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草原傳旨

仔細的對比着自己記下的氮磷鉀的特性、功能,和可能出現的地方,涂紹煃知道這個擔子可是不輕的。這東西需要大量的時間來觀察,反覆的實驗,才能確定是不是自己找的東西。而植物的生長週期又是如此之長。看來此事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但看着宋應星在皇上的面前又是如此的隨意,除了君臣之情外,更象是朋友之情。越看越是心熱,如此好的條件,自己不用上,豈不是太可惜了?剛想說兩句豪情壯語,但此時皇上叫的那個王應科來了。

王應科正滿腦子都是關於皇上改造馬車的方案,他根本就是個門外漢,自己掏腰包,請客、請工匠,務必把皇上這個差事,辦漂亮了。雖然把大錢都交給了皇上,但破船還有三斤釘,到底還是有點富裕的。

這不,上百人聚集在兵仗局,就是爲了給他造馬車的,雖然皇上所說的如此大的馬車,大家沒聽過民間有,但皇上的馬車小嗎?不就是改成四輪而已嗎?只要解決了轉彎的問題,這事就不算難了。王應科正看着工匠們研究着呢,這不皇上把他傳到了乾清宮。

皇上讓宋應星給他說新加的東西,結果王應科一聽,差點沒暈過去,祖宗啊,皇上那方案就已經夠變態了。這個曾經在兵仗局裡瞎逛了好幾天的宋應星,出的更是餿主意,連用腳蹬踏都有了,還把車箱板弄成了‘豎盾’一樣的大弩匣,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看着他那一臉爲難的樣子,記錄的手都有點顫抖,朱由校不由的問:“王掌印,有問題嗎?能做嗎?”

“回皇上,得回去找工匠研究商量後方能知道有無可能造出來,畢竟有許多東西是奴才以前所沒有接觸過的。”王應科當然是求穩了,萬事不可強求,聖眷這東西更是如此,所以老老實實的回答。

“宋愛卿,要不先去幫幾天的忙,正好認識一下主持火器研究的孫化元和畢懋康,他們都是不可多得的技術人才,相信你們了會有共同語言的。”一聽王應科如此回答,朱由校的心先涼了半截,指望這些宦官還真的不行,諸如時運生、李德全這樣的人太多了,不是搞研究的料,讓他們照着東西做出來,這個沒什麼問題,但靠着想象搞技術革新,那就差的太遠了。

“回皇上,臣願意效力。”雖然現在一心沉迷在發電之中,但輕重緩急,宋應星還是惦的輕的,皇上出征在即,搞出戰車這種強力武器來,對戰爭的勝利都有把握,是當務之急。而電力一時半會還用不上,現在雖然想着如果在戰車之上,把弩箭的發射用上電動機,戰士可以不用想着上弦,輕鬆的對着目標扣去扳擊就可以了。但那只是YY,不可以實現。還是把腳蹬先研究出來是正經。

“已經中午了,正好大伴把徐光啓、畢懋康、孫化元他們叫過來大家認識一下,隨便吃個午餐。王掌印,你那邊有多少人從事馬車的研究?”

“回皇上,有上百人?”

“大伴,從宮外訂些烤鴨回來,慰勞一下他們。”今天見到了宋應星,朱由校的確挺高興的,說實話,來大明快一個月了,只有宋應星這一個人,朱由校還拿着當個朋友看,其他的不是尊敬就是討厭,完全就是面對NP、路人甲一樣的感覺。而且宋應星也着實有本事,沒有他的幫助,神弩的臨門一腳,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踢呢。要是耽誤到了宮廷政變之後,那笑話可就大了。

“奴才謝主隆恩。”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讀書人當然有這樣的毛病,徐光啓作爲領導當然沒什麼,孫化元和宋應星兩人都是舉人,這小尾巴也沒有太翹,但畢懋康可是正兒八百的進士出身,卻委曲的在孫化元手下當兵,現在又來了一個舉人,那委曲求全的感覺實在是太含垢忍辱了,以至於席間,連朱由校這樣神經大條的人都能感覺得到了。

這種情緒下去可是會影響團結的,所以朱由校就想着,是不是把他從孫化元這邊分出去,另立一個山頭。這樣擺在桌面上搞良性競爭,總比這樣矛盾積累下去,最後再搞的不團結也是個事。以後得給徐光啓談談這事,讓他安排吧。雖然說鐵打的江山,流水的朝廷,當皇上的就是喜歡搞個什麼大小相制,弄個孤臣什麼的。但朱由校可不如此看,團結協作的力量還是挺強大的。比起孤膽英雄來,朱由校更喜歡的是百萬雄師。

對涂紹煃卻因沒有什麼傑出的成就,大家也只是禮貌待客的禮節性的對待着。而涂紹煃也以謹小慎微的態度對待着,沒辦法,眼前都是皇上眼裡的紅人,自己現在雖然坐在了這裡,但並沒有真正擠進這個圈子

徐光啓和孫化元兩人對宋應星的感覺挺好,畢竟皇上的介紹屠虜神弩的創造者,這個份量可是挺大的。再把戰車的觀點一說,更是讓師徒兩爲之動容,有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於是對戰車的可行性大加討論,孫化元倒是對用腳蹬踏上弦的計劃更爲熱情。

飯後,宋應星和孫化元以及畢懋康一起去了兵仗局,涂紹煃也暫時去了宋應星那裡居住,而留下徐光啓,讓其想法平撫畢懋康,並揭底分出一個火槍研究機構來,讓其單獨帶領,畢竟對於畢懋康的名聲,朱由校還是相信的。徐光啓對此並無意見,下去安排了。

下午的時候,朱由校接到了這幾天抄家的成果,一共抄來銀兩達八百多萬兩銀子,黃金五萬餘兩、土地三萬多畝,字畫古玩奇珍異寶三百餘車、面宅院、商鋪一千餘處,這下發達了。朱由校先賞了抄家的三個機構的人員。特別是自己掌握的最嚴實的淨軍,雖然東廠、錦衣衛也都算是自己的人,但感覺和實際都差的太多了。

朱由校並不知道的是,另一雙看不見的黑手,正朝他伸來,如果沒有這些錢的話,日後他真有可能會破產的。

而接了聖旨,前去歸化城傳旨的行人司莊閒方,從接了聖旨後,匆匆的寫下了一封遺書,帶領着幾個行人,就出發了。

二天時日到了大同邊牆,簡單的補充了一下,直奔歸化絕塵而去,同行的人卻無不心中慼慼,皇上傳旨給莽蠻之人,言辭又是如此,此行真是凶多吉少。

二日之後,風餐風宿露的莊閒方,終於有驚無險的到達了歸化城。細心的莊閒方卻記下了這一路之上的地形、地貌、水源等。一旦皇上用兵西北,此就將是第一手邊牆資料,大難不死那就是後福的開始。

現在歸化城的城主是俺答汗與三娘子之孫素囊臺吉,他們是想力挺林丹可汗,重現黃金家族之榮耀光輝,融合整個蒙古,東抗建奴,南掠大明。

而想要分裂的是溫布楚琥爾和兀良哈的善巴,山西以範家爲首的八大商人,當然是投靠到了他們的懷抱。

到了城主府,莊閒方見到了素囊臺吉,因爲有互市的關係,歸化城表面上還是和大明挺和平相處的,沒辦法,草原之上所需要的鹽、鐵、茶都來自於中原地帶。主要還是草原的蒙古人愚昧落後無知,鹽這東西,離了中原還有青海、西藏,那裡的鹽實在是太多了。而鐵,蒙古的煤、鐵礦可不比中原少。至於茶的需求,那是不會種糧食、種菜的結果,天天的吃肉喝奶,不用茶刮刮哪裡能行。

素囊臺吉拱手接了旨,現在蒙古對大明已經是越來越不尊敬了,沒辦法,難道還能指望這些野蠻的蠻夷接旨還擺上香案不成?莊閒方提醒了一句,別人不遵守那是別人的事。素囊臺吉裝沒聽懂,此事也就此揭過了。

但當聖旨宣完了,素囊臺吉是勃然大怒,叫人進來就要把莊閒方拉出去砍了,大明的皇帝憑什麼命令、威脅與他?莊閒方早知有此一劫,倒也鎮靜自若,輸人不輸陣,不能丟了大明天使的臉面!

一旁的智者卻制止了素囊臺吉發瘋,衝着怒髮衝冠的素囊臺吉說了幾句,莊閒方也聽得懂蒙語,大體的意思是,讓皇上的使者,找溫布楚琥爾和兀良哈的善巴,他們要人去,山西的漢人也是來投靠他們的,和歸化城無關。

冷靜下來的素囊臺吉,想了一想,感覺這是一招也無關緊要,但也算是給那些不安定分子們提提醒,你們所有的行爲,最後都是土默特來承擔的。也讓歸化城裡的人都知道一下,大明認的還是自己,名義上,自已纔是歸化城乃至整個土默特的首領。

智者看素囊臺吉同意,把這個情況給莊閒方一說。莊閒方倒沒有什麼表示,但傳旨的對象就是素囊臺吉,已經傳完旨了,對方的小陰謀詭計與他無關,只是重複宣一遍旨而已。

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223章 總督府前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342章 遼將叛變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309章 草原會戰4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766章 衝發一怒爲紅顏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395章 應天夜行第392章 峽谷疑雲第219章 宦官心毒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24章 八千淨軍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73章 義賣現場2第489章 義務教育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648章 建奴炮陣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395章 應天夜行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301章 臨陣磨槍第87章 羣測皇上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82章 大練鋼鐵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56章 皇家傢俱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410章 專射馬腿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118章 收何可綱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557章 牀弩投敵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704章 戰略轉變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17章 賑災義賣1第578章 鰲拜逞兇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557章 牀弩投敵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125章 留聲機現第108章 合法採礦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254章 防線收縮第467章 封住關口第687章 萬事俱備第441章 大同邊兵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53章 巾幗英雄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14章 滅口客氏2第438章 再見張嫣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566章 冰上行軍第681章 六朝古都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20章 諸葛連弩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295章 錦衣屠奴10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779章 這事大了第496章 挑戰朝廷
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223章 總督府前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342章 遼將叛變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309章 草原會戰4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766章 衝發一怒爲紅顏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395章 應天夜行第392章 峽谷疑雲第219章 宦官心毒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24章 八千淨軍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73章 義賣現場2第489章 義務教育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648章 建奴炮陣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395章 應天夜行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301章 臨陣磨槍第87章 羣測皇上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82章 大練鋼鐵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56章 皇家傢俱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410章 專射馬腿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118章 收何可綱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557章 牀弩投敵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704章 戰略轉變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17章 賑災義賣1第578章 鰲拜逞兇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557章 牀弩投敵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125章 留聲機現第108章 合法採礦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254章 防線收縮第467章 封住關口第687章 萬事俱備第441章 大同邊兵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53章 巾幗英雄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14章 滅口客氏2第438章 再見張嫣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566章 冰上行軍第681章 六朝古都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20章 諸葛連弩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295章 錦衣屠奴10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779章 這事大了第496章 挑戰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