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朱棣的醒悟

大明如今冬季所用主要爲木炭,煤,薪柴。

其中木炭的取暖體驗最佳。

不過其中價格昂貴,一般只有皇宮,官府及大戶人家纔有資格使用。

大明有個部門,叫惜薪司。

下轄柴炭廠、山林及專屬的樵夫,負責爲宮廷和政府部門採辦燃料、製作木炭。

包括京師官員,每到冬季,在所發放的俸祿之中,也都是有木炭這些。

有時候也會出現木炭不夠的情況,畢竟要先供給皇宮使用,所以就有一項補貼,叫柴薪銀。

“惜薪司”這類機構生產的木炭,對品質往往有着相當高的要求。比如,“紅籮炭”是皇室的御用木炭,其產品標準是:

“皆易州一帶山中硬木燒成,運至紅籮廠,按尺寸鋸截,編小圓荊筐,用紅土刷筐而盛之。……每根長尺許,園徑二三寸不等,氣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

煤炭,在宋朝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了,不過在當時叫做石炭。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冬天,開封城民間乏炭,其價甚貴,每秤可及二百文,十五斤爲一秤。

眼見民衆實在熬不下去,官府“出炭四十萬”,將自己控制的部分木炭拿出來,半價投放到市場上,民衆蜂擁搶購,結果發生了“有踐死者”的慘事。

宋仁宗嘉祐四年冬天,陰寒雨雪,薪炭、吃食物價倍增,據歐陽修的奏摺,當時開封城內“寒凍之人,死損不少”。

買不起炭和煤的普通人家,爲了禦寒,只好鋌而走險,違背禁令砍掉桑棗之樹,乃至於去偷伐皇陵周邊的樹木。

直到現在,煤的開採也是官營專賣,採取不多,除了取暖外,火藥司那邊也是一個大頭。

所以聽到大孫把火藥司的煤炭調用出來,低價出售到市場上,朱元璋纔有此一問。

“孫兒有此想法,目前不管是木炭亦或是薪柴,所需甚大,且用之迅速,周遭樹木砍伐嚴重,甚至不少百姓爲了取暖,違禁伐木。”

“孫兒仔細翻閱了往年的記錄,現在每一年的冬季,都是越發的寒冷起來,咱們南方這邊,樹木衆多,柴火還能勉強供給,但北方,尤其是西北等地。”

“根本沒有足夠的薪柴取暖,但所在之地下,卻有大量煤礦深埋。”

“孫兒找劉日新問過,他所這天地大變,往後嚴冬會越發寒冷,像是遼東,奴兒干所地更甚,是以煤炭開採,迫在眉睫。”

“是以孫兒想要開房煤礦開採,不再專職於官營,民營亦可,開房採煤文書,唯有讓百姓也能從中獲利,才能激發熱情,使得整個採煤行業紅火起來。”

“亦是能爲往後每一年的嚴冬,有所保障。當這個行業的興起,必然伴隨着不少商人的富裕,所以在這塊上,朝堂也可以有一份收益。”

“如今番薯等作物已然開始大面積種植,有了足夠的吃食,多數百姓也可以從中解放,這閒置的勞力用作採煤甚好。”

朱元璋聽完後,微微思索一番道:“這般說來,大孫之所以將煤炭低價大面積開售,就是想讓那些商人,看到商機,從未投入進來。”

“只需傳出些風聲,朝堂有想法將開採煤炭民辦,必然引發商人助力。”

“在此等情況下,怕還是能收取一部分好處?”

朱英微微一頓。

其實他都沒想過開辦文書收取費用這事,老爺子就已經想到了。

開採文書這個東西,向民間商人收取一些費用,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想了會,朱英補充道:“地下開採極爲危險,稍有不慎便是坍塌,在撫卹上,安全上,應當還是以官府監察爲主,地方上官員,當有以連帶責任。”

開礦死人這種事,在後世都非常的普遍,現在的大明,那就更不用說了。

必要的章程保障,肯定要規劃好。

朱元璋對此並沒有太大意見。

像是工程建設這塊,就讓大孫放肆去幹便就行了,出不得什麼大事。

對大孫的能力,還是很相信的

燕王府大門口,朱棣看着妻子徐儀華上了馬車,在滿天飛雪中,漸漸消失不見。

“朱英,朱英,你便像是老天爺派來阻擾本王一般,自從遇到你,便就從來沒有順心過。”

朱棣眉頭緊皺,現在的他對於朱英非常的忌憚。

腦子裡每次想起,就是非常的懊悔。

縱觀皇宮內外,朱允炆算什麼,不過一個腐儒教出來的,至少在內心中,朱棣從來就沒有對朱允炆忌憚過。

朱英不同,各方各面,手段太多了,而且極其精準。

所謂打蛇打七寸,自從道衍被調走之後,朱棣感覺自己非常的不自在。

倒不是說沒了謀士,而是像道衍這般優異的,幾乎再難遇到。

雖然道衍此人,心思不純,不過他的心思,也大差不差,終歸是有點妄想不是,現在連妄想都沒了。

朱棣漫步走向院內,獨自一人在庭院的涼亭發呆。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見到,不敢打擾。

他們知道父王這個時候,必然是在思考重要的事情,若是打擾了,少不得一番訓斥。

在燕王府中,朱棣的權威是相當高的,哪個兒子見着了都怕。

現在朱棣腦子裡的思緒有一點亂,包括讓妻子去宮內想辦法求情,留在大明。

朱棣都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否正確。

“如果道衍在就好了,他應該會告訴本王,要如何做纔是最好。”

失去道衍,朱棣才明白有多麼可惜,往前很多決策,哪怕是朱英入了皇宮,朱棣也沒什麼忌憚。

畢竟他有着大功勞傍身,哪怕是朝堂,亦或是父皇,都不會隨意貶責。

在諸多皇子中,除了大哥外,也就是他最爲出色。

父皇在朝堂上,可是多次說過,自己類他。

這也是朱棣最爲得意的事情。

天空一片白茫茫,雪花緩緩落下,漸入湖面,融入水中。

朱棣突然有些出神的看着這一幕,腦子裡出現一句話: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朱棣是讀過書的,雖然大部分都還給了先生。

但這句話,就像是突然從腦海裡跳出來一般。

這一刻的朱棣,突然就跟醍醐灌頂般醒悟過來。

“既然我爭不過他,那爲什麼要爭呢,就像這雪花與水,融入一起,自爭不過,那就投效,本就是大兄長子,本王投效也是理所應當。”

“如朱棡那廝,現在背靠朱英,可謂是順風順水,想幹些什麼事情,都能取得同意,反觀本王,做什麼事情,幾乎都步履薄冰,一旦不慎被抓住把柄,便極有可能是深淵。”

“若是現在去了倭國也好,但即便在倭國,也不見得朱英無法干預,他那羣英商會,海外貿易甚多,若是真打下倭國,那白銀進出,只怕將通過他手。”

仔細想來,朱英這般輕鬆就定下倭國藩地,這其中,肯定有所計較,以朱英的性子,從不做虧本的買賣。

這麼一想,朱棣大概就清楚了,這劃分倭國的關鍵。

那令人垂涎的白銀礦上,肯定早就有了計劃,說不定當時候劃分地界,便是以那白銀之地爲中間點。

三王共同紛爭,誰也無法獨佔。

朱棣雖然覺得自己在統軍這塊不弱於人,可朱棡也不是好惹的,更何況還有七弟,齊王朱榑。

七弟朱榑,就藩青州,出鎮開平,防禦胡人。

北平臨近開平,開平,即後世唐山所在。

在多方征伐塞外的時候,朱榑也是有所參與,雖行事暴虐,但在戰事上,多有斬獲,屢立功勞。

一方還可壓制,兩方若是相加,朱棣就有些把控不住了。

無須多想,以朱英之手段,必然會遠方佈局,以兩王壓制自身,以奪白銀,回饋大明。

“看來,必須要想個辦法,跟朱英把關係搞好。”

思索間,朱棣看到後院門牆,頓時就有了想法。

長子跟朱英的關係,可是很好的

後宮中。

“儀華,讓我好生看看,這都多少年沒見你了,在北平那地方,過得可還好呢。”

寧妃拉着徐儀華的手,慈祥的問道。

徐儀華小時候,就一直在皇宮裡生活。

當初是馬皇后帶着,寧妃自然也是非常熟悉。

那個時候,大明還沒有開始創立,朱元璋並不算最強最大的實力,陳友諒和張士誠還在。

那一年,徐儀華剛剛出生。

徐達再婚的妻子,是謝再興次女,朱文正妻妹。由朱元璋做主,爲徐達所娶。

那個時候,所有大驚妻子兒女,都是跟着馬皇后在一起生活,其中自然也包括寧妃。

徐儀華從小就聰明伶俐,很得大家的喜歡。

直到洪武九年,冊封爲燕王妃後,這才搬出皇宮。

追隨朱棣去了鳳陽,而後便就一直生活在北平。

看着徐儀華,寧妃極爲感嘆。

“娘娘,儀華一切安好,讓娘娘牽掛了。”徐儀華輕聲回道。

屋內炭火旺盛,外面風雪漫天。

看着窗外,寧妃開始唸叨起從前往事。

徐儀華就這麼安靜的坐在寧妃身邊,認真的傾聽着。

不知多久,寧妃這才緩過神來。

“你看看我,年紀大了,總是喜歡回憶從前,你可不要覺得我囉嗦。”

徐儀華道:“娘娘哪裡話,儀華正是喜歡聽這些,這一眨眼,便是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物是人非,便是便是”

說到這裡,徐儀華忍不住有些哽咽起來。

小時候,徐儀華生母謝氏死得早,因爲生性狂妄善妒,言行失禮,被朱元璋下令杖斃。

這其中跟得罪馬皇后,也有一些關聯。

所以在很小的時候,徐儀華便就是馬皇后帶大——

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四十九章:法外狂徒張三第600章:宮廷往事,小時候的朱棣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805章 倭國反叛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296章 :找死可就別怪我了第747章 那我能跟着一起去嗎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樂)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589章:攪動西域第816章 又要搬家的藩王們第144章:大公雞木符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212章:憤怒的朱英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造反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六十五章:朱元璋的驚訝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432章:股份售賣第239章:軍心可用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554章:接管占城王宮第514章:海商的福音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429章:三分知縣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二章:姚廣孝狂喜第401章:倭國地圖第567章:活捉朱棣!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親生的吧第549章:自斷臂膀的朱英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434章:手段第700章:暴跌的房價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四十五章:爲父真的很慌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589章:攪動西域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第475章:這是在刮咱的肉啊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112章:謀逆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447章:羣雄割據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441章:完勝第507章:開始擺爛的朱元璋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650章:大明遠洋艦隊的威脅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649章:發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706章:十年遠征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373章:謠言案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八十二章:足大明數百年之需第458章:憂心的藍玉第827章 你們這是在給咱守靈不成?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269章:奉天門外,藍玉負荊請罪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696章:破局的方法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101章:這皇位,我朱英怎麼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訂閱)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266章:視察火藥司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
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四十九章:法外狂徒張三第600章:宮廷往事,小時候的朱棣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805章 倭國反叛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296章 :找死可就別怪我了第747章 那我能跟着一起去嗎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樂)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589章:攪動西域第816章 又要搬家的藩王們第144章:大公雞木符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212章:憤怒的朱英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造反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六十五章:朱元璋的驚訝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432章:股份售賣第239章:軍心可用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554章:接管占城王宮第514章:海商的福音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429章:三分知縣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二章:姚廣孝狂喜第401章:倭國地圖第567章:活捉朱棣!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親生的吧第549章:自斷臂膀的朱英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434章:手段第700章:暴跌的房價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四十五章:爲父真的很慌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589章:攪動西域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第475章:這是在刮咱的肉啊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112章:謀逆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447章:羣雄割據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441章:完勝第507章:開始擺爛的朱元璋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650章:大明遠洋艦隊的威脅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649章:發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706章:十年遠征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373章:謠言案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八十二章:足大明數百年之需第458章:憂心的藍玉第827章 你們這是在給咱守靈不成?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269章:奉天門外,藍玉負荊請罪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696章:破局的方法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101章:這皇位,我朱英怎麼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訂閱)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266章:視察火藥司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