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兵臨城下

曹文昭的理性分析,就是推理,很有道理,但結果卻是不盡人意的。只是從林丹的去而復返,從中看出了倪端,事有反常必有妖,這來來回回的,裡面沒有‘肉戲’是不現實的。

但有一點也是確定的,皇上這個穩坐釣魚臺,搞軍民練兵的活動,是大大的觸及了林丹的神經,逼的林丹被迫放棄了一個在那裡吸引皇上出兵的計劃。

江湖險惡,是什麼使林丹有了如此強大的自信,認爲在那裡就能勝利了嗎?武將們玩這種逗心眼、耍智力的遊戲真的不是太適合,有點費腦,曹文昭能到這一步已經算是不錯了。

這時從岱海那邊傳來消息,二十萬蒙古軍在岱海以南分兵向西而去,起先以爲是別的任務,但至今未還。

“分兵向西?”朱由校聽了是一驚,現在的大明邊牆屬於什麼樣的情況,那就是“有險不修,有邊不守”、“養兵不戰,督兵無略”的局面。林丹出兵大同,朱由校根本就不太在意,因爲還有錦衣衛的補充存在,但若沿着邊牆找漏洞,那肯定是漏洞百出。哪裡還能有打不進來的道理。

“皇上,大同往西,那就是三關之地,爲偏頭、雁門、寧武,然後就是榆林鎮,韃子此去,意欲何爲?還得緊密的跟蹤纔是啊。”曹文昭立刻感到不妙。

“把這個情況立即告之孫老師和閆愛卿,沿大同邊牆向西,密切的監視,大同以西基本上還沒有光報,傳旨沿長城秘密設置。此到寧夏衛,不,一直到哈密衛。着東廠在北邊的細作馬上行動起來,務必要掌握這支軍隊的行蹤。”現在大同以西的驛站還是靠着原官道,因爲那邊還有匪患。路還沒修到,而且和現在的邊事、戰事也是沒什麼關係。但現在看來邊牆之上還是要布控的,而派細作斥候前去跟蹤,也不一定能跟的住。細作的作用能不能發揮,那就不好說了,盡人事聽天命吧。

“是。皇上。”

“皇上,林丹部已經停了正在紮營,在距城東南六裡處,”

“那比以往有何區別?”

“回皇上,沒有其他區別,只是他帶上了補給隊伍。”

“帶上補給隊伍?這有何區別?”朱由校很奇怪的問。他的補給隊伍一方面在戰車上層堆放,一方面有馬車拉着,都是隨時隨地的帶在身邊的。

“回皇上,一般來說,蒙古人的軍隊方算是軍營,而補給是普通的牧民,帶在身邊與分開了。這本不是什麼問題,但林丹先是退到那裡,現在又帶他們前來,這是何意就值得讓人推敲了。”曹文昭說。

“回皇上,這種事情也並無蹊蹺可言,一幫牧民,多是老弱組成的,並沒有什麼威脅可言啊,有可能現在已經是兵少了,怕我軍襲營斷了他的補給而已。臣想倒不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滿桂忍不住的說,在他看來,這本是可有可無的事情,看不出有何區別,在這裡費那時間做什麼呢。

“滿愛卿所言也有道理。但曹愛卿之言是不是結症所在也不好說。保持警惕就是了,朕倒真想看看,他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皇上,那練兵之事?”

“哼,今日天色已經將晚了,收兵吧,明日在西門外演練。”朱由校順帶着回了一句,因爲西門離東南方向還有十幾裡,照樣練也不耽誤事。

大同接到了蒙古兵分兵的消息,也急忙的開動起來,一路向西佈置下去。但敵情不明也沒有什麼好談的,只好等有了方向之後才能再做市場計較。閻應元倒想說些什麼,但是,也抓不住什麼具體的東西,只好作罷。

八月二十八日,歸化西門,已經又開始了今天的練兵,把接到消息的林丹,氣的是火冒三丈,這明皇也太不要臉了,擺明了是高掛免戰牌,就等着自己去攻城。你還不能罵他是縮頭烏龜,人家還大大方方的出城練兵。你若嘲笑人家畏敵避戰,人家一句話,‘你不避戰,來戰就是。斬首七萬,畏敵嗎?’一句話就得讓自己歇菜。氣的林丹一陣的亂砸東西,最後全營的折騰,移營西門。

最後,六裡的距離遠紮營,人家就是在城門邊接着練,一點回避的意思都沒有。這是因爲城門在即,隨時隨地的可是鳴鑼收兵,只要是不去接觸,也沒有什麼可怕的。更何況,朱由校還想看看,這個又把補給一起搬遷過來的林丹,他的底線到底在哪裡,先玩兩天再說。他搞的自己整天緊張兮兮的,也逗他林丹再說,然後再用少量的兵力試探。

林丹是氣的快吐血了,但這麼近的距離,打死他也不敢主動去攻擊啊,只好忍着。

大同,下午剛纔過,漫天的塵土飛揚之中,如同起了沙塵暴一樣,十七萬蒙古兵,已經從北而來,到了大同鎮腳下。

“全城開城投降,否則一旦破城,滿城盡屠。”

這是蒙古兵到來之後的第一句話,但這樣的慌言已經沒有多少人相信了,歷史上,蒙古兵走迷了方向,一不小心攻到歐洲的時候,也是逢着城堡就先說這樣的話,但事實是,無論是投降還是不投降,最終都是滿城盡屠的結果,因爲他們就不要什麼俘虜,派人管也得分兵力。

但不管他是真屠假屠,大家都沒有理會他,孫承宗告訴了使者一句話:“要破城,想瞎了蒙古人一雙好眼也不能夠。”

談判失敗,蒙古人卻沒有暴跳如雷的喊着攻城,相反,正平八穩的在大同城外三裡處紮起了營來。等到天色已晚,更是吃飯睡覺,一點都不緊張。

但大同人的神經卻是一直就這樣緊繃着,對方的人太多了,如若不是這一面城牆可以依仗,恐怕得有不少人得尿了吧。看那蒙古人的情景,勞師遠來,估計是得休息休息,明天再打吧。閻應元還想着偷營玩玩,但是,看看營地佈置的防守相當嚴密,還是作罷。

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705章 斷手之策第125章 留聲機現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471章 薊鎮鐵血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667章 撲朔迷離第78章 神弩降世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153章 防守反擊第146章 雲貴總督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402章 彩旗大陣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369章 燧發槍現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46章 宋氏兄弟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532章 千古英烈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17章 賑災義賣1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516章 京城地產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92章 留住聲音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458章 錦衣守關第207章 八大漢奸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72章 義賣現場1第432章 光海戰策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2章 再臨死亡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200章 撤銷遼餉第41章 明朝海戶第645章 港口添堵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271章 京城報捷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236章 謠言滿天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244章 蒙古大盾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478章 建立軍校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762章 風力發電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61章 大明求極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454章 總體佈局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432章 光海戰策第489章 義務教育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159章 宮廷政變4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42章 又見抄家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565章 戰前準備第57章 東廠情報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138章 散朝以後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638章 陰謀再現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83章 合法權益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97章 恩及萬民第56章 皇家傢俱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23章 天子親軍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312章 草原會戰7第194章 集 體閹割
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705章 斷手之策第125章 留聲機現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471章 薊鎮鐵血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667章 撲朔迷離第78章 神弩降世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153章 防守反擊第146章 雲貴總督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402章 彩旗大陣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369章 燧發槍現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46章 宋氏兄弟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532章 千古英烈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17章 賑災義賣1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516章 京城地產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92章 留住聲音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458章 錦衣守關第207章 八大漢奸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72章 義賣現場1第432章 光海戰策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2章 再臨死亡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200章 撤銷遼餉第41章 明朝海戶第645章 港口添堵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271章 京城報捷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236章 謠言滿天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244章 蒙古大盾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478章 建立軍校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762章 風力發電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61章 大明求極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454章 總體佈局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432章 光海戰策第489章 義務教育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159章 宮廷政變4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42章 又見抄家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565章 戰前準備第57章 東廠情報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138章 散朝以後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638章 陰謀再現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83章 合法權益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97章 恩及萬民第56章 皇家傢俱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23章 天子親軍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312章 草原會戰7第194章 集 體閹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