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分析局勢

許傑建議出兵,當然有他的理由,於是許傑下了地,也顧不得穿鞋,就站在北牆地圖下,開始指着遼東地圖侃侃而談。

“我先說現在大帥必須出兵的原因。”

毛文龍和李光春呂一學立刻正容傾聽,聽聽這個剛剛加入的傢伙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可別大家熱火火的將他拉上賊船,卻是一個騙子。

許傑掰着手指開始對毛文龍道:“大帥帶着200勇士孤身入遼東,本來是實行朝廷牽制後金的重任,但是大帥卻不知道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毛文龍就納悶兒了,自己的事情自己不知道,而別人知道,這不是出鬼了嗎?

許傑就侃侃而談:“依在下之見,大帥孤身入遼東,畢竟人少勢孤,牽制後金的作用並不大,但是您卻給了遼東那些心存漢家天下的百姓一個希望,讓那些不願做順民的人知道咱們的大明國朝沒有拋棄大家,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大帥此舉,遼東這千百萬漢人,在後金的屠刀之下屈服,那樣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其實後金女真人不懂生產,如果他們和我們的國朝相對抗,其實根本不用咱們出兵無數與他們死拼硬打,只要和他們互相消耗下去,這些野蠻民族早晚會失敗的。”

這樣的論斷,讓毛文龍等三人驚愕之餘,不由得茅塞頓開。

許傑就長篇大論的解說着自己的想法:“其實論戰力,草原吃肉的民族絕對相對中原吃糧食的民族要強悍許多,尤其是騎射功夫更是在冷兵器時代佔據着碾壓的優勢,但爲什麼草原民族最終都敗在了農耕民族的手中呢,其實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文化和思想,軍事的勝利是暫時的,只有文化和思想纔有最終征服的力量。”

這一點,許傑是深深贊同的。

史上漢族曾多次被少數民族征服,隋遼元清等朝代,但最終這些少數民族都被漢文化同化了,使得漢族更加強大。美國可以打敗任何軍事對手,但他沒有徵服過任何對手,但他輸出的思想,卻讓包括蘇聯在內的老大帝國轟然崩塌,這告訴人們,軍事只能應急,長遠要靠思想文化建設,這纔是強國制勝的根本。

由於東亞所處的地理位置,與西方相比更爲封閉,這種封閉性使得周邊未開化地區和中原文化缺乏可比較性,並且能夠充分甚至唯一地顯示了漢文化的先進性,正是這種差異使得漢文化具有高度的輻射力和凝聚力。以至於每一次異族的成功入侵,如果不被漢文化同化,就只能做個短命王朝,蒙元統治一百年已經算是命大的,但最終還是煙消雲散;滿清入關,積極漢化,但最終結果是連滿語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滿族人與漢族人已經無法分辨。可見近代之前,漢文化對周邊少數民族所具有的融化力確實全球罕見。

“還有一個,那就是生產能力和人口數量。

首先說在生產能力上,中原漢族有着絕對高的生產技術水平,他們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出讓敵人生畏的先進的武器,武器的優勢來抵消漢人對異族的戰鬥力缺陷。

再有一點就是人口,遠的且不說,就說現在的女真,只要我們大明王朝不氣餒,採取徐徐推進的辦法,不斷的壓迫女真逼迫他們不斷的和我們戰鬥,我們可以損失一萬,換取他們一百,但是我們有着巨大的人口優勢,有着巨大的器械裝備優勢,損失了,我們就可以再徵召10萬虎狼,10萬人損失了,換取他們一千人,但是我們可以再次徵召20萬,如此消耗下去,最終將女真人消耗一盡,難道這個所謂的大金國還有希望嗎?”

被許傑這麼一分析,在坐的三人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辦法雖然殘忍,但絕對是可行的。

現在大明王朝對女真的辦法,其實也有這樣的影子,但壞就壞在,每一次戰鬥失敗,從上到下,想的不是怎麼再接再厲,繼續戰鬥,而是心灰氣喪,轉身逃跑。

同時,每一次逃跑的時候,不去實行焦土政策,而是將海量的物資丟給了敵人,即將打響的廣寧一戰,大明丟給努爾哈赤的物資,竟然讓他組織了20萬奴才日夜不休的搬運了十天。

後來寧遠大捷剛剛結束,我們的大都督卻眼睜睜看着八公里外的大明幾年積攢存儲的覺華陷落,眼睜睜看着寧遠城外建奴日夜搬運大明辛辛苦苦積攢起來準備反攻建奴的物資不管不顧,當時讓皇太極獲得了八萬石糧豆,五十萬兩白銀,可以武裝二十萬大軍的軍械物資,讓大明大傷元氣,讓後金的國力戰鬥力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增長。

更別說三次入寇京畿,建奴通過古北口日夜搬運數月有餘了。

如果每次戰敗都行焦土政策,讓後金沒有一點繳獲,如果大都督死守覺華,或者一把火燒了那些存儲,那麼整個歷史就是不是已經改寫?

可惜,歷史沒有可能。

許傑不管三人,尤其是毛文龍想什麼,繼續自己的理解說法:“大帥可以想一想,如果沒有大帥深入遼東,讓我們這些心懷故國的百姓看到希望,千百萬遼東漢人全部做了建奴的順民,爲建奴耕作生產,那樣的後果是什麼呢,那不能用災難來形容,那就是滅國了。”然後深深的吸口氣,猛的一揮拳頭:“正因爲大帥來了,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所以各地纔有這風起雲涌的反抗,讓後金不能安穩,不能獲得充足的物質補充,這纔是大帥真正的作用。”

毛文龍就在炕上拱拱手:“本官受教了。”

許傑突然轉頭,痛心疾首:“但是鎮江失守了,大帥退入了朝鮮,來到了這裡龜縮不出,這讓遼東的百姓無比失望,尤其是建奴散佈謠言,說是大帥已經戰死,這樣的消息對遼東百姓的打擊是絕對巨大的,讓許多心存反抗的百姓失去了目標,讓遼東的百姓心生絕望。所以,學生認爲這時候,大帥必須出擊,取得不取得成果卻是其次,主要是向遼東的百姓證明一下,大帥還活着,大帥沒有拋棄遼東的百姓,大帥的旗幟還在高高飄揚。”然後深深的給毛文龍施禮:“爲了遼東民心,大帥當出擊,若是再晚了,一切都完了。”

毛文龍肅然而驚,趕緊下地,也顧不得穿鞋子,鄭重其事的給許傑深施一禮:“若不是先生教導,毛文龍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真是僥倖僥倖。”

第1303章 錦州之戰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066章 一場完勝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538章 兩黨合作第1132章 條件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991章 毛文龍的臭名聲第734章 捐與稅的區別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129章 該殺的熊廷弼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250章 暗中佈置第1240章 堅決脫離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1132章 條件第1337章 攻城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638章 夜襲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1170章 巡視張家口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1231章 複雜的心思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1186章 不詳之感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961章 安插楊嗣昌第067章 整軍再戰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483章 英國公的辦法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1273章 名將迭出第897章 再次整編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942章 搶奪功勞的來了第910章 完美的野心第1173章 草原的風情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829章 親身犯險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399章 軍功分配第031章 改制親兵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1017章 我不接受談判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第1196章 清君側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972章 絕不動搖第628章 走投無路的多倫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1003章 中日海戰-對壘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607章 林丹汗的救世主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1018章 日本人的野望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433章 兩軍對陣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1320章 援兵第056章 長途奔襲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1284章 奸細的作用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041章 敵情有變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265章 被人暴打
第1303章 錦州之戰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066章 一場完勝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538章 兩黨合作第1132章 條件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991章 毛文龍的臭名聲第734章 捐與稅的區別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129章 該殺的熊廷弼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250章 暗中佈置第1240章 堅決脫離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1132章 條件第1337章 攻城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638章 夜襲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1170章 巡視張家口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1231章 複雜的心思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1186章 不詳之感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961章 安插楊嗣昌第067章 整軍再戰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483章 英國公的辦法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1273章 名將迭出第897章 再次整編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942章 搶奪功勞的來了第910章 完美的野心第1173章 草原的風情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829章 親身犯險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399章 軍功分配第031章 改制親兵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1017章 我不接受談判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第1196章 清君側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972章 絕不動搖第628章 走投無路的多倫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1003章 中日海戰-對壘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607章 林丹汗的救世主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1018章 日本人的野望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433章 兩軍對陣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1320章 援兵第056章 長途奔襲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1284章 奸細的作用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041章 敵情有變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265章 被人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