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大明之辱

在朱由校看來,這樣的言談的確算是威脅了,朱由校不由的眼裡轉出了譏笑:“愛卿所說傷了感情之後,應該是兵變之禍吧?”

“臣不敢,只是感覺,前方的戰士在捨命保衛我大明,然皇上卻如此的輕描淡寫,恐引起戰士們的怠戰情緒。”那名官員立刻解釋着,聽其言觀其行,皇上這口氣可不是什麼好相與的。

“朕明瞭愛卿之意,遼東之兵早已自成體系,都是每個將領的家丁,當然與他們的主子同榮共死。朕若抓他們貪污,恐會激起兵變,也就是叛變,更有甚者,恐還會投入滿清的懷抱,來侵我大明。這也在朕之意料之中。與其說如此,那朕就更加不會再向全國的百姓徵收遼餉了。衆愛卿以爲呢?”

遼東的叛變在朱由校的眼裡也只是早晚之事,不能因噎廢食,就因爲有這種顧慮就接着徵收遼餉,養肥了他們而把百姓都逼上梁山,來個遍地烽火。現在徵收遼餉只是飲鴆止渴,只會讓大明的朱家王朝什麼都得不到,既抵抗不了清兵更得不到民心。兩害相權取其輕,今日既然話說到了這裡,那就徹底的說開吧。

“皇上言重了,遼東都是鐵骨錚錚的大好男兒,如何會叛國投敵,甘做漢奸逆賊呢?臣自遼東而來,對其品性還是可以做保的。”袁崇煥啪啪啪的把胸脯都拍爛了的做保,一副大明英烈的模樣。

“愛卿做保?這可能是朕聽過最好笑的事了。愛卿的眼裡恐怕只有毛文龍的擁兵自重和趙率教、滿桂的不和吧。朕雖然沒有火眼金睛,但孰忠孰奸還是有一些瞭解的。朕今日決定,從今日起,全國免收遼餉,如有人擅自徵收者,殺無赦!”

一見袁崇煥跳出來,朱由校毫不留情說道,並非是什麼情緒失控,而是話不說不明,理不點不透。這樣的話,朱由校早就想說了。

“皇上,沒有了強大的工事、器械,遼兵那邊又如何對付強悍的建奴軍?皇上可知,若遼東與之浪戰,根本不是其對手。肯定皇上三思。”

“面對建奴,竟然不敢與戰,建奴兵是三頭六背不成?”朱由校一聽這樣喪氣的話真是無地自容,文明幹不過野蠻,這TM哪裡說理去。

“皇上,雖然說起來讓人泄氣,但我大明在浪戰上,的確不是遼東的對手。”

“胡說!白桿兵不是我大明的嗎?怎麼他們浪戰建奴就能與之匹敵?而號稱大明精銳的遼東兵卻不敢浪戰?”白桿兵也是大明的川兵,但卻敢對付數倍的建奴,渾河之戰,白桿兵表現出的戰鬥力比金兵還強。

“回皇上,白桿兵因在天津的譁變,最後不得不從遼東戰場上下來。再說他們土司的兵馬,不是漢兵。”

“照愛卿的意思,漢兵就沒有強兵了?真是謬論,一將無能累死千軍。朕、、、、、、”

“報,行人司莊閒方從歸化城宣旨回京見駕,然其一行雙耳被蒙古人所割。”這時,值殿官前來報道。此爲軍情,不可耽誤。

“什麼?雙耳被割?速宣!”朱由校一聽,這還了得,去宣個旨被人割了雙耳,這可是重傷,還是傷殘的那種,哦,不對,是打了大明、打了自己一個大大的巴掌。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呢,莊閒方的出使,代表的是自己、是大明。如此作爲是根本沒將大明看在眼裡。

滿朝的文武,有的相當的憤青,當然是叫囂着一定要報復,先把馬市關閉了再說。有的卻一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樣子。有的更是一副看笑話的模樣,皇上的行爲在他們的眼裡,簡直就是自取其辱,活該!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別看皇上整了如此多的事情,還不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被人家羞辱了。

“臣辦理不利,給皇上丟臉了,請皇上治罪!”莊閒方進殿後,把事情的原委一說,然後主動的謝罪。還真是這個樣子,很多出去辦差的被人污辱了,如果對方很弱,那當然是往死裡整,但如果對手強大到不是皇上對付的了的,那等待他的結果卻成了惹麻煩了。

“愛卿爲朕受作受辱,哪裡有什麼罪過,賞銀千兩,同去之人賞五百兩。且回去休養,待朕兩月之內征戰草原之時,必帶着愛卿等一同前去,讓愛卿等親雪其恥!”這時候莊閒方的聽力已經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朱由校只能儘量大聲的喊道。

“微臣謝皇上厚賞,皇上徵點之時,微臣定誓死追隨,不報此仇,誓不爲人!”聽着皇上說着讓人提氣的話語,莊閒方心裡也感覺着爽氣。這外邊受氣回來挨批的事實終於沒有落在自已身上,而且還賞了一千兩銀子,這可不是個小數。存到新開的那家皇家銀行裡,每個月能吃一兩銀子的利息呢就算是以後什麼都不幹,家裡也有了活路。跟着同去的兄弟們也沒白受罪也得了五百兩。自己是遇到聖主了。

“愛卿受苦了,快快回去休息,朕會讓太醫院的太醫去給愛卿等就診的。”見到人家因爲自己受了‘工傷’,朱由校心裡也是過意不去的。雖然用金錢給了一些補償,但人家的耳朵卻回不來了,所以語氣裡充滿了欠意。

等莊閒方下殿之後,朱由校從龍椅之上站了起來,看着滿殿的大臣說:“想我大明,曾經趕蒙古族到荒漠之北,如今,卻囂張如斯!割我大明天使雙耳!眼中無視我大明至此,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大明是鐵骨錚錚之大明,非懦弱任人欺凌之大明。如今蒙古傷我天使,即爲傷朕。故朕今日定與二月之內出征歸化,以報此仇。”

“皇上,如此開邊若勝,故然可行。但若戰事不利,大明何以自處?請皇上明鑑!”

“臣等請皇上明鑑!”一時間請求免戰的聲音相當的多,充滿了整個大殿。

“臣願向皇上請命出征,以顯我大明之威,以雪蒙古強加我大明的奇恥大辱!”就在這樣一片反對聲中,孫承宗高調的支持皇上的歸化方略。

“孫大人,慎言啊,如此決定大明國運之大事,切不可意氣用事,都不可因小失大,正統帝土木堡之失相去不遠,不可不察。豈能因邀寵而誤國!”

“武宗也是窮兵黷武,動不動就親征,鬧的更是民不聊生,此風不可長啊!”

、、、、、、

聽到孫承宗如此玩非主流,大臣們的炮火立刻找到了宣泄口,朝着孫承宗就是狂轟亂炸。

“啪!”朱由校狠狠的拍了一下龍椅,場面頓時靜了下來。朱由校狠狠的盯着這一羣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大明精英,待大家都開始低頭躲避自己的目光時說:“朕很失望,大明江山的興衰成敗竟然掌握在如此一羣膽小懦弱的大明精英之手!竟然還有臉污辱武宗正德皇帝。縱觀大明,除了成祖和武宗有太祖之武風外,還有誰能有親征的勇氣和擔當,更大勝而回的?武宗之勇,又豈是汝等懦弱之人能體會的?無知者無畏,武宗在英宗失敗之後不久,仍然親征並大敗蒙古,爲我大明打下數十年的安寧。卻被汝等不識好歹的列爲反面教材,歷代皇上,又豈是汝等可以議論的?”

朱由校還是對這個能夠手刃敵人的武宗比較崇拜的,在大外對外變成懦弱之後,在皇上曾經被圍、被擒之後,仍然能御駕親征,並手刃異族,這是多大的武勇。想想看,連皇上都親自出手幹仗了,戰爭的激烈性又會多強?但就是這樣的皇上,竟然被這幫精英拿來說事,朱由校怎能不氣?語氣也相當的重,稱謂上也沒有用平時常用的衆愛卿,而是汝等。

“大明有訓,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氣節表現的淋漓盡致,爲什麼?因爲太祖已經看出了西北諸族的本質,不管是唐漢時期的和親還是大宋時的割地賠款納貢,更不能改變野蠻民族的狼性,他們敬重強者,欺負弱者。對付他們只有一條途徑,打敗他們,讓他們服服帖帖的,更有效的當然是滅族。以前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也沒有如此的仇恨。而今,竟然遭到了如此奇恥大辱!而朕更具備了滅其部落的實力。但瞧瞧這滿朝文武,非但沒有想着如何給朕掙回面子,而是想着如何委曲求全,對着一個只有十幾二十萬人的小小部落,也學着搖尾乞憐,不敢與之一戰。談什麼國運。朕做爲大明的一國之君,不堪忍受如此大辱,決定詔告天下,兩月之內出征歸化。有言畏戰者,即刻逐出朝廷,永不優先敘用!”

管你什麼文臣武將,如此畏戰如虎,如果放在和平時期,可能就是一鴿派,避免戰爭還有情可原。但現在卻是弱肉強食的戰爭年代,你動不動的怕打仗,要你何用?雖然知道這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現,但朱由校還是認性的決定,以此來警醒世人——大明不可辱!大明敢於走出國門,爲尊嚴而戰!

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20章 諸葛連弩第200章 撤銷遼餉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521章 文臣死諫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112章 羣候聚會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686章 掃蕩莊子第60章 青州攻略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697章 建奴遷都第146章 雲貴總督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410章 專射馬腿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760章 校校有子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356空中飛人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14章 滅口客氏2第775章 皇子滿月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296章 錦衣屠奴11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20章 諸葛連弩第432章 光海戰策第770章 老魏請罪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701章 生的希望第562章 漢5奸之路第741章 海選過八關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599章 建奴欲伏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458章 錦衣守關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625章 建奴陣營第227章 血洗草原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779章 這事大了第333章 路遇兵匪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87章 羣測皇上第478章 建立軍校第242襄陽炮現2第576章 盧公歸來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650章 地雷之戰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569章 盧公袁公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526章 韃靼高手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614章 情報消息第37章 御膳始末第470章 一夜奮戰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426章 又見新招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489章 義務教育第334章 小戰良玉
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20章 諸葛連弩第200章 撤銷遼餉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521章 文臣死諫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112章 羣候聚會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686章 掃蕩莊子第60章 青州攻略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697章 建奴遷都第146章 雲貴總督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410章 專射馬腿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760章 校校有子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356空中飛人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14章 滅口客氏2第775章 皇子滿月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296章 錦衣屠奴11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20章 諸葛連弩第432章 光海戰策第770章 老魏請罪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701章 生的希望第562章 漢5奸之路第741章 海選過八關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599章 建奴欲伏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458章 錦衣守關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625章 建奴陣營第227章 血洗草原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779章 這事大了第333章 路遇兵匪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87章 羣測皇上第478章 建立軍校第242襄陽炮現2第576章 盧公歸來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650章 地雷之戰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569章 盧公袁公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526章 韃靼高手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614章 情報消息第37章 御膳始末第470章 一夜奮戰第601章 騎馬來擾第426章 又見新招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489章 義務教育第334章 小戰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