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急援榆林

“孫老師,走,看地圖談。通知所有人集合,準備出發,召集何、滿、曹等將軍,總督府議事,”朱由校立刻下了命令,這個時候他是不可能待在大同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更何況,他還不是一般的匹夫。

回到了總督府,總將軍已經等待在哪裡了,展開了地圖,一看從這裡到雙山堡,大約百里路,比岱海那邊走,少了大概有一百里路,孫承宗首先把戰報的信息報了一遍。

“孫老師,林丹不遠千里,非要往那邊趕,估計根本就是爲了這個雙山堡,以便來個裡應多和,兵不血刃的進入邊牆,否則他們爲什麼單單的挑了它呢?”看着地圖,朱由校不由的說。

“皇上分析的甚是,林丹狡猾如狐,不會奔襲千里隨意找個地方,而且雙山堡此次集體投降,也顯示了圖謀已久。而且臣懷疑林丹的西進,也跟前會去他們會和。”孫承宗點頭稱是。

“鄂爾多斯部落此事參與其中,他們的位置在西邊三百餘里,林丹的目的地不是鄂爾多斯,就是榆林。而我軍的位置比他晚了一天的路程,所以現在就得起啓了。”朱由校的計算是,林丹比自己早動身二日,雖然從邊牆外的距離比邊牆內距離遠了一百多裡,戰車的速度在長途奔赴之中,並不慢於馬隊,所以朱由校如此計算。

“皇上還要親征?”

“是的,榆林此次百姓的損失一定小不了。朕自認應該給他們一個交待,而且本次定要一舉解決了林丹這個蒙古的大麻煩,河套地區的西部也急需解決,目前歸化已經打了下來,鄂爾多斯是這次攻打榆林的幫兇,朕不會放過他們,並且一旦解決了他們,河套地區就算是徹底解決了。”朱由校恨恨的說,這是蒙古人給自己找不痛快,踐踏大明的尊嚴。那自己就要好好的來維護一下。並狠狠的教訓、報復一番了。

“皇上,切記勿怒而興師,勿慍而攻戰,”一見皇上這氣勢洶洶的樣子。倒讓孫承宗不放心起來。

“孫老師放心。‘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命曰費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慎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這是孫老師教朕的,不敢有忘,朕會小心應對。”

“皇上天資聰慧,又能從善如流、聽言納諫,國之大興也。”

“孫老師無須誇獎,回到正題吧。此次若秦夫人和盧象升在林丹趕到之前還沒有堵住邊牆,林丹就會帶二十五萬蒙古兵、四十餘萬蒙古牧民長驅直入我大明腹地,到時再和一些亂民配合,那整個大明將會是一片混亂,再無寧日,憑着蒙古人的速度,朕無論如何都追之不及,那時候纔是真正的麻煩,所以這次的關鍵就是秦、盧兩愛卿,奪回榆林,奪回邊牆的控制權,或者是朕趕在林丹之前到達榆林。”對於林丹進入了大明的危害性,朱由校當然是知這甚明的。幾十萬人一同出現在於陝西,讓那裡正在剿匪的大明軍隊根本就是守無可守,堵了這個跑那個,甚至直接被對方消滅掉都有可能。而一旦越過了陝西省,南進了河南,那可就是李自成席捲大明的翻版。到時不僅僅是榆林一個地區,整個大明,都會弄得是生靈塗炭,甚至是自己的統治都會受到想要阻擊,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而自己卻鞭長莫及,只能靠秦盧兩人了。

“回皇上,朕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孫承宗說。

“孫老師請講。”

“閆應元早日間已經在邊牆之內尾隨林丹而走,其帶領着原部,而且還帶着一萬名裝備神弩的錦衣衛。若其出邊牆,無需找林丹決戰,只須拖他二三日的行程,皇上倒有可能趕在林丹之前趕到榆林,到時,若榆林已經被奪了回來,一切休提,若還在蒙古人手中,那以皇上的虎威,憑藉着阻擊神弩,奪過此關,當屬易如反掌。”孫承宗說道。

“孫老師妙計,不知錦衣衛方有多少會騎馬的呢?”朱由校一聽果然是不錯,找了半天,愣是在地圖上沒找到林丹的路線之上有什麼適合的一處險地,除了渡黃河還算是天險外,其它的,就沒有險地之說了,但很可惜,已經過了四天的時間,林丹已經過了黃河了。這一路基本就是坦途了,所以朱由校想問一下機動性。看看是否能有打游擊的可能性。

“回皇上,懂騎術的不會有許多,就算會,憑着他們的技術,和蒙古人比,恐怕還是有些距離的。”孫承宗就差沒說關公門前舞大刀了。

“嗯,仗孫老師之見該如何拖曳林丹軍隊呢?”朱由校也感覺閆應元是個重要的棋子,但如何用,就得費心思了,他當然知道,一個是擾、一個是阻,兩字之間這學問可是不小。

“回皇上,請恕臣不知。”孫承宗也的確不能知道,因爲這種知道的前提那是讓閆應元拿一萬給對抗二三十倍的正規軍、四十幾倍的牧民。

“回皇上,臣倒覺得,可以在林丹的必經之路上設一陣地,雖然沒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但按着何大人在歸化城佈置的簡單營寨,阻上一阻蒙古兵還是可行的。”滿桂直接的說,營寨的防禦能力確是讓他信服的。

“滿將軍所言極是,”朱由校聽了馬術方面不行,也就想到了阻擊,雖然沒有險地可設埋伏,但的確是現在的最有效的方法了。又找了找地圖,偏頭關東北一百里地方,有一個叫做黃泥崗的地方,看地形,象是比較高,那裡看路線是林丹的必經之下。但這是在紙上談兵,是否真的適用於阻擊,還得看實地再說。“諸位,可知此處黃泥崗?”

一圈子人沒有能說話的,因爲大家對這裡的地形根本就不熟悉。倒是一旁的孫承宗說,宣大總兵楊國柱對西北的地形比較熟悉。那還等什麼。楊國柱一到,朱由校沒時間讓他請安,直接的讓他說說。

“回皇上,黃泥崗此地,是一處不太高的一處高崗,四周都是亂石,只有這裡寬一里的地方上,便於趨馬、、、、、、”楊國柱仔細的說着。

“好,楊愛卿談的很好,賞一百兩白銀給楊愛卿,下去休息吧。”朱由校對楊國柱不太熟悉。所以聽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後,立刻拿出了一百兩的‘諮詢費’。

“謝皇上恩賜,但臣請皇上帶臣作戰,西北諸地,臣多有研究和考查,現特向皇上毛遂自薦,相信能給皇上當個合格的嚮導。”楊國柱哪裡肯走啊,這種得見天顏的機會多難得啊。

“哦,也罷那楊愛卿就隨軍前往吧,”有人願意投奔,也是好事,畢竟對於西北的地形真的沒人熟悉。有這個一個人的存在也是好事。

“臣多謝皇上。”楊國柱激動不已的叩謝。

“傳旨,閆應元,在黃泥崗布營寨阻敵,務必拖沿林丹三日行程。”

“傳旨,秦良玉、盧象升全力消滅榆林蒙古軍隊,奪回榆林。”

“傳旨,大同城內所有新錦衣衛,凡會騎馬者立刻集合隨朕西進滅蒙,凡有神弩者會騎馬者,立刻從軍,凡不會騎馬者,讓出神弩給其它會騎馬者。由朱梅帶隊,奔榆林方向。”

“傳旨,淨軍、錦衣衛立刻補充阻力汽油彈等,天應軍從歸化帶來馬匹中多挑一匹戰馬,立刻出發。”

、、、、、、

朱由校下了一系列的聖旨,並把這邊詳細的情報報與閆、秦、盧等得知,以便隨時判斷戰場形勢。這時候沒時間拖曳,必須快了。“孫老師,大同事了,孫老師是隨朕西進還是回京?”

“回皇上,老臣願意皇上西征。”

“那如此,孫老師就坐朕的座駕吧。”朱由校一愣,也就是客氣客氣,沒想到老頭還不客氣了。

榆林,盧象升氣的差點吐了血,還沒看見敵蹤影呢,就讓人把佈置在雙山堡的‘暗哨’給幹掉了。這樣把自己的眼睛就給矇住了。等着今天早上例行通報之時,才發現聯繫不到人了,這才警覺起來。

但此時已經晚了,榆林軍已經被八萬蒙古人偷營,結果殺了一個大敗,榆林衛就這樣落入了蒙古軍手中,等盧秦二人趕到之時,已經是被蒙古門緊閉了城門,插上了蒙古軍旗幟。他們八萬人並沒有想着四處的流竄,而是據城而守。這完全不符合蒙古人的一貫作戰方案,他們一向來去如風,哪裡會守着一個城池。但這次,他們卻可在這裡爲他們的可汗守住一座‘大門’。更是憑着堅牆,來不斷的打擊,必須前來攻擊的自己的大明援軍,爲報他們十萬將士的血仇。這個戰術不得不說,是相當的高明。

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173章 早朝宣判第775章 皇子滿月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741章 海選過八關第四十七 瘋玩牧場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28章 連弩改造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765章 大勝之威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12章 準備造紙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141章 全部留下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83章 合法權益第92章 留住聲音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101章 還我身體第477章 大明硬幣第285章 可立逆襲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79章 火柴構想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571章 君臣合好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12章 準備造紙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196章 戰車計劃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522章 理論大儒第680章 地道戰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338章 鋪路規劃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81章 藥店火藥第458章 錦衣守關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66章 天下免稅第153章 防守反擊第146章 雲貴總督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481章 趨狼逐虎第67章 送行應升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482章 水師親軍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697章 建奴遷都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342章 遼將叛變第552章 侯家沒了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75章 大明求極第157章 宮廷政變2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569章 盧公袁公第402章 彩旗大陣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474章 薊鎮練體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350章 谷中血戰第513章 明朝科考
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173章 早朝宣判第775章 皇子滿月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741章 海選過八關第四十七 瘋玩牧場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28章 連弩改造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765章 大勝之威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12章 準備造紙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141章 全部留下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83章 合法權益第92章 留住聲音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101章 還我身體第477章 大明硬幣第285章 可立逆襲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79章 火柴構想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571章 君臣合好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12章 準備造紙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196章 戰車計劃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522章 理論大儒第680章 地道戰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338章 鋪路規劃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81章 藥店火藥第458章 錦衣守關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66章 天下免稅第153章 防守反擊第146章 雲貴總督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481章 趨狼逐虎第67章 送行應升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482章 水師親軍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697章 建奴遷都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342章 遼將叛變第552章 侯家沒了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75章 大明求極第157章 宮廷政變2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569章 盧公袁公第402章 彩旗大陣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474章 薊鎮練體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350章 谷中血戰第513章 明朝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