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建立軍校

“皇上,如此發行,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操作。”知道了答案的孫承宗不由的說了一句廢話。

朱由校聽了之後,也陷入了深思,想從自己手裡賺這筆錢的人,首先得提前知道這個消息,這個面比較大,大明就是個篩子,根本盛不住什麼事,銀行那邊還是十八大錢莊,這樣的事情肯定是藏不住的。知道的人肯定很多。其次,幾個時辰就是上百萬兩銀子,肯定是有錢人??。這樣的人在大明也不在少數。拿着上百萬的銀錢出來鑽這個空子,一天就賺個十幾萬,其財富值也肯定少不了。再次,對這個操作規程也肯定是知之甚詳的。這樣的人羣首先就是指向了十八大錢莊,只有他們纔是真正的專家。當然也沒法排除其它的的人也聽到過其中操作的規定。

總之,此事的背後黑手到底是誰,真的不好下結論,所以朱由校還是把此事交給了專業人仕,給錦衣衛田爾耕下了一道聖旨,密查此事。

孫承宗接着又彙報了一件事:“皇上,如今大同精忠隊已經成立,而薊鎮鐵血隊也即將成立,老臣斗膽請問皇上,如此大同、薊鎮剩下的那些軍官如何處置。”

此事從大同精忠隊成立之後,就已經有了,孫承宗作爲兵部的尚書,當然得對兵部軍官的安置工作負責。普通的軍士,皇上先是安排他們去歸化,結果人家都不願意去,下一步如何安置。皇上沒有說。但大同軍官卻始終沒有解決,現在更有將面臨需要解決的薊鎮軍官,到底如何解決可是兵部的大事了。

“孫老師,此事,朕也曾思及,的確是急需解決,無論下一步收復遼東,還是收復大明的一些其他失地,甚至是出兵南海等,都不可能離開各級的將領。朕或者下邊的各軍首領。均不可能時時刻刻的守着戰士們做戰。能守着他們指揮做戰的,那就是各級的軍官。朕的挑選戰士的方法很簡單,把這些方法運用到普通士兵身上,是爲了提高士兵的體能素質。但卻無法運用到各級戰士的指揮系統。但以軍官對於新成立的錦衣衛、大同精忠隊、薊鎮鐵血隊甚至是淨軍、天仇軍、天應軍。軍官的挑選、培養都是急其需要的。所以。爲了能給這些親軍提供優秀的軍官,朕打算成立一所軍官學校,朕來任校長。專門培養各級軍官,孫老師以爲呢?”

如今大同邊兵那裡有軍官近千人,薊鎮這邊尋人就更多少,這些人能幹什麼去?他們沒有什麼一技之長,有的就是當兵打仗,打好打不好是一方面,但他們卻只會這個。朱由校不指望培養他們能成爲岳飛級的人物,朱由校想要的是百戶、千戶、遊擊這一類的軍官,他們可以合格的帶着自己手下的兵打仗,這就是最大的成功。

蔣正中校長是怎麼變成蔣總裁的?當然是靠着軍校了。軍校這東西系統的學習各種軍事知識,當然是培養軍官的最傑捷徑了。選擇這種方式,便於培養中下級軍官的忠誠度,自己當校長,那下邊的軍官可都變成了天子門生,這種可比文官系統的門生故吏可以強的多了,而軍隊不僅僅要把持住了士兵,掌控着軍官也在相當重要的。

“軍官學校?皇上此說倒是和鬼谷子鬼谷傳授兵法有些相似之處了?三卷隱匡天下,兵家七國纔出一門。”孫承宗仔細想了想皇上說的軍官學校,也的確是個好注意。大同和薊鎮這許多的軍官加起來有二千多人,棄之不用的確是有些可惜了。但如果重用,皇上肯定是不會願意的,再深造一番,看看有無可造之才,也的確是個好辦法。

“鬼谷子?”朱由校看小說的時候老是看到這個著名人物,本來以爲是位神話人物呢,沒想到還成了軍校的鼻祖了。

“回皇上,鬼谷子名王蟬,因隱居潁川陽城(今登封告城鎮)鬼谷,自號鬼谷子。春秋晚期楚人。長於養性持身和縱橫捭閡之術,曾聚徒講學,創辦一所學校,把《孫子兵法》和自己的縱橫術傳給弟子,以此濟天下救世人,扶正戰邪,並著《鬼谷子》兵書傳世。其校址的鬼谷牌坊上有聯對鬼谷子及其弟子的功績做了如下評價:三卷隱匡天下,兵家七國纔出一門。鬼谷牌坊還有一聯是形容鬼谷子的學問的:數學、兵學、遊學、出世學,學之不盡,兵戰、心戰、謀戰、縱橫戰,戰無不勝。其所爲,應該和皇上所說的軍官學校有相同之處。”一見皇上又根本不知道這位與《孫子兵法》的作者同期,同樣著名的兵法大家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孫承宗並不奇怪,解釋着說。老頭子因爲皇上同意安置這些面臨無兵的軍官,心裡也是高興。

“哦,原來如此,朕還以爲朕這個注意是中華第一家呢,原來早就有了。”這點倒真的讓朱由校吃了一驚,想想中國的戰爭史還真有力量,連軍校都有了。但這種傳統卻只有一代,沒有傳承下來。否則的話,恐怕中國歷史會因爲軍事人才的增加,而改變許多。但很可惜,並沒有。想想看那黃埔軍校爲中國抗日曆史,輸送了多少的將領。簡直是名將的搖籃了。還有世界上一些諸如西點軍校之類的名牌,又成就了多少將星。

“皇上,雖然不是第一所軍校,但以皇上的身份出任校長的,肯定是第一家,如此一來,將官們都變成了天子門生,而皇上也成了他們的座師,那忠誠度肯定是空前的。”校長一詞絕對暴露無遺了朱由校的心理,所以孫承宗指出說。

“孫老師此言極是,朕不將要把大同、薊鎮的軍官們收入學校進行培訓,還會制定一系列的考覈制度,只有通過考覈的,才能畢業,然後進入軍隊。而考覈不過的,也證明了他實在是不適合軍隊,朕會重新安排他的工作,讓其從事別的工作。如此一來,朕的軍隊裡,指揮人才不斷,戰鬥力肯定也會增強不少,孫老師以爲呢?”……

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285章 可立逆襲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41章 明朝海戶第632章 殺俘不祥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762章 風力發電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98章 亂點中醫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714章 邊牆戰略第431章 徵西無帥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139章 汪卿批孔第260章 岱海血戰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686章 掃蕩莊子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291章 錦衣屠奴6第36章 酒店建設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828章 侵佔中國詳細計劃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71章 皇家六店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809章 就是打不透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482章 水師親軍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49章 皇莊改制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196章 戰車計劃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828章 侵佔中國詳細計劃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780章 錦衣開查第702章 行軍之慢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223章 總督府前第141章 全部留下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43章 農場牧場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49章 皇莊改制第80章 寵物商店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43章 農場牧場第9章 老魏歸心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9章 老魏歸心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790章 離魂之症第71章 皇家六店第374章 海峽之戰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74章 談雨論風第396章 再行練兵第75章 大明求極
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285章 可立逆襲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41章 明朝海戶第632章 殺俘不祥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762章 風力發電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98章 亂點中醫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714章 邊牆戰略第431章 徵西無帥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139章 汪卿批孔第260章 岱海血戰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686章 掃蕩莊子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291章 錦衣屠奴6第36章 酒店建設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828章 侵佔中國詳細計劃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71章 皇家六店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809章 就是打不透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482章 水師親軍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49章 皇莊改制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196章 戰車計劃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828章 侵佔中國詳細計劃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780章 錦衣開查第702章 行軍之慢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223章 總督府前第141章 全部留下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43章 農場牧場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49章 皇莊改制第80章 寵物商店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43章 農場牧場第9章 老魏歸心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9章 老魏歸心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790章 離魂之症第71章 皇家六店第374章 海峽之戰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74章 談雨論風第396章 再行練兵第75章 大明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