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海洋強國

而整天接受中國援助的金胖子家族,又是什麼好東西嗎?首先就是根本瞧不起中國,它們崇拜的是蘇聯和美國,對中國一直是不屑一顧的,認爲中國的發展只是和日本一樣,跟着美國沾了光而已。即便是從中國拿再多的東西,也只是利益交換,是他在爲中國擋住美國的侵略。而它則縱容海軍毫無節制的在黃海任意的劫持中國的漁民,然後敲詐勒索鉅額的贖金,在扣押期間打罵污辱我中國漁民。

這樣的不知感恩,寡廉鮮恥的白眼狼民族,適合在地球之上繼續存在嗎?別的朱由校不管,反正在他的世界裡這是個必須絕種的民族。但朱由校是個相對善良的人,不會對‘無辜的民衆’舉起屠刀,那樣的血醒不是朱由校能做的出來的,那是獸行,朱由校相對來說喜歡與人爲善,喜歡懷柔政策。他的想法是,如果他能抵抗住建奴,並打敗他之後,肯定會出兵朝鮮的,武力征服後,然後會對朝鮮實施‘宦官計劃’和‘結紮計劃。’

既對一些反抗組織成員,全部變成宦官,充實自己的宦官隊伍,這些人是危險份子,必須嚴密的控制起來,並讓他們以勞動來補償自己的罪過。而對於普通的朝鮮百姓,要採取結紮,讓他們仍然可以安樂一生,即便是到了晚年,在大明有財政能力的情況下,給予他們養老金等福利待遇。只有這樣纔是解決朝鮮問題最合適的手段。

但他不知道爲什麼袁可立會有如此的想法,竟然在要求裡有了武力控制朝鮮之說,所以有些疑問。

“皇上,朝鮮狼子野心,和建奴暗中通渠,同樣是大明的敵人啊,皇上不可、、、、、、”袁可立一見朱由校猶豫不決,立刻有些着急。因爲陸路被滿清佔領,所以朝鮮歸登撫節制,當時任萊登巡撫的袁可立可是對朝鮮知之甚詳。天啓三年,屬國朝鮮弒君篡權,袁可立就力主出兵討伐,並牽及朝鮮勾通倭寇等事,但一直未果,直到徐光啓等人都認識到的時候,仍然有人反對。現在好不容易得到了皇上的重用,第一個條件一說,皇上痛快的答應了,而到了這個卻猶豫起來,袁可立當場就有急了。

“袁愛卿且住,朕和愛卿是英雄所見略同,並無衝突之處。”朱由校一見袁可立那激動的樣子就知道先打斷他無限發揮,然後緩緩的說道:“萬事謀定而後動,不可操之過急,待袁愛卿水師建成可操左券之日,方是朝鮮謀略啓動之時。如今尚須韜光養晦緩慢經營。”

“皇上當真恩允老臣的主張?”袁可立被這喜從天降的好事弄得興奮不已,磕了藥似的站了起來,這君臣之間能夠如此的吁咈都俞還真是議事融洽。

“袁愛卿,朕對此等忘恩負義之民族亦早有剷除之心,奈何力有不逮,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反成萬曆三大徵影子而已,只須條件成熟之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朝鮮狼心狗肺之民族,朕如有能力豈會遺禍子孫。”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皇上無須如此悲觀,只是我朝的觀念陳舊,只須打破重山海輕沿海之舊觀,建我水師,從海路依託海船,不斷沿海岸阻擊敵人有生力量,其必首尾難顧、彼於奔命,拖也拖死了,滿清、朝鮮何足道哉?”袁可立可能是歷史上比較早提早‘海洋強國’的牛人了。“敵令婦女乘城,驍悍皆赴利以犯我,宜會兵搗之。(乘)其虛,可夾擊也”(王鐸《節寰袁公神道碑》)。以他的觀點,利用海上軍事優勢,以海船爲依託不斷的沿岸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這樣就會造成滿清的疲於奔命,在大明玩命折騰之下,根本無法發展其經濟、農業,更不要談什麼根本沒有的工業和商業了。在如此策略之下,何愁什麼滿清、朝鮮不滅。

可是,‘重山海輕沿海,’這是當時大明精英的的一致認可事情,袁可立的主張除了有限的幾個人之外,沒有人會支持他,無論是鬮黨還是東林,或者是什麼齊黨楚黨。大家都在意的是黨爭,是遼東二千多萬兩銀子。孫承宗認可也支持他,稱“讀後先大疏,皎皎揭日月,行中天而底裡洞徹,殊令人可味,可展布四體,仰酬國恩”(孫承宗《高陽集·答袁節寰登撫》)。評價雖高,有用嗎?孫承宗有權嗎?如果不是朱木匠爲了保護他讓他回家養老,他早就不是被黨爭玩死,就是被東林拖死了,哪裡還談得上什麼支持別人。

就是這樣袁可立仍然,自己籌糧籌餉,銳意規劃,整肅軍紀,練兵用戚繼光“水軍先習陸戰”之法,士氣爲之大振,數年之間,滿人不敢犯境。這估計就是世界上第一支‘海軍陸戰隊’了。歷史上如果大明能夠給袁可立機會,讓其充分的發揮,漢人的衣冠怎麼會被滿豬搞掉?

而朱由校聽了袁可立的戰略思想,更是驚的一個愣一個愣的,這什麼人?不是和我一樣穿過來的吧?就這戰略思想,稍稍改一下就是斬首、外科手術之類的戰術。如此人才竟然混到了兵部右侍郎,都侍郎了,還不是左的而個右的,這大明也太會埋沒人才了吧。

“袁愛卿真乃軍事奇才,如此人才,朕竟然有眼無珠不知重用,生生的給埋沒了,天理難容啊!”朱由校此時已站起身來,深深的給袁可立行了個鞠躬之禮,這是封臺拜相。

“皇上!臣萬死!拆殺老臣了。”袁可立哪裡見過這等駕式,立刻推金山倒玉柱的跪了下來。但跪拜之時眼中的早已熱淚盈眶,學會文武藝貨買帝王家,誰不曾夢想過封臺拜相治國平天下,馳騁疆場殺敵立功,即便是馬革裹屍,也要揚我中華之威。

但帝王卻不賣帳,只好‘帝王不用,賣與識家;識家不用,仗義行俠’,可憐的是文人有仗義行俠的機會嗎?只能鬱鬱寡歡,在朝廷裡混吃等死了。

而皇上這一拜,袁可立所有的委曲立刻感覺到煙消雲散了,老了老了,終於還是被大明的實際掌權者看重了,此生不白活啊!古有姜子牙八十拜相,自己今年已經六十四歲了。這把老骨頭又能爲大明奮鬥幾年呢?一念到此,那已經盈眶的熱淚就再也控制不住,越發的洶涌澎湃起來。可憐五十多年沒流過眼淚了,至今卻是老淚縱橫捭闔。

“袁愛卿快快請起,”朱由校連忙把袁可立扶起,一見袁可立已經淚如雨下,心裡更不是滋味。大明朝放着如此人才不用,真是自毀長城,最後的結果更是自作自受!把袁可立參扶起來,讓其坐在沙發之上,吩咐宮女打水過來,侍候袁可立洗衣臉。

這一幕卻被吩咐完沙發事宜,呆在外面的魏忠賢看了個滿眼,心裡咯噔一下,萬沒想到,袁可立在皇上的眼中竟然有如此殊容,竟然能得皇上一拜!這是個什麼概念?就算是孫承宗這個正牌的帝師也沒有過如此待遇啊,看來這老頭的聖眷比孫承宗和徐光啓還要高出一層來,自己想要好好的保住地位,那隻能和他處好關係了,好在沒有真正的深仇大恨,還不至少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當然是指袁可立沒有讓他死,老魏當時可是憋着勁往死裡整人家的,只是沒有證據罷了。)

“老臣失儀了,還請聖上治罪。”袁可立洗了把臉收拾了一下,緩和後,對朱由校說。

“真情真性,朕心甚慰,何罪之有?袁愛卿可續說條件了。”

“老臣再無條件可言。”袁可立已經看到了朱由校的誠意,有此誠意足矣。

“好,朕亦許愛卿些條件,愛卿聽真,其一,軍需方面,朕許愛卿百萬兩白銀,親自交給愛卿。”

“老臣謝、、、、、、”袁可立一聽相當的激動,水師可是吃錢的玩意,沒錢根本玩不起水師。但朝廷就是不認頭海上,一年兩千多萬兩銀子,如果拿出百分之三發展水師,基本上戰爭就有了新的改變。但很可惜,無法如願以償。一分錢憋倒英雄好漢,袁可立當年爲了籌錢絞盡腦汁用盡了手段,去發展水師,在錢字上面下的功夫,比水師都大,真的窮怕了。

“勿跪!”朱由校說着上前就阻止了袁可立。“此僅爲朕最初資,隨着水師規模之擴大,投入亦多。”

“皇上,當世明君也!”袁可立激動的說。

“其二,人事由袁愛卿自行量力提名,”這組建班子的事情,最好是志同道合,沒有相互拆臺的。雖然大小相制是明朝皇帝的必修課,但朱由校卻顧不了這許多了。對付文官,明代還是有一套的,基本上再大的文官,也是一張聖旨搞定先。所以象秦良玉任巡撫而會產生的尾大不掉藩鎮割據局面的擔心是不必要的。

“皇上,此舉恐遭朝廷非議。”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袁可立一聽,感覺皇上有點過了。

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254章 防線收縮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479章 韃靼犯邊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789章 錦衣再改第48章 山寨初夜第618章 歷史爛帳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226章 座駕將成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557章 牀弩投敵第351章 防守反擊第60章 青州攻略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312章 草原會戰7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637章 勢如破竹第90章 氮磷鉀肥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31章 五金零件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613章 文龍之害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737章 兵兇戰危第111章 天主傳教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111章 天主傳教第55章 水泥出產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60章 青州攻略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674章 主奴易位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536章 歌功頌德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541章 收購甲骨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697章 建奴遷都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243章 土木工程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791章 舉子培訓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440章 不留後患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40章 衆無名白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454章 總體佈局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212章 淨軍出征第33章 割股療親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765章 大勝之威第16章 造衛生紙第39章 御駕京城第639章 肆意蹂躪
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254章 防線收縮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479章 韃靼犯邊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789章 錦衣再改第48章 山寨初夜第618章 歷史爛帳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226章 座駕將成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557章 牀弩投敵第351章 防守反擊第60章 青州攻略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312章 草原會戰7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637章 勢如破竹第90章 氮磷鉀肥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31章 五金零件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613章 文龍之害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737章 兵兇戰危第111章 天主傳教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111章 天主傳教第55章 水泥出產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60章 青州攻略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674章 主奴易位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536章 歌功頌德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541章 收購甲骨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697章 建奴遷都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243章 土木工程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791章 舉子培訓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440章 不留後患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40章 衆無名白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454章 總體佈局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212章 淨軍出征第33章 割股療親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765章 大勝之威第16章 造衛生紙第39章 御駕京城第639章 肆意蹂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