個貝勒爺說了許多抱怨的廢話後才進入主題。

許多武官認爲欲取錦州必須把小淩河邊的明軍幹掉,建議把所有盾車集中,再連夜趕製一些出來,明天採取慢慢推進的辦法攻擊明軍陣地。

如此做法跟騎兵突擊完全不一樣了,明軍火銃不能穿透原木搭建並且蒙了牛皮的盾車,只要後金軍的勇士下馬步戰,成功接近到那一堵並不高大的胸牆,明軍的火銃就沒有威脅了。

只不過明軍的炮火太犀利,盾車太笨重,推進太慢,一路上可能產生太多損失,由哪一旗主攻成爲了爭論不休的話題。

以前老奴時期,八旗都是爭着打頭陣,這一次不同了,都說自己擅長野戰,推着盾車步戰太不適合自己麾下的勇士,沒有人願意上。

沒有人是傻瓜,他們都知道後金全軍壓上,小淩河邊的明軍灘頭陣地必破,可是主攻的部隊會死多少人誰心裡也沒數,有數的是肯定不會少。

野蠻人集團是靠實力講話的,麾下兵馬就是自己的保障,此時此刻誰也不肯做傻事。

今天衝擊明軍陣地三個牛錄的騎兵,跑回來了近四百,二百多人負傷了,當場就嚥氣了十幾個,現在有一百多正在傷兵營裡哀嚎,這些人凶多吉少。

建奴不怕被刀砍箭射,就怕被明軍火器傷到了,因爲肚子上挨一刀,只不過養上十天半月就能夠痊癒,而捱了一顆鉛彈,怎麼也好不了,還一時半會兒死不了,最後拖上一個月的都有。

這樣的傷兵每天疼痛難忍,哀嚎不斷,死得時候,人被痛苦折磨得幾乎瘦成了骷髏。兔死狐悲,看着攻擊小淩河邊明軍陣地的勇士是這個下場,誰還敢攬主攻的任務?

後金中軍帳依舊燈火通明,大小貝勒罵罵咧咧哪裡像一支國家軍隊,完完全全如同到了土匪窩,快到二更天了還沒有達成共識。

天黑了,黃勝的人馬在灘頭陣地也無法採取有效的行動,目前己方的控制範圍只不過是胸牆外四里而已,在四里外有建奴的騎兵來回奔馳巡邏,絡繹不絕。

六月初四,天氣炎熱,夜裡根本沒有月色,爲了戰士們的安全黃勝沒有在今夜出擊。漆黑的夜裡,戰士們摸出陣地太容易跟建奴騎兵膠着。

那個時候擲彈兵不敢扔出‘飛震天雷’,連炮火支援都會逼迫放棄,黃家人馬在已知有袍澤困在敵軍裡的情況下不會無差別打擊。

如此難以擴大打擊面,完全是因爲建奴控制了錦州到娘娘宮的大片地區,那裡黃家沒有修建有利於自己的工事,地形也只能通過望遠鏡觀察個大概,夜裡貿然行動損失會很大。

奴酋在議事之時,黃家軍官也在開會,內容就是想方設法爭奪控制區,爭取把控制區推進到松山餘脈的丘陵地段,也就是推進十里。

在敵軍主力的眼皮底下搶地盤可不是輕描淡寫,大家在沙盤上進行兵棋推演,決定明天承受傷亡打斥候戰寸土必爭,往北壓縮建奴巡邏隊的活動範圍。

天剛亮黃勝就來到觀察哨瞭望戰場,建奴在灘頭陣地四里外留下了不少於兩千騎兵監視明軍的陣地,凌晨剛剛換了班,那些野蠻人還不時的幾十人一組接近到一二里後再打馬退回。

他們還不斷對着明軍陣地謾罵,比劃一些可能是通古斯野人罵人的手勢,看樣子是引誘明軍出戰。

明軍如他們所願,營地的三個吊橋全部放下,三個組合出陣地列陣,分別是弓騎兵一百,山海關騎兵二百,裝甲戰車二十輛火槍手一百六十,運兵車十輛,重步兵一百。

三支人馬總指揮自然是黃明理,副手是馬世虎,具體指揮官是黃東山、黑虎指揮一路在中間推進,程全功、韓寬指揮一路往西北攻擊,顧山河、李大鋼指揮一路爭取打通進入山區的通道。

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綱獨斷第二百九十八章:誰是豬玀第七百七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恩賞第三百四十八章:爲了糧食第四十五章:溫柔鄉里第三十章:腹部繞槓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七百九十六章:寧武關第七百八十八章:在裡海邊建國第三百五十八章:必有我師第九十二章:香車美人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四百零八章:後金入寇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第六百八十四章:租借第五百一十八章: 陣斬李九成第八百二十七章:勸進、攤牌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掃自珍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一百五十八章:天啓六年第二百九十三章:小有斬獲第六百六十三章:很暴力第二百六十章:回家過年第六百九十九章:反水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發動總攻第一百五十一章:拜見高第第四百三十五章:太能扯淡第六百五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七十五章:愛來不來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七十二章:爲了糧食第二百五十六章:預料之中第七十三章:水到渠成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十九章:賞金獵人第五百四十五章:“戰神”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要來第五百三十二章: 去日本海第三百七十九章:開拓精神第三百四十章:炮火攻堅第四百三十六章:堅守一年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二百四十二章:接濟東江第六百七十七章:遭遇戰第二百七十六章:傳遞正能量第五百零三章:飛剪式帆船第四百八十章: 千里餓殍圖第五百三十五章:擒拿叛將歸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七百七十八章:封鎖鴨綠江第四百九十五章:踏平大越國第七十一章:繡閣朱樓第二百七十四章:玩玩政治第六百七十六章:照打不誤第七百五十九章:那是耀眼的紅第四百四十四章:舐犢之情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奪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五百五十四章:躲遠點即可第二百三十一章:不怕麻煩第三百一十八章:青山有幸第四百九十七章:奪取煤礦第六百五十七章: 緊張刺激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爭第八百三十一章:劫後重逢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糧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二十二章:佈置戰場第一百九十二章:街談巷議第六百九十七章: 人心散了第五百二十章:捲土重來第五百零六章:大淩河城第七百章:一夜回到從前第一百一十五章:草原立威第三十四章:實戰演習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纏爛打第二百五十九章:紅袖添香第三百六十五章:急流勇退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第七百零七章:窮追猛打第六百九十三章:以武立國第四十三章:娶妻納妾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人心散了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六百五十九章:漢族精英第二百五十章:螳臂當車第四百四十六章:勇士榮歸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變崇禎宿命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六百一十八章:留守伊陽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一百三十八章:再接再厲
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綱獨斷第二百九十八章:誰是豬玀第七百七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恩賞第三百四十八章:爲了糧食第四十五章:溫柔鄉里第三十章:腹部繞槓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七百九十六章:寧武關第七百八十八章:在裡海邊建國第三百五十八章:必有我師第九十二章:香車美人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四百零八章:後金入寇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第六百八十四章:租借第五百一十八章: 陣斬李九成第八百二十七章:勸進、攤牌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掃自珍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一百五十八章:天啓六年第二百九十三章:小有斬獲第六百六十三章:很暴力第二百六十章:回家過年第六百九十九章:反水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發動總攻第一百五十一章:拜見高第第四百三十五章:太能扯淡第六百五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七十五章:愛來不來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七十二章:爲了糧食第二百五十六章:預料之中第七十三章:水到渠成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十九章:賞金獵人第五百四十五章:“戰神”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要來第五百三十二章: 去日本海第三百七十九章:開拓精神第三百四十章:炮火攻堅第四百三十六章:堅守一年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二百四十二章:接濟東江第六百七十七章:遭遇戰第二百七十六章:傳遞正能量第五百零三章:飛剪式帆船第四百八十章: 千里餓殍圖第五百三十五章:擒拿叛將歸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七百七十八章:封鎖鴨綠江第四百九十五章:踏平大越國第七十一章:繡閣朱樓第二百七十四章:玩玩政治第六百七十六章:照打不誤第七百五十九章:那是耀眼的紅第四百四十四章:舐犢之情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奪第三百七十五章:婉約江南第五百五十四章:躲遠點即可第二百三十一章:不怕麻煩第三百一十八章:青山有幸第四百九十七章:奪取煤礦第六百五十七章: 緊張刺激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爭第八百三十一章:劫後重逢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糧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二十二章:佈置戰場第一百九十二章:街談巷議第六百九十七章: 人心散了第五百二十章:捲土重來第五百零六章:大淩河城第七百章:一夜回到從前第一百一十五章:草原立威第三十四章:實戰演習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纏爛打第二百五十九章:紅袖添香第三百六十五章:急流勇退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第七百零七章:窮追猛打第六百九十三章:以武立國第四十三章:娶妻納妾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人心散了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六百五十九章:漢族精英第二百五十章:螳臂當車第四百四十六章:勇士榮歸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變崇禎宿命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六百一十八章:留守伊陽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一百三十八章: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