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海西女真

這個損失當然是國家的,本來好好的稅收,讓舉人一攪和,收不成了。而這種事情又恰恰是大明土地兼併的方式之一,這種方式都是百姓自己帶槍投敵的,怪不得別人。

因爲假借舉人的名義以達到免稅的目的,是他們私下達成的協議,這種私下協議一般是沒有紙面上的東西的,好傢伙,這是明顯偷稅漏稅的違法行爲,誰會找頭疼來個白紙黑字?只是大家這樣實施罷了。

但那假土地買賣協議卻是白紙黑字的契文,並且由官方認可的。程序相對複雜一點。

契文先由賣主買主雙方商定寫就,並經中見人冊坊、裡甲的見證,這就是世俗所說的“白契”,白契有約束力,但缺乏最終的法律效力。要使它具有法律的效力,必須獲得官府的認可。要想獲得官府的認可,必須將白契變爲“赤契”。使白契變爲赤契還必須經過買主的稅契程序。稅契就是由買主或買賣兩主呈請縣衙查驗明白,如果條件具備,再由買主繳納契稅,縣衙於契書上鈐蓋縣印。一經鈐蓋縣印,白契就變成赤契了。而後官府用來確立土地產權的魚鱗冊與定遙役的黃冊也相應的作出了更改登記。赤契給還買主,田地買賣的程序便告完成。

這點有點象後世的房屋、汽車船舶買賣,是要式法律行爲,但私下的協議一樣有效。

以後的事情誰又能知道多少?當時的舉人在世還好說,以後呢?過了幾代之後。這塊土地的產權誰又能說的清?土地兼併自然的也就產生了。

朱由校對這種情況的百姓,只能是衷其苦、悲其命、厭其貪。不過更惱這天下酷吏,大明是三十稅一的稅收比例,是任何百姓都能承受起的,到了酷吏的放大器手裡,百姓們卻不堪重負苦不堪言起來。族中、鄉親但凡有人中舉,那是削尖了腦袋瓜子擠着要把田地給人家送去。

“孫老師,如此就先按着內閣出題,朕着徐愛卿代朕在京城走一下程序吧。”徐光啓雖是工部尚書,但也是德高望重之輩。將此榮譽讓他來做。還是比較合適的。“然後將這批新科進士送到遼東來,朕親自賜其御宴。”

“是皇上。”

兩人又在進士來遼東的問題與舉人培訓吏員職能的事情上商量了一會,最後敲定下來。

“侯家的破滅無甚可說,趙率教此戰倒是給薊州鐵血長臉。送到瀋陽沒有多大的意義。還是送到京城行刑更有教育意義。大明百姓現在最關心的就是遼東之事了。”話題一轉。開始談及了遼東之事。

趙率教被扔到了山海關。特別把張高全調走之後,更顯得被邊緣化的感覺,已經請戰多次了。現在終於可以出籠殺敵。這一路做的不錯。

“是皇上,鐵血隊訓練的確挺苦,淨軍教官的也是認真,趙率教將功勞歸功於開花大炮,一再強調下邊的戰鬥極需要大炮,也是實情,現在各系親軍都對這開花大炮情有獨鍾了。”

“大炮是個神器,只要擁有過了,嚐到了滋味,再想放開不用那就難了。這大炮的產量是個問題,不過這種問題慢慢的會改善的。倒是莊海鳴那邊訓練的倒是開始有點模樣了。”

“皇上以前對開花炮如此推崇,此次方收復遼東,的確如此,攻寧遠僅僅只是十尊大炮,盡然如此之順,的確讓人匪夷所思啊。”

“孫老師,可以想象一下,如同當時阻擊弩一般,一旦上了千支,阻擊弩的面前誰人能擋?而開花大炮更是比起強上數倍的威力,射程也是超過了幾倍,一旦成百上千,此等規模將是何其壯觀,天下何等的巨城可以在它們的面前安然自若?所以西方有人說,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可見他們對大炮的崇拜程度。”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孫承宗第一次聽說這樣的話,太霸氣了,“皇上,這言外之意,豈不是一切以拳頭爲大?”

“是的,弱國無外交,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本就是這個世界的規矩,朕以前就說過,世界很大,大明只是衆多國家中的一員。不是每個國家都去講什麼孔孟之道、禮儀之邦,國與車之間,講的永遠是拳頭與利益。這點倒與大明與蒙古、建奴的關係相似。雖然大明目前在國土、人口、文明等方面,的確處在世界第一,但這種第一併不是永恆的,只要敵人的炮比大明射的更遠、更準,大明就會成爲他們蠶食的對象。想要不被蠶食、欺負,就得富國強兵!有憂患意識,時刻做好準備打大仗、打勝仗!”

“皇上此言老臣銘心刻骨!”

“明日,白杆軍、天雄軍就會回來了,休整三日,開始進軍鐵嶺,現在鐵嶺、開原,是松遼平原之上最硬的骨頭,那裡聚集了衆多的建奴,而且鐵嶺、開原地理位置特殊,那裡的燕山山脈已盡,東臨長白山,又臨海西、建州女真、西接蒙古兀良哈三衛,北面就要面對着由西北方向的大興安嶺與東北小興安嶺相圍而成的東北平原,如此打下了那裡,面對將在平原之上,直面蒙古諸部,以及海西女真。而不必超過邊牆,翻越燕山山脈了。此次讓莊海鳴他們好好的表現一把。”

鐵嶺開原直到開原北邊的鎮北關一旦收復,這遼東邊牆纔算是真正收復的開始。所有建奴的殘餘力量,以及蒙古諸族。

這裡所說的海西女真,葉赫、哈達、烏拉、輝發,史稱海西四部,又稱扈倫四部,扈倫爲忽喇溫的轉音,忽喇溫即海西女真駐牧地,因而說明四部原由海西遷來的。

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以及野人女真一樣都是通古斯人。以前生活在貝加爾河流域,在石器時代,他們的一部分一度南遷,形成南通古斯人,逐漸和其他人種融合,形成了朝鮮族、女真等多個民族。大明二十四監

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560章 左公平反第741章 海選過八關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429章 張掖之戰第651章 踏盾而行第663章 業餘劊子手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709章 現場辦公第71章 皇家六店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418章 又見百姓第729章 天子門生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356空中飛人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721章 攜子以死謝罪第19章 抄家收穫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277章 巧治大臣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563章 臘八節日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498章 泰山北斗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672章 爲了報仇第46章 宋氏兄弟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400章 賴皮打法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81章 藥店火藥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713章 親軍體系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188章 兩臣勸帝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30章 地磚水泥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552章 侯家沒了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779章 這事大了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116章 貂嬋張嫣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783章 知女莫過母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74章 談雨論風第9章 老魏歸心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411章 步步爲營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379章 佈置戰場第258章 遼東世族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114章 京源糕點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767章 明君納諫
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560章 左公平反第741章 海選過八關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429章 張掖之戰第651章 踏盾而行第663章 業餘劊子手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709章 現場辦公第71章 皇家六店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418章 又見百姓第729章 天子門生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356空中飛人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721章 攜子以死謝罪第19章 抄家收穫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277章 巧治大臣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563章 臘八節日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498章 泰山北斗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672章 爲了報仇第46章 宋氏兄弟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400章 賴皮打法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81章 藥店火藥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713章 親軍體系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188章 兩臣勸帝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30章 地磚水泥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552章 侯家沒了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779章 這事大了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116章 貂嬋張嫣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783章 知女莫過母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74章 談雨論風第9章 老魏歸心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411章 步步爲營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379章 佈置戰場第258章 遼東世族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114章 京源糕點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767章 明君納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