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

出兵安南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陳慕月這裡。

實際上按照正常的流程,應該是由朝廷文書先到大理寺,和安南的使臣進行交際,甚至於朱元璋還要召見。

不過這些步驟,基本上是直接省略掉了。

原因很簡單,因爲正兒八經的安南使臣, 已經徹底涼涼了。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

有着安南王室的文書,直接回過去就可以了。

秦淮河畔院內。

“安秀公主,殿下已經允諾,三日後就將直接出動五萬大軍以助安南,更是攜帶了不少工匠,農人,幫助安南百姓提高耕種。”

“還有不少文人, 也願意跟隨大軍去到安南, 教化百姓。”

“現如今,因爲某些關係,跟隨公主而來的使臣,可能無法一共返回,朝廷特意你詢問過,他們更想在大明京師生活。”

“這邊需要公主手寫書信一封給安南國主,免得其中產生什麼誤會。”

郭忠輕聲細語的說道。

面對這個消息,陳慕月顯得有些激動。

大明出兵了!

在大明的幫助下, 安南王室將擁有五萬精銳鎮壓不法, 所有的危機, 都將過去。

一旁的小青, 更是喜極而泣。

無論如何說,對於陳慕月還有小青,安南就是她們的家鄉。

“感謝陛下, 我馬上去寫。”陳慕月短暫失神過後, 連忙說道。

郭忠笑着回道:“出兵安南的事情, 公主應該更加感謝長孫殿下, 此次出兵前後的章程,都是長孫殿下定奪, 便是出兵的數目,也是長孫殿下的意思。”

“公主倒是好福氣,竟是有幸被殿下所看中,老奴在這裡多嘴幾句,公主進宮後,可一定要好好服侍殿下。”

“這可是五萬精銳,還都是從京師的衛所中選拔出來, 可見長孫殿下爲了公主,耗費了多大的力氣。”

聽到郭忠如此說, 陳慕月的臉不由有些羞紅,萬福後說道:“我進了宮後,一定要全心全力的服侍殿下。”

郭忠聽到, 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陳慕月來到房間, 便就開始書寫起來。

大概的意思就是, 來到大明京師,偶然被長孫殿下看中,然後長孫殿下說服大明皇帝, 派遣了五萬大明精銳來相助安南王室。

關於使臣的事情,自然是隻字未提, 那些不過旁枝末節,並不重要。

最後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子自己的情況。

看着郭忠拿了書信離開後,小青驚喜的說道:“公主,這次我說的沒錯吧,殿下肯定是極爲看重你了,連郭公公都這般說了。”

“看來,定是那香囊的緣故,讓殿下重新記起了公主。”

陳慕月微微點頭,有些惆悵的說道:“就是不知道殿下對於那個香囊,是否喜歡呢。”

小青憋憋嘴,道:“我的個公主呀,這都看不來嘛,你這是完全陷入進去了呀。”

“要是殿下不喜歡,怎麼可能馬上就出兵呢,必定是非常喜歡,纔會如此,說不準殿下還現在每日都帶在身上呢。”

陳慕月聽小青這般一說,也是認同的輕輕點頭。

想起自己親手製作的香囊被殿下時刻帶在身上,不由有些嬌羞起來。

此刻,坤寧宮某個不起眼的小角落。

香囊正安安靜靜的躺在那裡。

三日後,玄甲衛營寨。

三千將士站立於操場之上,昂頭挺胸。

高臺上,朱英一身將服,赫然站立。

“本王這次過來,是爲爾等三千將士壯行。”

“先前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此去安南,當一去不返,多少年後,也是埋骨他鄉。”

“若是現在有退出者,本王絕不懲戒,全憑自願。”

“現在,想要退出者,向前一步!”

朱英大聲說道,聲音在操練徘徊。

良久,三千將士無一人有所動作。

這三千將士,與其說是從玄甲衛挑選出來,還不如說是玄甲衛主動報名。

在挑選前,朱英就已經傳下話來,這次去安南的將士,將會一直鎮守安南,再不會返回大明。

當然,這般條件下,去安南的待遇也很高。

首先便是田地配給,根據級別不同,最低的將是也會有八十畝良田的待遇。

而後就是承若,所有將士的單身問題,會由官府解決。

還有其他的,比如老兵退役的待遇,在安南直接享受。

包括現在每月的軍餉,也會得到提升。

朱英很清楚,想要真正意義上的掌控安南,便只有一個辦法。

就是像雲南沐家一般,長期不斷的鎮守教化,才能夠徹底的解決土司問題。

這個教訓,在後世很是明顯。

就現在而言,安南受到的漢文化影響,遠比雲南要來得更爲深遠一些。

從秦始皇平定嶺南直至五代十國時期,安南一直屬於中原王朝的直屬領土。

直至宋朝,安南獨立。

安南偏離中原王朝政治文化中心,除了被貶的官員和被流放的犯人,沒有人願意舉家搬遷到地處南疆的安南。

也是這個原因,所以導致安南本地的文化特性很強,雖說漢話屬於官話,但土司佔據主流旋律。

對比雲南,安南的優勢很大,除了文化上,在土地上也是。

安南核心區所處的紅河三角洲,海拔很低,土地肥沃,稻田縱橫,是典型的農耕地區,是中原王朝最喜愛的土地類型。

雲南核心區的雲貴高原,海拔接近兩千米,土地資源更多適用於耕牧結合,而更適合遊牧民族。

換言之,中原王朝對安南的土地的興趣,要大於對雲貴高原的興趣。

其次是交通上,兩個地區距離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可謂半斤八兩,雲南由於需要穿越雲貴高原,實際上的通行難度更大。

但到後世,沐英一家鎮守的雲南,最終成爲不可缺割的一部分,而安南,在朱棣手中短暫恢復建省,依舊徹底分開。

所以朱英非常清楚,要想真正的收復安南,將其作爲大明後花園的糧食基地,就必須不斷有人過去。

所以挑選的將士,不僅僅是面前的三千人,包括另外的四萬七千人,都是以單身漢爲主。

把安南的土地分給五萬將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讓這些將士們世世代代的鎮守安南。

加上以劉勝,李秀才爲主的教化團隊,以漢文化對安南土司的培養,達到大面積漢化的可能。

到了那個時候,安南將會是中原王朝真正不可或缺的一省。

看着面前不動的三千將士。

朱英再次大聲道:

“你們前去,代表着我大明,本王爲你提高了軍餉,許諾了土地,還答應給你們安排成家。”

“爾等作爲本王親衛,此次五萬大軍中,最差的也是擔任小旗官。”

“在這裡,我要給你們重新立下規矩。”

“不管是在大明境內,還是到安南境內,管束好你們手下的兵,對於百姓須秋毫無犯,尤其是到了安南,不得接受任何人的錢財物品。”

“雖然你們身處他鄉,但在心裡一定要記清楚了,你們是本王的親衛,你們是大明的將士,你們的忠誠,將永遠的奉獻給大明。”

“或許對於安南,你們很陌生,甚至大多數人,都沒聽過這個名字,只知道那是很遠很遠的地方。”

“但你們也要記得,不管你們在哪裡,大明永遠是你們最堅強的後盾。”

“若是有誰不服我大明王化,用你們手中的刀劍告訴他們,什麼叫煌煌天威!”

最後一句,朱英發出驚天怒吼,下首三千將士,更是熱血沸騰。

齊聲大喝:“大明萬歲!大明萬歲!大明萬歲!”

在這鋪天蓋地的呼聲中,朱英輕聲說道:“安南,即是大明!”

五萬將士,還有隨同的讀書人,農夫,工匠,及以劉勝爲首的三百多曾經羣英商會成員,出發安南。

在這其中,劉勝的馬車旁邊,更有五個偌大的木箱子。

這五個大箱子裝着的,是大明最新印出來的寶鈔。

是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寶鈔,而這些,就是朱英給劉勝開銀行的。

這些寶鈔有特殊的加印,和目前大明所通行的寶鈔有所不同,算是特地爲安南那邊印製的。

也是爲了防止出現意外,破壞大明的經濟,畢竟這裡面的寶鈔,真的不少。

只有當安南成爲大明省會,劉勝封爲安南王的那天,這些寶鈔纔會被大明朝廷所認可。

數日後,

秦淮河畔的院子裡,

“小青,你說大軍都已經出發五日了,爲何殿下又好像將我忘記了一般。”陳慕月看着院子裡的池塘,向旁邊的小青問道。

“公主,這事肯定不能急呀,小青前日出去買菜的時候聽別人說,咱們大明的皇帝,官員,可是每天都非常非常忙的呢。”

“可不跟安南那邊一般,天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想想也對,大明怕是有安南數十倍那般大,也是一個皇帝,肯定是非常不同的。”

“再者說了,殿下幫公主出五萬兵,說不定現在還被皇帝訓斥着呢。”

小青幫忙解釋着說道。

陳慕月這般聽聞,連忙問道:“殿下不會有事吧,若是因爲出兵的事情讓殿下被陛下所訓斥,可就是我的罪過了。”

小青沉吟解釋道:“應該是不會的,郭公公曾經說過,皇帝是最疼殿下的呢。”

陳慕月這才輕輕鬆了口氣,道:“這就好,只希望殿下百忙之餘,能夠想起我。”

“公主放心吧,五萬兵都爲公主出了,怎麼可能忘記。”小青笑嘻嘻的說道。

陳慕月聞言,也開心起來。

這世上除了殿下,還能有誰爲自己出兵五萬呢。

不過陳慕月也在心中告誡自己,入了宮後,便就是殿下的人了,到那個時候,一切當要爲殿下考慮。

此時,坤寧宮中,朱英正看着面前的齊泰,或者應該稱呼爲齊德。

“爺爺有交代讓你到我這裡來,有負責什麼事情嗎。”朱英問道。

齊泰躬身道:“陛下讓臣過來,並沒有具體吩咐是何等事情,只是讓臣一切聽從殿下的指示。”

朱英點點頭,說道:“本王知道你,洪武十八年的進士,聽說自入朝爲官以來,在事務的處理上,你從來沒有出過任何過錯。”

齊泰回道:“這都是臣的本分。”

朱英道:“好一個本分,說得好!”

“現在本王手中,就有一個事情需要處理,當是需要齊主事當一回欽差大臣,幫本王跑一趟河南,調查一番。”

齊泰聽到這話,立即表示道:“臣遵令,只是不知殿下需要調查何等事務。”

朱英半眯着眼睛,道:“河南今年災荒不斷,又有瘟疫橫行,所幸這些都過去了。然而若是本王猜得沒錯的話,百姓手中的土地,恐怕都不在了。”

“河南,不能成爲下一個江南,所以本王需要你,認真的核查目前的情況,然後將其整理成冊,彙報過來,可能做到?”

齊泰拱手作揖道:“臣必不負殿下所望!”

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815章 莫斯科大公國第692章:爲大明賀!第690章:自救的辦法,襲擊大明太孫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381章:沙盤軍演第六十三章:海禁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彙報欠更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734章 朱棣備戰第459章:衛所調動第383章:目光西南第124章:爺爺,我做了一個夢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716章:藍玉吃虧,朱英無語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349章:正旦將至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647章:扯虎皮的趙秀才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516章:開發倭國第106章:朱英出手第374章:謀逆大案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174章:咱大孫有大智慧第712章:道衍,你老了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226章:朱英發難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399章:大明正統,禮儀之邦!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805章 倭國反叛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九十四章:大哥回來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358章:錯覺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432章:股份售賣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137章:朱棣暴怒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383章:目光西南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797章 教化海外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344章:朱元璋的英明第749章 邊關要道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352章:對燕王當如何安排第548章:自己養出來的惡虎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245章:乖乖投入到我大明懷抱吧(求訂閱,求月票)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597章:少女情懷總是詩
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815章 莫斯科大公國第692章:爲大明賀!第690章:自救的辦法,襲擊大明太孫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381章:沙盤軍演第六十三章:海禁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彙報欠更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734章 朱棣備戰第459章:衛所調動第383章:目光西南第124章:爺爺,我做了一個夢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716章:藍玉吃虧,朱英無語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349章:正旦將至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647章:扯虎皮的趙秀才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516章:開發倭國第106章:朱英出手第374章:謀逆大案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174章:咱大孫有大智慧第712章:道衍,你老了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226章:朱英發難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399章:大明正統,禮儀之邦!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805章 倭國反叛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九十四章:大哥回來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358章:錯覺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432章:股份售賣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137章:朱棣暴怒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383章:目光西南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797章 教化海外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344章:朱元璋的英明第749章 邊關要道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352章:對燕王當如何安排第548章:自己養出來的惡虎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245章:乖乖投入到我大明懷抱吧(求訂閱,求月票)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597章:少女情懷總是詩