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見袁崇煥

第二天五月二十二日,這一天不上朝但並沒有任何的輕閒。首先的是袁崇煥和何可綱來了。仔細一看這袁崇煥長的還真給人提自信,身材那是短小精悍型的和後世的潘長江差不了多少,形如小猱,和個大猩猩有一拼。四十多歲的年紀,目光如炬倒是精神,這外形和盧象升儒雅風采一比,那可真是差的遠了。

而一共前來的何可綱典型的武將的範。身材高大威壯,滿臉的風霜更顯五官棱角,粗獷強悍,一副磐石模樣。

兩人見禮後,朱由校賜坐後,先聽袁崇煥把遼東的情況和奏摺裡說的那些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然後說:“袁愛卿,朕看了你不少的摺子了,愛卿爲國守邊,辛苦了,朕此次把愛卿招來,一是想聽一聽袁愛卿對遼東戰事的看法,瞭解一下遼東的戰局;二是看愛卿也着實辛苦操勞,留在京師多住一段時日,調整一下。說一說吧。”

“臣不敢談及辛苦二字,倒是對遼東的戰事的確有一些看法。現在遼東將領對敵做戰勇猛,但戰力方面確實差建奴太多,很多的時候都力不有逮,無法取勝。而且將領與將領之間的利益關係也錯綜複雜,糾纏不清,更有少數的將領不和,不能統一思想,有的甚至相互拆臺,不聽號令,本來戰力上就打不過建奴,自己人還如此相爭,戰果可想而知了,每思此處,臣總是憂之。”袁崇煥開始對朱由校發起了牢騷,好象這個事是朱由校的責任一樣。

“戰力不夠?愛卿說的戰力是什麼意思?朕可不可以理解爲,同樣的兵力配置展開廝殺,打不過建奴?”對於袁崇煥談的那個什麼糾紛、小集團的問題,朱由校直接屏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況有二千多萬兩銀子在裡面,不爭的頭破血流纔怪呢。

“回皇上,可以這樣理解,雖然這話讓人泄氣,但大明的兵士在一對一的前提下,的確打不過建奴。”這話讓袁崇煥說出口,都覺得丟人,但現狀就是如此一千個建奴能打的幾千個明軍到處亂跑?

“哦,何愛卿,你說說。”

“回皇上,微臣認爲是騎射的差距,關寧鐵騎是重騎兵,適合衝擊和近距離砍殺步兵,特別是弓箭兵。但建奴的八旗是輕裝騎兵,弓箭和馬刀並用,這一點讓敢於和其野戰的關寧鐵騎也找不到合適的辦法,更因爲人數少、機動性差,只能護着城牆。而火槍手和弓箭手這些步兵,首先在射的方面被建奴八旗就壓住了,他們的射速快而且準,我軍的確普通不如,而且在交鋒之後,我軍的長矛手又無法擋住敵人的砍殺,一個人的掉頭連鎖反應的引起了潰不成軍。所以現在的遼東基本以護城戰爲主,一般不進行野外浪戰。”何可綱一聽皇上叫他說話,當然的很激動,本來以爲過來只是個路人甲的角色,跟着袁崇煥佔佔光來京面聖的,沒想到還有他的臺詞。整理了一下語言,只是談及了結果,至於深層次的東西他沒有說,那就是爲什麼射字上和身體接觸後的砍殺中後落敗,這裡面原因太多了。

“何愛卿一說朕明白了許多,兵不如人家,將也無可奈何,只能讓人家堵着城門口打了。”這句話朱由校說的很無奈,大明的漢人打不過滿豬人,這話說出去誰信?怎麼李成樑、李自如父子在的時候就能把他們當狗一樣的使喚,而到了現在就反過來了呢?

不是單單的身體素質,別的不說,如果滿族真強漢人的話,那奧運會的金牌還不都讓他們給包了。抗日戰爭的時候也說小鬼子不可戰勝,五個國軍才能幹得過一個鬼子。這不一個道理嗎?訓練、軍紀、後勤、制度等等的東西全都跟不上,光叫當兵的給你上戰場拼命去,都以爲戰士是豬嗎?他們沒腦子,你招之既來,揮之既戰,憑什麼?養個寵物你還得好好的疼呢,看個小說還打賞呢,他們就這麼賤,被喝着兵血吃着兵肉,整天的沒事了還得被當官的當奴役隨意的驅使,到了戰場上被軍官一聲大喊,立刻懷着無比愛國的情懷,大無畏的戰死精神,越過了家丁衝到前邊去死戰不退?這不成笑話了嗎?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從上到下把軍官統統拿下,官兵一體,同吃、同喝、同訓練,補足他的餉、管足他的肚、收了他的心、養了他的娘,這樣的結果就是把軍隊擰成一股繩、抱成一個團,打起仗來令行禁止,該衝的衝,該撤的撤,那樣的戰鬥再打不過滿清,才叫冤呢。

但這些也只是想想而已,一個朝代走到了現在,腐化已經到根了,沒有貪的都是沒權的,只有有權有機會,誰逮住機會誰貪。這樣的環境之下,哪裡談什麼戰鬥力之說?

不用重典根本制不住這股邪惡的歪風邪氣,但現在風雨飄搖的大明能經的住重典嗎?連崇禎如此寡恩薄義殺文臣眼都不帶眨的,他敢動過武將嗎?話說回來,即使是用了重典就有用了嗎?朱元璋的重典可是有名的重,剝皮革草站衙門,但衙門裡的官怕了嗎?這是個大環境,想要治理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殺肯定是不解決問題的,貪慾太大了。

“臣等失職,”何可綱一聽皇上說這話也大感羞愧,當兵的自己承認不如對方,這簡直比死都難受。自古就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誰還沒個榮譽感、自尊心的東西,但偏偏就是形式比人強,同樣的兵力甚至是一倍以上的兵力都幹不過人家八旗軍,光用大話說又有什麼用呢?

“沒事,只是感慨一下而已,袁愛卿,那你看遼東的形勢該如何是好?”想了想還是算了,本來就不指望着遼東軍那邊能給自己什麼驚喜,無欲則剛,救國還得靠自己,既然袁崇煥來了,還是聽一聽吧。

“臣認爲事情大有可爲,兵法有言,知已知疲百戰百勝,據臣觀察分析,現在建奴那邊,奴酋**哈赤已經重病在身;皇太極等爭奪汗位,建奴內部不穩;後金統治區的漢人普遍不滿。而蒙古察哈爾林丹汗對後金不滿;朝鮮國王李倧對後金不滿。只要我大明能夠抓住這個時機,仍大有所爲。”說到此處袁崇煥眼睛更加的明亮,彷彿勝利在望,那勝利的喜悅是何其有誘惑力啊。

“那愛卿要如何抓住這個時機呢?”聽着袁崇煥說的頭頭是道,朱由校也想知道他到底想的什麼。

“臣以爲,應從制度方面根本的入手,首先是分清將領的職責權利,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沒有一個統一的統帥,是不行的。其二是戶部供應糧餉必須得跟上,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糧餉必須跟上。其三工部供應器械,與建奴之戰,我軍勝在許多的守城器械之上,如能充足使用,則遼東不憂。其四吏部在用人方面支持遼東的戰略,把優秀的人才往遼東輸送;其五是兵部調兵遣將向遼東輸送精兵強將;其六、言官不亂彈劾;其七是兵略有效可行。如盡此七項,滿奴無懼矣。”袁崇煥信心百倍的對朱由校說出了他的宏圖偉業,展現了一副絕美的圖畫。這基本上也是他的心血所在了,誰不想爲國家奮鬥保家安民,自己成爲一代功臣,成爲于謙那樣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被國民視爲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樑,成爲民族的英雄。當然順帶也可以發發財、升升官,搏個封妻廕子。

“哦,袁愛卿倒是爲了大明費心不少,朕深感愛卿之赤子之情和拳拳報國之心。對了,朕吩咐的那一百對紫貂帶來了嗎?”朱由校聽了之後樣子甚是感動,首先表示了肯定,本來想再說點什麼誇獎的話呢,但就是說不出來,此處無聲勝有聲,還是關心一下那些紫貂吧。

這一句說完,差點沒把袁自如給氣瘋了,皇上這是什麼套路?前半句說的好好的,怎麼突然跳躍如此之大,就好象是正在品嚐着美酒佳餚,突然有人上來非讓你先把中藥喝了,這不掃興嗎?自已如此殫精竭慮想出的改革方案竟然如此就被無視掉了,袁自如怎麼能安心。

“皇上,剛纔臣對遼東之事想出的那些對策?”

“哦,朕不是誇獎袁愛卿赤子之情之類的話了嗎?不夠?”朱由校擺出一副很奇怪的樣子問,這事你說完了,我也誇了,還要怎麼樣?

“那皇上認爲臣的想法到底如何?”袁自如真的有點急了,這要不是皇上,他能跳起來罵,現在還以爲皇上沒明白呢,所以大着膽子問了問。

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73章 義賣現場2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212章 淨軍出征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501章 視察求極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292章 錦衣屠奴7第633章 乘勝追擊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356空中飛人第32章 與民爭利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51章 白銅大錢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60章 青州攻略第732章 官吏之別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461章 朝鮮戰役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643章 看賞東珠第76章 又聞遼東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508章 行車之改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164章 宮廷政變9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309章 草原會戰4第368章 宗室新政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19章 抄家收穫第209章 朝臣認慫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701章 生的希望第383章 林丹認輸第262章 大破蒙軍2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435章 有軌馬車第537章 羣臣心服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668章 夢醒時分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391章 峽谷鬥智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514章 官員實習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338章 鋪路規劃第62章 內廠成立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16章 造衛生紙第83章 合法權益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762章 風力發電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160章 宮廷政變5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753章 紛紛而逃第315章 戰後盤點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429章 張掖之戰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78章 神弩降世第461章 朝鮮戰役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526章 韃靼高手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173章 早朝宣判第19章 抄家收穫第6章 災難預言
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73章 義賣現場2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212章 淨軍出征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501章 視察求極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292章 錦衣屠奴7第633章 乘勝追擊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356空中飛人第32章 與民爭利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51章 白銅大錢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60章 青州攻略第732章 官吏之別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461章 朝鮮戰役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643章 看賞東珠第76章 又聞遼東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508章 行車之改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164章 宮廷政變9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309章 草原會戰4第368章 宗室新政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19章 抄家收穫第209章 朝臣認慫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701章 生的希望第383章 林丹認輸第262章 大破蒙軍2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435章 有軌馬車第537章 羣臣心服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668章 夢醒時分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391章 峽谷鬥智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514章 官員實習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338章 鋪路規劃第62章 內廠成立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16章 造衛生紙第83章 合法權益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762章 風力發電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160章 宮廷政變5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753章 紛紛而逃第315章 戰後盤點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429章 張掖之戰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78章 神弩降世第461章 朝鮮戰役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526章 韃靼高手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173章 早朝宣判第19章 抄家收穫第6章 災難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