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災難預言

“衆卿平身吧,”看着一大屋子的大臣都挺着個身子跪着,朱由校就知道辭職的可能性不大了。先讓他們起來吧,等大臣們都歸位站好,朱由校組織了一下語言接着說:“朕雖然讀書少,但通過這些年的學習,也知道爲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的道理,你們着急的心思朕也能理解,朕不會難爲你們,朕可以把這次的責任擔下來,甚至是下罪已詔以謝天下這都可以。但災難既然發生了,責任追究倒在其次,但善後事宜卻是宜早不宜遲,都是朕的子民,想想他們有的受了傷,有的家園被毀無家可歸,甚至還有的倖存者被壓在廢墟里盼望着朕去救援,今天朕就親眼看到一個四五個月的小女孩從廢墟里被救起,朕就不得不心憂他們。君王者以百姓爲天,又言君視民如草芥,則民視君如仇寇!這些道理衆愛卿誰都能背的頭頭是道,所以朕做爲君父,無論是天災也好、人禍也罷,都要盡到一個君父的責任,全力救援,妥善安置,大力幫助災民重建家園,這是朕的責任,望諸臣工一起幫助朕共渡難關。”朱由校現在必須想着在災區上做文章了,得想着儘快的轉移視線,否則任由這種勢頭髮展下去,真不知道最後該如何收場了。今天親臨災區現場,應該就是一種很好的表現了,雖然災區的人們對他的出現沒有多少重視,但又是親臨現場又是抱孩子,這可都是後世領導的形象,上輩子連個組長都沒當過,只能有樣學樣了。

“皇上聖明!”大臣們被朱由校的一番講演完全弄傻了,發言並不高明,但發言的是個木匠就不同了,什麼時候木匠的思路這樣轉變了,他怎麼可能懂君憂臣勞,君辱臣死、君人者以百姓爲天、君視民如草芥,則民視君如仇寇,這些道理可以肯定他是學過了,但如此的運用絕對是破天荒啊,衆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面面相覷,完全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好了,多餘的話就不說了,議議搶險救災的事情吧,衆卿此次當以此大局爲重,要做到萬衆一心,共渡難關!另外朕在這裡提前宣佈一下,此次示警也罷,自然災害也好,並不是僅僅只有京城大爆炸一處,在下兩個月的月初,還會有二處大災難等着我們,好在上天給我們留出了點的時間來安排這一切。”朱由校慢慢的也放開了,反正老子是皇帝,你們哪裡敢不聽話,打板子誰不會,現在東林的六君子已經或者掛了或者都在牢裡吃牢飯呢,剩下的也都讓老魏給搞的有那麼一點小緊張了,還有什麼不好搞的?對於下二個月的地震和水災雖然不可避免,但相對來說還是可以控制損失的,至少把人遷走就是了。

“皇上,還會有災難?這怎麼可能?”朱由校的話一說完,立刻起到了應有的轉移效果,而且是立竿見影。

“災難在哪裡?”這是實幹派的。

“皇上是怎麼知道的?”這是沒事找事派。

“看來皇上是有天命在身的聖君啊”這是老實派,又名弱智組。

“這種話也能在這麼嚴肅的場合說,皇上也真是不通實務,”這是沒事找抽派。

“知道時間地點,看來老天爺也沒把路堵死啊!”這是愚昧無知派。

、、、、、

大殿裡轟的一下炸開了,這還了得?一次大爆炸就讓大明朝傷筋動骨了,還要每個月再爆,這還讓不讓人活了?一時間大殿內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這時還是第一個發言的那個大臣站了出來,現在朱由校努力的回憶確定他就是內閣輔臣黃立極了。

“皇上,臣斗膽請陛下明示何時、何地、何種的災難。”黃立極一說完大殿立刻安靜了,一個個大臣身體不由的向前靠攏,這事太新鮮了,先不說真實性如何,這裡是明朝最嚴肅的地方,皇上搞的跟個半仙似的,他不是一直都是木匠嗎?什麼時候跟龍虎山那些道士搞在一起了,這事不一直都是張天師的專業嗎?他改行了?

“具體的時間朕拿不準,但都是月初,這是肯定的。地方是山西靈丘、渾源兩州和常州、蘇州等府;而災害的方式分別是地震和風災水災,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次自然災難持續的時間會很長,而破壞的程度如果不採取相應的措施的話不會比這次大爆炸差多少。”朱由校信心爆篷的對着黃立極說。

“皇上,請問陛下是如何得知的這個消息又會如此肯定的呢?”不等大臣們開始議論,寒門出身的張瑞圖就站了出來,從基層一步步走到了內閣輔臣的地位,已經是人精的地步了,誰沒見過幾個神棍呢?只不過皇上親自操刀當神棍的倒還是頭一份,雖說明朝的皇帝大都信道教,有的爲求長生甚至還整天煉丹磕藥,最後磕死的也不少,但充當神棍的還真沒有過。張瑞圖估計不知道皇上是讓誰給忽悠了,才一反常態信心爆篷的在朝廷上胡亂說話。一旦知道了信息來源,事情就能水落石出了。

“肯定,朕肯定災難必定會發生的,至於如何得知的,朕這裡賣個關子,也不用向各位彙報了吧。”朱由校淡淡的諷刺着,笑話,難道告訴你們,我是穿越過來的,這些事情都是史書上記載的,即便是說了,他們也得信啊?好在不解釋應該也沒有人敢說什麼,而且這事越抹越黑,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故事。乾脆賴皮就是,你奈我何?

“聖上,這可是個天大的事啊,如果皇上真是誤聽人言的話,既然可以預知下二次災難,爲什麼不難預知這次的大爆炸呢?一旦朝廷按聖上的預言採取措施的話,一是會引起百姓不必要的恐慌,有可能會讓外敵鑽了空子,二是勞米傷財,浪費朝廷已經捉襟見肘的錢糧,三是現在這個季節,眼看着就到了夏收的季節,一旦誤了農時,百姓們一年的口糧就沒了。還請聖上三思啊!”張瑞圖當然不滿意朱由校的解釋,直接認定了朱由校一準是碰上神棍了,而且還是超級大忽悠,可以肯定的是還忽悠的皇上主動爲其保密,理由就是那老掉牙的天機不可泄露之類的,張瑞圖據理力爭也算是爲民請命了。話一落滿堂又是交頭接耳開始了,朱由校深深的鄙視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表現。

“愛卿所言也算是老成謀國了,但朕這裡可以肯定的告訴愛卿,朕的預言沒有任何人的參與,朕也不會相信那些江湖術士的話。朕雖然喜歡木工,但智商也有會低到那種地步。只是這種預見說起來玄之又玄,朕也無法解釋,也解釋不清。至於爲什麼這次爆炸爲什麼沒有預見,朕也無能爲力,沒有親眼經過就是沒有經過,這個真的沒法解釋。”聽說人家說的也是頭頭是道,朱由校自己都不好意思以勢壓人,換位思考一下,別人突然告訴你這樣的事,你也不會接受的,所以硬着頭皮做了一個不是解釋的解釋。

朱由校以爲這個解釋已經很給大臣們面子了,自已也算是剛剛當上了皇上,這個中國大衆普遍喜聞樂見的最高級職務了,老子第一、天居老二,你們都是我手下的小兵,囂張一下也是可以的。但萬沒想到大臣們根本不賣朱由校的帳,立刻被朱由校挑釁的話語給激怒了,木匠竟然和他們這些大明精英們談智商的高低,這完全是藐視知識份子啊,滑天下之大稽!你一個木匠憑什麼就敢和我們三榜進士比智商,這是赤果果的污辱啊,這不關公門前舞大刀嗎?班門弄斧,不,人家朱木匠本身就是班門的高級人才,這句算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啊!一時間羣情鼎沸激情盪漾,把朱由校駁的一個滿面桃花紅。

“聖上,聖人曰:子不語怪、力、亂、神,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你如此模糊讓大家如何確信。子曰、、、、、、”吵了一會,一個老學究的御使也站了出來搖頭晃腦的說,估計本身也站不穩,出口就是經典的論語,

“停!愛卿請別在這裡背了,《論語》裡是子不語,怪力亂神,意思僅僅是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而已,你還真拿這句當事了,回去多讀幾遍吧。”朱由校這時也是怒向心頭起的時候,等了半天了,終於等到一句自己可是顯擺一下,扳回面子的時候,也不管對方是誰,直接就沒頭沒臉的來了這一句,看來這些大臣們的論語水平還是沒有與時俱進,以後得好好的教導一下才是,現在災難之時還是算了吧。根本不給人反駁的機會接着說:“好了!既然大家都對此事有疑義,這事就不要討論了,朕的預言愛卿們不信但朕信,由朕來辦事此事。其實也簡單,只要把百姓們搬遷出來安置一下而已,至於所需一切開支均由朕內孥一應支取便罷。如若災難沒發生當然是皆大歡喜,誤的農時、給百姓或者商人帶來了損失,提前申報好,朕如數賠償就是。此也算是防患於未然,萬一讓朕不幸言中的話,也能盡其所能把損失降到最低點,好在災難的地點時間大體掌握了,做起來也費不了什麼力。好在還有點時間準備,大家就別管了。還是先議一下京城賑災的事吧。”朱由校那個煩啊,還沒地講理去,被衆臣亂轟轟的鄙視,氣的抓了一個出頭鳥,狠狠的出了一口惡氣,完全不理這句話造成的後果。

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526章 韃靼高手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220章 處置戰俘第615章 糧草功略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595章 一夜之城第445章 雲崗石窟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539章 海王村裡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550章 抓捕開始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53章 巾幗英雄第350章 谷中血戰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34章 親力而爲第32章 與民爭利第17章 賑災義賣1第6章 災難預言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336章 明軍內戰第49章 皇莊改制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77章 東林智囊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356空中飛人第805章 欲夢卿時夢難成第81章 藥店火藥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106章 遠鏡比試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81章 藥店火藥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606章 初戰小捷第89章 電力研製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242襄陽炮現2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330章 見好就收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173章 早朝宣判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203章 馬拉松賽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336章 明軍內戰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96章 信王選秀第704章 戰略轉變第94章 水井抗旱第700章 二條計策第80章 寵物商店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146章 雲貴總督第604章 汽油彈彈第50章 衛生紙出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780章 錦衣開查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143章 盧公上任第28章 連弩改造第195章 錦衣驛站第745章 遼河淺了
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526章 韃靼高手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220章 處置戰俘第615章 糧草功略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595章 一夜之城第445章 雲崗石窟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539章 海王村裡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550章 抓捕開始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53章 巾幗英雄第350章 谷中血戰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34章 親力而爲第32章 與民爭利第17章 賑災義賣1第6章 災難預言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336章 明軍內戰第49章 皇莊改制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77章 東林智囊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356空中飛人第805章 欲夢卿時夢難成第81章 藥店火藥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106章 遠鏡比試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81章 藥店火藥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606章 初戰小捷第89章 電力研製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242襄陽炮現2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330章 見好就收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173章 早朝宣判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203章 馬拉松賽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336章 明軍內戰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96章 信王選秀第704章 戰略轉變第94章 水井抗旱第700章 二條計策第80章 寵物商店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146章 雲貴總督第604章 汽油彈彈第50章 衛生紙出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780章 錦衣開查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143章 盧公上任第28章 連弩改造第195章 錦衣驛站第745章 遼河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