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殺俘不祥

現在他相當的體會到,俞明勳他們在去蒙古之時的那種心態了,人手太少,明知道俘虜是筆財富,也沒辦法,只能放棄。雖然只要有那麼一千人就能看住了這些俘虜,但這一千人怎麼抽?第一批次的兵就帶了那麼多,已經有二萬兵投進去了,遠海作戰,皇商們又沒有跟過來。他們只是把供及堆到天津和山海關兩處,然後就無力再運了。現在的他爲了徵東事業,也只能放棄這四千壯勞動力了。

“傳旨毛文龍,此戰不要俘虜,戰局爲重,就地處決!”

“皇上三思,殺俘不祥啊”一聽皇上如此殺俘,孫承宗自然的下意識就想抗拒,不爲別的,就爲了‘殺降不祥’四個字。中國歷史上不乏“殺降”之事:

秦將白起坑殺趙國降卒40萬人;項羽在入咸陽之前不聽其相父所勸,害怕秦將章邯部下投降過來的20萬秦軍謀反,在新安把這20萬降卒全部活埋。揮劍自刎。

諸葛亮,因其火燒藤甲兵,使其折了幾年陽壽,後病死於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可嘆!

韓信,漢開國功臣,其生平鮮有殺降,但其布十面埋伏,不對手一條活路,其事太絕,折了其30年的陽壽,於35歲被殺!

成吉思汗,屢有屠城,暴死!

秦始皇,坑儒,於第五次東巡暴亡!

飛將軍李廣,一生大小征戰幾十年,但一直未能封侯。李廣曾殺死已投降的羌人800餘人。最後由於出征迷路,按罪當罰。但不願再受刀筆小吏的斥責,飲恨自盡。

戰國名將白起,在秦國一統天下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在與趙國的長平之戰中,大敗趙國,坑殺長平趙軍40萬。此後沒過幾年就被宰相范雎逼着自殺了。

明朝開國大將常遇春。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先鋒。其作戰迅猛,頑強,不畏強敵。爲明朝建國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其屠殺戰俘成性,到了成癮的地步,多次活埋放下武器的蒙古人。結果才40歲就猝死了?。

明朝抗倭總指揮官胡宗憲。在他的帶領下。依靠軍事徐渭,將領戚繼光、俞大酋等,一舉掃平了危害我國東南沿海多年的倭寇和海盜。給人們帶來了安居樂業。但胡宗憲在誘降了海盜頭目徐海,許諾其活命。但之後又把他殺了。結果他最後在陰冷潮溼的監獄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這些例子無一不表白了殺降不祥。倒不是孫承宗對皇上有什麼抗拒心理,這幾乎是他本能的反應,如果說對於淨軍在蒙古所爲。不傷天和,但皇上乃聖明天子,是應該愛惜羽毛的,所以他進言道。

但在朱由校的眼裡,殺不殺俘,首先要看對方是什麼人,自己有沒有能力控制,如果象二戰那樣,將戰敗的日本鬼子,禍害完中國了,放下了武器,安安穩穩的坐着船就回去了,然後大度的給人家說聲,來吧,我們交個朋友,爲了表示我們交朋友的誠意,我們不要你們的賠償、、、、、、那種作法肯定是不行的。朱由校對待俘虜的問題,那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犯了戰爭罪行,想平安無事,那纔是‘有傷天和’,有違‘報應不爽’呢。勞動改造當然是最好的恕罪方式,但若這種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戰爭的需要,抽不出兵力來促使這些人去安穩的呆着,總不能想着來個‘畫地爲牢’指望這些俘虜的戰爭自覺性吧?

而祥與不祥這個問題,也就是吉利不吉利之說,朱由校當然不太在意了,無神論者的他,哪裡會在意這些。這樣的大事上,考慮的是並不是如此簡單的所謂的天道,而是實際情況。並且而這句話用在對面的建奴身上,那就更不合適了,遼東之上他們殺了多少俘?揚州十日又殺了多少?嘉定三屠又屠了多少?、、、、、、這些殺俘、屠城給他們帶來了什麼不祥?三百年江山。這能叫不祥嗎?所以,對着孫承宗說:

“孫老師,無須多言,對待這些牲口一樣的東西,朕也想宮刑了之後當做苦力用,讓他們來償債,但現在兵力捉襟見肘,總不能放任自流,讓他們重新的抵抗我軍吧?至於祥與不祥的,那是誰也說不清的,成吉思汗與他的子孫,幾乎是逢城必屠,不一樣滅了金國、南宋,佔了大好河山?眼前的建奴,佔領了遼東188衛,屠殺的俘虜、平民又是多少?若非朕組建的親軍,大明誰又能阻擋他們寇關的腳步,那時又將是何等的生靈塗炭,打蛇不死後患無窮!現在沒有時間計較這些飄渺的祥與兇之說了。”

“皇上,天道有常,或因人勢而遲,然終不誤,不可小視啊。前元與建奴的報應早晚而已。”這句的意思是:天地萬物的運行是有其自然規律的,有時會由於個人之力而延遲,然而這種規律最終不會延誤。孫承宗是想提醒一下皇上,古代殺俘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單純的以成吉思汗爲例,元朝不就是九十年的光景而已,終究還是受到了報應,被大明取而代之,趕到了蒙古草原,現在的唯一根正苗紅的林丹被殺的也是遁入大漠之中,不敢露面。而建奴這別的殺俘不祥的例子可不就報應在眼前嗎?以此來反駁朱由校的話。

朱由校知道現在不是爭論的時候,聽着這樣的忠言當然也感覺不順耳,心想孫承宗哪裡知道,如果自己沒有出現,這中國就變成了‘我大清’了。只能再次強調的說:“孫老師,朕當然希望留下這些人來當苦力,能勞動來洗涮他們骯髒的靈魂,來贖他們的罪孽,但這不是帶的兵少,掰不出來人嗎?”

“皇上既然有意留俘之性命,當然是看到了俘虜的好處,欲殺之原由若只是感覺無兵可派,爲何不將此任交給毛文龍部?江東軍有五千之衆,在搶佔大清河,甚至是奇襲耀州之時,能起到的作用有限。頂多了就是壓糧兵之用,作用倒是不大,二日內就盧象升他們就可以到達了。何不讓東江軍將這批建奴壓至伴仙山灘塗,那裡的位置可以用阻擊弩提價支援,不怕有建奴來劫。即便是建奴來劫,必然會被光報人員所發現,更可以提前佈置爲餌。再則何可綱部千餘傷員需要救治,他們也需要拉回來,一樣可以安置在灘塗之上,如此方便救治。所以老臣以爲,江東軍來負責,正是一舉多得。”孫承宗不甘心的說,在他的眼裡殺不殺那批建奴或者二韃子,對他半文錢的關係沒有,但殺俘不祥,這種事涉天道的事情,倒是真的深入到了他的骨子裡。而且出兵就殺俘,那下一步怎麼面對建奴和二韃子,投降也是個死,不降也是個亡,在這種情況之下,必然爆發起決死之心了。

這個說法倒是引來了朱由校的興趣,本來就不捨得這些俘虜,被白白的殺了,只是感覺到人手緊張,不夠用的,而且大清河攻擊防守又相當的重要,幾乎關係到整個遼東戰局的成敗,守住了大清河,幾乎成功的把蓋州東西的建奴一分爲二,可以下一步漸漸的分而殲之。現在黃臺吉將大軍幾乎是‘傾巢而來’,只要下一步奇襲耀州得利,這兩個戰略點的得到了,建奴手中就再也沒有源源不斷的糧草供給,又可以不攻自敗。所以這兩個戰略方案對於遼東功略性於重中之重,偏偏一場‘地下襲擊’,讓明軍的兵力立刻緊張起來。

孫承宗所說的方法,當然是可行的,因爲在制定此計之時,本身就沒有考慮江東軍的事情,他們在衝鋒陷陣或者死守陣地上,所起的作用,僅僅也就是後勤保障或者是工程兵的角色,真讓他們去打仗,不是朱由校瞧不起他們,如此讓他們以這麼少的數量進攻或者抵禦建奴的大部隊,恐怕毛文龍自己也不相信吧。

“孫老師提出此策,以江東軍看守俘虜,倒是一個相當好的建議,並不影響戰力,就依孫老師。”

“皇上從善如流,此心胸不愧爲聖天子之稱。”孫承宗笑了笑捧了一下,這心裡不無得意的樂了樂。皇上的脾氣看着和氣,但若是拿那些大道理去壓,一點作用都不起。大明朝多少皇上被言官壓的死死的,但現在什麼境況?哪個言官敢針對皇上再如此嗡嗡嗡的亂叫?免稅、宦官制度、宗室等大事上,言官亂哄哄的鬧,但哪個不是讓皇上玩的欲仙欲死?不是皇上跋扈,而是一旦認準了,基本不會更改,如若誰想拿什麼子曰詩云那種空泛的大道理來壓皇上的話,那可真會遭到皇上的打壓,這種打壓不是靠着武力,而是靠着輿論,靠着百姓,或者具體的來說靠着受益的團體,他們會鬧的你不敢開口。雖然沒見過這麼無賴的皇上,但又不得不承認,得了民心的皇上,的確是太可怕了。如果剛纔只是用殺俘不祥來舉例說明的話,恐怕只能是被拒千里之外了,而提出了江東軍這個可行性方案,立刻被皇上採納了。

第786章 天主教來了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330章 見好就收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28章 連弩改造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778章 紅顏薄命第362章 艱難選擇第783章 知女莫過母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417章 急援榆林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319章 歸化來使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362章 艱難選擇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128章 三百神弩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783章 知女莫過母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486章 班師回朝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272章 盧公回京第23章 天子親軍第240章 校場心服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534章 赤壁丹崖第532章 千古英烈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209章 朝臣認慫第425章 耶穌請願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172章 早朝之前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32章 與民爭利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20章 國公辦證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49章 皇莊改制第319章 歸化來使第20章 諸葛連弩第15章 滅口客氏3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806章 海上對峙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59章 御用調料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124章 求極之宮第323章 商船休逃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96章 信王選秀第769章 夾道迎君第65章 勝利油田第760章 校校有子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6章 災難預言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521章 文臣死諫第392章 峽谷疑雲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727章 侯家軍滅第8章 敲打老魏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454章 總體佈局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680章 地道戰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27章 同樂酒店第57章 東廠情報第628章 大炮來了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475章 承認逆轉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615章 糧草功略
第786章 天主教來了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330章 見好就收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28章 連弩改造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778章 紅顏薄命第362章 艱難選擇第783章 知女莫過母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417章 急援榆林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319章 歸化來使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362章 艱難選擇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128章 三百神弩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783章 知女莫過母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486章 班師回朝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272章 盧公回京第23章 天子親軍第240章 校場心服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534章 赤壁丹崖第532章 千古英烈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209章 朝臣認慫第425章 耶穌請願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172章 早朝之前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32章 與民爭利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20章 國公辦證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49章 皇莊改制第319章 歸化來使第20章 諸葛連弩第15章 滅口客氏3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806章 海上對峙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59章 御用調料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124章 求極之宮第323章 商船休逃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96章 信王選秀第769章 夾道迎君第65章 勝利油田第760章 校校有子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6章 災難預言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521章 文臣死諫第392章 峽谷疑雲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727章 侯家軍滅第8章 敲打老魏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454章 總體佈局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680章 地道戰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27章 同樂酒店第57章 東廠情報第628章 大炮來了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475章 承認逆轉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615章 糧草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