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進軍大同

而普通戰車,如今已經生產出了十部,朱由校又都上去看了看,吩咐抓緊時間訓練車伕。估計再過四天,百部戰車就可以集齊了。

朱由校不由的喜形與色,宋應星適時的提出了,皇上出征得有座駕,打算再努努力,造一個適合皇上身份的。

看着如此懂事的宋應星,朱由校真想拍拍他的肩膀說:“小宋真乖。”

孫承宗和何可綱經過了一夜的急行軍,如今已經拉開了距離,何可綱帶領的三千人,匆匆的急奔大同,臨分手前,孫承宗就反覆交待了行軍的問題,且不可大意,中了埋伏,淨軍戰力非常,但如今陰雨連綿,視線不好,如果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本來準備的照明工具,又要打一定的折扣,將是淨軍的‘柔弱期’。所以反覆的囑咐,務必要進入大同和敵方之後,在行軍、紮營之時,做好萬全之策。而皇上在宮中一直都翹首以待,一定要及時的把消息傳遞過去。

孫閣老吩咐的,何可綱都一一的記在心裡,一是的確是老成之言,二是心裡對這位老‘首長’也是相當尊重的。在進軍二天一夜的急行軍後,到了是黃昏時分,何可綱撒出了十個親兵斥候,在一處一面靠水的高地上安營紮寨、埋鍋造飯。

淨軍們從馬車上下來,一部分,先在外圍警戒着,這也是平時訓練時的功課,一切以穩妥爲主,自己不犯錯,給敵人留什麼首尾,仗就勝了一半。這一條說起來簡單,但說實話,知難行意。就如高考一樣,都知道一個道理,把會做的題目做對了,分得全了,不會的能得就得,不得也無所謂。僅僅會的知識點,肯定會考個不錯的成績。但又有哪幾個能做到不犯錯呢?

一部分淨軍則有組織的到河邊洗漱,何可綱也是打老仗的人了,當然反覆囑咐着,不能下水,以免中了敵人的蓄水攻擊。雖然被人恥笑小心過頭了,但小心無大錯。在上游蓄水泄洪,把敵軍衝散的戰例不是沒有過。如今陰雨連綿蓄水更是容易,雖然蒙古人那智商不一定能想到,但小心點最好。

昨夜去京城報信路過的驛卒和自己相遇,通過話語,已經確定了大股蒙古軍來攻大同的消息。而今天一天,則碰上了不少逃難的百姓,抓過來問問,竟然是蒙古軍有一部分竟然已經越過了邊牆,深入中原腹地進行搶掠,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和蒙古族遇上,但如今的確已經進入了‘戰區’,還是小心點的好。如果今晚無事,明日中午就能到大同境內了。

而其它的宦官雜役們,則在緊張的準備着伙食,因爲下雨的關係,對生火、木柴都是一種考驗,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的困難。但一天一夜的時間,大家都是啃的現成的乾糧,不做點熱的暖暖身子還是不行的。

還有其他人都忙着整理行軍帳篷,這些東西對於淨軍來說,肯定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的,只能交給這些人來辦了。

何可綱和幾個淨軍頭頭,則在周圍視察着營地,何可綱看着營地慢慢的成型,而淨軍們自發的按着操練中作業輪流着防守,雖然一片忙碌,倒也算是景然有序。就這在時,一匹馬急急的衝來,是派出來充當斥候的親兵。

“何將軍,末將在前方大約十里就是陽原縣,發現了蒙古族,正在圍着攻城,估計是天黑了,在休息。大概有三千人左右,正在離我軍五里處搶掠一處村莊。他們的一個斥候發現了末將,被末將射殺,然後就回來給將軍報信了。”

“你與他們的斥候接觸了?”

“是的,這是他的首級。”割首級是遼東軍和其他邊兵的一個大毛病,也是因爲軍功的認定標準纔有的這個毛病,這點不足太明顯了,戰場之上,戰士們都忙着割首級、裝首級,哪裡還有功夫去殺敵?就算是殺敵了,還得想着如果首級被人家割了,自己就瞎忙活了。

但首級又是檢驗戰軍的唯一標準,沒辦法,大明的軍將們太能虛報軍功了。以大明軍將所報的軍功,一次斬首多少多少,加起來,恐怕草原、遼東早就已經人煙絕種了。所以朱由校和孫承宗、何可綱、袁可立均談過此類的問題。雖然沒什麼好辦法,但軍功的確是不能再割首級了。

“以後不要割首級了,皇上這邊不興這個,更何況,如果因這個再被敵人傷了,也不值得。此次探得敵情,本將會給你記功的。回去休息去吧。”何可綱拍拍親兵的肩膀說。

“謝謝將軍栽培!”

“俞監軍、孫監軍,如此看來,咱們今天晚上,還得辛苦一些了。”

俞明勳是最早配上神弩的,宮廷政變當夜一千持弩淨軍,均出自其監軍體系。此次爲了蒙古之行能夠順利,朱由校將其全部給何可綱帶來了,而孫大壯這個監軍只是帶了一千人。

“何將軍,意欲何爲?”

“蒙古軍的斥候被殺了割頭,此必定引起蒙古軍的注意,幾裡地,不難發現我軍,即便是他們不發現,本將想也要引他們前來。”還是那句話,論跑的話,淨軍要是追蒙古人,能把自己跑死,那還連蒙古人的影子都摸不着。想打仗,那隻能是讓他們自己送上門來,這是個常識問題。

“何將軍的意思是今晚吃掉這股蒙古軍?”聽到這裡孫大壯也興奮的說。他帶領的淨軍,可是從來沒見過血的,宮廷政變那天,就光給着俞明勳打醬油了。雖然都是監軍,但硬生生的比人家很矮了一頭,心裡當然不太好麼好受,一聽有仗打,當然興奮。

“孫監軍說的是,本將是這樣想的,蒙古軍自西方來攻,估計受挫後,一定也會西返,那我軍的速度是沒法,留住他們的。所以想請孫監軍帶本部人馬,在北邊一里和南邊一里處設伏,一旦這邊戰鬥打響,留守的俞監軍,則慢慢的拖住敵軍,而孫監軍則兩翼包抄過來。再配合俞監軍的東面的口袋,這去蒙古軍全部吃下,那是極有可能的。”既然引過來那就將是一面倒的戰鬥了,何可綱伸手出去,試了試天上的飄雨,毛毛細雨,看來今夜也睛不了了。

“何將軍,只是這晚上的雨天,氣死風燈也不好掛啊?”俞明勳當然不怕打仗吃苦,來的目的就是殺蒙古人。雖然皇上也吩咐練夜戰了,還準備了大量的氣死風燈,但就這樣的鬼天氣,能不能用上?

“俞監軍放心,如此毛毛雨,只要上面蓋上一層擋雨之物,絕對是澆不滅的。殺蒙古軍,還是可以用的。”

“那就但憑吩咐。”

很快,淨軍這邊就佈置好了一切,而伙食此時也做好了,薰肉煮湯。這是朱由校能想到的營養伙食了,基本上把宮裡的薰肉收羅一空,都給六千淨軍帶來了。這年頭防腐的措施不多,但臘肉、薰肉還是比較有效的。雖然味道不如鮮肉好,但蒙古就要到了,想吃肉就到各個補及點吃吧。

造飯的炊煙,因吃東西的人多,量比較大,又因木頭溼,煙更濃了。在毛毛細雨中,更顯樣子,已經發現斥候被襲的蒙古人,正在找兇手呢。一看那高高的炊煙。哪裡還有不來的道理。

孫大壯讓自已的手下匆匆的喝了口湯,拿着熱飯就出發了,馬上不敢騎,也不會騎,只要把弩、盾放在馬背之上,牽着馬行進,別提多彆扭了。

而留守的何可綱、俞明勳則速度的用餐,鋪上鐵絲網、擺放好拒馬,在關鍵的位置上置放好了氣死風燈。這是淨軍出宮的第一戰,大家相對都有些緊張,畢竟對付的是野蠻的蒙古人,雖然對蒙古人大明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絲優越感,因爲是明朝趕跑了蒙古。但這些年年年來大明打草谷,也讓大明人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恐懼。

天色還有一絲光亮的時候,蒙古人來了,和那名親兵說的一樣,的確有三千人左右,前面壓着一些百姓,所以走的比較慢。被壓着的百姓耷拉着腦袋,認命的隨着隊伍前進着。每年邊牆那邊都有被打草谷的蒙古人或者其他民族的從邊牆附近抓走一些百姓當奴隸。沒想到這次沒有被老天爺搞的地震弄死,那是因爲皇上的示警。但又因爲皇上與歸化城那邊交惡,使得自己受此池魚之災,被蒙古人抓住了,百姓們都知道那將是一生如何悲慘的命運,女人將飽受蒙古男人、女人的凌辱,給他們生孩子,以壯大蒙古族的部落;而男人則要過活豬狗不如的日子,這並非誇張,因爲豬狗既不需要幹活,吃得飽、睡得香,更不會捱打。淪爲奴隸的漢男,那遭遇雙豈能相比?寧爲太平犬,不爲亡國奴,正是這層意思。

對皇上的態度也使得這些人無法再說什麼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果不是皇上交惡,雖然蒙古人會打草谷,但絕不會進來這麼遠。百姓們行屍走肉般的走着,一心想找一個可以埋怨的對象,來承擔此次成爲奴隸的責任。

第80章 寵物商店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188章 兩臣勸帝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84章 義賣收穫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168章 宮廷政變13第613章 文龍之害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396章 再行練兵第372章 新政通過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112章 羣候聚會第752章 漢奸捱打第430章 意外之喜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87章 羣測皇上第456章 建奴渡海第295章 錦衣屠奴10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403章 救援來到第646章 建奴撤兵第243章 土木工程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403章 救援來到第422章 亂民來援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99章 青州免稅第99章 青州免稅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651章 踏盾而行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825章 三族會盟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178章 皇上休妻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614章 情報消息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763章 假手製成第179章 驛站修路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474章 薊鎮練體第37章 御膳始末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69章 宮廷政變14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783章 知女莫過母第164章 宮廷政變9第578章 鰲拜逞兇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462章 硬幣發行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368章 宗室新政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178章 皇上休妻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25章 晚宴試金1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338章 鋪路規劃第751章 袁大總管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702章 行軍之慢第101章 還我身體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35章 魏公貪權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61章 大明求極
第80章 寵物商店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188章 兩臣勸帝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84章 義賣收穫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168章 宮廷政變13第613章 文龍之害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396章 再行練兵第372章 新政通過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112章 羣候聚會第752章 漢奸捱打第430章 意外之喜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87章 羣測皇上第456章 建奴渡海第295章 錦衣屠奴10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403章 救援來到第646章 建奴撤兵第243章 土木工程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403章 救援來到第422章 亂民來援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99章 青州免稅第99章 青州免稅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651章 踏盾而行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825章 三族會盟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178章 皇上休妻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614章 情報消息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763章 假手製成第179章 驛站修路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474章 薊鎮練體第37章 御膳始末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69章 宮廷政變14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783章 知女莫過母第164章 宮廷政變9第578章 鰲拜逞兇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462章 硬幣發行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368章 宗室新政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178章 皇上休妻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25章 晚宴試金1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338章 鋪路規劃第751章 袁大總管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702章 行軍之慢第101章 還我身體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35章 魏公貪權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61章 大明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