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

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

朱元璋差錢嘛?

他真的很差錢!

別看每天大魚大肉的,那都是作爲皇帝的標配。

每年皇宮的開支,可都是從內帑出的,包括藩王的,也都是如此。

從洪武元年到現在,整整二十五年的時間,大明的財政就沒有寬裕的時候。

爲什麼出大明寶鈔,就是因爲國庫連軍餉都很難出來了,大明寶鈔剛出的那幾年,倒是過了寬裕的日子。

後來各種打仗,賞賜,軍餉,俸祿,幾乎都是由寶鈔佔據了大頭。

這也是爲什麼寶鈔每年都要出了千萬貫的原因所在。

然後就是寶鈔的大幅度貶值,這才讓朱元璋意識到要控制寶鈔的發行。

就算是近幾年,官吏們的俸祿,也是經常拖欠,延遲發放。

在這方面,朱元璋還要從戶部拿錢,來填補皇宮的空缺。

當年馬皇后生辰的時候,宴席上的四菜一湯,那還不是因爲內帑沒錢才搞出來的麼。

真要富裕,誰還這麼整呀。

把官吏們的俸祿卡得死死的,這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合算之下這已經是大明國庫的極限了,朱元璋都恨不得官員們自帶俸祿過來上班纔好。

最好是再給國庫賺贈點銀子。

也就是近兩個月,皇宮的各項開支才稍微寬鬆一點。

這當然是大孫的功勞了。

現在聽大孫這麼一說,犯罪的都可以給內帑創造收入了,還是跟現在大孫辦廠的情況差不多。

這麼一想,朱元璋面上當真是容光煥發。

“大孫,要是按照你這麼做的話,每年可以賺多少銀子呢。”朱元璋回味過後,笑眯眯的對着大孫問道。

他很迫切的想知道,這麼做往後內帑能夠增加多少的收入。

人呀,最不喜歡過的就是窮日子,更何況朱元璋這麼個開國皇帝。

每次在早朝上,他最煩的就是戶部,總是提出這裡缺銀子了,那裡缺銀子了,以各種理由減少內帑的開支。

朱元璋也知道,這真是沒辦法的事情,可是大明每年的歲入就那麼多,能怎樣呢。

首先還是要穩住軍餉才行,這也是朱元璋苦思冥想的衛所制度,不然軍餉都要吃緊,現在每年好歹軍戶還能自給自足。

大明最初建立的時候,初置衛四百九十一,所三百一十一。

一衛是五千六百人左右。按此計算,大明軍隊大概有二百七十萬萬之多。

如此龐大的軍隊,如果全靠朝堂供養,會直接把整個大明的財政拖垮。

軍隊這個東西,真的是多了犯愁,少了還是犯愁。用它的時候越多越好,不用它的時候越精簡越好,在和平年代你這龐大的軍隊,就是一個累贅。

朱元璋便道:今海內寧謐、邊境無虞,若使兵但坐食於農,農必受弊,非長治久安之術,其令天下衛所,督兵屯種,庶幾兵農合一,國用以舒。

對此,朱元璋也曾興奮的說過: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粟。

爲了更長久的維持衛所制度,朱元璋下諭旨:凡衛所軍士的身份世襲不變,子弟不得參加科舉,也不能另謀職業。

這甚至已經直接寫進了大明律中。

在朱元璋的設計中,衛所制度三層的士兵訓練,七層的士兵負責種地。這個比例,也會根據土地的貧瘠程度做出一定的調整。

這項制度的設計,就已經預示着士兵戰鬥力的下降已經是一個必然的情況。

可是大明財政就這個樣子了,能怎樣呢。

根本沒有多餘的財力對衛所制度改革,這樣就現在的情況來說,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

不管是屯田制,還是衛所制度,弊端都是非常明白,那就是使得將領和士兵之間的聯繫過分緊密。

歷史上大唐藩鎮割據,羣雄割據,各自爲王,就是屯田制所帶來的。

體現在戰爭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強的隱患。

當朝廷需要調兵打仗時,由都督府指定的總兵官統領軍隊,這些士兵就脫離了原來的衛所軍官,而總兵官則向朝廷任命的統帥負責。

而且一般戰事徵召,幾乎都是因爲出現了問題纔會如此,這就導致沒了訓練磨合的時間。

這樣會造成將軍對士兵的不熟悉,士兵不聽將軍指揮,誰都不服誰,戰鬥力大大減弱。

在嘉靖三十四年,一股五十三人組成的倭寇,橫行浙、皖、蘇三省,如入無人之境,甚至明目張膽的攻打當時明朝陪都南京城,還殺傷明軍三四千人。

衛所兵卻如同紙糊的一般,一戳就破,你就用人堆也消滅了這幾十人的小部隊,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這放在如今的明初簡直就是不可想象。

要是誰跟朱元璋說,後來的大明因爲衛所制度出現了這種情況,他會信?

即便是百姓,官吏,也絕不會相信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可是,他偏偏在歷史上,就這麼發生了,如同天方夜譚,卻又真實無比。

其實縱觀歷史,對於屯田制的弊端朱元璋也有所瞭解,衛所制度的隱患,也曾思考過。

可現在的大明,根本離不開衛所制度。

這都沒太大的軍餉壓力,都過得這麼緊巴巴了,要是解除衛所制度,那根本不可想象。

而在大孫這裡,朱元璋似乎看到了希望。

聽着老爺子問能賺多少錢的事,朱英心中估算了一下然後說道:“這個具體還是看在哪個地方做什麼事情。”

“如果像是比較賺錢的行當,人數也有個幾千人的話,一年幾十萬的入賬應該還是有的。”

“像是江南地區,那邊貿易量大,應該還可以更高。”

聽到幾十萬這個數字,朱元璋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了。

在大孫這裡,銀子就這麼好賺的嗎,隨便整個監獄,丟一批勞役犯進去,每年就能有幾十萬?

大明十三布政司,哪怕一個省就安排一個,每年都有數百萬入賬。

這一刻,朱元璋似乎已經想到後面每年國庫充盈的日子,思索間,朱元璋再次問道;“這數十萬,大孫是指寶鈔,還是銀子呢。”

朱英回道:“孫兒所說的是銀子,目前寶鈔在全國的價格上下波動比較大,暫時只能以銀兩作爲參考,等國庫充盈後,就能慢慢對寶鈔回收,控制發行數目。”

“這樣在有足夠的準備金下,寶鈔便就能完全的替代銀子了。”

數百萬銀子,摺合寶鈔約莫近千萬貫。

這麼一來,寶鈔提舉司都可以不用大量出寶鈔了,每年的國庫,不僅不欠債,還能有很大的盈餘。

“好!”

朱元璋想到這裡,猛的一拍桌子,大喝道:“早就該這麼做了,大孫,此事咱感覺非常之緊迫,必須要馬上開始。”

“這樣吧,今日天色晚了,明日便不用去早朝了,咱下一道諭旨,讓三司聽大孫調動,立即安排新的大明法典。”

“法典這塊可能有些慢,先不用管具體的律法條例,把勞役這塊整個大概的框架出來,明日早朝,咱下通告天下,對犯罪之人當是要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同時大赦天下,凡死刑,流放,皆先關押大牢,等大孫的律法條例出來,再行接近,至於其他犯罪的,也都暫時關着。”

說到這裡,朱元璋微微停頓一下,才繼續道:“大孫在制定律法的時候,可要注意了,勞役時間最好是三年起步,時間太短了,怕是他們連學徒都不是,就已經出去了。”

好傢伙,老爺子這是真的狠。

管你犯什麼事,一律三年起步。

這是要使勁薅啊。

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小偷小摸的,進了衙門,也是三年起了。

不過或許從某個角度來,至少監獄裡能管飯,或許也是一個出路,想到這裡,朱英只有苦笑道:“孫兒明白了。”

飯也吃了,步也散了,就在朱英準備回坤寧宮繼續批閱奏章的時候。

劉和過來彙報道:“陛下,允炆殿下求見。”

朱元璋聞言,輕咦一聲道:“允炆來找咱幹嘛呢,大孫,你弟弟來了,你也別急着走,先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就現在朱元璋的想法中,朱允炆若是有什麼事情,不應該是找他大哥咱大孫解決嘛。

怎麼就直接跑到咱這裡來了呢。

咱每天都是很多事情,所謂長兄如父,像是皇孫這些,當然是由大孫全權負責。

不過人來都來了,也不好不見。

乾清宮正殿,朱英也就只能坐下喝茶,陪着老爺子一樣。

很快,朱允炆就過來了。

“允炆拜見皇爺爺,大兄。”

聽到這話,朱元璋有些不逾問道:“允炆可是有什麼事情,怎麼找到咱這裡來了。”

聽到這話,朱允炆趕忙解釋道:“回稟皇爺爺,孫兒先前到大兄那裡,是聽宦官說大兄在皇爺爺這裡,所以才特地找了過來。”

朱元璋聽到這個解釋並不滿意,道:“你大兄不過是在咱這裡用個膳,也耽誤不了太多時間,是什麼事情讓你這般急躁。”

這言下之意很明顯,你大哥不在你就候着,都知道在咱這裡了,怎就不能等等。

朱允炆聽到這話,嘴角有些微微的苦澀。

皇爺爺,你變了,從前可不是這樣的。

現在連自己有事過來找,都得被訓斥。

雖然很沮喪,不過還是強自提起精神回道:“孫兒在撒馬爾罕孫,皮兒馬黑麻那裡有一個重大的發現,所以纔會急躁了些。”

朱元璋聞言有些好奇,對於撒馬爾罕他還是很重視的,便就問道:“說來聽聽。”

其實對於朱允炆,他倒不是說完全沒愛了。

只是在皇宮這個大家庭裡,規矩非常重要,尤其是維護大孫的地位。

否則往後吃虧的,也只會是皇子皇孫。

大道天資榜。

第261章:藍玉惹事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753章 連太孫妃子的主意你都敢打第261章:藍玉惹事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295章 :冊封大典,大明閱兵,爲大明賀!第652章:淮西勳貴集團的尷尬處境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307章:關門,放大孫(日萬初始,求月票,求訂閱)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766章 輕鬆擊潰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682章:我怎麼就選了文科第299章 :大明京師法院第626章:狩獵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572章:來自於大明的咆哮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440章:黑吃黑第115章:這聲爺爺,咱盼了十年(求訂閱求月票)第354章:棄筆從戎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311章:拜見諸位叔叔(求月票)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427章:朱英的果決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364章:大明大典第118章:這特麼什麼玩意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179章:藍玉求情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734章 朱棣備戰第373章:謠言案第283章 :長孫殿下瘋了吧!(求月票)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530章:占城國讓城第638章:洪武大典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839章 登基前夜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479章:着急的倭人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六十六章:朱元璋的奇想第801章 掀翻世界信仰的桌子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第272章:京師大閱兵的準備第333章:血染京師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八十九章:皇宮小霸王朱雄英(求訂閱求月票)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381章:沙盤軍演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六十三章:錦衣衛密信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247章:安南初動
第261章:藍玉惹事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753章 連太孫妃子的主意你都敢打第261章:藍玉惹事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295章 :冊封大典,大明閱兵,爲大明賀!第652章:淮西勳貴集團的尷尬處境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307章:關門,放大孫(日萬初始,求月票,求訂閱)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766章 輕鬆擊潰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682章:我怎麼就選了文科第299章 :大明京師法院第626章:狩獵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572章:來自於大明的咆哮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440章:黑吃黑第115章:這聲爺爺,咱盼了十年(求訂閱求月票)第354章:棄筆從戎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311章:拜見諸位叔叔(求月票)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427章:朱英的果決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364章:大明大典第118章:這特麼什麼玩意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179章:藍玉求情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734章 朱棣備戰第373章:謠言案第283章 :長孫殿下瘋了吧!(求月票)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530章:占城國讓城第638章:洪武大典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839章 登基前夜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479章:着急的倭人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六十六章:朱元璋的奇想第801章 掀翻世界信仰的桌子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第272章:京師大閱兵的準備第333章:血染京師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八十九章:皇宮小霸王朱雄英(求訂閱求月票)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381章:沙盤軍演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六十三章:錦衣衛密信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247章:安南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