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建奴異動

“孫老師,朕想,保留軍戶以後募兵的義務,就是兵仍然從他們家裡的壯丁出,但再次募兵的時候,卻不是大明來搶着要他們,而是讓他們積極的報名,擇優錄取。正如現在一樣,大家都爭着搶着來要這個名額。”

募兵和如此‘世襲’的兵可不是一回事,而是要經過層層考覈的,和朱由校現在的以跑步來做出一個主要的考覈項目一樣,而不是單純的要個人數。

“皇上,現在皇上徵兵如此順利,是因爲他們本身就是兵,只不過是想從朝廷這邊跳槽到皇上那邊而已,積極性可然不同??。但若是下一步再從軍戶那裡讓其參加,倒不一定會如此的積極,相反,會有許多人想法設法的逃避。”孫承宗對於皇上如此的理想境界真是不敢苟同,現在朝廷這邊的兵待遇不好,戰鬥力又差,更不可能有什麼戰功、賞銀可拿,碰到了皇上給機會挑人,因爲皇上的親軍待遇好、戰鬥力強悍、戰功輕易能拿到、傷亡率還低等,這樣的好事,簡直就是邊兵打着燈籠也找不到的好事,所以才一窩蜂的跑來起鬨。若是其它的時間,讓人當兵,那就另當別論了。

“孫老師的意思朕明白,若一直都是朕來招兵,朕的軍隊一直也是如此的優勢呢?”

“回皇上,老臣想若仍是皇上招親軍或者親軍的預備役,那當然仍會如此。”聽了這話孫承宗無話可說了,朝廷的兵和皇上的兵區別太大了。糧餉足、吃的好、有賞銀、不打罵士兵、不佔役、死傷少等等優點,雖然訓練的苦了一些,但訓練卻是戰場之上保住性命、打勝敵人的不二法門。所以,只要皇上保持着這種強勢,那肯定會有軍戶甚至是民戶來爭着參軍的。

“那就好。如今,軍戶們太多的人已經生計困難,沒有了田地或者是所有的田地產出就不能維持其養家餬口之用。所以朕欲以大同爲試點,遷一些這樣的軍戶到歸化城,那裡有良田無數。把他們如天門城的宗室一樣安置,但土地是租種朕的。並不屬於他們。這樣也就無從兼併。因爲他們需要給朕募兵義務,所以朕特許他們免除租金。如此他們的生計首先是沒有問題了,而軍戶的性質並沒有改變,只不過變成了只有有本事的人才能入選當兵而已。孫老師以爲呢?”這是朱由校想出來的辦法。但這個辦法卻並不怎麼高明。看着是一石雙鳥。其實也只是權宜之計而已。

“皇上肯拿出自己的土地,來給軍戶租種,而不收費用。足見皇上仁慈。的確是解決了軍戶生計和募兵的問題,但卻有一點,皇上所說的募兵,是指親軍或者親軍之下的大同精忠隊吧?”孫承宗很快就點出了一個問題所在,和剛纔所說的一樣,這個兵是跟着你皇上的吧?

“孫老師認爲這有什麼區別嗎?”朱由校一愣,這點小心眼立刻被老狐狸看出來了。九邊的部隊已經有二邊掌握在手裡了,一隻遼東邊兵,已經投了建奴一大部分,剩下的就是天應軍,一隻是宣大邊軍,最精銳的二萬六千名已經被挖到了大同精忠隊。這些都是兵部的兵,但就這樣被皇上給挖走了,雖然做的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留什麼多大的痕跡,看似非刻意所爲。但在精英輩出的大明,有心人還是不少的,這不孫承宗就提了出來。

“回皇上,區別不大,只要是爲大明效力無論是皇上的兵,還是朝廷的兵,都是一樣的。所以臣倒是贊同皇上的策略。”孫承宗這吃了又吐的毛病又發作了,算是給皇上提了個醒,如此明目張膽的謀奪朝廷馬兵,並不是沒人看不出來。但如此口口聲聲不用朝廷的一兵一卒,到了最後,卻不斷的把大明最精銳的部隊劃到了自己的親軍部隊,甚至是親軍的預備役,做的的確是有些不厚道。

但想想也不對,如今不是朝廷養兵,而是連朝廷都是皇上養着的。朝廷的兵也就是皇上的兵,但皇上的兵卻不再是朝廷的兵了。

“如此,那就請孫老師吩咐下去,立即統計一下大同邊軍實際的土地,不足以養家的,以自願原則,遷到歸化城去,由宣大總督負責此次移民,所需物資找皇商支取。”。

“老臣尊旨。”說完了孫承宗去找張樸傳旨去了。

“報,京城錦衣衛光報。”這時正好有人來報。

“念!”

“啓奏皇上:九月二十二日,傍晚之時,前門,有人混在百姓中間,向阿敏和李永芳,射暗器,並傷及阿敏。暗器之上還有毒藥,已經危在旦夕,太醫院正極力搶救。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奏。”

“這京城裡還有建奴佃作?”一聽有人想幫着這兩個人解脫,而不是相救,立刻就知道是建奴所爲了。把大清的二貝勒給種在京城前門,這是相當給大明長臉、給百姓提氣、更是給建奴丟臉的事情,雖然手段沒有什麼高明之處,但還有什麼比這個再好呢?連建奴的高層人物都能如此,何況那些什麼白甲紅甲的,都是不值一提。

建奴每每想及這一點,也肯定是如梗在喉,但也是鞭長莫及,無法威脅大明什麼,只有派人前去刺殺了。這也本是意料之中而已。

但想到寧完我這廝給自己惹了這麼多的麻煩,最後輕鬆的自殺了。現如今,京城又現諜蹤,讓朱由校有些不痛快了。大明的錦衣衛、東廠、六扇門,這些機構讓後世多少人嚮往不已,但讓這些建奴的細作,來去自如,也的確是丟人了。

“令同仁堂去醫治阿敏,大膽的嘗試新藥。”朱由校對於醫術不怎麼樣懂,但卻想試試青黴素能不能見效,反正也是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是,”

“令錦衣衛、東廠、六扇門以及順天府四部門全力配合,偵緝拿獲奸細。”

“是。”

因爲起牀之後就去處理邊兵的聚衆問題,這早膳還沒有來得及用,所以朱由校叫來了一點簡單的稀飯,草草的用完,這時正好孫宗承回來了。

“孫老師,這建奴才消停了幾個月,被袁可立打了兩次,又開始動起來了。”吩咐完了之後,朱由校把種着的阿敏的遭遇一說,那可是他露臉的事情,可謂是百說不厭。

“皇上,建奴,本就是善於、、、、、、”

“報,東廠急報。”孫承宗正想說着,卻被這一聲打斷了。

“念”

“啓奏皇上:建奴已與聯合兀良哈、科爾沁等蒙古部,欲聚集十萬精兵於喇爾沁部落,可能沿長城西進,方向目標不明。”

“報,山海關趙率教總兵急報。”

“念。”這還剛剛聽完東廠的,山海關的又來了。這個時間一直是光報的高峰期,如此下去堵車是肯定的了。

“啓奏皇上:臣最近偵得建奴此段時間密切與蒙古諸部來往,接觸頻繁,感事有蹊蹺,經查發現,在蒙古內部也是不斷的調兵,故特向皇上稟告。”

“孫老師,兩份光報都聽了,說說意見吧。”

“皇上,如今建奴正在朝鮮作戰,西部的林丹已經遷走,本不會再有戰事,南方已經在打了,除漢陽受阻外,一直都是節節勝利。那就只能是對付大明瞭,所以情報的分析是正確的。蒙古一直和建奴走的很近,如此的兵馬調動、、、、、、皇上,莫不是毛文龍以前所奏的建奴欲道蒙古?”孫承宗既象是給皇上獻策又好象是自言自語,但越說越是驚心。

“孫老師莫急,看地圖。”蒙古人兵馬調動,建奴思動,朱由校不象孫承宗有什麼懷疑的,立刻就知道這是建奴借道蒙古打算入關的準備,只是不知道放棄了山海關之後,建奴到底會選擇哪裡入關而已,如果和歷史上一樣,那喜峰口也會是建奴的目標。

“孫老師看,從山海關向西北方向,一直沿山海關往西,有如喜峰口、古北口,馬水口、倒馬關、九門口、老龍頭、董家口、劉家口、馬蘭關、新開口、插箭嶺關、金山嶺、獨石口等這許多的關口,到了平谷、密雲之後,更是關口衆多,如若建奴有了蒙古之利,這些關口好象都有可能被其扣入。”這就是大明依靠長城的一大弊病,雖然在牆內活的是和平安逸。但一旦被敵人入關,那就是一場浩劫,因爲長城之內,幾乎是不設防的。

“皇上,邊牆的確是相當的長,若被建奴扣入,後果的確是不堪設想,目前唯有緊防死守,密切監視了。”看着地圖之上如此長的邊牆,孫承宗也沒辦法判斷出建奴將會從哪裡入關,這需要更多的東西才能判斷的出。

“目前也只好如此了,傳令東廠動用情報組織務必摸清建奴動向。”盯着喜峰口這個地名,朱由校不用問都知道這是建奴第一次入關的位置。只是這一次首先是時間上不對了,首先是自己提前的和林丹大戰,給建奴掃清了西進的道路,使他們有時間和精力提前入關。(……)

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402章 彩旗大陣第563章 臘八節日第500章 吾皇至尊第201章 大明之辱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766章 衝發一怒爲紅顏第323章 商船休逃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62章 內廠成立第808章 大戰之始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790章 離魂之症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62章 內廠成立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269章 走馬換將第80章 寵物商店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428章 兵指張掖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1章 人體炸彈第39章 御駕京城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39章 御駕京城第283章 寧遠分兵第155章 戰前準備第821章 相互宮刑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31章 五金零件第600章 秒計安天下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648章 建奴炮陣第68章 夏日軍裝第34章 親力而爲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176章 京師抄家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398章 林丹挺進第51章 白銅大錢第272章 盧公回京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77章 東林智囊第369章 燧發槍現第75章 大明求極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737章 兵兇戰危第462章 硬幣發行第108章 合法採礦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775章 皇子滿月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315章 戰後盤點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398章 林丹挺進第135章 海洋強國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521章 文臣死諫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534章 赤壁丹崖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560章 左公平反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95章 川貴總督第786章 天主教來了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796章 道場不保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153章 防守反擊第379章 佈置戰場第23章 天子親軍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456章 建奴渡海
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402章 彩旗大陣第563章 臘八節日第500章 吾皇至尊第201章 大明之辱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766章 衝發一怒爲紅顏第323章 商船休逃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62章 內廠成立第808章 大戰之始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790章 離魂之症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62章 內廠成立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269章 走馬換將第80章 寵物商店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428章 兵指張掖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1章 人體炸彈第39章 御駕京城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39章 御駕京城第283章 寧遠分兵第155章 戰前準備第821章 相互宮刑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31章 五金零件第600章 秒計安天下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648章 建奴炮陣第68章 夏日軍裝第34章 親力而爲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176章 京師抄家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398章 林丹挺進第51章 白銅大錢第272章 盧公回京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77章 東林智囊第369章 燧發槍現第75章 大明求極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737章 兵兇戰危第462章 硬幣發行第108章 合法採礦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775章 皇子滿月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315章 戰後盤點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398章 林丹挺進第135章 海洋強國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521章 文臣死諫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534章 赤壁丹崖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560章 左公平反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95章 川貴總督第786章 天主教來了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796章 道場不保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153章 防守反擊第379章 佈置戰場第23章 天子親軍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456章 建奴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