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御駕京城

“哦,很好,朕今天想去看看自己的皇莊,你陪同吧。”都到保定了,可真夠遠的,聽劉若愚的意思,除了自己之外,連皇后和太子都有自己的莊子,可能是自己沒分的原因,所以張嫣是沒有的,也好,省的麻煩。

“奴才樂意效勞。”劉若愚答應的倒是痛快,但眼睛卻朝着魏忠賢盯去,眼裡充滿了忿怒,在他想來肯定是老魏使的絆子,想害他,他們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了,在朱木匠即位時,劉若愚就已經是司禮監的監丞,沒一年時間魏忠賢弄死了自己的恩人王安,權勢熏天,而劉若愚爲人相對正派,(最起碼自己認爲)既不交結外廷,又不歸附魏忠賢,所以屢屢受到排斥,不久被魏忠賢趕出司禮監,調到御馬監。這時司禮監秉筆太監李永貞因自己不通文墨,而劉若愚則是一個大才子,所以把劉若愚借調到內直房,讓他主管有關文書筆墨的事。但是,因爲劉和魏忠賢不和,李永貞對他並不信任,任意役使,處處設防,氣得劉若愚幾次重病,最後又回到了御馬監。所以他和魏忠賢的矛盾很深,認爲這次是老魏進了什麼話,借皇上的手搞他的。

劉若愚和別的沒辦法活下去了或者犯了事入宮的那些宦官不同,他是典型的非主流宦官,他家境富裕,是官宦之後,注意了!不是宦官之後,南直隸定遠人。他父親劉應祺,在萬曆年間官至遼陽副總兵。其長子茂芳官至昌平參將,劉若愚是老二,萬曆二十六年(1598)劉若愚十六歲時,做了個夢,至於什麼夢不得而知,可能是得了癸花寶典了吧,起牀後就揮刀自宮,(這得多大的勇氣,還別不服,如果你不服的話可以試試,我是試了,怕痛沒揮下去。)從此不再學儒家經典,改讀醫書,講養生。把他爹差點沒氣死,最後沒辦法,都沒小雞雞了留在家裡還有什麼用,最後只能把他送進了宮。而進宮後,由於肯用功,他當班時幹些抄寫的工作,下班後自己讀書寫字。所以進步很快,成了一個好學有文,長於書法,熟悉禮制的宦官。是實打實一步一個腳印升上來的,他的目標從不避人,認準了就是司禮監,那纔是宦官的終極所在,已經混到了司禮監監丞的份上了,憑着他的才能,再進一步極有可能,但沒想到被老魏趕走了,好不容易李永貞借調了他,對他又不信任,又怕用了他而得罪了魏忠賢,又回到了御馬監,沒想到就這樣魏忠賢還是不肯放過他,在皇上這邊告訴他的狀,所以趁着皇上沒注意企圖用眼光謀殺老魏,但老魏一臉很無辜的樣子讓他也納悶。

這時候田爾耕到了,一陣見禮後老實的讓朱由校安排到一邊站着去了,但他很高興,皇上叫自己沒別的事,竟然是視察工作,這可是好事。

很快就是上林苑監周堪賡到了。行完了大禮之後,朱由校直接讓他彙報工作。

“啓稟陛下,苑地在北京南邊大興附近,東至白河,西至西山,南至武清,北至居庸關,西南至渾河,中間有一個海子,其中,上林苑蕃育署有養戶二千三百五十七家,牧地一千五百二十頃又三十四畝,光祿寺每年取孳生鵝一萬八千隻、鴨八千隻、雞五千隻、線雞二十隻,雞子十二萬個。嘉蔬署有栽種地一百一十八頃又九十九畝,光祿寺歲取青菜二十四萬七千五百斤,芥子七石八斗。良牧所有牧戶二千四百七十六戶,草場地二千三百九十九頃又十三畝,光祿寺歲取孳生牛八百隻,羊五百隻,羊羔二十隻,醃豬二千口,正旦和冬至節取肉豬一千口。”周堪賡簡單的把上林苑介紹了一遍,其實就是一個在大興的皇家苑林,起初是元代設立的,最後被明朝利用上了。

“陪朕去看看吧。”朱由校已經坐不住了,聽了半天這麼大的地才產出這麼點東西,真是太少了,怎麼也得先把這個近點的搞成一個寶庫再說。

皇帝說去當然得去了,陣仗要搞一搞的,但朱由校堅持就是微服去就行了,搞的這麼複雜做什麼啊,反正行蹤就這幾個人知道,大不了讓大漢將軍隨後跟着就是,由於此事突然,而且三天就趕回來了,沒必要搞的這樣隆重,要是大隊人馬去了,這三天的時間,可能就只能到上林苑轉一下然後找個附近的皇莊看一看,就結束了。快馬到大興二十里地很快,而且回來的時候還可以看看衛生紙作坊。

於是,一個不到一百人的隊伍就組成了,隨後派三千大漢將軍慢慢跟着以備不測。老魏當然是呆在了皇宮,一切事情都由他來處理,皇上行蹤保密。曲向東一個文官,沒辦法也騎上了馬跟着跑吧。

本來去上林苑走崇文門近一些的,但劉若愚堅持非走正陽門不可,朱由校問何故。原來,內城有九道門,其中正陽門是隻有皇上才走的門。傳說因爲皇上自稱爲真龍天子,所以認爲如果門字上帶鉤,會刮掉龍麟,避諱,所以在正陽門以及故宮裡面所有的門字上面都不帶鉤。以示尊崇皇帝的“避諱”。這樣,流傳至今京城的“正陽門”上懸掛的匾額,其“門”字不帶鉤。這倒引起了朱由校的興趣。

過了金水橋,看到了挺拔高矗的華表,顯得端莊秀麗、莊嚴肅穆,不由的問:“劉掌印,那華表上面的是什麼雕像?”

“回皇上,那上面的是華表又稱作望柱,華表上石犼(讀hǒu),是一種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獸蹲立,這是一對華表,這只是面向宮外,後面的那對華表上的的石犼,面向宮內,故在古老的傳說中,宮前的石犼叫望君歸,意爲盼望皇帝外出遊玩不要久久不歸,應快回宮料理國事;面向宮內的石犼叫望君出,勸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宮內尋歡作樂,應常到宮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難。”劉若愚的才學可不是吹的,對這些典故相當的熟悉。

正陽門這個應該是後世的前門了,建築形式爲磚砌堡壘式,城臺高12米,門洞爲五伏五券拱券式,開在城臺正中,是內城九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專走龍車鳳輦,朱由校當然走得。箭樓爲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上下共四層,東、南、西三面開箭窗94個,供對外射箭用。箭樓四闊七間,寬62米,北出抱廈五間,寬42米,樓高24米,門兩重,前爲吊式閘門(千斤閘),後爲對開鐵葉大門。正陽門城樓與箭樓之間原有一個巨大的甕城。

欣賞了一番後,一行人出了皇城,朱由校也順帶着向西一拐,看了看災區,那邊搞的不錯,看來老魏是真下功夫了,見到賑災的粥蓬也是井然有序,粥也是達到了他要求的標準。而重建工作也已經展開了,從宮裡抽出來的工匠們都在努力的挖地基呢。

看着這些人,朱由校的心裡也不是滋味,這些工匠也是兵啊!是朱木匠自己搞的佔役,弄去建宮殿了。明朝的兵沒戰力也不是某個人的責任,屬於整體,從皇上、朝廷、文官、武將、勳貴、皇親國戚等等只要有能力把手伸過去的,大家都變着法的去佔役,好處當然是省錢了。兵是吃皇糧的,弄到自己家裡看個大門、修個下水道之類的,那工錢不是省了嗎?誰把當兵的當人看呢?都是玩了命的去佔役,把當兵的搞成自己的奴僕。這樣的兵一年四季的沒有訓練過,連吃飯都成問題,怎麼可能有戰鬥力,就是穿着軍裝的老百姓,靠他們能打仗,那不敗也是奇蹟呢。

離開災區後,看着京城那街道,髒、亂、差的還真是可以,朱由校雖然已經見識過一次了,但那還是靠着皇城,還說的過去。但這一到了京城的南部地區,可真的受不了了,滿街的垃圾、污水到處都是,根本無人問津,小風一起,吹的嘴裡就有一股子馬糞味。那拉車牲口也是隨處的大便小便,剛剛說到這牲口不懂事,結果就看到一箇中年男子,稍微的背了一下,就在街道一牆角處小解起來,把朱由校煩的直搖頭,這還是我泱泱大國的首都嗎?“田大人,這就是你們管理的街道?怎麼搞成這種局面,太髒了,讓人怎麼在這裡生活啊,”

“請皇上恕罪,是微臣疏忽了。”田爾耕急忙的賠罪,但心裡也在叫冤,雖然錦衣衛有這方面的責任,但卻是次要次要再次要的責任,基本上已經從錦衣衛裡消失了的職責,怎麼今天栽到了自己的頭上?那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纔是負責京城衛生的主要部門,但又不敢辯駁。

“這種情況必須改變一下,否則不出疫病纔怪了,回來你就成立一個部門,專門的負責京城的衛生工作,也把溝渠給通通,街面上掃掃,你看這污水流的滿街都是,讓人根本沒法走路,如果資金上有困難,朕出錢。”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的想起那場傳說中的疫病,髒成這樣子,的確容易生傳染病,這條可得把握住了,別沒讓敵人弄死,被垃圾害死了那才冤呢。

田爾耕聽也是唯唯諾諾,既然皇上能出錢這事當然好辦了,至於成立專門機構辦這個事,田爾耕當然不敢多說什麼,聽着就是。

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798章 大明氣節第236章 謠言滿天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787章 亡羊補牢第379章 佈置戰場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21章 大明驛站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448章 大同精忠隊第205章 張嫣從商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138章 散朝以後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77章 東林智囊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69章 義賣前奏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55章 水泥出產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100章 名傳青州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576章 盧公歸來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821章 相互宮刑第648章 建奴炮陣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499章 廉政建設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48章 山寨初夜第106章 遠鏡比試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91章 邯鄲攻略第394章 不再過招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470章 一夜奮戰第7章 賑災事宜第369章 燧發槍現第739章 後宮之爭第100章 名傳青州第43章 農場牧場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108章 合法採礦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43章 農場牧場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73章 義賣現場2第583章 雪中燒烤第94章 水井抗旱第185章 提煉汽油第760章 校校有子第258章 遼東世族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477章 大明硬幣第688章 欲擒故縱第278章 細作之計第277章 巧治大臣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9章 抄家收穫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172章 早朝之前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5章 德行有虧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514章 官員實習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237章 重見張嫣第421章 兄弟同心
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798章 大明氣節第236章 謠言滿天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787章 亡羊補牢第379章 佈置戰場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21章 大明驛站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448章 大同精忠隊第205章 張嫣從商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138章 散朝以後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77章 東林智囊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69章 義賣前奏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55章 水泥出產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100章 名傳青州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576章 盧公歸來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821章 相互宮刑第648章 建奴炮陣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499章 廉政建設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48章 山寨初夜第106章 遠鏡比試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91章 邯鄲攻略第394章 不再過招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470章 一夜奮戰第7章 賑災事宜第369章 燧發槍現第739章 後宮之爭第100章 名傳青州第43章 農場牧場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108章 合法採礦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43章 農場牧場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73章 義賣現場2第583章 雪中燒烤第94章 水井抗旱第185章 提煉汽油第760章 校校有子第258章 遼東世族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477章 大明硬幣第688章 欲擒故縱第278章 細作之計第277章 巧治大臣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9章 抄家收穫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172章 早朝之前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5章 德行有虧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514章 官員實習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237章 重見張嫣第421章 兄弟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