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川貴總督

第二件事,“督理三山工部郎中何宗聖公署,斫傷宗聖手足,劫去官錢五萬六千文銀二百兩,宗聖以傷重請代,”這個消息讓朱由校不由的一愣,這應該是傳說中的綠林好漢、武林高手吧,沒想到還真的露面了。這一下劫了三山公署,收穫可不少,五萬多兩銀子。這事得好好查查了,大明朝別的不出名,錦衣衛之外當然就是六扇門了。

聽說破案率那不是一般的高,耳聽爲虛,眼見爲實,這次倒要看看這傳說中的六扇門到底有沒有真本事。至於那個受傷請代的,當然朱由校是求之不得了,要知道徐光啓師徒二人差不多要到了,工部尚書是給老徐留着了,而孫元化還沒地安排呢,總不能和宋應星一樣跟着自己沒個名分吧,(這話聽說有點小別扭)怎麼也得給個官噹噹,這個三山總督的職位還真是瞌睡來了個枕頭。

而且這個督理三山,可以針對‘煤窯、石灰窯、石窯,’現在已經沒有宦官管理礦產收稅了,這就形成了一個真空地帶,誰勢力強誰能挖,這個現象可要不得,趁着這個機會,先把這個官職拿下,以後總有用得着的時候。

“着令京城六扇門偵查此案,準何宗聖之請,所空職位朕自有安排。”

各臣一聽,讓六扇門查案沒什麼意見,但怎麼以前請辭皇上都不準,這受了工傷了,還把職務給撤了,這也太不盡人情了吧。但現在一個請代一個批准,誰也不好說什麼。況且現在皇上攜壓水井造福於民的威風,那氣勢磅礴直壓羣臣一頭,而且還是壓的死死的那種,誰敢爲這種小事說三道四?

但第三件事卻不得不讓羣臣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了,“兩川貴總督朱燮元引疾求去”。這個可不能就這樣的讓皇上準了,要知道此公可是‘抗稅’的主力干將,當然萬曆時蘇州葛成爲首的萬餘織工羣起抗暴,對付稅監,那就是此公的功勞。現在請辭,一夥人以此時的貴州正有戰亂,如果皇上準了,這臨陣換將可是兵家大忌,可就對戰局不利,爲由請皇上不準;另外一夥的則在慶幸,朱燮元如果能和何宗聖一樣被準辭職,那才叫好呢;而還有一些人在觀望,一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樣子。

“皇上,此時貴州戰情似火,朱燮元不能撤啊,”

“臨時換將,兵家大忌。”

“皇上,朱燮元這是因爲皇上批其畏敵不前,而心生怨懟,故而請辭,此風不可長啊!”

“軍情緊急,豈容官員如此拖泥帶水,動則以辭職相威脅。”

“朱燮元既然久病纏身,皇上理就仁慈的準起歸鄉,以頤養百年。”

、、、、、、一時間朝廷羣臣開始了相互爭辯,一個個理由精闢脣槍舌劍,爭的不亦樂乎。

“諸位,請問這位朱燮元今年多大了?”朱由校對這個畏敵不前,提出什麼‘賊動我止,賊止我動’游擊戰術的兩川貴總督一點都不感冒,朝廷的正規軍對付流寇,當然是用堂堂正正之師,一路碾壓而過,趁着敵人沒有形成戰鬥力之前,用急風驟雨千均之勢將其殺死在搖籃之中,怎麼反過來磨磨蹭蹭的搞游擊戰?靜待反賊一步步的以戰養戰,慢慢坐大,進而形成戰鬥力,這樣的人一看就是個不知兵的。

“五十九歲,”

“衆卿,大明一向重視孝道,以孝道治國,特別是做爲孝道楷模的大臣更要有愛老敬老的自覺,朱愛卿已近花甲之年,又百病纏身,衆卿竟然強求如此年邁之人爲朝廷工作,而且是轉戰千里去血戰沙場。俗話說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如果有個散失,讓朕如何面對其家人,又如何面對天下的老人?難道大明非要讓一個花甲老人去東征西討浴血奮戰嗎?”

“聖上,此時戰事如此吃緊靠,何不待戰事平息之後,再讓朱燮元榮歸故里,這樣稍稍的一緩,先解了戰危,讓朱燮元再忍耐些許日子,也不失應變之道。”黃立極上前說道,這就是個緩兵之計,先把這個辭職信的問題解決了再說。明朝的官員基本上都有一個這樣的傳統,只要有人彈劾,爲了避嫌,大多的人都在被彈劾後,主動的要求辭職,以示清白,而並非真的想辭職。人對權利的眷戀基本上是無止境的,只要身體倍棒、吃嘛嘛香,怎麼可能自願離開權利呢?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黃愛卿,請爲朕解釋一下。”朱由校把《論語-公治長》搬了出來,這不是你們常用的手段嗎?那就看你們自己怎麼駁吧。二個省的總督,這位置不由的讓朱由校眼饞,而且位置對自己以及後的西藏青海攻略有着相當深的影響。

“回皇上,這是聖人在問他的學生們的志向,學生們回答完又問了聖人的志向,聖人說的一段話,意思是說,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黃立極硬着頭皮解釋,這明顯是個套,但不得不鑽,心中暗罵皇上的無恥,竟然這時候來掉書袋子。

“黃愛卿果然博學多才,請再給朕解釋一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話的意思。”

“回皇上,這是亞聖孟子所說,意思是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黃立極基本已經煩到忍無可忍的狀態了,這個朱燮元怎麼回事,本來那次朝會有人奏本,直指他畏敵不前。本來加快點速度去了前線,就沒什麼事了。他倒好,自己還送了上來直撞皇上的槍口,這讓大家怎麼幫他。本來皇上一句‘準了’這事也就算完了,但這個變態就是抓住了理,不停的顯擺自己懂幾句論語孟子,你一木匠和大臣們談這些有意思嗎?這不純粹是關公門前耍大刀,飯店門前擺粥攤,孔子門前賣字畫嗎?

“愛卿雖然知道這些話,但很顯然,並沒有切實的做到,心口不一啊。怎麼就忍心讓一個白髮蒼顏的花甲老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去爲大明作戰呢?這樣做良心會安嗎?對得起整天讀的聖賢書嗎?將心比心,如果朕現在趨使衆卿家裡的老人去奴役,衆卿將會做何思量?”朱由校已經決定把朱燮元給撤了,他當然懂得戰場的把握,但貴州那邊已經讓秦良玉去了,白桿兵雖然人不多,但戰力非凡,連滿清都敢硬碰硬,更何況是土雞瓦狗的亂民。這朱木匠今天太磨嘰了,和唐僧有一拼。

“皇上還請三思啊,”都說到這種程度了,羣臣哪裡不知道皇上的意思,但這次是朱燮元自己撞上去的,畏敵不前也無所謂了,天高皇帝遠,什麼解釋只要能解釋的通,一切都沒問題,但這份‘病退申請’徹底的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愛老敬老是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衆愛卿欲挽留朱卿,這是對朱愛卿才學、品行、能力的肯定,朕也是理解的。但朝廷不差病人,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朱愛卿沒有提出來,朕和衆愛卿還能假做不知,繼續聽之任之。但現在朱愛卿已經提了出來,那讓朕怎麼辦?‘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這應該是朱老愛卿的真實寫照吧!朕尊重朱愛卿的選擇,準其病退,少保進少師。”朱由校三言二語把一個封疆大吏給辭退了,對這些尸位素餐的老傢伙,以前要成立一個文化部門,統統給扔裡面去弘揚中國文化去。

子啊,帶我走吧!這皇上太囉嗦了,真讓人受不了。事情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爭的,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既然遞了辭職信,就要做好被辭的準備,無論是什麼樣的情況。羣臣也沒什麼好說的,再說了也不是每個大臣都要挽留朱燮元,只有過不說話看熱鬧而已,現在空出一個地方大員的位置出來,立刻就有什麼上來搶。

“皇上,現在軍情緊急,既然準朱燮元辭官,但軍中不可一日無將,還請另行委派兩川貴總督。”施來鳳站出來說。

“軍情緊急倒是真的,命秦良玉暫時接掌朱燮元部軍權,待戰亂平息後,再議人選。”四川貴州那邊終是個禍患,倒不如讓擁有白桿兵的秦良玉對那邊軍管一下看看效果。再則說,以後對西藏的收復,這部棋也有着較深的意義。

“那川貴總督的人選?”

“以後再議吧,內閣也提名送上來,朕想想再說。”依朱由校的想法,當然直接由秦良玉直接代任一下直接進入軍管,但想想一是文武殊途這一條,就根本通不過。而且大明朝在防止番鎮割據的問題上做的相當到位,這以文統武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果開了一個秦良玉的頭,那大明距唐朝番鎮割據的日子也不遠了。所以這個想法還提都沒提。

第四件事終於提到了信王朱由檢,禮部報五城兩縣女子七十七名,這點讓朱由校挺爲難的,現在對朱由檢、張嫣、鄭貴妃等人的監視還沒有解除,目前也沒有任何的發現和進展。

各位衣食父母,諸位好,這一週還請繼續支持夢難成,無以回報,只能一天保持三更,臨上傳前多把握一二,因爲第一次寫書,多有不足,還請諸位多包容,本來穿越了,拼的就是自己的知識,碰巧了,主角懂的許多物理的基礎知識,不要總拿現代的環境來推測古代,愛迪生髮明許多物件的時候,世界上的物質條件也沒有多少。對於電力問題,比起蒸氣機來,說實話,簡單的多了,蒸氣機的那些儀表,太複雜了,所以夢難成放棄了。而電,真的太簡單了。所以還請一些提出懷疑的衣食父母多些寬容給夢難成,一切都是來源於生活,就讓夢難成在這個問題上放縱一把吧。

再次感謝從衣食父母們的點擊、收藏、推薦、打賞、評論。無以回報,僅祝健康長伴、順利永隨。

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28章 連弩改造第244章 宗室分田第233章 大明留聲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143章 盧公上任第226章 座駕將成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350章 谷中血戰第704章 戰略轉變第514章 官員實習第498章 泰山北斗第197章 草原傳旨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467章 封住關口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439章 不徵之國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272章 盧公回京第628章 大炮來了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49章 皇莊改制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668章 夢醒時分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169章 宮廷政變14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296章 錦衣屠奴11第617章 漢奸免進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476章 憲鬥之計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25章 晚宴試金1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37章 御膳始末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785章 來宗道悔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356空中飛人第141章 全部留下第58章 制羽絨服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617章 漢奸免進第80章 寵物商店第537章 羣臣心服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718章 決不饒恕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508章 行車之改第2章 再臨死亡第566章 冰上行軍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773章 紅顏禍水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481章 趨狼逐虎第393章 果斷放手第91章 邯鄲攻略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201章 大明之辱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124章 求極之宮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501章 視察求極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823章 五大臣之悲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537章 羣臣心服第365章 進軍歸化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458章 錦衣守關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467章 封住關口第516章 京城地產
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28章 連弩改造第244章 宗室分田第233章 大明留聲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143章 盧公上任第226章 座駕將成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350章 谷中血戰第704章 戰略轉變第514章 官員實習第498章 泰山北斗第197章 草原傳旨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467章 封住關口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439章 不徵之國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272章 盧公回京第628章 大炮來了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49章 皇莊改制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668章 夢醒時分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169章 宮廷政變14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296章 錦衣屠奴11第617章 漢奸免進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476章 憲鬥之計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25章 晚宴試金1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37章 御膳始末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785章 來宗道悔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356空中飛人第141章 全部留下第58章 制羽絨服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617章 漢奸免進第80章 寵物商店第537章 羣臣心服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718章 決不饒恕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508章 行車之改第2章 再臨死亡第566章 冰上行軍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773章 紅顏禍水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481章 趨狼逐虎第393章 果斷放手第91章 邯鄲攻略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201章 大明之辱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124章 求極之宮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501章 視察求極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823章 五大臣之悲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537章 羣臣心服第365章 進軍歸化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458章 錦衣守關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467章 封住關口第516章 京城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